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不想上班怎麼辦,上班好還是自己做生意好?

2021-01-19 騰訊網

22歲,不想上班怎麼辦,從心底裡不想工作,任何工作都不想,現在辭掉工作開店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給人的感覺就是,但凡有點能力、資本和膽量的,都想做生意單幹,沒人願意一輩子上班給別人打工。

有開店的朋友放言道:「萬一成功,那就是賺了,就算是失敗,學到的東西也比上班多。」那到底是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呢今天就從下面幾個方面說一下吧!

從回報來說,做生意更掙錢

有句話說得好:「年入50w的高管,就是上班族的大佬;而年入50w的老闆,只能算老闆圈的小弟。」同樣是年入50w,為什麼在圈子裡的地位會差這麼多?因為賺錢的本質不一樣。

上班打工,不管做的是什麼,領的是死工資,只會有點股權和分紅,說到底還是靠勞動力和時間吃飯;而自己做生意,無論生意大小,都是一個積累資本的過程,這個資本不只是錢,還有人、關係、渠道……可以說,幫你賺錢的不是勞動力,而是資本。

因此單純從高回報的角度講,做生意的人是可以碾壓上班族的。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忽視。每行其實都有二八定律,雖說整體來看做生意的比上班族收入更多,但真靠做生意賺到大錢的,也就佔總數20個百分點,所以還需要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做生意的那塊料。

從風險角度,做生意風險更大

這個應該不用多說,高回報自然對應著高風險。

做生意雖然賺得多,但是顧慮的也多,身價再高的大老闆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經營著,一不小心趕上個天災人,禍,分分鐘回到解放前。比如這次的疫情,導致很多店鋪不能開門營業,光是店小二從家到地鐵10分鐘的路程內,就有5家店貼了轉讓......

而上班是個確定性很高的行為。穩定的薪資,穩定的能力水平,穩定的作息。這屬於低風險套利。雖說也有失業風險,但失業了可以再找工作,而做生意失敗了說不定就是傾家蕩產。

從培養能力來看,做生意也更勝一籌

小王畢業後就進了某家公司擔任銷售員,2年下來,除了銷售技巧、談判技巧還有銀行卡的存款外,幾乎沒有積累到任何東西。專業技能,沒有;客戶資源,不多;個人品牌,更是沒有。

後來他辭職開了家快印店,從選址裝修、報稅營銷到製圖操作事事親力親為。剛開始,他的店在居民區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這樣的選址,雖然生意小,人流低,但是成本低,通過自己去辦公區掃樓和熟客介紹的生意,基本上也能維持初期的經營。

而且低成本的運營,給了他更多時間去完善自己的團隊,摸索制度和招聘這些他原本不熟悉的領域,逐漸在店裡建立起一套他認可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文化氛圍。

又過了一年,他搬出了偏僻的小地方,在一家大型寫字樓下租了一個旺鋪,雖然挫折也不少,但是生意卻是肉眼可見的變好。幾年的學習、沉澱和試錯,讓以「外行」姿態入行的小王收穫良多。

小結

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其實這是個偽命題。每個人對於好的理解不同,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很難比較。做生意的風險和機遇都遠遠大於上班,如果你資金富足,能力尚可,那試試無妨,但一定要給自己留好退路。

在此提示各位,創業就能發大財的雞湯話儘量少聽,「上班太累,開個店吧」的逃避想法也儘早放棄。創業開店一定要有資金、有目標、有初衷、有韌性,啥都沒有整天做發財的白日夢,我勸你還是趁早踏踏實實上班打工吧!

