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經故事薈,作者 | 陳紀英
穿得一身光鮮,每天兩腿跑斷,學歷不高,套路不少,微信騷擾,電話營銷,這是不少人對於房產中介的固有印象。
其實在美國,房產中介是真正的職業精英——92%的房產經紀人手握大學學歷,20%的中介配備了私人助理。
歐巴馬最愛的高分美劇《摩登家庭》中,男一號菲爾·鄧菲就以房產中介謀生,養育了三個子女,躋身中產階級。
中國房產中介的精英化時代也在悄然開啟——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靠信息差賺取中介費的模式已經不再Work,而中介也逐漸進入服務為先的專業時代。
2020年,鏈家的統招本科生佔比已提升至44.4%。
但高學歷只是敲門磚,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得心應手——賣不出房的焦慮,被歧視的屈辱委屈,被逃單的委屈憤怒,親人因為爭奪房產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奇葩見聞,他們將在這裡遭受人性善惡的捶打和考驗,也初嘗職場新人的艱辛與不易。
陽歌畢業於香港名校,卻因為武漢人的身份,疫中求職備受歧視,因緣巧合當起了經紀人;
二本畢業生王逸曾經三月不開張,當中介被朋友拉黑,被客戶辱罵,最後卻一年賣房一個億;
「富二代」元清,英國名校海龜,入職之後卻被同事質疑,擔心名校生打醬油幹不長;
農村長大的毛安安,今年疫情期間,連續半年沒收入,不想啃老才去當中介,「來這裡的目標就是能養活自己」,如今她也得償所願。
這些賣房子的年輕人,和你想像的絕對不一樣——他們頂著親友的質疑、客戶的誤解、社會的偏見一路出發,深度參與到別人的生活之中,也或多或少改寫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名校碩士疫中求職被歧視,拋棄四大Offer,轉戰中介
陽歌 前公務員 香港城市大學商科碩士 2020年6月入職
大家都很好奇,我一個香港城市大學的2020屆商科碩士畢業生,怎麼就想不開去當經紀人呢?畢竟,我很多同學都去了高大上的金融機構。
其實,我在我們家算是個「學渣」——我爸是復旦MBA,堂哥是博士,我外公外婆都是名校畢業,小姨在高校當教授,姨夫是湖北名醫。
我本科學歷一般,之前在湖北老家當公務員,覺得一眼望到頭,實在沒意思,也一直有個名校情節,就去讀了商科碩士。
但沒想到一畢業找工作,碰上疫情,備受歧視——我是武漢人,雖然我告訴面試官,我和家人一年多沒回武漢了,但對方也不怎麼信;還有Hr質問我,你當過公務員都辭職了,是不是愛跳槽心態浮躁;也有公司介意我處於適婚年齡,旁敲側擊我是不是單身,有沒有生育計劃等等。
我前後投了100多封簡歷,大部分都沒回音。熬到4月,終於同時拿到了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和中介公司的Offer,這個四大的HR也有點介意我的武漢身份,遲遲不確定我的入職時間。
但現在這家公司面試我的大區總監,一聽到我辭職公務員去讀研究生,反而為我點讚,「你敢於跳出舒適圈,去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和我們三觀契合」;從頭到尾也沒追問我關於武漢的情況,就在末尾說了一句,「疫情期間,希望你和你的家人都注意健康,保重身體」。
那時候,其實每個武漢人都挺脆弱的,就是這樣為我著想的態度,讓我義無反顧選擇了當中介。
但來了之後,我也經過一段失落期。
我大學畢業後曾經在上海工作過一年,後來母親重病,才回老家考了公務員。我印象中的上海,就是花園洋房石庫門,黃埔外灘南京路。
結果公司分配給我的門店,位於長寧區,包裹在一片老公房中間,因為還沒裝修升級,門帘特別小,我第一次去報到繞了半天才找到。
