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走路異常,家長擔心:他不會長大也是羅圈腿嗎

2021-01-08 我的家常飯

最近小劉很不開心,當寶寶不能走路時,她很著急,現在孩子一歲了,也能走了,可她還是很焦慮,為什麼寶寶的走路姿勢這麼難看?轉來轉去都不說,腳趾仍然叩頭。難於成為未來的「羅圈腿」嗎?

不只是小劉擔心,還有藝涵媽媽。但藝涵的問題不在於腳趾朝裡,而在於走路踮腳。那讓模樣像公主的小丫頭失色了。

這兩個孩子的腿,腳的問題,難道都是天生的嗎?的確,許多兒童的腿發育異常,與選錯鞋、或坐錯姿勢都有關係。以下,我們就讓兒童發展專家給大家講講,那些孩子的走路姿勢屬於正常,那些孩子的走路姿勢需要及時就醫。

一、走路搖搖晃晃的小孩。

在小孩已經能走路了一段時間之後,還經常會出現走路不穩的情況,要注意了。相應觀察兒童是否有流口水、眼神呆滯、表情異常等症狀。

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帶兒童到醫院檢查,已排除兒童腦發育異常的可能。當排除兒童大腦發育異常時,我們還需要檢查並觀察兒童腿部肌肉的發育,以確定是否兒童髖部有問題。

通過判斷不是大腦或髖關節的問題引起的,那麼基本可以推斷,兒童的腿部肌肉尚未得到充分的發展,兒童的控制力尚不夠好,這就不需要就醫,但是需要家長給兒童更多的安全訓練,同時也給兒童足夠的時間來學習如何協調腿部的動作。

二、行走時雙腿明顯不對稱。

在兒童學習行走過程中,如果發現明顯的雙腿不對稱或下垂,不應繼續讓兒童行走,也不應採取自己觀察的方法,而應及時就醫,讓專業的生長發育專家對兒童進行科學評估。對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走起路來,孩子的膝蓋向外彎曲。

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會擔心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錯誤地認為孩子的膝蓋向外彎,有「O」形腿的嫌疑。事實上,對於這一點,父母還真的沒有必要去擔心。如果未滿2歲的寶寶的腿型出現O型是很正常的,一般不用特別擔心。

但是如果孩子2歲以後仍然是兩個腳踝無法併攏,同時兩膝距離超過3釐米,則不屬於正常現象,此時需要父母帶孩子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

此外,還有一些「X」形腿的兒童,這類兒童7.8歲以後還在走路呈現「X」腿狀態,此時就醫也不遲。

v四、墊腳行走兒童。

開篇藝涵媽媽就是在為自己的孩子擔心、擔心。事實上,這也與嬰兒的年齡有關。當兒童剛學會走路時,相當一部分兒童會出現走路墊腳的情況。

但是當孩子長大了一般都會好起來,但是如果父母發現在學走一段時間後或者下蹲時還經常表現出腳尖站立,那就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相關焦點

