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發現這6個新物種,你知道幾個

2020-10-09 有請知非

每年有18000多個新物種被發現,在五月底 國際物種勘測協會列出了一個十大有趣物種名單。

在今年我們著重看這個名單上的六種生物,包括像葉子一樣的葉狀螽斯 ,血紅色的血骨茄和在水裡遊的兩棲蜈蚣。

讓我們看看吧

首先 這種蜘蛛讓你想起什麼,它看起來很嚇人 它像那個把哈利波特分到格蘭芬多的那頂分院帽,這是為什麼發現者給它取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叫格蘭芬多毛圓蛛。

不過 ,你可能對這個真實的分院帽有點害怕,但考慮到它只有不到一釐米的大小就不要擔心了。

在發現它的時候在印度南部山脈森林中它附著在枯死的葉子上,這樣獨特外形使它免受捕食者的捕殺,在科學界它才剛剛被發現 以至於我們只發現了一隻。至今昆蟲學家還未發現這種雄性蜘蛛。

下一個是位於第十位的馬來西亞葉狀螽斯 它有著令人佩服的偽裝能力。

葉狀螽斯又叫作布希蟋蟀 ,它們的偽裝能力是眾所周知的,這種雌性生物脫穎而出…或者至少是粉紅色的。

不僅在身軀部分幾乎像一片葉子一樣,甚至還包括綠色葉脈 並且它的兩條後腿明顯凸出,像兩片小的葉片。在熱帶雨林上大部分樹木葉片是紅色的 ,當它位於紅色葉片上

這種新物種看起來就像這些葉片的延伸。古怪的是 ,可是它們被準確的發現了 ,因為它們在綠色葉上休息。

所以連調查員都不是很了解這種粉紅色生物,他們在想可能在一個幸運的時刻他們抓住一隻葉狀螽斯。

或許顏色只是一個警告標誌,像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水果 對於每個要吃它的人都需要一些勇氣。實際上 一開始這個水果外表顏色會變得像淡綠色。

但不到兩分鐘 空氣將它氧化成可怕的血紅色,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過程 ,就像把蘋果切開變成棕色一樣,再等幾分鐘 這種水果會變成燒焦的樣子 這種變化不需要火。

因此叫它布希番茄 ,它生長在哪些地方呢?在澳大利亞的北部和西部地區,植物學家在半個世紀前就知道這種生物。但直到現在科學家們才意識到它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如果你想知道它嘗起來是什麼味 ,類似的這種水果都很鹹,因此沒人願意嘗試一下。

無法想像這是為什麼,在這一年中 對於科學家來說還有個有趣的物種就是蘇拉威西島的食根鼠。

這是第一種完全不吃肉的鼠類,它很小很細長 ,實際上很可愛。它們生活在一個印度尼西亞的大島上,在這裡所有的近親種類的鼠類都吃昆蟲。不過 ,這種可愛的齧齒動物增加它的食物它也吃樹根。基於這種老鼠的基因和身體結果相似的嚙齒類動物,哺乳動物學家懷疑它可能已經從食肉的動物進化到雜食動物, 在鼠類中這是一個從未見過的進化過程。

接下來 ,一個巨大的帝王魟只生活在地球的一個地方

巴西的託坎廷斯河

這種魚是一種叫黑魟屬的第25類成員,在背上大多數是黑棕色或者黑色帶有黃色到橙色的斑點和圖案,這種帝王魟能長到1米長 重達20公斤。所以科學家們給它命名為帝王 這詞在拉丁美洲意味著君王,這種帝王魟是在託坎廷斯河中發現的超過百種物種之一

,為什麼這種生物只生活在這裡的原因是這個水系有許多瀑布和激流,這些可以將生物隔離促進生物的形成。

十大生物中 ,我們最後要介紹的是這個可愛的東南亞蜈蚣。奇怪的是 ,它以一個瀑布命名。

一個昆蟲學家在度蜜月時偶然發現這個生物,當時他像許多昆蟲學家一樣舉起一塊石頭想要找到酷酷的蟲子…在他們的蜜月中

讓他驚奇的是 ,這個蜈蚣向附近的水流遊去

遊泳姿勢像鱔魚。

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的一種兩棲蜈蚣調查員猜測它大部分時間在陸地 只有在晚上去捕食水生的昆蟲 ,它和其他可怕的蜈蚣一樣是有毒的 ,並且是肉食生物。即使你不想遇見這種蜈蚣 ,或者讓它像帽子一樣戴在頭上。

