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扶貧地理信息系統厲害了,貧困戶分布和數據一目了然

2020-12-04 天眼新聞

用無人機採集村落影像,逐一對房屋進行編號,以戶籍人口身份證號為唯一ID,村裡的戶數信息、家庭情況只需通過一個屏幕便能一目了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鄉葛藤村利用了扶貧地理信息系統,讓駐村幹部以及扶貧決策部門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葛藤村貧困戶空間位置展示

中國電建集團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建貴州院)於1958年8月建院,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15年 ,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鄉葛藤村成為中電建貴州院的精準扶貧幫扶點,這家央企為了更好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發揮技術優勢,專門設計了「葛藤村扶貧地理信息系統」,以扶貧專題信息為基礎,集扶貧信息數據採集、查詢統計、數據管理、空間分析以及專題製圖於一體,將專業化的數據處理流程進行封裝,通過對駐村幹部進行操作培訓,在系統只需進行簡單的數據錄入、修改、刪除等操作,即可完成地理信息專業技術人員的數據處理工作,簡化流程,節省了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葛藤村貧困戶信息統計顯示

針對精準扶貧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聯動性差、管理滯後、數據更新頻繁、專題圖製作困難等問題,中電建貴州院選派專業技術骨幹,採用無人機對葛藤村進行航飛影像數據採集,獲取葛藤村0.05米高解析度的航飛影像,進行房屋面矢量數據採集,並對房屋進行編號,以戶籍人口身份證號為唯一ID,將扶貧專題屬性數據與矢量數據進行關聯。採用以B/S架構體系開發了葛藤村扶貧地理信息系統,系統建立了基於空間位置的扶貧資料庫,將扶貧部門精準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數據進行實地採集、精確空間定位至高清影像圖上,建立精準扶貧資料庫,並通過地圖符號配置,通過GeoServer和OpenLayers等關鍵技術,實現了常規扶貧信息的空間可視化化管理與扶貧信息的直觀展現。  據了解,除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葛藤村外,中電建貴州院目前正在三都自治縣大河鎮和平村進行扶貧信息化系統建設,將葛藤村扶貧系統推廣應用至其他地區,提升系統的生命力與可拓展性,以地理信息專業技術助力精準扶貧。  【名詞解釋】  OpenLayers:是一個高性能、功能豐富的庫,用於在 Web 上創建交互式地圖。它可以顯示從任何來源加載的地圖圖塊、矢量數據和標記。  GeoServer:可以方便的發布地圖數據,允許用戶對特徵數據進行更新、刪除、插入操作,通過 GeoServer 可以比較容易的在用戶之間迅速共享空間地理信息。   B/S結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伺服器模式):是WEB興起後的一種網絡結構模式,WEB瀏覽器是客戶端最主要的應用軟體。這種模式統一了客戶端,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伺服器上,簡化了系統的開發、維護和使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雲帆

