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人住的地方值得一看,一個是做生意發了財的,比如胡雪巖,紅頂商人,他在杭州元寶街的故居,就值得一看。這是南方的錢莊,北方的票號,儒商世家,手眼通天,富可敵國,他們的住宅,非常豪奢。比如大名鼎鼎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還有三多堂等等。還有一類是文化人,靠著讀書,中進士,入仕,最後成為豪門大戶的。比如說拙政園,主人是御史王獻臣。滄浪亭的主人,集賢院校理蘇舜欽,還有古松園的主人蔡少漁,以及虹飲山房的主人木瀆文人徐士元等等。
這世上,好宅子的主人,非富即貴!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住得起這樣的房子。好馬配好鞍,這話一點不假。同樣是在山西晉中市榆次區,一座常家莊園,住的是車輞常氏,一個家族。而後溝古村,住的是各種各樣的老百姓,聚居於此。而常家莊園,曾經佔了車輞村的一半,面積60萬平方米,這麼大的面積,什麼拙政園,留園,簡直不在話下。
現在去山西,看看這些靠票號發跡的大院,還有靠讀書成為一方顯貴的午亭山村,也就是皇城相府。再去看看平遙古城,太原的晉祠,你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家族實力。我有時候納悶,想不通,拙政園78畝地,留園三十多畝地,常家莊園現在也有12多萬平方米,為什麼常家莊園是個國家4A景區,而拙政園留園,就是國家5A呢?
我的意思不是說,常家莊園面積大,所以就理所應當是5A。常家莊園雖然不復昔日的榮光,不到原來面積的1/4,但是還是有宅院,園林,附屬的房屋,莊牆。常家莊園因為面積大,遊客也不多,所以旅遊體驗好的多,比起拙政園留園,甚至喬家大院,都要好。喬家大院現在面積是4175平方米,也就是說,山西常家莊園的現在面積,是喬家大院的30倍。面積大,所以建築更多,園林更多,更富有看頭,而且門票比喬家大院便宜的多。
常家莊園,比山東煙臺的牟氏莊園,四川成都大邑劉氏莊園,還有河南康百萬莊園,面積都要大。這三個可是號稱全國三大莊園,也都是國家4A景點,但是面積,不及山西晉中榆次的常家莊園。常家莊園,現在開放區域,是原來遺存的半條街。常家莊園,從外面看的話,像一座城堡,到了裡面以後,別有洞天。去了幾次,都有劇組在拍戲,很多人進出常氏宗祠。比如《白鹿原》,就在門口取過景。
常家莊園,現在有觀稼閣,有常氏祠堂,貴和堂,石芸軒書院,靜園等看點。其中靜園,佔地120畝,有小溪,水塘,亭閣,甬道,以及迴廊,溪橋等等,有江南園林的神韻。這座莊園,經過乾隆,嘉慶,以及道光,鹹豐,同治,和光緒六朝皇帝,也就是150年間,持續不斷地修築,所以在鼎盛時期,有房屋5000多間,樓房50多座,還有園林。到常家莊園,可以看到芳草如茵,綠樹成蔭,很靜的園林。
常家,是山西儒商世家,八世常威,北上張家口,經營綢布生意,慢慢從行商,成為坐商,開起了常布鋪。常威的三個兒子,子承父業,除了第二個兒子,不善經營,在張家口定居務農之外,老大和老三,跟著常威走南闖北,到了乾隆朝及後期,成為巨商大賈。有了錢腰杆子硬,然後在老家榆次車輞村,開始置地建屋,於是就有了常家莊園。那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可敵國啊。
晉商是很有錢的,有錢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慈禧太后從北京落荒而逃,到了山西,都要跟喬家借錢。慈禧太后借了30萬兩銀子,最後送給喬家兩盞九龍燈,據說全國找不出第三盞。常家兩兄弟,分成了南常,就是祖居世德堂。北常,建造了世榮堂。俗話說得好,喬家一個院,常家兩條街。常家莊園在1947年被毀多處,解放後大多分給貧苦農民居住。常家莊園,性價比很高的旅遊景點,旅遊體驗超過了有些5A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