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別人比你優秀,怕的是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這句話流傳在網絡上已經很久了,本意是激勵人們向上。「別人家的孩子」自古就有,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優秀還努力的「別人家的孩子」呢?福康安就是這麼一個人。
《還珠格格》中爾康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遇事果斷且有謀略、家庭優渥、皇帝寵愛、且和皇子關係也好,年紀輕輕就是御前侍衛了,老佛爺還想把自己最疼愛的晴兒許配給他,可見其少年英才。而爾康的原型其實就是福康安(福倫原型為傅恆,傅恆是福康安)。
開掛的人生真是不需要解釋。福康安出生時,父親傅恆就已經是經略大學士、一等忠勇公了。作為一個被乾隆信賴、倚重的從一品大臣的第三子(且傅恆是乾隆孝賢純皇后之弟),福康安可以說是贏在了起跑線上。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應該是官N代了。良好的家庭環境、父親的驍勇善戰、外界的支持鼓勵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福康安。
福康安13歲時便是三等侍衛,15歲時二等侍衛,16歲時一等侍衛,在這期間,他養在宮中,也認真學習兵法謀略。甚至福康安17歲時便被授予戶部右侍郎,在今天相當於財政部副部長(18歲時被授予戶部侍郎,相當於財政部部長)。可見,他深受乾隆寵幸。
當然,福康安本身也很有軍事才華。他18歲時便率兵赴川平定大小金川,期間與戰士艱苦奮鬥,克敵制勝,立功無數。一個官N代做到這個份上,乾隆自然是欣喜若狂。福康安也憑藉自己的本事、憑藉自己在沙場上的運籌帷幄、浴血奮戰被授予了吉林將軍,次年調任盛京將軍。至此,23歲福康安便能統領一方,當真是一代將才。
隨後,福康安也平步青雲。26歲雲貴總督、27歲四川總督兼成都將軍、28歲御前大臣太子太保、更是輪流當了兵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可以說是實權拿了個遍。但是將才並未就此隕落,在朝中的龐大勢力並沒有讓福康安迷失自我,忘記自己的初心,知道他42歲,也依舊在四處徵戰,最後因過度勞累死在軍中。
同是乾隆手下的文臣武將,經常有人會將福康安與和珅進行比較,畢竟和珅巨貪且深受乾隆寵愛的國民度還是很高的。但是福康安依舊略勝一籌,因為福康安是清朝入關後異姓封王的第一人,配享太廟,並建立專祠以致祭。
但是,福康安也有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當然,也有可能是保護自己的手段。福康安巨貪,嘉慶帝就多次斥責福康安的揮霍無度,並且將其子德麟的世襲貝勒將為貝子(當然,也是因為德麟過於草包,遠遠比不上其父、其祖父)。
回顧福康安的一生,可以說是開掛的一生。大富大貴,同時又盡情揮灑了男兒心中的抱負,建功立業,千古留名。我認為福康安的個人能力不可忽視。但是「李廣難封」又有誰記得呢?「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嘆又有誰關心呢?福康安的成功與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尤其是遇上了欣賞他的伯樂,乾隆,不斷地提拔他、鼓勵他。這樣子的人生機遇又有哪些良將會有呢,怪不得會被稱為「清朝霍去病」。
福康安的成功是很難複製的,他是天賦、勤奮兩者都達到頂峰的作品。我們只要知道有一個人比我們優秀還比我們努力就可以了,向著那個方向前進,離目標近一點點,就是我們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