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鎏金獅子上究竟有多少金子

2020-12-05 葦說歷史真相

每一個中國人一生中可能至少都會去一次故宮,作為中華民族的寶庫,這裡真是名副其實。

故宮乾清門是宮中內廷的正門,乾清門以南是紫禁城中心的三大殿,以北是紫禁城內廷後三宮。乾清門五開間,兩側做八字牆 ,門前有一對鎏金獅,又稱鎏金銅獅。

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日下舊聞考》中有這麼一段記載:「乾清門,廣宇五楹,中門三陛三出,各九級,前列金獅二。」由此可見,在清朝乾隆年間乾清門就已經擺放了鎏金獅,雖然這對鎏金銅獅身上沒有製造年款,但從獅子的造型和裝飾圖案看,應該是清朝年間製作的。

乾清門前鎏金銅獅色澤金燦奪目,凸顯出富貴華麗之態,獅子蹲坐在石刻須彌座上,似吼非吼,似笑非笑,造型既活潑,又不失莊嚴,在整個故宮銅獅、石獅中,其造型是比較獨特的。

乾清門鎏金獅子

養心門鎏金的獅子

寧壽門鎏金獅子

皇極殿前旗杆坐石獅

大建築前有一對石獅子、銅獅子,在中國並不少見。就連老百姓的四合院的大門前的門墩,也有用時獅子坐陣的。

可在中國大地上,大型的貓科類動物中,有虎、有豹,就是沒有獅子。整個亞洲也就南亞印度有虎生存。獅子不是中國所有的物種,那獅子這個形象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並作為建築物的陳設?據史書記載,獅子形象始於漢朝,是從西域傳來的。從那時起獅子漸漸地成了看守門戶的吉祥物,並和中國文化相融合。

太和門門前的這對銅獅,鑄造於清乾隆年間。左雄右雌,威武兇悍,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

每一次,大家走過是不是心裡都會掂量一下:這個獅子身上到底用了多少金子呢?

故宮的乾清門前和寧壽門前有幾個幾乎一模一樣的鎏金銅獅。其中,寧壽門在皇極門北面,是在乾隆改建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殿時,將此門依乾清門圖例改建的。門前的鎏金銅獅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放置於此地的,據內務府記錄記載,每一隻獅子共鎏金5遍,用金330多兩。也 就是說,上邊的金子在今天大約值四五百萬元人民幣。

故宮裡的獅子都是威風凜凜的,個個豎著耳朵虎視前方。但唯獨乾清門前面這兩隻鎏金獅子的耳朵是像哈巴狗一樣耷拉著的。

作為一隻獅子,卻擺這麼個乖乖賣萌的造型,是為什麼呢?原來,清朝皇家禁止臣子進入後宮,更嚴禁後宮幹預朝政,嚴禁女人走到朝前去。這兩座銅獅子的耳朵耷拉著,就是要警示後宮嬪妃和佳麗們,對於前朝的政事,要少聽、少議論,不該聽的別瞎打聽,不該管的別瞎問。

