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太空探索是由蘇聯打開的大門,但美國後來居上,在太空領域的發展短時間就超越了蘇聯,並且在接下來的年月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美國是最先利用人造衛星搭建起全球定位系統的國家,他們的GPS目前已經被全世界廣泛應用。早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手裡有定位系統,大家只能選擇使用GPS,但因為美國擁有自主開關的能力,為了不受制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陸續搭建起了自己的定位系統,而中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也搭建起了北鬥導航。
中國的北鬥導航目前已經搭建完成,而且綜合性能也不錯,但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國產北鬥導航已經很厲害了,而且明明都在投入使用,為啥國產手機還是使用美國的GPS導航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北鬥導航是新型產品,沒能擁有像GPS一樣的底蘊,因為GPS是蘇美冷戰時期的產物,這都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GPS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美國基本都已經完美解決,但北鬥還處在過渡階段。
美國GPS靠著其強大的定位功能,在世界各國深受好評,北鬥導航想要做到普及,至少在當前來看根本沒有市場。因為大家對於新產品都有一個考核階段,所以北鬥導航只能慢慢普及,顯然目前國內連這一步都還沒有走出去。
美國是往太空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而且他們搶佔了許多近地軌道,利用更少的衛星就實現了全球的覆蓋。而中國北鬥導航在2018年12月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雖然服務性能暫時比不過美國,目前咱們也是主要用於軍用和商業使用,但隨著北鬥在全球各區域服務能力的提升,民用普及也只是時間問題。
國產手機想要安裝北鬥導航系統,我們需要設計能夠接受衛星信息的晶片,但晶片技術中國一直比較落後,目前我們還不能研發出適合所有國產機的北鬥晶片,那麼大家當然就只能繼續使用GPS了。
所以北鬥系統正在完善的路上,科研團隊正在通過努力,不斷縮小與美國GPS的差距,一旦北鬥系統真正成熟,國內手機就可以拋棄GPS更換成北鬥導航了,相信這個時間也不會等太久。
中國這些年發展很快,我們曾經落下的東西,基本都補了回來,雖然和西方國家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但中國的進步空間還有很大,在科研團隊的幫助下,中國會一步步把這些差距給消滅掉。
隨著嫦娥五號的登月成功,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打開了新篇章,在太空這樣的未知領域,世界各國都默許了先到先得原則,所以中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也是整個國家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