因為人類的緣故 ,它成為瀕危物種。它的棲息地主要靠近河流和瀑布 ,這些都是旅遊景點,這意味著這個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我們每年發現許多奇怪的有趣的物種,但是每年我們會因生物棲息地被破壞和氣候變化永久的失去許多物種。實際上 ,這個組織猜測在接下來的300年裡,我們會失去現有的70%的物種。

讓我們謝謝為我們進行最新的科學介紹的成員。

並且讓我們嘗試去保護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物種

相關焦點

  • 婆羅洲島熱帶雨林新發現至少52個動植物新物種
    圖:新發現的樹蛙  【搜狐科學12月19日消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稱,科學工作者在去年一年間,科學家們在婆羅洲島新發現了至少52個動植物新物種。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編纂的報告顯示,這些新物種包括30種魚類,2種樹蛙,16種姜類,3個樹種以及1種大葉植物。
  • 與霸王龍有關的恐龍新物種被發現
    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與暴龍雷克斯有關的恐龍新種南安普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研究了最近在懷特島發現的四塊骨頭後,確定了這種新物種。專家們說,這些骨頭屬於獸腳類恐龍的一個新物種,其中包括霸王龍。這種新的恐龍物種被命名為Vectaerovanator inopinatus,因為一些骨骼中有很大的空氣空間。這項研究的論文將發表在《古生物學論文》雜誌上。
  • 南美高原發現24個新物種 生存受嚴重威脅(組圖)
    科學家近日在南美國家蘇利南(Suriname)的高原發現了24個新物種,其中包括一種會發螢光的紫蛙。不過,他們警告,這些動物的生存受到非法淘金活動的威脅。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帶領考察活動的「自然保護國際」組織的阿隆索說,發現這麼多非昆蟲類的新物種是不尋常的,這顯示有必要到偏遠地區勘探,尋找新物種。    身在蘇利南首都帕拉馬裡博的阿隆索通過電話說:「當我們到這些未受勘探的偏遠地區時,通常會發現幾個新物種……但他們多數是昆蟲。」她說:「令人興奮的是,這次我們還發現了許多新品種的蛙類和魚類。」
  • 《時代》:2010十大新發現物種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公布了2010年十大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其中長著豬鼻子的蟾蜍、可以織出25米直徑蛛網的蜘蛛,用前腿戳人的紡織娘,以及全身透明的青蛙等新奇物種都是首次亮相。新發現物種的完整榜單如下: 1、長著豬鼻子的蟾蜍一支由「保護國際」基金會派出的科考隊日前深入到南美哥倫比亞的叢林中。
  • 近10年發現的鼠鹿,錢幣蛙,透明蝸牛等7個新物種,你見過嗎
    ,你,我,他,它都變了。在動物界,許多物種已經滅絕,也發現了許多新物種。近10年發現的新種很多,以下7種比較特殊。其中鼠鹿,錢幣蛙,透明蝸牛的樣子超乎想像。透明蝸牛這種透明蝸牛是科學家去年在世界上最深的洞穴系統中發現的。它與普通蝸牛最大的不同就是外殼是透明的。它生活在地下980米沒有光線的地方。也許因為沒有陽光,它形成了一個透明的外殼。
  • 澳大利亞發現了六個壁虎新物種
    Paul Oliver),同時也是昆士蘭博物館的高級館長認為,鑑定這些新的壁虎物種就像是艱苦的偵查工作。 因為,這些看似常見的壁虎物種,長期未被發現或區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真的很難區分。 但是,在對這些壁虎物種的尾端進行分析後發現,它們之間確實存在遺傳差異。
  • 地球生物界發現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生物界的各種生物了解是極其有限的,大量的生物我們是不知道的。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有了科技的幫助,我們才能夠對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在不斷發現地球上的各種新物種。雖然人類現在是科技文明,有強大科技的輔助,但是對於地球生物的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全面。
  • 在南極3500米的深海,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這是個透明的肉球?
    在南極3500米的深海,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這是個透明的肉球?雖然我們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們對於地球的了解並不是特別多,尤其是除了陸地之外70%的海洋深不可測,在厚重的海水之下,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水下世界,物種比地球上要豐富很多,但是想要研究這些物種的豐富性,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困難。
  • 海南發現11個特有新物種 一起來認識它們!
    11月14日下午,位於海口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召開「海南特有新物種發布會」,向外界宣布發現海南新記錄種85個,其中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這11個新物種是:尖峰薹草、凹果薹草、伏臥薹草、吊羅山薹草、長柄薹草;盾葉胡椒、尖峰嶺胡椒;莫氏曲唇蘭、黎氏蘭、昌江盆距蘭;定安耳草。其中,五種新物種的名稱使用了海南發現地的地名。
  • 過去10年發現的7種新物種,老鼠鹿、透明蝸牛等,模樣超乎想像
