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
這兩天周末,在家閒來無事開啟刷屏模式,有很多媽媽群的網友都反應自家的寶寶有羅圈腿的表現。
例如:有的媽媽就說:「我的孩子雙腿總是並不攏,是不是『羅圈腿』呢?」而細心的陳女士還發現,她每次坐在嬰兒床邊逗寶寶玩時,總看見寶寶的腿蜷縮著,她伸手幫忙拉直了,可手一松,寶寶的腿又彎曲了,「我越看越覺得他是羅圈腿,要不腿怎麼老伸不直呢?」
那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患上羅圈腿呢?什麼是嬰兒羅圈腿呢?嬰兒羅圈腿的原因是什麼呢?嬰兒患有羅圈腿該怎麼辦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就用嬰兒羅圈腿來展開話題吧。
什麼是嬰幼兒羅圈腿?
羅圈腿是人們對雙腿呈「O」型或近似「O」的一種戲稱。羅圈腿醫學上叫O型腿,羅圈腿是一種不正常的骨骼發育畸形造成的。
而嬰兒的羅圈腿判斷起來則沒那麼直觀,我們不能直觀的從外表上看。我們看嬰兒的羅圈腿可能就是把嬰兒的雙腿向中間靠攏,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的間隙超過10釐米,這樣子可能就是嬰兒羅圈腿。
嬰幼兒羅圈腿的症狀表現
嬰兒羅圈腿的症狀到底有哪些呢?嬰兒羅圈腿的症狀早期以多汗、易驚為主要症狀。新媽媽們都會發現,寶寶的腿總蜷縮著,即給他拉直後,可手一松,寶寶的腿又彎曲了。事實上,不足3個月大的寶寶,下肢的脛骨(膝關節以下的長骨)朝外側彎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如何區分孩子的腿是不是正常蜷縮呢?
在這裡,小編教給大家一種辦法:
【自測小方法】
家長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後輕輕拉直寶寶的雙腿,讓其腳跟處併攏,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膝蓋和踝關節也是併攏的;倘若膝蓋分開超過了6釐米以上,家長就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儘早確診是不是羅圈腿。
嬰幼兒羅圈腿的原因
造成寶寶羅圈腿的原因有很多,如軟骨營養障礙等,但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為多,具體的如下:
1、幼兒時患佝僂病所致。
小兒佝僂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一方面是小腸吸收鈣磷不足和腎臟排出鈣磷增加,造成體內鈣磷不足;另一方面是新骨生成障礙,不能鈣化和已長成的骨骼脫鈣。造成了嬰兒羅圈腿。
2、骨骼生長發育階段,受到特殊的生活習慣影響。
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在腸內吸收減少,鈣、磷減少,一方面機體在甲狀旁腺調節下使已長成的舊骨脫鈣(舊骨硬度降低),以彌補血中鈣、磷不足;另一方面新骨由於缺鈣而使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鬆軟,肌肉關節鬆弛,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導致了嬰兒羅圈腿。
嬰幼兒患羅圈腿怎麼辦?
寶寶如有X形腿、O形腿,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慌張,首先看是否缺鈣,先補鈣。同時還可以通過一下運動鍛鍊來糾正或彌補。具體的方法如下:
1、壓腿運動:通常採用對小孩子進行直壓腿和側壓腿。
2、踢腿運動:看小孩是患了什麼樣的羅圈腿。O型腿採用小腿外踢法;X型腿採用小腿內踢法。
3、夾腿運動:讓小孩的雙腳、踝、膝同時靠攏夾緊,堅持數分鐘後再放鬆。然後重複平時走路,注意他們的姿勢。
如何預防嬰幼兒羅圈腿?
1、一般新生兒出生之後,醫生就會建議父母讓寶寶補充一些鈣劑,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太陽光來幫助寶寶吸收鈣質。
3、堅持母乳餵養也是避免佝僂病的好辦法。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鈣質,而且極為容易被寶寶吸收,雖然牛乳中也添加了鈣的成分,但是相比較而言,母乳更易被寶寶吸收,好的吸收才可以幫助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
要預防羅圈腿,從嬰幼兒時期就應注意預防佝僂病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正常的餵養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不會導致寶寶變成羅圈腿的,媽媽們不用太過於糾結這個。按照您的方法正常哺育小寶寶就可以了。
圖文分享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