本來我覺得自己名校商科畢業,應該能賣豪宅別墅、花園洋房,再不濟至少是學區房吧,結果這一片全是老破小,差一點掉頭就走。
真正開始工作了,我才知道自己有多眼高手低。
當時,我參加培訓完第一周,就成交了一個訂單,很多新人可能好幾月都不會開單,心裡暗自得意,「我果然名校畢業,就是厲害」。
結果一個月後,買家反悔了。我硬著頭皮去找業主阿姨談判,阿姨挺不高興,「解約可以,賠償房價的20%。」
那個買家和我一樣,剛畢業的小姑娘,哭得梨花帶雨,我也不忍心。頭腦一熱,就承諾業主阿姨,倆月幫她賣掉,賣不掉賠償1萬元違約金,左勸右勸,阿姨終於答應了。
接下來倆月,我一門心思都在幫在幫她賣房,到期前一天,好不容易找了買家,結果買主挑毛病壓價格,和業主阿姨談崩了。
我當場就哭了,覺得自己倆月沒休息,一套房沒賣出去,不但沒收穫,還要倒賠錢。
業主阿姨這次沒罵我,反而主動安慰我說,「小陽,吃一塹長一智,我也不要你們的1萬元賠償金」,就把錢退給我了。後來我給阿姨出個主意,既然很多買家嫌棄房子是毛胚房,賣相不好,那不如把房子裝修一下,到了12月初,就找到了新的買主。
房產買賣,可能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利益會放大人性,很容易體會到人情冷暖。
附近有個阿姨想先看看房再做打算——很多同行對於這種換房誠意不強的業主,其實是不愛搭理的,很可能白忙活一場。
我前前後後帶著阿姨看了十幾套房,她後來也不打算換了,但覺得很不好意思,「小陽,你在上海孤苦伶仃的,不如做我乾女兒吧」,雖然我沒同意認乾媽,但她現在對我特別好,經常給我送雞湯送水果送零食。
也能見識到人性之惡。有位中年叔叔,我帶他看房十幾套,幫他談好價格,他卻逃單了,我氣得全身發抖,微信上質問他,他倒也不隱瞞,說自己預算不夠,想省掉中介費。
這種事兒其實在行業不罕見,但我們也無能無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專業性,讓客戶體會到我們服務的價值。
所以,雖然幹得是房產經紀人,我學習的很多商科知識,也能發揮作用,比如我養成了戰略分析復盤的習慣,每次帶看之前,我先去踩盤,分析好各個房子的利弊,帶看完畢後,再做Excel或者PDF文件發給業主,幫助他們做決策不糾結。
雖然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當經紀人,但現在一點不後悔,這裡也有詩歌和遠方,也能實現光榮和夢想。
被業主追罵,被忘年交拉黑,一年賣房1億多
王逸 90後 洛陽工學院 2017年2月入職
我一直挺介意「中介」這個詞的,我更願意稱自己為「經紀人」。
我學的是土木工程,傳統就業路徑是畢業先去工地當監理,實習期收入只有一兩千,轉正後在武漢也就三四千吧,收入太低,沒法養家。
其實我一直想創業,但有人說過,最好的老闆必然先是最好的銷售,我就決定當中介。
我父母最初不太贊成,他們覺得中介就是靠耍嘴皮子靠大忽悠賺錢吃飯,他們希望我能當老師,考公務員也不錯,最後我跟他們保證,自己三年幹經理,六年當總監。
沒想到,剛入職我就遭遇了暴擊。
我剛入職不久,就遭遇了2017年的318限購新政出臺,北京房市降到冰點,我三個月沒成交。那是我20多年人生中,第一次全面否定自己,「就是條沒用的鹹魚。」
沒客戶帶看,我就到公園裡轉悠,看到一位叔叔端著照相機在拍鳥,我也很愛攝影,就上前攀談。後來和他成為忘年交,幾乎天天見面,我就問他能否向他拜師學藝,希望加個微信。
結果他一掃碼發現我的職業是中介,就拒絕了我的好友申請,「我不加中介,你以後別來找我」,其實我從來沒想把他發展成客戶。
我一直心高氣傲,自尊心很強,當時挺受刺激的。
這個社會對「中介」有不少偏見。
2017年我剛入行時,央企房產交易要辦手續,很多物業公司人員申明,堅決不和中介打交道,讓業主親自來,這兩年情況改善了一些。
買賣房產的生意做不下去,我就去幹了租賃,和另外一位新同事分到一個小組PK業績。
結果,我當月的業績只有2500元,那個哥們全大區第一名,業績是我的24倍,我臉上實在是掛不住,破釜沉舟了一番,第二個月幹得很拼,業績就和他打平了。
