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村的志願者們正在打掃衛生。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文 石美祥/攝
名片:赤岸村地處永泰東北部。該村於2018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成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2020年位列福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之一。今年8月,赤岸村設立了「美德銀行」,號召家家戶戶共同行動,講道德、講文明,打造美好生活。
「生態文明日日講,季度評分要明確,獎勵分數較高者,會上生態文明榜……黨和政府領導好,生態文明要記牢,日日都要講衛生,『美德銀行』真是好。」這首歌謠,是永泰丹雲鄉赤岸村72歲村民王其旺為村裡「美德銀行」創作的。
今年8月,為激勵村民積極投身鄉村生態文明實踐,永泰丹雲鄉赤岸村結合「善治之村」基礎實際,設立「美德銀行」。這個「銀行」存的不是鈔票,而是村民們的文明善舉。
建「美德銀行」
存「無形的錢」
赤岸村地處永泰東北部,過去這裡因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如今,俯瞰整個村落,層層疊疊的梯田、蜿蜒的溪流和錯落有致的民居組成了一幅鄉村美景圖。這樣的轉變正是赤岸村在鄉村振興建設中取得的成果。
日前,記者來到赤岸村時,王其旺正和村民們一起,身穿紅馬甲,手拿衛生鉗和掃把,沿著村道仔細地清掃垃圾。過了一會兒,他還手把手地指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
「這次志願活動,我拿到了10個美德積分。自從村裡建起了『美德銀行』,村裡環境變得更整潔,大家的文明意識也提高了不少。」王其旺開心地說。
「農村雖財力有限,但有很多『無形的錢』,例如,村民的誠信意識、美麗的鄉村環境、和睦的鄰裡關係等都是『無形的錢』。鄉村振興需要村民們的支持,因此,提高村民們的素質,建設良好的村風民風尤為重要。」說起創建「美德銀行」的初衷,丹雲鄉組織委員黃步彩這樣說。
今年8月初,一家來自北京的公益組織來到丹雲鄉赤岸村,宣講「生態文明銀行」的有關概念和實施辦法。這與丹雲鄉黨委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此後,丹雲鄉便結合赤岸村「善治之村」的良好基礎,指導設立了「美德銀行」。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木易 石美祥
引導村民
參與文明實踐
記者了解到,「美德銀行」採用的是積分制方式。積分獲取的項目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包括垃圾分類、庭院衛生、鄉風文明等,根據村民每次的完成程度,給予10分~30分不等的積分。
村民可將文明善行以積分的形式存入「美德銀行」,除了可以憑藉積分兌換實物,如牙膏、紙巾、洗滌用品等,年度積分排名靠前者還會獲得鄉政府的另行表彰獎勵。
黃步彩告訴記者,雖然赤岸村常住人口僅100多人,但目前有半數以上的村民積極參與「美德銀行」活動。像王其旺這樣的老黨員,不僅活躍在每一次的志願活動中,主動引導群眾進行垃圾分類,還為「美德銀行」專門創作了一首歌謠,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王其旺的影響下,如今,赤岸村颳起了一股「紅馬甲」之風。不論是農家田舍還是街頭村口,身穿紅馬甲的男女老少開展清理小廣告、撿拾白色垃圾等一系列文明志願活動,形成一道文明創建的亮麗風景線。
此外,8月以來,赤岸村兩委還發起以赤岸文化內容為核心的抖音短視頻大賽。50多位村民紛紛以「世外丹雲」為主題,通過抖音平臺,記錄村子每天的變化,藉此推廣鄉土文化、宣傳魅力赤岸。
黃步彩表示,「美德銀行」的規則和開展形式尚處於摸索完善階段。未來,他們打算在全鄉範圍內鋪展開來,樹立「有功者有位,有德者有得」的崇德向善之風,帶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