由此看來,乾清門前的這對鎏金銅獅的造型,實際上是在暗示後宮中的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皇家的威嚴和奢華——故宮裡的5對鎏金銅獅
    位於寧壽門、養性門、養心門前的鎏金銅獅,在其胸前或銅座上都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樣。門前金燦燦的鎏金銅獅是清乾隆年間的製品,在清富造辦處的「活計檔」中有詳細記載。這對鎏金銅獅比其他鎏金銅獅略小,造型也不太一致,但獅子身軀下部的鎏金銅鑄臺基座,有密密的雕花和錦鋪紋.紫禁城中的其他鎏金獅都是蹲坐在石刻的須彌座上,沒有鎏金銅鑄臺基座。這是很大的不同之處。
  • 故宮裡有幾對獅子?為什麼擺獅子不擺老虎?
    經過整整六個世紀的沉澱,故宮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座文物寶庫,裡面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稱得上是古董。關於故宮的話題,咱們之前說過的實在是不少了,但這麼大一座寶庫,又怎麼可能輕易「掏空」呢?那今兒咱們聊點兒什麼?說說故宮裡的獅子吧:故宮裡一共有六對兒獅子。
  • 你知道故宮的符號都有哪些嗎?我們今天來看看屋頂的「脊翔瑞獸「
    如果有機會走進故宮,只要抬頭看看,就會發現所有建築的屋頂上,都裝綴著一排排用琉璃瓦燒制的小獸,它們就是脊獸。脊獸,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獸形構體。如果你注意看的話,在故宮你就會看到那些盤踞在故宮建築上的各種神獸,比如太和殿十大脊獸、雨花閣殿頂跑龍等小神獸的建築形態。故宮的這些可愛的小脊獸究竟是什麼來歷?又是怎樣的一種排列順序呢?你是不是也想要知道個究竟呢?
  • 大話西遊手遊:2019鎏金寶鑑即將上線,究竟值不值得買?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關於《大話西遊》手遊的鎏金寶鑑。作為大話西遊的老玩家,相信大家聽得鎏金寶鑑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對於新人而言卻有一些疑問,什麼是鎏金寶鑑?鎏金寶鑑究竟值不值得買呢?買了之後又能給玩家帶來什麼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主題吧!
  • 故宮中的3大詭異之處,特別是那隻獅子,專家表示想不通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修建了北京城與故宮。這兒從此就成了明清帝王居住的寢宮。但凡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就總會有一些故事,而且還可能會出現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傳說」。時至今天,故宮還有3個比較「詭異」的地方,特別是其中的一個:連專家都表示想不通。
  • 銅鐘故宮獅子-慶陽青銅鐘雕塑
    銅鐘故宮獅子-慶陽青銅鐘雕塑  銅雕鍾加工好後,為了安全我們推薦採用有模具進行包裝。我們推薦您選用單車進行運輸。2米的銅雕鍾非常好安裝只需要依照我廠給的安裝視頻,可以自己安裝。銅鐘故宮獅子  要是僱主想要進一步深化設計圖,卓景雕塑廠幫忙引薦設計公司。卓景雕塑會遵照圖紙計算價格。例如高1.8米的銅雕鍾,價格一般在6萬左右。銅鐘故宮獅子-慶陽青銅鐘雕塑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僱主負責。
  • 生活在故宮裡的「公務員」貓咪與普通的貓咪究竟有何不同?
    前段時間上線了一檔節目,名字叫做《上新了故宮》。節目打破了大家對故宮的刻板印象,創新傳承了故宮文化。播出後因其深厚內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節目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在故宮生活的貓咪。據統計這些貓咪可是有接近兩百隻,而且每隻都記錄了檔案呢。
  • 揭秘:故宮銅獅子為何不能用手摸?
    關於故宮銅獅子為什麼不能摸人們說法很多,其中有一個離奇的故事。根據野史記載,「野史」:道光長子奕緯曾被寄予厚望。不過他卻不愛讀書,偏愛頂撞師父。一次,師傅實在受不了,規勸他:「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怎麼做皇帝啊!」奕緯一聽,當場怒道:「我要是做了皇帝,第一個就先殺了你!」
  • 故宮雪景圖上新了 宮裡那隻「摸腦殼」獅子冒雪走紅……
    @懶懶橘貓說,你有本事發微博,你有本事開門啊!放我進去。 @博小白先生說:心疼故宮攝影,滿世界都在等你。   今天一早,故宮攝影師隊伍就摸黑出發。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被眾多網友圍觀,一場隔「屏」賞雪樂事便如火如荼展開。
  • 中國沒有獅子,中國人為何喜歡在門口擺一對石獅子?
    中國古代怎麼喜歡上石獅子的? 小學生都知道,獅子從古至今都沒有在中國天然存在過,只在動物園裡才有。那麼,中國人上千年來為什麼會這麼喜歡中國沒有、也並不常見的獅子呢?
  • 為何遊客來到故宮,都不去和威武大獅子合影?學者:原因很簡單
