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鐵牛集團宣告破產,眾泰汽車日子更不好過

2021-01-10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龔進輝

2020年,對於成立17年的眾泰汽車(以下簡稱「眾泰」)來說,無疑是最為艱難的一年,沒有之一,壞消息貫穿全年。其不僅公布悽悽慘慘的前三季度財報,臨近年底更是無比尷尬,噩耗接連傳來。

12月以來,眾泰連發兩則公告,公告顯示,眾泰汽車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眾泰汽車全資三級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全資二級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整。

這還沒完,眾泰母公司鐵牛集團也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無形中給處於至暗時刻的眾泰蒙上一層陰影。12月23日晚,眾泰發布公告稱,鐵牛集團因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被永康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母公司破產、子公司破產+重整,眾泰太難了,簡直難上加難。

鐵牛集團曾有過高光時刻,實際控制人應建仁、徐美兒夫妻一度成為「永康首富」。近年來,因為鐵牛集團的沒落,他們成為被限制高消費的常客。數據顯示,2019年鐵牛集團巨虧124.76億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虧損金額為59.83億元。截至2019年末,鐵牛集團總資產367.47億元,負債322.78億元,淨資產只有44.6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

鐵牛集團之所以一步步滑向破產的深淵,與眾泰密切相關。2016年,鐵牛集團借殼金馬股份,以116億元全資收購眾泰,溢價率高達428.52%。當時,鐵牛集團籤署一份業績對賭協議,承諾眾泰2016-2019年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16.1億元。

但事與願違,4年下來,除了2016年、2017年眾泰銷量可觀之外,2018年、2019年銷量大幅下降。即便是巔峰期的2016年賣出33萬輛,也不足以支撐眾泰淨利潤達到預期的12.1億元,僅為0.83億元。2017-2019年同樣沒有達標,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11.04億元、-12.41億元和-111.31億元。

在鐵牛集團的護航下,過去4年,眾泰不僅沒有迎來淨利潤的穩定增長,反而合計巨虧111.85億元,讓人大跌眼鏡,不僅讓眾泰置於險境,也讓自身處於尷尬境地。按照協議,鐵牛集團應對眾泰進行補償。不過,鐵牛集團並未履行補償協議,無論是股權移交還是現金補償,均未落實到位。

如今,隨著鐵牛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眾泰再從鐵牛集團獲得補償的可能性更低,微乎其微,未來何去何從不確定性陡增,命懸一線。對此,眾泰在公告中強調,鐵牛集團破產後續處置,可能會引起本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化。換言之,眾泰可能易主,實際控制人從鐵牛集團(持股比例43.99%)變更為新的接盤俠。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會如眾泰所願,出現白衣騎士來拯救這家危機四伏的汽車廠商?我個人持悲觀態度。毫不客氣地講,眼下的眾泰就是個爛攤子,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要生產沒生產(處於停產狀態),加上負債和虧損高得嚇人,誰接盤誰倒黴。因此,我認為,易主只是眾泰的美好期望,實現可能性較低,但凡有點汽車常識的人都不會接盤眾泰。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近年來,眾泰銷量、淨利潤直線下滑,在疫情衝擊之下,其日子更加不好過,今年上半年業績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7.7億元,同比減少76.69%,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0.34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2.9億元,同比下降256.08%,基本每股收益-0.51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時,公司合計生產汽車574輛,銷售汽車1417輛,幾乎處於無車可賣的尷尬狀態。

眾泰Q3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虧損5.3億元,前三季度虧損15.63億元。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全年,眾泰銷量將達到歷史新低,儘管虧損較去年大幅收窄,但處境仍不容樂觀,市值蒸發超過300億元,股票變成「*ST眾泰」就是最佳證明,已處於退市邊緣。

如今,隨著子公司、母公司相繼破產,無異於把眾泰逼到懸崖邊上,在自救無望又失去外援的情況下,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涼涼、倒閉也不無可能,我預測最終可能面臨破產或重整。原因很簡單,這與眾泰無法越過三道坎有關:

一是技術關。眾泰產品走的是逆向開發路線,通過收購、模仿獲得整車生產能力,但缺少核心技術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陷入被動局面。從眾泰及其子品牌的一系列動向來看,其似乎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造車這件事,進入汽車行業更像是一場資本遊戲。

由於缺乏核心技術,眾泰無法適應中國車市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加上新能源補貼退坡,加速其邊緣化。整個2019年,眾泰一直處於沉寂狀態,未推出新車,也沒有進行國六排放標準的升級,導致多款車型在大部分地區無法銷售,銷量自然出現暴跌。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眾泰向電動化轉型原本就慢半拍,還遇上眾泰新能源破產清算,募投項目處於暫停狀態,無疑使眾泰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承受巨大打擊,開發項目停滯已成定局,迎頭趕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眾泰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作為,註定沒有未來,毫無勝算可言。