通訊員 劉發勇

編輯 施昱凌

編審 楊儀

相關焦點

  • 揚州搭建環境地理信息系統 實現數據可視化、決策科學化
    集成11個需求模塊,在地圖上將環保專業數據製成專題圖層在「揚州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中,記者看到這套系統集成了汙染源、水環境、氣環境、聲環境、土壤與生態、固廢管理、輻射管理、建設項目、機動車排氣、綜合分析、模型分析共11個模塊。這11個模塊實際上是在地圖之上將揚州環保的專業數據製作成專題圖層。
  • 「阜平香菇」成為首批河北省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經保定市市場監管局推薦,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實地考察調研,並經專家評審,「阜平香菇」被確定為2020年度河北省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阜平香菇」也成為保定市首次獲批的河北省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項目。
  • 東南大學《959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②信息的適用性信息對決策十分重要,地理信息系統將地理數據收集、組織和管理起來,經過處理和分析變為對決策具有重要意義的有用信息,這是由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明確目的性所決定的。b.地理數據地理數據是與地理環境要素有關的物質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聯繫和規律等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
  • 扶貧就是讓貧困戶腰包越來越鼓——記盤江普田小黃牛養殖公司
    扶貧就是讓貧困戶腰包越來越鼓記盤江普田小黃牛養殖公司【貴州民族報】鄺嘉琪村民們數著手中的鈔票,高興的合不攏嘴,興奮的說:「每個月到時間就領工資,不用再出遠門,就在家門口,又能管家、又能掙錢,還能照顧小孩,好得很」。
  • 養殖外種黑山羊對貧困戶進行扶貧,貧困戶有了穩定分紅,發家致富
    姆比亞這個詞來自埃及語中的(nub),也是努比亞山羊的發源地,所以用「努比亞」對羊進行命名,努比亞山羊現在也是我國目前生長速度最快和最大的山羊品種。前幾年努比亞黑山羊從外地引進大山開始了大山深處的新的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經過多輪專家論證,大源村決定把努比亞黑山羊當做村子裡的主導產業。但是想要養殖好努比亞黑山羊對於一竅不通的小周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 扶貧幹部幫貧困戶找到失散10年的親人
    情緒穩定下來,67歲的楊振成拉著駐村第一書記張善濤和幫扶責任人李棟彬的手,把感激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感謝經開區啊,既助俺脫了貧,又幫俺團了圓!要沒有你們的幫助,俺家咋會喜事一件接一件?」  多年前,楊振成就患上了氣管炎、肺氣腫等多種慢性病,他的老伴也患有糖尿病,倆人基本沒有勞動能力,還要常年花錢買藥,家裡條件每況愈下、一貧如洗。
  • 孟村四種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助貧困戶增收
    據大成食品集團孟村養殖場公司負責人介紹,車間工人大多是吸收的當地的貧困戶,養殖場肉雞是大成公司帶領周邊鄉親們共同飼養的,這是大成公司與地方政府聯合精準扶貧的舉措之一。  孟村回族自治縣高寨鎮大文臺村的李金德,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老兩口因病幾乎喪失勞動能力。
  • 林業地理信息系統培訓很火爆
    本報訊  通訊員董雲飛報導  日前,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幹部學院舉辦的第十五期地理信息系統(ArcGIS)在林業數據處理及專題圖製作中應用培訓班在北京舉辦。  來自全國各地的101名資源管理和調查規劃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 又是「果司令」又是「鴨司令」……扶貧工作隊隊長到底是在幹啥?
    初任「果司令」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間放眼望去,一株株砂糖橘果樹整齊地分布在山丘上。「目前,小城村共種植有400畝砂糖橘。」陶學群說。受耕地面積限制,原來該村的種植業一直都局限於各家各戶「小打小鬧」的狀態。種植面積小、種植區域分散,導致村裡的種植產業一直止步不前,打擊了村民脫貧的信心。
  • 鐵路扶貧給貧困戶暖暖的幸福
    9月2日至6日,國鐵集團宣傳部、扶貧辦組織了「鐵路扶貧一線見聞」採訪活動走進了陝西勉縣。社會各界、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民眾從新聞報導中感受到鐵路部門打出建設扶貧、運輸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的「組合拳」,在「精準扶貧」中助力貧困地區走上小康路。收官之年,一鼓作氣不放棄,決戰決勝攻堡壘。
  • 自然選擇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模式
    種內遺傳多樣性是最基礎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著群落結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物種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 武寧縣石門樓鎮田鋪村:點燃消費扶貧「內引擎」為貧困戶「幸福...