  • 紙尿褲和「羅圈腿」的關係,4個字就能說清!
    綁腿不僅會影響寶寶腿部骨骼發育,繃得太緊還會影響寶寶腿部的血液循環。問:穿紙尿褲會導致羅圈腿?NO! O型腿,是因為大腿和小腿之間扭轉產生了一個角度,導致看起來呈O型。而紙尿褲穿在寶寶的大腿根部和屁股,與膝蓋間腿的扭轉角度無關有O型腿、X型腿是怎麼回事?寶寶出生後,到搖搖擺擺學走路時,很多家長發覺,寶寶膝蓋中間彎曲明顯,有點O型腿。
  • 寶寶出生後「腿伸不直」是怎麼回事?影響腿型嗎?不必太擔心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腿型問題是家長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當孩子剛出生之後,家長看到寶寶的腿伸不直、腿型不好的時候,不免會擔心孩子長大之後腿也伸不直,腿型難看,比如還在出現羅圈腿、八字腿等,對孩子的形象造成影響。那麼,寶寶出生後的腿伸不直腿型問題,真的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腿型嗎?
  • 寶寶變成「羅圈腿」,都怪父母做錯了4件事,趁早糾正還來得及
    正常2歲之前的寶貝都是O型腿,2歲以後逐漸變成X型腿,到4~5歲左右,X程度往往最明顯,6歲以後X型弧度逐漸減小,7~8歲左右時雙腿長成和成人一樣的外觀。0~3歲的寶貝骨骼發育還未成熟,因此有很多的可塑性,如果不能避免生活中的壞習慣,寶貝的雙腿也很容易「走樣」哦,媽咪應該如何打造寶貝漂亮的腿型呢? 現實生活中,很多寶寶都因為父母的疏忽,而導致成為了醜醜的「羅圈腿」。
  • 寶寶羅圈腿、鬥雞眼等10個身體的小暗語,家長們都知道嗎?
    所以當寶寶尿尿或無意間撥弄雞雞勃起時,家長可別想歪了~二、乾哭沒眼淚每個新生寶寶都擅長哭哭啼啼,可不管他們嚎的多地動山搖,卻從不輕易掉一滴淚。「乾打雷,不下雨」,是由於小寶寶的淚腺不夠發達,擠出的眼淚也只夠潤潤眼球,還不能可憐兮兮的梨花帶淚。一般情況下,寶寶的淚道要一直到6月齡時才會完全打開。
  • 穿紙尿褲的寶寶會羅圈腿不會如廁,男寶成年後不能生育?!
    作者:寶寶知道 二胎我的女寶新生兒「O」型腿,是正常生理現象~ 兒科專家表示:新生兒出生後大多數都是「O」型腿,直至整個的嬰兒階段,醫學上將這種下肢的彎曲稱為生理性彎曲,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學會走路的6個月內由於下肢承重全身的重量,所以在外觀看起來「O」型腿更為嚴重,在1歲半左右達到高峰。這也是正常發育過程中的現象。
  • 12歲兒童羅圈腿怎麼辦
    o型腿不僅會影響到腿型,也會影響到腿部的健康,所以是需要及時調理的,通常形成o型腿是因為身體內缺少維生素或者是身體內產生了疾病而導致的,那麼12歲兒童羅圈腿怎麼辦?12歲兒童羅圈腿怎麼辦?  12歲兒童羅圈腿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治療,如果是輕度的可以通過訓練來矯正,可以改變行走的姿勢,提醒孩子在走路過程中要注意姿勢。
  • 針對嬰幼兒羅圈腿,這樣做就對了!
    而細心的陳女士還發現,她每次坐在嬰兒床邊逗寶寶玩時,總看見寶寶的腿蜷縮著,她伸手幫忙拉直了,可手一松,寶寶的腿又彎曲了,「我越看越覺得他是羅圈腿,要不腿怎麼老伸不直呢?」那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患上羅圈腿呢?什麼是嬰兒羅圈腿呢?嬰兒羅圈腿的原因是什麼呢?嬰兒患有羅圈腿該怎麼辦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就用嬰兒羅圈腿來展開話題吧。什麼是嬰幼兒羅圈腿?
  • 羅圈腿(O型腿)是天生的嗎?怎麼糾正羅圈腿(O型腿)?
    羅圈腿(O型腿)是天生的嗎?怎麼糾正羅圈腿(O型腿)?時間:2015-04-29 15:07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羅圈腿(O型腿)是天生的嗎?怎麼糾正羅圈腿(O型腿)? - 成年人可以矯正嗎?如何矯正?
  • 真相探求所:踢球的都會是羅圈腿嗎?
    小時候,有一些家長會過來說:「別讓你家小孩踢球,容易得羅圈腿,很難看的」。隨著科學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長大的我會毫不留情的懟回去:「你瞎啊?這叫O形腿」羅圈腿嚴格來說是O形腿的一種,但屬於嚴重的O形腿,而我們在足壇裡看到部分腿型有異的球員,都不應該說是羅圈腿,他們並沒有那麼嚴重,除了極個別球員,選擇踢球並不會給人帶來嚴格意義上的羅圈腿。
  • 寶寶不會爬、走路慢,是生長發育異常?別瞎猜
    今年疫情期間,一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元宵節生下的男寶寶「小湯圓」。當時,他的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網友表示:按照這個劇情走向,寶寶可是拿了主角的劇本啊,一定要健健康康長大。
