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還有一些囂張……是哪個姑娘啊」,今天我們也來說一個姑娘,一個把頭像留在了人民幣上的姑娘。
還記得我國的第四版人民幣麼?1987年,我國發行了第四版人民幣,直到1998年停止流通,這版人民幣整整使用了11年。
這版人民幣,從一角錢到十元錢,正面的主要圖案用的都是少數民族頭像。這樣,不僅展示了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也象徵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相信很多七零八零後,也都或多或少收藏過這版人民幣吧。這第四版人民幣裡面,流通率最高的應該也就是一元錢,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元錢上的這個侗族小姑娘,你知道是誰麼?
這個人就是石奶引,一個侗族姑娘,曾用名石婢學。1961年出生的石奶引生活在貴州,家裡兄弟姐妹6人。
小時候,石奶引一直沒有機會上學,她的文化知識,都是村裡掃盲的時候學的。少女時期,石奶引憑著自己清秀美麗的樣貌,被稱為當地的「一枝花」。
而且石奶引天資聰慧,正如許許多多的侗族姑娘一樣,慧心巧思,十分擅長刺繡和織染技術,也是侗族的傳統手藝。不僅如此,石奶引還擅長唱歌。
1978年的時候,石奶引16歲,正值碧玉年華。她像往常一樣,穿著侗族特色服裝,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趕大集,集市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石奶引在選購針線的時候,突然有個陌生男子拉了她一下,並請求她側面朝他站好。石奶引雖然滿是疑惑,但是看這個男子面相和善,她也沒有拒絕。
這名男子就是第三、四版人民幣設計者之一的侯一民,第四版人民幣的繪製,也全出自侯一民之手。同時,他也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美術家。侯一民讓石奶引側面朝他站好的時候,正是他為第四版人民幣收集素材的時候。
當時石奶引身穿侗族服裝,青春活力的樣子,讓侯一民瞬間靈感爆棚。也多虧了石奶引的配合,才讓侯一民可以畫出她的人像速寫。
這件事因為本就沒在意,石奶引也沒跟任何人提起,依然像往常一樣生活。突然有一天,有人說她跟一元錢人民幣上的女子很相像,她也全然不知這個人原來就是她。
侯一民收集完所有第四版人民幣需要的素材後,他便迅速投入工作中,很快,第四版人民幣的圖案便設計完成了,其中就採用了石奶引的肖像。
第四版人民幣發行後,開始迅速流通起來,而貴州當地的人們,看到一元錢上的人物,立刻認出了畫面裡是個侗族姑娘,穿著侗族的傳統服飾。但人們並不知道,這個姑娘到底是誰。
直到2010年的一天,石奶引身邊的朋友,看到她年輕時的照片,驚訝地發現,那個人民幣上的姑娘,原來正是她本人。那個時候石奶引已經跟普通的侗族人一樣,早已結婚生子。那麼她究竟過得怎樣呢?
石奶引23歲的時候,嫁給了石學海,也是她的同鄉,此後一直在家務農並生育一兒一女。那時雖然當地經濟條件不太好,石奶引家的收入也不高,但是靠著低保戶補貼,一家人其樂融融,過得也很幸福。
現在雖然沒有了低保戶補貼,兒女也都已經出去打工來貼補家用了,日子過得快樂也充實。後來了解到石奶引家的情況,幫扶小組也為她家送送去了魚苗和家畜幼崽,促進了家庭的收入。
對於頭像被印在人民幣上,石奶引也並不在意,反而對家庭和孩子更加重視。
我反而覺得,頭像被印在人民幣上,也相當於記錄了青春影像,對於石奶引來說,這一元錢也是更有價值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