二是人才關。從2019年起,眾泰欠薪傳聞就未曾斷過,社保費用也未按時繳納。今年以來,疫情使本就不堪重負的眾泰更加雪上加霜,為了儘可能節省開支,眾泰湖南基地決定延長員工假期至2021年6月30日,並鼓勵員工主動離職。當員工大量離職或不在崗,眾泰內部組織正常運行都成問題。

11月27日,眾泰人力資源部宣布,眾泰研究總院全體員工自11月30日起開啟無限期放假模式,返崗時間另行通知。這意味著,眾泰研究總院已處於停工狀態。因此,你會看到,今年絕大多數時間,眾泰都處於停產狀態,而停產對於汽車廠商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使本就羸弱的眾泰更加不堪重負。

三是供應商關。眾泰拖欠眾多供應商貨款,讓合作夥伴蒙受巨大損失,非常寒心。比如,眾泰因拖欠核心供應商比克電池6.21億元貨款,去年8月被告上法庭,自身被凍結4183萬元財產。退一步講,即便眾泰新能源沒有走到破產清算這一步,失去供應商的鼎力支持,眾泰連像樣的新能源汽車都生產不出來,更別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隨著眾泰研究總院停工,寄予厚望的眾泰新能源破產清算,加上鐵牛集團的補償徹底落空,眾泰手中自救的籌碼越來越少,未來前景不容樂觀。或許,2020年不是汽車產業真正意義上的冷冬,但對於眾泰來說已足夠寒冷,非常難熬,快撐不下去。造車不易,且造且珍惜,2021年眾泰只能自求多福。