  • 如何治療羅圈腿?武漢中陽中醫院四維矯形技術,專業矯正腿型異常
    在很多人眼中,羅圈腿不存在什麼健康問題,只是一種不太美觀的腿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羅圈腿一般也稱為0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 日本人腿型不好,羅圈腿居多,他們的腿是長期跪坐造成的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日本人的腿型真的不直,特別是日本女生,普遍是羅圈腿,什麼是羅圈腿?典型的O型腿。日本人基本都特別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正常走路,保持身材,應該是每個日本人的必修課。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女生出現這麼高的腿部畸形率呢?遺傳先說明一下,腿部畸形是可遺傳的。
  • 8個月寶寶自學成才會走路,寶媽驚喜,聽了醫生的話寶媽冷汗直流
    孩子究竟多大會走路其實正常的發育標準的確是,1周歲後學會走路,但的確也有8、9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立的。像璐璐家的寶寶,這樣能扶著東西走路的實屬少見。但是現在孩子營養充足,腿部發育較好,雙腿有力量,所以8個月會走路也是可能的。那麼如果真的遇上寶寶自學成才,父母應該阻止嗎?
  • 寶寶走路O型腿正常嗎?大部分寶寶都這樣,這個鍋尿不溼可不背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腿型是否漂亮,除了與先天遺傳基因有關,還與後天的身形姿態、運動、習慣等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了讓孩子長大成人後能擁有一雙筆直的長腿,一些地區的老人們就會給孩子「綁腿」,還有些家長認為,小寶寶穿紙尿褲也會影響其腿型的發育,甚至將O型腿怪罪於紙尿褲。
  • 輔助寶寶學習走路,過早使用學步車可提前學會走嗎?
    經常見到很多寶寶在八九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在學步車裡自由活動,但是放到爬行墊上讓寶寶去取自己想要的玩具時,發現寶寶的腿腳靈活度卻遠遠不夠,因為很多的家長都急於讓寶寶學步學走路,一定程度上會忽略掉寶寶爬行的重要性,太早在學步車裡學步,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協調性和全身肌肉鍛鍊。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掛鈎?寶媽別再上當了,過早走路不是好事
    前幾天,看到小區裡溜娃的家長們在一起討論孩子走路的事情,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 孩子從呱呱落地的小嬰兒,成長為一個能跑,能跳,能獨立思考的人,要經歷很多個成長階段,而走路就是很重要的一項大運動。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的青蛙腿什麼時候會消除?
    導讀:父母們在看自己小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會發現,自己寶寶的腿是伸不直的,在睡覺的時候都是膝關節朝兩邊屈起,看起來就像是青蛙腿一樣。父母們就會擔心自己的寶寶這樣睡覺腿會不會太累,這種橫向發展的腿部,長大後會不會畸形。
  • 1歲多不會爬、長短腿!除了運動發育,孩子腿紋這個細節也不容忽視
    這句關於寶寶大運動發育的順口溜,想必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陌生。最近,我們醫院來了一個小寶寶洋洋,1歲多了還不會爬、不會站...這讓爸爸媽媽非常擔心。▽徐文娜主任面診小朋友情況「寶寶產檢、出生都正常,但現在還不會翻起來坐...」媽媽焦急地說。雖說每個寶寶發育有個體差異,不能盲目比較,但大致都遵循一個發育規律的。
  • 為什麼中國孩子沒有外國孩子的腿直?主要取決於父母這2種壞習慣
    據研究表明,我國孩子有將近70~80%是「羅圈腿」,即醫學上所說的O型腿。走起路來很難看,不是容易內八字就是外八字,更能從鞋子磨損程度看出端倪,但並非所有情況都是異常表現。2歲之前,孩子出現羅圈腿多是正常現象:從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來看,當他還是胎寶的身份時,在媽媽子宮內由於地方有限,慢慢長大後腿伸不直就會彎曲,也就是說剛出生時羅圈腿的狀態是正常現象,一般情況下會維持2年左右的時間。需要媽媽們注意的是,反而那些剛出生腿就筆直的寶寶,並不是說明他以後能長成大長腿或者是先天優勢,很可能是病理現象,需及時帶寶寶去看兒科醫生,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