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皮膚瘙癢的情況,很多女性都不會在意,可能是季節變化,也可能是環境中出現了可以引發過敏的過敏源導致的,塗抹一些藥膏就好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把皮膚瘙癢當回事,但並不是所有的皮膚瘙癢都是過敏或是換季引起的。
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發的體表症狀,比如糖尿病和膽紅素過高等,這個時候不能只顧著撓癢,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1.糖尿病也會讓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是糖尿病人比較明顯的早期症狀,有些去醫院治療皮膚瘙癢的患者,若是確定不是皮膚病,醫生就會給患者開檢查血糖的檢測單,來確定是否為血糖高引發的皮膚瘙癢。
一開始很多人認為皮膚出現瘙癢與環境有關,如潮溼或是不乾淨等,其實血糖過高導致的皮膚騷擾與環境沒有關係。
糖尿病患者整個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環境中,表層皮膚會慢慢脫水,皮膚又沒有及時得到營養和水分的輸送,進而影響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使皮膚漸漸失去彈性,抵抗力也會下降,最終會引發皮膚瘙癢。所以說血糖高才是罪魁禍首。
血糖高引發的皮膚瘙癢與其他皮膚病不一樣,有一些女性會全身瘙癢,也有一些患者只在會陰部位出現瘙癢,所以想要緩解瘙癢,就必須控制血糖。
2.皮膚瘙癢跟膽紅素也有關係
血液中的膽紅素只要在一個穩定的值內,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出現異常,若是膽紅素過高,主要表現在眼白髮黃,尿液變黃,糞便顏色變淺,還有就是皮膚瘙癢。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或是受到其他外力的影響,多餘的膽紅素就會外滲到皮膚表層,皮膚出現瘙癢。若是皮膚發黃還有瘙癢的話,可能就是膽紅素過多引發的,必須查明引發膽紅素過多的原因後才能進行治療。
3.老年性瘙癢
還有一種非疾病因素引發的皮膚瘙癢,就是老年人瘙癢,這是一種生理變化引發的症狀,不是疾病,多出現在65歲以上的老人。年齡越大,皮膚的保護功能就越弱,加之新陳代謝緩慢,皮膚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水分,會變得乾燥,皮脂分泌也會減少,皮膚表層細胞就會幹燥脫落,尤其在乾燥的季節尤為明顯,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嚴重。
因為這並不是疾病造成的,不用通過治療來改善,只能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了,老年人皮膚缺水、缺油脂,那可以從外部來補充水分和油脂,洗澡洗臉時要用溫水,有一些老人為了緩解瘙癢,選擇用高溫的水洗澡,其實這樣反而會讓皮膚缺水更缺水加重瘙癢,另外,可以在每次洗澡後多塗一些護膚的產品,將皮膚裡的水分鎖住。
注意皮膚瘙癢一定不能自己服藥治療,若是塗抹保溼產品不能緩解瘙癢,要去醫院及時治療,特別是老年人或是有相關疾病女性,出現皮膚瘙癢,更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些人往往還伴隨著其他疾病,自行服藥可能會影響其他藥物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