後來,我又轉到了買賣業務,2019年賣房成交額超過1億元。
但其實,我不擅長花言巧語強力推銷,我覺得還是靠專業性取勝。
有位客戶看中了一個小區的學區房,但預算有限,不超過620萬,當時同小區同戶型報價都在六百五六十萬了,交易價也在六百三四十萬以上,看了很久也沒買到。
後來,我從系統裡看了套急售房源,房東有筆貸款還不上,著急賣房變現,報價630萬。
我研究之後,即可給客戶打電話,讓他馬上過來看房,最好當晚訂下房子。當時,我也承諾業主會儘快推進交易,讓他早日拿到房款還清貸款,最後成交價618萬——這個時候就要優先滿足雙方的最本質需求。
當然,也會碰到糟心事兒。有位業主在我們這裡賣房,價格是我談的,也是市場正常價。籤完合同不久,阿姨覺得自己賣虧了,也不考慮稅費完全不一樣,天天到門店辱罵我們,我當然是不能回擊的,但也很委屈很鬱悶。
後來,阿姨的房產過戶時出了點問題,可能面臨賠償20%違約金的風險,她徹底慌了,我們趕緊幫聯繫業主,跟他協商了延期交房。現在,她逢年過節都會給我打電話發簡訊,還主動幫我介紹客戶。
在這個行業幹久了,也會看遍人間悲喜劇。有戶房產的繼承人是七位親人,他們之前互不信任,每次談判、籤約、辦手續,都要七個人一塊去,見了面冷著臉誰也不搭理誰。
還有一位老先生,一直跟著大兒子生活,小女兒小兒子不孝順,他就自作主張,改了遺囑,把自己的房產全部留給大兒子。但小女兒小兒子不服氣,找了律師各種起訴,要求分割財產。後來大兒子不堪其擾,準備把房子賣了,分割部分財產給弟弟妹妹,但弟弟又從中作梗,堅決不從房子遷走兒子戶口,現在三位兄妹成為了仇人。
所以,幹得久了,我反而把錢看得淡了一些。有時候,如果我發現了房子的潛在風險,會向客戶主動挑明,寧願暫時不賺這筆佣金。比如房子有遮擋等等,客戶如果沒注意到,我也會提醒他,即便因此影響成交,但是他知道我的為人,後期可能會為我介紹其他客戶過來,我現在的客戶,80%以上都是熟客轉介紹。
我父母也徹底放了心。2019年,我的收入還不錯,雖然這個收入在北京也不算高,但我已經很滿足了。我還在武漢買了套房子,以前別人問我的工作,我父母都支支吾吾,現在出門一臉驕傲。
當經紀人三四年,我這條「鹹魚」也算逆天改命,跳上了龍門吧。
英國海龜入職遭遇領導嫌棄,「富二代」能否堅持?
元清 90後 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
我來幹中介,周圍反對聲一片,沒一個人看好。
我父母首先就不同意,他們認為,去CBD坐辦公室,接觸的都是金領白領,覺得幹中介是個體力活兒,而且從業人員素質高低不一,何必掙這個辛苦錢。
我們現在差不多997,有時候陪著業主客戶討價還價,能熬到三四點。我以前在英國上學時,天天和父母視頻,現在我爸給我發信息過來,我永遠是回答兩個字「很忙」。
帶我的師傅最初也不看好我,他總覺得我父母做生意,算個不差錢的「富二代」,又是名校畢業生,是不是一時新鮮跑來打醬油的?!剛入職時我去請教他問題,他有時候表現的並不上心。
沒接觸房產經紀人行業之前,我以為這個行業管理很變態,比如完不成KPI可能要被懲罰去跑步,做了一番心理建設才來。來了之後發現,原來都是傳言,新人還有幾個月的學習期,即便沒有成交也保底薪。
其實,我在英國讀碩士時,就定下了職業方向,去做市場或者銷售。賣什麼呢?我覺得銷售日用品沒意思,都是一錘子買賣,但做房產經紀人,卻能深度參與到客戶人生的重大決策,很有成就感。
我性格比較虎,脾氣比較急,很多人都覺得我不適合做服務行業,但我不這樣認為,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性格也有點擰巴,但他是全球最偉大的銷售之一。
銷售最重要的品質是「對症下藥」,要有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
曾經有位阿姨,兒子剛剛20歲,她就打算給兒子買婚房,還準備精裝修一番。我勸住了她,告訴她兒子結婚還早,而且她喜歡的裝修風格兒子未必喜歡,不如優先考慮投資價值。