相關焦點

  • 你認為上班好,還是自己做小生意好?為什麼?
    我的一位朋友,他之前是開茶葉店的,每次見到我他都會說,「還是你們上班好啊,像我這樣做茶葉的收入不穩定,今年生意又不景氣,最近房租又漲了,父母的老毛病犯了,到醫院又花了很多錢,難啊。」很顯然我的朋友,他羨慕我們上班是因為我們工資可以按月發放,不用像他這麼發愁,有人來買茶葉才有生意,沒有人來買,他每天還要付房租水電。現在他都不敢關門,即使人不在也會叫自己的父母幫忙看下。
  • 無名商業解讀:做生意比打工強?說說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
    上班(打工)和做生意哪個更好的根本邏輯是:依靠平臺所創造的價值和自己單幹或自建團隊所創造的價值哪個會更大。其實更多時候是城裡人想去城外,而城外的人想進城。你沒體驗過兩種人生始終會覺得有遺憾。先說結論:如果生意沒有人給你鋪路,我建議選擇上班!!
  • 2020年,因為疫情失業了,不上班行不行?上班和做生意哪個好?
    現在辭掉工作開店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給人的感覺就是,但凡有點能力、資本和膽量的,都想開店單幹,沒人願意一輩子給別人打工。身邊也有開店的朋友放言道:「萬一成功,那就是賺了,就算是失敗,學到的東西也比上班多。」那到底是上班好還是做生意好呢?今天就從下面幾個方面說一下吧!
  • 做生意真的比上班打工更有出路嗎?
    做生意和上班,說白了都是打工,只不過做生意是給自己打工,而上班是給老闆打工。那麼做生意真的比上班強嗎?未必。因為在我看來,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必須引起大家重視:1、要看你做的是什麼生意,是大生意還是小生意,是比較好做的生意,還是比較難做的生意。
  • 做生意真的比上班打工強麼?你怎麼看?
    做生意與上班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做生意,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覺得能力不是太強的,可以選擇上班打工。當然,現代社會有些人是被逼做生意,因為很多企業會找出各種理由,把35歲以上的老員工給辭退掉。
  • 如果不想上班了怎麼辦?
    其實誰都不想上班,我們之所以上班,就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能解決「錢」的問題,那上不上班都不是問題。可是對於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講,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的工作,幾年下來,技能單一且初級,如果離開公司,就很可能沒有辦法養活自己。
  • 做生意真的比上班更好嗎?其實未必!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做生意真的比上班更好嗎? 我工作2年,做生意22年,可以說對你這個問題深有體會。做生意做得好了,真比上班強!做生意做得不好,那是真沒有上班強!這就需要我們明白一個前提:什麼樣的標準是生意做得好了,上班又是上的什麼班?
  • 疫情雖然馬上就過去了,但是還是不想上班,怎麼辦
    好睏難的選擇啊!這一次疫情,真的是讓所有人都在家呆的太久了,於是當大家又重新回到工作中、再次走進公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提不起工作的興趣,坐在辦公桌前,卻不想工作,頭昏腦漲,做什麼都心不在焉,總覺得很疲倦,心情也很煩躁,更別提其他的了。
  • 不想和公婆住在一起,又不想和小孩分開(上班沒有時間帶)怎麼辦
    公婆的行為讓兒媳婦反感一方面家庭生活必須依靠公婆,另一方面又覺得看公婆哪裡都不順自己眼。當然,他們肯定是統一了口徑,白天他們上班我就在家裡帶孫女,等孫女睡著了,我就洗衣拖地做家務。開始兒媳婦回來就圍著孩子轉,對我的態度不知道是不熟悉還是怎麼回事,就是和我交流的少,對我做的事情,也視若無睹。有一次我病了,帶孩子很吃力,白天他們就把孩子送幼兒園的小小班。
  • 因為疫情,在家待很長的時間了,結果不想上班了,怎麼辦
    而我們最近都會在網上看到很多段子,說自己不想待在家,想去上班。但大家真的想去上班嗎?肯定大部分都不願意,寧願在家很無聊,也不想去上班。如果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可能大家更願意待在家。就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如果自身沒有經濟壓力,都是不願意去上班的。因為在工作的環境。一方面,工作內容可能並不是我們感興趣的;另一方面,要承受工作帶給我們的壓力,以及需要收到公司制度的約束。
  • 有個不想上班的心態怎麼辦