    近來,武寧縣石門樓鎮田鋪村採取收購代售的方式,不斷拓寬分銷渠道,助力消費扶貧,讓貧困戶農產品由「滯銷」變「熱銷」。  大力宣傳,確保人人知曉。群眾曉不曉,全靠宣傳好。為了做好做實消費扶貧,武寧縣石門樓鎮田鋪村一方面組織人員逐戶上門摸排、登記,及時掌握貧困戶的農產品存量情況和售賣意願,從而方便統籌安排;另一方面則通過召開戶主會、張貼橫幅等方式,讓困難群眾了解相關扶助措施,激發內生動力,使全村形成人人皆可為、人人皆願為、人人皆能為的良好氛圍。  「我家老屋後面有大片竹林,以前冬筍挖太多會幹掉,不挖又爛在山裡,現在好了,可以邊挖邊賣。」
  • 研究揭示自然選擇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模式—新聞—科學網
    種內遺傳多樣性是最基礎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著群落結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物種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確定地球上哪些地方遺傳多樣性高,哪些因素影響遺傳多樣性的地理分布,不僅對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非常有意義,而且對人類健康、動植物育種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重要啟示。最近的大尺度研究表明,中性或近中性基因的遺傳多樣性隨緯度增高而降低,與經典的物種多樣性緯度梯度變化規律相一致。
  • 碧桂園做好產業扶貧 助力貧困戶圓夢美好生活
    這次《味道》欄目組來到碧桂園產業扶貧成果之一東鄉羊養殖基地,見到碧桂園東鄉扶貧的負責人張韜。他介紹,這個互動牧場特點在於遊客可以體驗親手餵羊、遊戲以及讓他們知道東鄉羊的餵養過程。東鄉羊作為當地知名品種,早在南北朝時期便有記載。
  • 社保扶貧政策宣傳「進家門」 銅梁慶隆鎮貧困戶實現100%參保
    ');}-->   人民網重慶6月29日電  在脫貧攻堅戰中,社會保險是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實現「應保盡保」是社保扶貧的關鍵。今年以來,銅梁區慶隆鎮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所創新工作形式,開展社保扶貧政策宣傳「進家門」行動,走訪宣傳貧困戶58戶,動員參保6人,實現貧困戶100%參保,達齡人員100%享受待遇,助力精準脫貧。  無兒無女的鄒清朋是銅梁區慶隆鎮的重點貧困戶,由於沒有特長、只能靠做體力活掙錢,收入非常低微。「交這些錢,我不定能活多久呢,領不回來那不白費了嗎?」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丨「90後」第一書記朱喜桐: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
    作為一名「90後」,來自前郭縣人民法院的朱喜桐在父母眼中還是個孩子;然而走到工作崗位,在前郭縣浩特芒哈鄉浩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他,勤勞肯幹,腳踏實地,成為了扶貧先鋒,更是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第一次走訪貧困戶的經歷讓朱喜桐記憶猶新。他來到村民何生的家中,看到了雙手拄拐的何生還有他半聾啞的妻子,簡陋的炕上躺著他身患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何生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是性格剛強,不願向窮苦生活低頭。他家裡的農機都是自己動手改裝的,把雙腳制動變為雙手制動後,他就能和別人一樣正常幹活兒了。」他對記者說。
  • 白沙電信:打通信息扶貧路 「智志雙扶」贏未來
    近年來,中國電信海南公司積極踐行企業責任,認真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用企業的力量帶動貧困村、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今天起,人民網海南頻道將帶您走近多位紮根扶貧一線的海南電信人,講述他們深入基層、紮根基層、奉獻基層的感人故事。
  • 崑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東西部扶貧...
    積極發動商會、協會、企業和個人參與到貧困家庭結對之中,累計家庭結對超過500戶。2019年底,崑山1024名黨員幹部與78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了家庭結對關係,並開展了「六個一」(一份黨員關愛金、一床棉被、一件冬衣、一桶油等),助推碧江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清零」。
  • 高分辨質譜-網際網路-地理信息系統三元融合技術繪製中國農藥殘留地圖
    農藥殘留結果往往與樣品、地域、時間等信息交織在一起,如何實時、直觀地了解複雜的農藥殘留分析結果,並從中找出分布規律,最終進行預測和預警是農藥殘留領域的另一重要研究內容,從而使農藥殘留研究變被動為主動。藉助地理信息系統(GIS)方法,開展農藥殘留的研究已有較為成熟的應用。例如,Brody 等應用 GIS 和歷史記錄信息重現了大規模農藥應用的殘留暴露情況。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聯繫洋流分布推導漁場分布溫帶沿海海域是漁場分布的主要海域,這裡的漁場大多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熱帶和副熱帶的漁場主要分布於離岸風盛行、上升流勢力強大的海域,多位於副熱帶大陸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岸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