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草叢發現7隻刺蝟寶寶媽媽呢?

2020-12-06 光明網新聞中心

昨日,瀋陽市瀋河區東平路一個居民小區的草叢裡,人們發現了7隻小刺蝟。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白爽攝

  綠化工人整理小區草坪上的雜物,雜物挪走了,卻意外發現了7隻刺蝟寶寶。因為一直沒見到刺蝟媽媽出現,工人們很擔心,小刺蝟會不會被餓死?要不要送到野保站?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負責人王唯彥表示,這些刺蝟屬於省級野生保護動物,刺蝟在夜間活動,建議小區居民不要動這些刺蝟寶寶,「大刺蝟晚上還會回來餵奶的。」

  小區清理雜物發現7隻小刺蝟

  閆先生是瀋陽市瀋河區東平路一處小區的綠化工人,昨日上午,他撥打本報熱線表示,在小區的草叢裡發現了7隻才出生不久的刺蝟寶寶,小刺蝟的眼睛還沒有睜開,「一直沒見到母刺蝟,如果再不管,小刺蝟就得餓死了,我們該怎麼辦?」

  昨日中午,在小區綠化工人張師傅的指引下,遼瀋晚報記者見到了7隻小刺蝟。這些刺蝟寶寶體長不到8釐米,全身沒有毛,只有白色小刺,眼睛尚未睜開,小傢伙們在雜草中互相依偎,小爪子還在不停地動。

  張師傅介紹,這裡本來堆放著很多雜物,保潔員把雜物清走後,就在草叢中發現了這7隻小傢伙。在草叢中,由於小刺蝟和雜草的顏色很相似,為了避免小刺蝟被人踩到,工人們特意用半個箱子將小刺蝟的窩遮住了。

  野生動物專家:刺蝟媽媽會回來餵奶

  在小區裡意外發現了7隻刺蝟寶寶,又一直沒見到母刺蝟出現,綠化工人很困惑:「該不該把這些小傢伙送到野保站呢?」昨日下午,遼瀋晚報記者幫助他們聯繫了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的負責人王唯彥。

  王唯彥看過這些刺蝟寶寶的照片表示,它們屬於普通的刺蝟,「雖然不是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但是屬於省級野生保護動物。」王唯彥介紹,刺蝟屬於哺乳類動物,在夜間活動,「大刺蝟白天不知道在哪躲著,晚上肯定還會回來餵奶。」

  「如果我們把它們拿走,沒有母乳,小刺蝟更不容易活下來。」王唯彥表示,猛禽救助中心曾經嘗試過給救助的小刺蝟人工餵奶,「它們喝完奶上火,最後都死掉了。」

  為此,王唯彥建議小區居民,不要動這些刺蝟寶寶,也不要摸它們,最好把草坪的雜物恢復原樣,「大刺蝟的嗅覺很好,還會找回來餵奶。」王唯彥說,這些小刺蝟大概才出生10多天,「再堅持半個月吧,小刺蝟長大了,大刺蝟就會把它們領走的。」

  專家分析:為啥母刺蝟會在居民小區生崽

  「刺蝟出現在城市的居民小區比較少見。」王唯彥介紹,刺蝟一般出現在公園、田地裡,它們以植物的葉或根為食,也會吃路燈下的一些有害飛蟲。

  至於為何母刺蝟會在居民小區生下小刺蝟,王唯彥分析,該小區離渾河不遠,周圍有堤壩和草叢,這種環境比較適合刺蝟築巢。「也可能是城市在建設,環境改變了,小刺蝟沒家了,它們只好在人類的家園裡找地方安家。」王唯彥提醒市民,「請不要驚擾這些小動物。」

  專家提醒:發現野生動物該怎麼辦?

  對於市民在撿到野生動物之後的處理,王唯彥表示,一般能被市民撿到的野生動物,基本身上是帶傷的,如果受傷輕的,市民在對它們的傷口進行簡單處理後,如果小動物恢復行動能力,市民可以自行放生。

