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豹子」這個詞彙可以說是在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乃至東北和西北都被人廣泛提及,並且幾乎全國各地區都有關於土豹子的相關記載和傳說,其行動神秘,性情兇猛,雖然不及老虎兇猛,但是卻經常存在於人們的生活周圍,偶爾襲擊上山的村民、家裡的牲畜或者雞鴨等,曾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以至於,老人們嚇唬不聽話的小孩兒,都說是「土豹子來了,會抓走不聽話的孩子」。
那麼,土豹子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關於它們的傳聞,什麼動物能分布這麼廣泛?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我過的十二種貓科動物
毋庸置疑的是,土豹子是一種貓科動物,其形似虎,狀似貓,但非虎非貓,是一種介於貓和虎之間的中小型貓科動物,要了解土豹子,我們就需要首先了解我國境內都有哪些貓科動物,在我國境內總共有十二種貓科動物,分別是雲豹、雲貓、歐亞猞猁、亞洲野貓(非流浪貓)、雪豹、兔猻、虎、亞洲金貓、叢林貓、豹、豹貓、荒漠貓。
那麼,土豹子到底是其中的哪一種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土豹子的稱呼全國各地都有,而這十二種貓科動物分別位於全國不同的地區,並沒有任何一種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所以可以斷定,「土豹子」並不是一種動物的稱呼,而是多種貓科動物的統稱。在民間,人們習慣性的在本地動物前面加個土字,比如「土狗」、「土雞」、「土豬」等,這些也不是代表著一種特定的品種,而是該類物種在本地品種的統稱,因此,土豹子在各地都代表著不同的當地貓科。
既然如此,我們就從北到南,依次分析一下各地的「土豹子」都指的是哪些物種呢?
一、在東三省,「土豹子」指的是遠東豹或者猞猁!
遠東豹
東三省,森林覆蓋率比較大,地廣人稀,很多山林中生活著我國最大的貓科動物,比如最大的老虎--東北虎,最大的豹子--遠東豹等,這些猛獸極其強悍,而遠東豹體長0.8-1.4米,尾長1米左右,體重為45-78千克,多生活在密林之中,行蹤詭秘,幾乎不接近村莊,但是對於早些年上山採藥或者狩獵的獵人來說,與遠東豹相遇並且遭受襲擊的情況並不少,因為遠東豹並不像東北虎一樣強勢,所以倖存下來的獵人相對較多,遠東豹被一些獵人稱呼為土豹子。
遠東豹是豹的一個亞種,頭小尾長,四肢短健;毛被黃色,布黑色環斑;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又頗似古代的銅錢,所以又有「金錢豹」之稱。前足5趾,後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縮。
猞猁和狼
而在普通的居民區,與人類生活區相接近的是另外一種貓科野獸,那就是猞猁,猞猁體長85~105釐米,尾長20~31釐米,重量20~30公斤。別看猞猁體型看著不大,但是其性情卻非常兇猛,成年雄性猞猁即使遇見成年公狼都能力敵甚至打敗,在一段記錄中顯示,一隻成年公狼襲擊一隻老年猞猁,反被猞猁抓傷腹部,最後逃走,而猞猁全程佔據優勢,並且展示出了極大的心理優勢,而一些體型較小的母狼,聞見猞猁遺留下的標記物都會嚇得尾巴縮起來,遠遠發現猞猁後就會迅速逃跑,所以猞猁雖然看著體型不大,沒有狼那麼兇猛,但是卻是真正的猛獸。
在農村地區,猞猁經常會潛入村莊,襲擊家犬、豬、羊等中小型家畜,甚至會捕捉貓等寵物,其行動迅速,等人們反應過來,已經叼著獵物翻牆逃走了,所以很多人都叫它們土豹子。
猞猁(學名:(山狸子)):屬於貓科,體型似貓而遠大於貓,體粗壯,尾極短,通常頭不及體長的1/4。四肢粗長而矯健。耳尖生有黑色聳立簇毛。兩頰具下垂的長毛。上體淺棕、土黃棕、淺灰褐或麻褐色,或為灰白而間雜淺棕色調;腹面淺白、黃白或沙黃色。外形像狼,又叫狼貓。
二、在華北地區,「土豹子」指的是華北豹或者猞猁!