後來她看中了一套房子,準備出手,我又勸了她,這個小區附近有垃圾焚燒場,離高壓線太近,雖然建設都符合標準,但是再出手時可能受影響。
這位阿姨覺得我很靠譜,後來還送了我一面錦旗,我父母看到後很開心,覺得我沒入錯行。我師傅也對我「化敵為友」了。
現在幹了中介幾個月,我本人變化特別大。
我本科學的紅酒專業,以前上大學時,生活很精緻,每周都去買新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現在我變成了「糙漢子」,天天穿工服,我連雙11都沒剁手,實在是沒時間。
但其實,房產經紀人整體上壓力還是挺大的,我因為是名校畢業,所以公司給我的底薪會高一些,但公司很多同事起薪可能只有幾千塊,主要收入還是靠業績,養活一家老小,壓力很大,這個行業挺不容易的,正因如此,我才渴望參與其中,改變這個行業。
所謂安家立業,買套自己的房子,是大部分普通人特別看重的人生大事兒,我有機會參與其中,其實還挺自豪的。
疫情期間半年沒收入,幹中介為了「吃飽飯」
毛安安 90後 前保險經紀人 2020年5月入職
如果不是疫情,我可能壓根不會來幹房產中介。
我去年畢業後,就做了保險經紀人,這個行業需要經常線下會見客戶,但今年疫情一來,我籤不了單子,收入為0,入不敷出。
每月租房1500,英語班學費也是1500,再加上吃飯等,每月支出差不多要四五千,以前我經常和閨蜜出去看看電影逛逛街、喝喝下午茶,疫情期間都不敢出門,外賣都不點了,為了省錢,自己在家做飯。
父母知道我的難處,有時候給我打款兩三千,但我出身農村,也是家裡長女,從小獨立慣了,要啃老心裡很難受。
後來,我聽說這家中介公司的底薪有6000元,所以5月31號就入職了,本來準備在這裡過渡兩三個月,暫時扛過經濟難關,等經濟形勢好了,再做其他打算。
但沒想到,我很適應這個工作。別人覺得幹中介很苦很累,但我覺得幹中介比賣保險容易多了。
以前我賣保險,全靠自己開拓人脈,每月光去和客戶社交聯絡感情,都要花費兩三千,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單子,因為保險說到底,不是剛性需求。
我現在做的房產租賃業務,是個剛需市場,總有客戶主動上門,所以我不需要自己去獲客,只要做好服務就好。
當然也會遭遇很多委屈和挑戰。
前一段,我接待了一個客戶,帶他看了十幾天房子,幫他砍價,但是他嫌棄我們中介費太貴,最後不了了之。那天我為了接客戶,在寒風中等了一個多小時,凍得哆哆嗦嗦,結果一無所獲,客戶一走,我當時就沒繃住眼淚。
還有一個租客,遇到一位不讓步的業主。租客砍價很久,業主一分租金不讓,而且要從籤約當天就算租金,也不願意配備新家電新家具。
租客不情不願籤約了,但是他對我很不滿意,覺得我沒幫他爭取到利益,從六點到九點責罵了我三個小時,「小毛,不是看你辛苦這麼多天,帶我看房不容易,我就不籤這個房子了」。
委屈雖然不少,但這個行業太忙碌了,擦眼淚都嫌耽誤工作,我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
但是我一點也不準備換行,我之前平均月收入不到一萬,現在月收入達到兩萬了。以前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北京留下來,很恐慌沒有安全感,現在雖然暫時還買不起房子,但起碼我覺得自己有能力紮根北京了。
因為我的業績不錯,入職四個月,就贏了公司的親情榮譽,父母和我一塊參加了公司晚宴,走上了舞臺,也第一次住進了五星酒店,他們很驕傲也很滿足。
有時,我會想起來《安家》裡的房似錦,她被家人吸血,被迫給弟弟買房、給全家承擔債務。我不一樣,我是主動願意承擔起家庭責任的,現在我要供妹妹讀書,支持父母開個小店,給姥姥養老,目前來看,只有房產中介這個職業,才能實現我的上述願望。
(文中陽歌、王逸、元清、毛安安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