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範項目(2019)重症肝包蟲病患者「生命接力」計劃試點項目啟動會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新醫大一附院)召開,該項目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申報獲得,新醫大一附院合作完成。該項目擬對新疆南疆四地州貧困地區的重症肝包蟲病患者進行專項醫療救助,為貧困患者提供手術治療和家屬陪同等相關費用資助,並指導患者術後康復,降低復發風險,從而幫助包蟲病患者家庭走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困境,為醫療精準扶貧提供典範。
該項目項目總金額為121.8萬,其中中央財政資金80萬,基金會配套資金41.8萬元,旨在減輕患者及其家庭因包蟲病的治療而產生的經濟負擔。項目針對符合條件的包蟲病外科治療患者結合醫療保險提供經費資助,包括住院費用、患者及家屬交通費、食宿費等。該項目已成立項目協調組和醫療專家組對項目進行審核。
南疆四地州是指位於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阿克蘇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佔新疆總面積的35.2%,與6個國家接壤,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區域,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區域。然而,南疆四地州是國家認定的深度貧困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因此,如何幫助解決南疆四地州貧困問題是當前一項重要任務。
眾所周知,包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傳染病之一。該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7個省(自治區)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受威脅人口為6600萬。包蟲病病程較長,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痛苦和沉重經濟負擔,給畜牧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是導致我國西部農牧區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是全球包蟲病流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包蟲病患者人數及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均居全球首位。
中央和自治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自2007年起,國家衛生部以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形式啟動了包蟲病防治項目,將包蟲病列為國家免費救治項目。目前,包蟲病免費救治項目已覆蓋了新疆64個縣(市),成為全國項目覆蓋縣(市)最多的省份,有力地推動了我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的開展,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新疆確定了2家包蟲病外科手術治療及技術指導醫院和43家包蟲病外科手術治療定點醫院,對符合條件的包蟲病患者實施免費的藥物治療和每例最高8000元的手術費用補助。新疆建立起了以各級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部門為主體的包蟲病防診治救助體系。同時,出版了肝臟、胸、泌尿等不同部位的包蟲病診治專家共識,擁有省部級的實驗室、研究所和學會等。新疆已經建立起了以各級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部門為主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醫防結合包蟲病防診治一體化救治體系。
通過大家多年來的努力,新疆的包蟲病外科救治項目在去年蘭州召開的全國重要寄生蟲病會議中得到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其他省區的認可。
作為「重症肝包蟲病患者「生命接力」計劃試點項目」合作單位,新醫大一附院是我區的大型公立醫院,在自治區政府和新疆醫科大學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包蟲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並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已成為世界包蟲病研究、臨床診療以及科研創新與產品推廣應用一體化的國際知名研究中心之一。作為國家衛健委包蟲病外科救治組長單位,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包蟲病外科專委會主委單位,世界衛生組織包蟲病預防與管理三大中心之一,醫院建立起了國際標準的肝包蟲病手術和藥物介入綜合治療體系,在全疆建立了5個包蟲病研究分所和13個包蟲病診療分中心,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起了對內蒙、四川、西藏、甘肅、寧夏、青海等兄弟省(區)的包蟲病外科手術指導。作為自治區級包蟲病外科手術救助定點醫院和技術支持單位,藉助醫院遠程會診網絡的優勢,建立了包蟲病遠程會診網絡醫院,在全國率先開展外科手術遠程會診工作,實現了對新疆、甘肅、四川、內蒙古四地包蟲病病人聯合會診。
同時,新醫大一附院培養了大批包蟲病防治和科研人員,形成了國家級包蟲病預防控制和診療團隊,該團隊不僅為自治區轄區內各地包蟲病診療活動提供技術服務外,還承擔了對內蒙、四川、西藏、甘肅、寧夏、青海等兄弟省(區)進行包蟲病外科手術指導工作。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措施的深入推進,以及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意見的提出,新疆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行動起來,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紮實有效地開展包蟲病防控工作。在各級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部門為主體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包蟲病防診治一體化救治體系的指引下,通過各個定點醫院和疾控部門的齊心協力實現我區包蟲病防治行動計劃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為全區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