文|好孕姐
在以孝治天下的中國,老人的壽命決定著大眾的評價,誰家若是出了一名百歲老人,一家子都會跟著聞名鄉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這麼流傳了上千年。然而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明明變得更好了,這句話卻被年輕人給「丟」了。
網絡上不僅流傳著「老人長壽克子孫」的說法,還公然開始討論起長輩們活得太久是好還是壞?這讓很多老人感到心寒,認為社會走樣了,年輕人越來越不敬尊長了。但也有部分老人開始認同這種說法,其中就包括我的大姨。
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她,如今已經年近七旬,雖然子女孝順,但身邊同齡人的經歷還是給她帶來了很多感慨,以至於發出「我們活太久,就是給子女添麻煩」的心聲,而原因比我們想像的更現實,也扎心。
久病床前無孝子
大姨說,現在的年輕人看上去日子比以前過得好了,其實並不是,起碼他們那個年代還不用為房子擔憂,大多數人也不會背著房貸過日子。如今這一代年輕人,房地產的紅利沒吃上,只好將人生困在無止境的貸款裡,生活壓力特別大,情緒更容易焦躁。
這時,一名長壽的老人對子女來說就是負擔。倘若老人身體健康還沒事,能幫著帶帶孩子,哪怕能獨善其身也行,但怕的就是生病的老人。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並非子女不孝造成,而是社會基礎福利保障不健全的緣故。年輕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間要養家餬口的前提下,子女的心態很容易崩塌,屬於人之常情。
兩代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大姨早年喪夫,至今已經獨居了是十多年,卻如何都不肯與表哥一家同住,只因為她不喜歡兩代人之間的勉強。
都說三歲一個代溝,兩代人之間怕是十個代溝不止,所以,他們思想觀念上的鴻溝差距是很難彌補的。老人越長壽,彼此之間產生的矛盾就越多,很多子女的態度也就越差。為了避免被子女嫌棄,大姨一直是獨自居住,畢竟「養兒防老」的觀念早已過時。
面對大姨的論斷,我是不同意的,只因為子女小時候也沒少給父母添麻煩,從呱呱落地那一刻,子女就在不停的麻煩著長輩。而如今他們老去,子女應該把他們當孩子對待,就如同當年他們對我們一樣。
說白了,父母在,子女尚有來處;若不在,我們的人生就只剩下歸途。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夠長壽安康,兒孫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