  而對於受傷嚴重的野生動物,王唯彥表示,可以與瀋陽市野保站取得聯繫,由他們對這些動物進行專業治療,最後將野生動物放歸自然。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白爽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公園草叢中發現了一隻小刺蝟
    周末早上出來跑步晨練,走到公園金絲菊園旁邊,突然發現有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在草叢中慢慢地爬行,停下腳步,細細看看,哇!一隻小刺蝟,很奇怪,鬧市中的公園中怎麼會有刺蝟。草叢中覓食的小刺蝟
  • 杭州大伯晨練,在小區裡發現了一隻刺蝟!這些年,來小區「做客」的...
    今天早上,何大伯在江幹區閘弄口街道蘭苑小區的小花園裡晨練,餘光瞟到旁邊的草叢裡,有什麼東西在動。「該不會是只大老鼠吧。」他想。「我看它黑乎乎的一團,就以為是老鼠。」但是,當他走近一看才發現,這團黑乎乎的東西,渾身長滿了刺。「原來是只刺蝟。」「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但總覺得不能放著不管,就把小傢伙帶回了家。」回到家後,何大伯上網查了查,才知道,刺蝟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就給社區打了個電話。
  • 「硬萌」可愛,小區驚現兩隻刺蝟!雖是萌寵,可得保持距離哦
    來源:淮安新聞網「小區裡竟然有刺蝟。」16日,家住億力未來城小區的金女士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記者調查發現,該小區內時常有刺蝟出沒。專家提醒,刺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市民儘量不要去驚擾它們。金女士稱,她前一天晚上出門遛狗,在小區綠化帶的草叢中發現兩團灰色的東西正在蠕動,湊近一看竟是兩隻刺蝟。「這還是第一次在小區裡發現刺蝟呢,過去只聽說刺蝟生活在野生環境中,所以感到很驚奇。」金女士告訴記者,她問了問小區裡的鄰居,也有人說看到過,還有人看到刺蝟和流浪貓一起在垃圾桶附近覓食。
  • 小區來了兩隻小刺蝟?專家提醒,要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
    本報訊 「小區裡竟然有刺蝟。」16日,家住億力未來城小區的金女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專家提醒,刺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市民儘量不要驚擾它們。金女士稱,她前一天晚上出門遛狗,在小區綠化帶的草叢中發現兩團灰色的東西正在蠕動,湊近一看竟是兩隻刺蝟。「這還是第一次在小區裡發現刺蝟呢,過去只聽說刺蝟生活在野外,所以感到很驚奇。」金女士告訴記者,她問了小區裡的鄰居,也有人說看到過。記者來到該小區,就此事詢問了小區裡的幾位保安人員。
  • 路上剛撿了一隻刺蝟媽媽 家裡就生了一窩刺蝟寶寶
    讀者杜祥欣喜之餘又有點擔憂:我在轉塘宋城的一條田間小道上散步,當時是晚上,我的小狗突然跑到我前面,站在路中間不動了,我走上去一看才發現是一隻蠻大的母刺蝟擋在路中間,看它挺可憐的,我就把它抱了回來。  回家後我在網上查詢了有關刺蝟的資料,上面說刺蝟是在四五月份生育的,當時我就想可能它就快生小崽兒了。
  • 刺蝟一家 回歸自然
    刺蝟媽媽帶著5個寶寶「一窩刺蝟,一大五小!」昨天一大早,在蔣王熙源果園的一片桃樹林裡,農場主蔡女士在角落的一堆廢棄蛇皮袋上發現一窩刺蝟。一隻約兩斤重的母刺蝟,帶領著五個出生不久的刺蝟寶寶,蜷縮在這個臨時小窩裡,發出「吱吱」的急促叫聲。
  • 國外一母貓收養了八隻刺蝟寶寶
    據《西伯利亞時報》7 月 20 日報導,在俄羅斯海參崴沙德格洛德動物園(Sadgorod Zoo),8 只剛出生不久的小刺蝟的媽媽在當地人修剪草坪的時候不幸身亡了,一隻母貓「臨危受命」,成為了它們的養母。
  • 小刺蝟「大鬧」新建小區 有業主想抓來當成寵物養
    □本報記者 丁捷  在華夏金色陽光花園小區,這幾天很多居民屢屢發現刺蝟出沒 ,甚至有刺蝟闖入小區綠化工人的住所裡,把人家嚇了個不輕……  刺蝟闖入宿舍
  • 小刺蝟"大鬧"新小區 有業主抓來當成寵物養
    小刺蝟"大鬧"新小區 有業主抓來當成寵物養 2010-07-19 08:54: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在華夏金色陽光花園小區,這幾天很多居民屢屢發現刺蝟出沒 ,甚至有刺蝟闖入小區綠化工人的住所裡
  • 靈石公園野鴨夫妻生下14隻寶寶 8隻或已成黃鼠狼美食
