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9月27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四川省遠程醫療和包蟲病防治有關情況 。
工人日報:
黃勇院長,你認為華西醫院在成功幫扶甘孜州建設包蟲病防控體系中有哪一些做法比較有特色,能具體談談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常務副院長
黃勇
對口幫扶甘孜州以及肝包蟲病防治項目當中,李院長已經做了相應的介紹。如果要說特色的話,我自己覺得有四點可以談得上有特色。
第一個特點是我們聚焦需求,因為通過基線的調研,對甘孜州情況做了摸底,包括醫療服務、技術水平、人才團隊的情況,我們是聚焦在基層人才培養,技術的發展以及醫療社會服務三個方面進行幫扶。這個過程當中特別關注的是一個重大的地方病,就是肝包蟲病醫療專業人才的培養,技術的發展以及醫療社會服務的問題。這是第一個特點,聚焦需求。
第二個方面是剛才談過的,在線和在位的一網雙模的模式創新。因為這是一個資源效益最好的幫扶方式,非常契合甘孜州的地理環境以及在醫療服務和人才培養,以及社會服務方面多方面的需求。華西踐行的方法是在線在位相結合,「在線」更多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做普及知識的教育,以及臨床思維培養。「在位」重點做臨床技能的培養,因為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所以最後又會回到「在位」做一些強化的培訓,這是一個鏈條式的人才培養方式。遠程會診的場景剛才大家看見了,在線可以這樣做,做會診和做診斷方案的討論。但是實際協同醫療操作還得在位來做,所以在線在位既做人才培養也做協同醫療服務。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實現從遠程到臨床,以及從教學到實踐的高效轉化,切實幫助當地培養。
第三個特點是常態化的問題,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建立。現在華西和甘孜之間通過在線和在位的模式,在人才培養、醫療服務、技術發展形成了長效的協調培養機制,每天都有會診,每年有幾百例,人才培養、協同醫療都是常態化。常態化的機制既是一個持續的知識和技能傳遞過程,也是一個持續的優質資源下沉服務基層的新模式。所以這個常態化的業務協同非常重要,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一個特點。
第四個特點就是以點帶面,我們重點幫扶甘孜州人民醫院,讓它成為甘孜州的區域性醫療中心,同時通過遠程的網絡平臺,在線在位的模式向下輻射,輻射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所。甘孜州遠程平臺現已經覆蓋全州。剛才李院長談到的體系建設就是這個。形成了從「鄉鎮-縣-州人民醫院-華西」的四級協同醫療體系。我想主要是這四個方面的特點。謝謝。
來源:中國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