華北豹
華北地區是華北豹比較多的地區,華北豹其實是花豹的亞種,華北豹從頭到尾長約1.7-2.1米,尾巴超過體長之半,雄性體重約60-75千克,雌性約40-55千克,體型比東北的遠東豹略小,比位於華南的華南豹略大,華北豹生活範圍比較廣泛,在河北、山西、京津冀一帶比較常見,特別是山區地帶,華北山區沒有茂密的森林,以草地和灌木叢為主,適合華北豹的生存,並且在華北山區農村較多,人員生活密集,與華北豹的生存區域相互重疊,所以,華北豹襲擊牲畜的現象較為普遍,因此,在華北地區,土豹子大多指的是華北豹。
華北豹是金錢豹亞種中唯一生存於中國的種類,因此又叫中國豹,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南、河北、甘肅東南部、陝西北部等地。歷史上華北豹(中國豹)被大量捕殺,種群數量急劇下降,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猞猁
但同樣的,在華北地區,猞猁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貓科,河北稱之為「貓狸」、「貓騮」、「貓吼」等,山西等地區稱之為貓豹子,貓豹、「貓龍」等,在這裡指的是猞猁,因為它們經常襲擊貓、狗、羊、豬、雞等動物,所以稱呼為土豹子。
三、西北地區,「土豹子」指的是華北豹、雪豹、猞猁、荒漠貓等!
西北地區也是華北豹出沒的區域,在甘肅、陝西一帶,華北豹也比較常見,在西北地區稱之為老豹,由於西北山區較為貧瘠,野生食草動物較少,加上人口增加導致其棲息地被壓縮,所以經常偷吃羊,吃牛犢,吃豬,體型比小牛犢大,腳掌有碗大,有狸色的,有金錢的,非常兇猛,它們狩獵往往不以捕食為目的,有時候會進行獵殺,一會工夫就咬死七八隻羊,並且喜歡喝羊血,被當地人稱之為土豹子。
雪豹
另外,在新疆、西藏等地區,還有雪豹(艾葉豹)、猞猁等也被當地人稱呼為土豹子。
兔猻
兔猻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寧夏、青海、陝西、四川、西藏和新疆,體重四五斤,體型比普通的貓大一些;荒漠貓分布於新疆、青海、內蒙古、甘肅、四川、寧夏、陝西。這兩種貓科主要以兔子、鼠兔、齧齒動物等為食物,並不以家畜為食物,即使是普通的家養貓也不是它們的狩獵對象。但是又因為與家貓不同,類似豹子,所以被稱為「土豹子」。
四、在中部地區和長江口一帶,「土豹子」大多指的是豹貓,湖北、河南有說是傳說中的「驢頭狼」!
神農架及河南傳說中驢頭狼
在河南、湖北地區土豹子也被認為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叫「老扒子」、「山混子」,據老一輩人的描述,老扒子比狼大,比狼厲害,舌頭有倒刺,捕食野豬,青羊。而這種動物驢頭狼身,也叫馬兒狼,馬兒頭,驢頭混子,山混子,驢頭豹,驢頭蟲,狗頭虎,馬狼等,應該是一種鬣狗科動物,但是並沒有實物留下來。
豹貓
四川以及長江口一帶土豹子大多指的是豹貓,也叫做「貓尾子」、「雞豹子」,可以狩獵家養的貓,雞鴨等小型家畜。
五、雲貴川、華南地區等地主要指的是亞洲金貓或者是華南豹!
金貓
金貓中國分布在西藏、安徽、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江西等省。金貓又叫做黃虎,體型比花豹略小,體重12-15千克,其可以狩獵豬、羊、貓、雞鴨等牲畜,但是對人沒有太大的威脅,行動迅速,往往未等到人發覺就已經叼著獵物逃之夭夭,由於金貓全身黃色,有時候接近土壤的顏色,所以被叫做土豹子。
華南豹
華南豹生活區域在長江以南大部分區域,體型小於華北豹,是華南地區常見的豹子,由於華南地區人口密集,所以華南豹生活區域與人類重疊,經常襲擊家畜,因而被稱為土豹子。
六、山東,唯一沒有土豹子傳聞的地區!
虎豹
最後,這裡最特殊的一個地區就是山東,山東在宋代的時候還有虎、豹等,由於山東大多數地區適合人們生活,所以一直以來是人口大省,在明清以後,由於人口數量的增長,幾乎沒有大型猛獸出沒,即使是豹貓這樣的小型猛獸也難尋蹤跡,所以,山東沒有「土豹子」的相關傳說與記載。
看來,「土豹子」在各地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的動物,它們是不同地區生活的貓科動物在當地人口裡的稱呼,我國民間習慣將本地的動物加個土字來稱謂,比如「土狗」指的並不是一種狗,而是對於家犬的籠統的稱呼,寓意著與本地人的親切,類似的「土豹子」也是一樣,它可以是華北豹(花豹、金錢豹)、猞猁、雲豹、荒漠貓、叢林貓、雪豹、兔猻、金貓(黃虎)等很多貓科動物,是人們對於本地生活的中小型貓科野獸親切的稱謂,你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