    小朋友看到這麼多鴨寶寶後很是高興。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前天上午,在大寧靈石公園晨練的遊客驚喜地發現,靠河的草叢中,探出了幾隻毛茸茸的小腦袋。細瞧,竟然是14隻圓頭圓腦的小鴨子。昨天,記者到公園探訪,鴨寶寶撲騰著細嫩的蹼,跟著鴨媽媽和鴨爸爸在水面上遊弋的場景,令人忍俊不禁。公園介紹,受天氣、天敵等自然因素影響,前天出生的14隻鴨寶寶中,已有8隻下落不明。 鴨爸鴨媽青梅竹馬 一次孵14隻娃屬罕見 前天,讀者江先生向本報爆料:「大寧靈石公園的兩隻野鴨子,孵出了14隻小鴨子。我在公園鍛鍊了十幾年,這還是第一次碰上!」
  • 小刺蝟「流落街頭」甘肅高速公路收費員出手相助
    00:00/00:00 三隻野生小刺蝟中國甘肅網6月13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野生小刺蝟在收費站生活區流浪,刺蝟媽媽卻不知道去向。6月8日,甘肅高速公路鳳口主線收費站職工發現三隻野生小刺蝟在生活區無助徘徊,為了保護這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被流浪貓狗傷害,工作人員立即撥打電話找到森林公安幫助。森林民警繼續在周圍草叢搜尋,看是否有遺落的小刺蝟。
  • 上海發現一刺蝟身上攜帶78隻蜱蟲 人若被叮或致死
    東方網6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日,環保志願者姜龍在上海植物園夜遊勘查時,發現一攜帶蜱蟲的刺蝟。經送檢農科院獸醫研究所後發現,該刺蝟身上攜帶78隻蜱蟲,其中不少是飽血的雌蜱蟲。專家提醒市民,夏季是蜱蟲繁殖的高發期,進入草叢濃密的區域需做好防範措施,如果不幸被蜱蟲叮咬,最好到正規醫院清除。
  • 7隻19天大的小貓被拿走,貓媽媽不吃不喝,全小區都在找小貓
    例如,不能將太小的小貓從貓媽媽身邊拿走。5月初,陽光明媚,但是雲南一所小區裡的大部分居民都開心不起來,因為他們都在擔心一窩小貓的安全。4月中旬,這所小區的居民在本小區發現了一隻懷孕的流浪貓,但是這隻流浪貓有些特殊。
  • 瀋陽市民在一小區內撿只刺蝟回家,過了一夜變成9隻
    瀋陽市民在一小區內撿只刺蝟回家,過了一夜變成9隻 王齊波/華商晨報 2017-06-20 15:27
  • 小區裡撿了只刺蝟帶回家 過了一夜變9隻
    2017年6月18日,深夜裡,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街頭,偶然出現一隻滿身長滿刺的小動物在爬行,這一現象讓瀋陽市民李先生驚出一身冷汗,當他走進後才發現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刺蝟。為了安全起見,他將這隻刺蝟小心翼翼的帶回了家。
  • 全球變暖讓刺蝟媽媽提早結束冬眠 導致早產
    3隻早產1個月的刺蝟寶寶已長大 據英國《每日郵報》雜誌報導,這些可愛的刺蝟寶寶雖然是英國溫暖天氣的受害者,但它們有幸得到了救助者的幫助。以春季花卉——藍鈴花、報春花和毛茛花命名的3隻刺蝟寶寶於4月26日出生,早產1個月,這使它們成為了最早產的幼仔之一。專家認為這是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溫和氣候導致刺蝟媽媽提早結束冬眠,從而早產。 這些小刺蝟剛出生時只有20克重,但通過吃媽媽的奶,現在的體重正在增加。
  • 貓咪被刺蝟趕出家門,只能躲在草中默默委屈,網友:有兵器惹不起
    鏟屎官的小區裡有幾隻流浪貓,因為心疼在外面流浪的貓咪,所以社區居民自發給小貓咪們搭建了幾個貓窩,分布在小區的各個角落裡,平常也會定期有人去加水投喂,流浪貓們過得好不舒服。 這天晚上,鏟屎官照例準備去貓窩看看流浪貓,走到其中一個貓窩前卻發現,裡面竟然有一隻不明生物,走進才發現是一隻刺蝟。
  • 刺蝟媽媽保護幼崽躲避攝影師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1日報導,近日,一段刺蝟媽媽保護幼崽躲避攝影師的視頻走紅網絡。當時,攝影師和他的外甥意外發現刺蝟哺乳的罕見一幕,但不料,就在他們想要靠近一點,抓怕更精彩的鏡頭時,刺蝟媽媽立刻將幼崽護在身下,將其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人類傷害。
  • 男子小區裡撿了只刺蝟帶回家 過了一夜變9隻
    &nbsp&nbsp&nbsp&nbsp這一情景讓瀋陽市民李先生驚出一身冷汗,他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一隻可愛的小刺蝟。&nbsp&nbsp&nbsp&nbsp為安全起見,李先生將這隻刺蝟小心翼翼地帶回了家。
  • 刺蝟把貓咪當成自己媽媽,衝上去就開始喝奶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求生是他們的第一本能,而求生當然少不了食物,剛出生的寶寶只能依靠喝媽媽的奶長大,所以他們一出生就知道找奶喝,但是很多剛出生的寶寶並不認識自己的媽媽是誰,所以經常發生認錯媽媽的尷尬事情,這不在國外的一個農場主家裡,養了三隻豬寶寶,看著他們胖乎乎的樣子肯定平時的或是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