相關焦點

  • 母公司鐵牛集團宣告破產 眾泰汽車股價卻不降反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在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3個多月後,眾泰汽車的母公司——鐵牛集團倒下了。12月24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的可能性,依照規定法院將終止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的重整程序,宣告鐵牛集團破產。鐵牛集團持有眾泰汽車38.78%股份,是眾泰汽車的控股母公司。但令人意外的是,在發布鐵牛集團宣告破產的消息後,眾泰汽車的股價於當日向下震蕩後在次日迅速拉升。
  • 鐵牛集團正式破產 眾泰汽車也走不遠了
    12月23日,*ST眾泰披露公告稱,母公司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被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宣告破產。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認為,根據管理人調查的情況,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永康法院終止鐵牛集團的重整程序,並宣告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破產。
  • 嚴重資不抵債、缺乏挽救可能,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界面新聞記者從天眼查APP數據查閱後了解到,鐵牛集團全稱為鐵牛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92年。目前,該集團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眾泰汽車和銅峰電子。集團主要業務涵蓋整車製造銷售、關鍵零部件、房地產、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等領域。
  • 鐵牛集團宣告破產 眾泰係為何難轉身
    2020年12月24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已被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 眾泰汽車破產重整,誰來接盤?
    投稿來源:子彈財經中國汽車業的又一出「鬧劇」,隨著2020年的流逝而落幕了。12月23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期受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根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 輸血泵鐵牛集團不給力,眾泰汽車雪上加霜
    近一段時間,關於眾泰汽車的消息幾乎就沒有斷過,很遺憾沒什麼好消息。眾泰汽車拖欠員工工資,眾泰汽車旗下品牌君馬汽車破產倒閉被告上法庭,眾泰汽車湖南工廠放假一年,並鼓勵員工主動離職,唯一一個還算是好的消息,眾泰汽車推出「眾車出行」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但沒想到,吐槽聲四起。
  • 老牌民企「鐵牛」破產出局!上市企業的路還有多長
    眾泰汽車在公告中稱,公司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公司控股股東鐵牛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的可能性,依照規定法院將終止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的重整程序,宣告鐵牛集團破產。疫情以來,降薪、裁員、停工等手段已經成為經營企業的保命之策。
  • 超30名眾泰員工在公司門口索債上千萬 鐵牛集團或將重組
    要求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立即償還去年4月發生的員工內部高額籌資借款。鐵牛集團方面提出通過售賣眾泰汽車研究院部分試驗車的方式3天內償還10%的借款,但這一解決方案受到眾泰汽車員工的反對。眾泰汽車員工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去年4月,鐵牛集團有限公司以維持公司運轉為由,與眾泰汽車約80名員工籤署了單筆金額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借款合同。知情人士透露,這筆借款合計超1000萬元。
  • 眾泰金主破產了,而這幾個品牌和它都有密切關係,買車切記要避開
    就在12月23日晚,作為眾泰汽車母公司的鐵牛集團,由於嚴重的資不抵債和沒有了繼續經營的能力,所以,最終這一曾經的永康市龍頭企業鐵牛集團,正式宣告了破產。可能聊到鐵牛集團大家並不是很熟悉,但名震江湖的眾泰汽車,我想不只是各大修理廠不陌生,咱們廣大的消費者也都早已耳熟能詳了。
  • 誰殺死了眾泰和鐵牛?
    但眾泰就不一樣了。 鑑定眾泰比賈老師難,你說它是騙子吧,人家有量產車;你說它不是騙子吧,可眾泰及其背後的鐵牛集團又利用裙帶關係搞上市,用過高的估值來吸引股民;並且在那段新能源市場的混沌時期撈補貼。這種虛實結合的方式叫人防不勝防,也很難一言以蔽之。
  • 國產汽車巨頭涼涼:曾一年賣出33萬輛,如今年巨虧112個億
    在此背景下,不少自主汽車品牌紛紛扛不住了,比如華泰汽車、力帆汽車等目前均陷入了發展困境。而近日,杭州的長江汽車也被曝出扛不住的消息,已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要知道,長江汽車曾一度被冠上了「李嘉誠造車」的名頭。而且,它還是最早一批獲得「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車企,只可惜終究還是敗給了殘酷的現實。
  • 高管出走、工廠停工與欠薪等問題不一而足 搖搖欲墜的眾泰汽車
    當下,對汽車行業來說,可謂是時局動蕩,各大廠商中,人事變動都已不足為奇。高江濤從眾泰出走 斯威汽車成新東家一汽-大眾新品牌公關總監人選剛敲定,另一邊又有消息傳出,原眾泰大邁汽車銷售中心總經理高江濤出走,並正式加盟鑫源集團,擔任鑫源集團斯威汽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
  • 犀牛財經早報:中科建破產 歡聚再回應渾水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上市 GPLP犀牛財經11月20日消息: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YSG.US)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10.5美元/ADS,總發行股數5875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集團,旗下孵化的完美日記也成為首個登陸紐交所的國貨美妝品牌。
  • 眾泰「重操舊業」,又一款國產「路貓」誕生!網友:戒不掉
    網友:戒不掉眾泰汽車在國產車領域也曾經輝煌過,T系列車型當中的T600和T300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可是2010年之後的幾年時間是SUV大爆發的時間段,國產車企基本處在躺著就能把車賣出去的階段,因為性價比足夠強,十萬以內的合資品牌SUV基本很少。而眾泰汽車前些年也走出了一條特殊的研發之路,那就是選擇「山寨」豪車的捷徑。
  • 加水就能跑的神車,宣告破產?龐青年成「老賴」,被限制消費114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因「水氫發動機」而出名的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龐青年,其一手打造的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在上個月正式完成破產程序,近日宣告破產。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彭蘇平、左茂軒、周晶晶)、錢江晚報、央視財經、公開信息近日,因「水氫汽車」引發爭議的青年汽車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人民法院公告網信息顯示,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告破產。
  • 這款車極力想和眾泰撇清關係,但一看車標和造型:一副德行
    眾泰的「學習借鑑」已經成為了大家經常討論的問題,不是說學習借鑑不好,而是如果說只是在模仿外觀尺寸,而且極力在宣傳自己能夠造出這樣的車型也是需要製造出相當精密的模具來顯示自己無可匹敵的「模仿技術」的時候,豆哥看到那個車評人在評車的時候已經是被金錢收買了。
  • 獵豹汽車經銷商發文:停止一切免費售後服務!
    聲明指出,由於獵豹汽車廠家15個月以來對中國各獵豹4S店和售後服務店的種種侵犯,包括停止汽車生產,停止DMS系統餘額使用,停止配件供應,停止接聽400電話等行為,在各店庫存配件大部分告罄的情況下,中國境內所有4S店將無法免費提供獵豹汽車質保手冊上的各項免費保養、維修、質保等服務。
  • 眾泰漢騰開道,鐵牛集團最小的兒子一亮相,閃瞎一大片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有道翻譯中,還有「君馬汽車」的解釋。沒錯,君馬汽車就是TRAUM,而TRAUM就意味著君馬汽車!自去年6月27日君馬品牌在大雄安發布後,我就一直很好奇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物種。2018年1月17日,在魔都的萬國體育中心,終於見到了這個魔性十足的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