    在過去的十年中,你、我、他和它都在變化。在人類社會,這十年有人生,有人死;在動物世界有很多物種滅絕,也有很多新的物種被發現。過去10年發現的新物種眾多,以下7種比較特別,其中鼠鹿、硬幣蛙、透明蝸牛,模樣超乎想像。
  • 十大新發現物種
    新物種的被發現,提醒人們並未完全了解這個世界,更試圖傳播這樣的理念:讓森林和綠地重生,回歸本源。我們在此甄選部分媒體2011年有關生物、科技領域的梳理與總結,為你看待和思考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處的時代,提供更為豐富的視角。每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種考察國際研究所(IISE)都會公布此前一年內的10大新發現物種。以下就是2011年生物學領域的十大物種新發現。
  • 南海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新發現小虎鯨等4個鯨類物種
    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與短肢領航鯨共遊場景。新華社圖考察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鯨類動物31群次、11個物種,其中深潛鯨類14群次、7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瑞氏海豚(又叫花鯨)、偽虎鯨、小虎鯨和瓜頭鯨;其它遠海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條紋海豚。
  • 海南發現19個熱帶雨林新物種
    2它們用「腳」給國家公園「投票」在熱帶雨林,新生命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像桃花水母這類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的生物,往往被人們稱作是最公正的「環境評價師」——生態好不好,它們知道答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啟動體制試點建設,成效如何?雨林中不斷出現的新物種,就用「腳」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屬哀牢山南延餘脈,生物多樣性豐富。去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了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此次調查期間採集到的4號掌突蟾標本經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發育學分析,確定為一新種——黃連山掌突蟾。
  • 科學家發現兩種罕見六鰓鋸鯊新物種
    據外媒報導,於當地時間周三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在馬達加斯加和桑給巴爾附近的西印度洋發現的兩種新鋸鯊物種。據了解,通常情況下鯊魚每側都只有5個鰓裂,但新發現的兩種鯊魚卻有6個。研究人員在最近的野外標本採集和博物館標本研究中都發現了這兩種鯊魚。
  • 小飛狼:全新物種?全心物種——社群新零售的萬能工具!
    社群神話——從0到1六個月3000萬的流水江湖人稱狼師爺的這個男人,是在去年的9月中旬把我騙進了社群空間站(其實是…),也就是從18年9月,我就在這個社群神話裡誕生了,沒錯,是我——小飛狼。小飛狼突然有一天,發現朋友圈裡多了一個,經常在深夜裡刷屏的怪人,頭像是一匹充斥著神秘氣息的狼頭,在朋友圈說的話奇奇怪怪且有新奇感,殊不知,20天過去,因為007的幾個朋友,我也顯得與眾不同了(打入進去,發起進攻的號角)。什麼33機制?朋友圈激活系統?自媒體矩陣?個人品牌子彈頭?等等,我所不知道的新知識,都成了我朋友圈最普通的詞彙。
  • 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物種的?我國雲南,自古以來就是物種繁茂之地,無論是對於遠古生物的研究,還是對於現生物種的尋找,科學家們在雲南也經常會有收穫。比方說在去年,雲南地區就發現了不少新物種,例如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小飛鼠」,它被取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屬於比氏鼯鼠種群的一員,不過發現它的時候,這種「小飛鼠」就已經是瀕危物種了。
  • 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原標題: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   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從2013年開始啟動,時間跨度3年,涉及調查物種157種,100多名野生動物專家將西藏分成19個地理單元進行縝密的科學調查。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   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亞馬遜發現千種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近日公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中,亞馬遜地區共發現了1200多種植物和脊椎動物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包括637種植物、257種魚類、216種兩棲動物、55種爬行動物、16種鳥類和39種哺乳動物。這些發現表明,亞馬遜地區仍然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之一。  1.
  • NOAA科學家發現「美麗而獨特的」櫛水母新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能夠完全基於高清視頻來描述一個新物種,」NOAA漁業科學家Allen Collins在11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