    大家在平常的時候,都想要來一場痛痛快快的旅遊,去一些自己以前想要去,但是因為各種交通等,原因沒有去的地方,而北京故宮相信是很多人以前的夢。我們身為中國人,每個人心中總有一顆嚮往首都旅遊的夢。特別是對於北京的故宮,是很多人一生都為之執著的風景。如果不前往故宮走一遭的話,都枉為自己生在了中國。在每一年節假日的時候,在故宮旅遊的人也是人山人海。
  • 故宮有191隻貓,網友爭著擼。故宮:別急,還有18隻瑞獸
    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知道,故宮經常能看見貓的身影,而且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御貓。這些小傢伙們的生活實在是太舒服了,有著最大的四合院,春日賞花,冬日賞雪。更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是,這些貓都有「編制」,目前故宮一共有181隻貓,每一隻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被登記在冊。一.為什麼故宮有這麼多貓呢?
  • 圓明園被掠鎏金獅今在何處?
    北京有很多年代較遠的古獅。除了中軸線上的古獅,其他地方還保留著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古獅。比如:北京最早的古獅為閭城的唐代石獅;社稷壇南門的宋代石獅是從外地遷來的;圓明園中被掠奪的鎏金獅流失海外上百年後回歸祖國,被安放在釣魚臺國賓館18號樓前;靜宜園東大門的一對銅獅前爪懸空,在北京城獨一無二……。
  • 故宮石獅"賣萌":有獅子一爪摸後腦勺一爪護襠(圖)
    最近,一隻「藏」在故宮非開放區的「護襠萌獅」就受到網友追捧。  已經開放的故宮武英殿東側,有一片未開放區,裡面有座斷虹橋。藏而不露的橋卻比開放了10年的宮殿名氣還大,因為橋望柱上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  橋東,從南開始數,第四隻獅子的形態最為奇特。它一爪摸著後腦勺,一爪護在襠部,嘴巴微張。
  • 故宮石獅被指賣萌:有獅子一爪摸後腦勺一爪護襠(圖)
    最近,一隻「藏」在故宮非開放區的「護襠萌獅」就受到網友追捧。   已經開放的故宮武英殿東側,有一片未開放區,裡面有座斷虹橋。藏而不露的橋卻比開放了10年的宮殿名氣還大,因為橋望柱上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   橋東,從南開始數,第四隻獅子的形態最為奇特。它一爪摸著後腦勺,一爪護在襠部,嘴巴微張。
  • 人民日報獨家首次走進慈寧宮等故宮未開放區(圖)
    清明節後6天,4月10日上午,在故宮工作人員指引下,記者來到位於故宮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的慈寧宮。慈寧門為慈寧宮正門,一對銅鎏金瑞獸蹲守門前,梁枋繪金琢磨石碾玉旋子彩畫、天花上是瀝粉貼金的龍鳳圖案。慈寧宮大修已進入尾聲,宮內地面整潔,門廊瓦頂顏色鮮豔。明代時,慈寧宮曾為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年長妃嬪寢宮。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修慈寧宮為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寢宮。
  • 「故宮宮廷文化」故宮叕上新了!把本宮的暖手「爐」呈上來!
    故宮博物院藏《陳枚月曼清遊圖冊-寒夜探梅》截取故宮博物院藏 畫琺瑯開光手爐在銅製的小爐子裡放些尚有餘熱的灶灰,蓋上蓋子,隨身攜帶,可捧在手上,也可放在袖內。陸遊有詩云「業力驅人舉世忙,西林袖手一爐香」,揣著手爐或駕車出行,或山中賞雪,或園中品梅,冬日的小確幸莫不過此。古人的手爐異常精美,材質也不限於銅。
  • 和御貓一起了解故宮,《故宮御貓夜遊記》讓你秒懂故宮文史
    2020年又恰逢故宮600年的生日,市面上湧現出不少有關「故宮」主題的書籍。在面對這些琳琅滿目的的「故宮書」,相信有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困惑:選擇太多,我該怎麼辦?!科普類的、歷史類的、故事類的,到底該選什麼樣的書孩子才會愛讀?不妨看一看這套故宮童話《故宮御貓夜遊記》。
  • 故宮裡的神奇動物可不少,藏了將近600年?
    明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近日,故宮出版社與中信出版社共同出版《故宮裡的博物學》,分別是《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獸譜》、《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鳥譜》和《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海錯圖》。作者:陳夢溪
  • 董欽鎏金佛造像:祈福聲裡人長久
    有專家推測,這可能和董欽生活的時代有關。文獻資料表明,隋文帝推崇佛教,曾頒布許多有利於佛教發展的政策法令,佛教在中原地區得到長足發展,所以當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許多家庭都供養佛造像。這樣一來,董欽傾盡家財來打造這麼一尊精美的鎏金佛造像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