    其次不想上班要搞清楚是什麼原因,是對工作沒激情還是工作壓力大,不能勝任。如果是自己能力問題,那最好辦,缺什麼補什麼,提高能力,勝任工作。我的經驗是能力提升可以改善業績,獲得自信,有助於緩和不利於自己的工作氛圍,如果能贏得單位重視和領導信任,那會令你對工作充滿了設想和規劃。
  • 一個50歲的女人,不用上班,不用做家務,是命好嗎?
    一個50歲的女人,不用上班,也不用做家務,都是婆婆做,家裡沒矛盾嗎?屋頂沒有掀翻嗎?媳婦沒鬧著回娘家?如果都沒有,那這個女人確實是命好啊!起碼老公和兒子縱容,媳婦也大度忍讓,最關鍵的是,一個女人有這麼好的待遇,應該跟她自己的情商有很大的關係。
  • 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但生活還在繼續,你依然得強打精神去上班。公交車還是會擠,路還是會堵,那些匆匆忙忙的人群中還是會有你奔波的身影.....曾經在微博上看過一個搞笑的段子:你因為窮而做過什麼事情?「上班。」雖是逗君一樂,但確實「扎心」。年輕人順理成章地厭倦上班,理由無外乎就是那麼幾個:難纏的領導、超低的工資、工作內容無聊......
  • 今天不想上班!「不想上班」商標、公司早已註冊
    卑微的打工人,每個月總有那麼二十幾天不想上班。#不想上班#、#老闆比我還不想上班#、#不想上班的理由#等話題紛紛亮相微博熱搜就是最好的證明。你在感慨不想上班時,已經有人把「不想上班」申請商標了。查詢商標網發現,目前有10件「不想上班」的相關商標,最早3件「不想上班」商標,申請於2017年11月26日,目前均處於無效狀態。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沒喝到,冬天就來了,小編所在的城市早上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7度!
  • 不想上班卻又不敢辭職,感覺要壓抑了怎麼辦?該如何走出這場職場困局?
    有網友提問「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難受,看著每月1萬5的工資又不敢辭職,感覺要壓抑了怎麼辦?」其實不想上班的人是很多的,但幾乎所有的不想上班的人,都是看在錢的份上,一直勉強著自己,堅持去上班。畢竟上班的時候在面對各種各樣的辦公事務,還有複雜的人際關係等等。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著手解決。
  • 被迫不上班的幾天
    如果是我,拿著一個多億一點都不想創這生死未卜的業來證明自己,大概率會開個女裝實體買手店,全世界買好看的商品吧——不得不說,這件事也有人已經做了,就在武漢的金融中心——西北湖路上,背後的故事有點風流,就不提了。最近總是有人說我們很佛,前段時間陪朋友找工作室,遇到一些在那邊做電商的同行,聊起來今年生意不好,只賺了兩百多萬。
  • 你說在工廠打工沒出路,一輩子都不想進工廠上班,生意你又會做嗎
    來廣東這麼多年最熟悉的不是這座城市,而是這座城市的流水線,曾經沒有出來打工的時候很嚮往在工廠上班,更嚮往在流水線上做事。看著他們每天這樣悠哉地做事情,每天就這樣吹著牛就把班給上了,到了月底工資也到手了,如果運氣好在流水線上,還能撩到一個比自己年齡還小的妹子,或者能泡到一個比自己年齡還大的靚仔。
  • 現在很多朋友都不想上班了,以後該怎麼辦?
    茉莉這兩天在家辦公做招聘工作,現在看看情況,好像佔比各一半。就是有些同事很想上班,有些人很害怕。第一,想上班的同事一方面確實有經濟上的壓力,雖然一個月的工資不能改變什麼問題,但是話說,有總比沒有好,就像茉莉公司的一個同事,日常的花銷都是靠花唄支持著,現在還不發工資,自然讓同事心裡更加沒底,本來就是靠著借貸過日子,然後繼續這樣下去,一點進帳都沒有,這不讓人更心慌嗎?
  • 昆明8歲半小學生畫漫畫提醒上班的爸爸保護好自己
    「鍾爺爺讓大家減少出門,但爸爸天天要上班,怎麼辦?」2月1日,家住昆明市龍泉路雲大小區的姜梓星,畫下這樣一組題為「爸爸媽媽上班防護指南」的漫畫,送給上班的爸爸,還有那些準備返回工作崗位的爸爸媽媽們。姜梓星媽媽告訴記者,梓星今年8歲半,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護形勢嚴峻,孩子天天關注新聞,經常提醒爸爸「帶口罩」「勤洗手」……今天,梓星看到《人民日報》微信上有一條「鍾南山還沒讓動,但現在不得不返程去上班,怎麼辦」後,想著從大年三十開始天天外出工作的爸爸,有感而發,花了兩三個小時畫了這九幅漫畫;因為寫字速度慢,就請媽媽配了部分文字。
  • 在家閉關一個多月,搞了個副業不想去上班了,該怎麼辦
    在家閉關一個多月,搞了個副業不想去上班了,該怎麼辦?這個問題翻譯一下就是:在家閉關了一個多月,搞了個副業,結果收入比主業還高不少,而且還不用出門,現在很糾結要不要去上班?你也可以去自檢一下自己副業的收入結構是否穩定,如果就1-2條收入來源,並且未知性很強,那我建議你還是去上班,至少上班,最大的風險不是你承擔。二、副業是否可持續發展第二點,我們需要來分析一下自己副業是否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