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銳評:陸空「跨界」組合!美遠火「可投」滑翔炸彈360度全向滅敵

2021-01-09 和訊網

參考消息10月29日報導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0月14日報導稱,美國波音公司與瑞典薩博公司宣布,由這兩大「軍火巨頭」聯合研發的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GL-SDB)即將進入量產階段,這種可由陸軍M270遠程火箭炮發射的(原空軍機載)滑翔制導炸彈射程可達150公裡。那麼這一「陸空跨界」武器組合究竟戰力如何?對美陸軍現役的遠程火力構成會有何種影響?本文就此為您簡析。

製造「鋼雨」的遠火 單門齊射可覆蓋6個足球場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0月14日報導稱,波音公司和薩博公司將陸射型「小直徑炸彈」(下文簡稱GL-SDB炸彈)定位為一種低成本替代性武器,目標客戶是那些尋求用精確制導武器替代集束式炸彈(又稱子母彈)的國家,特別是那些沒有強大空軍的國家,這些國家不具備出動戰機從空中投放「小直徑炸彈」的能力。GL-SDB炸彈可適配北約標準227毫米箱式多管火箭發射器,可直接利用美陸軍及其他盟國軍隊現役裝備的M270自行多管遠程火箭炮系統(下文簡稱「遠火」)來發射。

資料圖片:美陸軍M270多管遠火發射火箭彈資料圖。(美陸軍官網)

圖為「鋼雨」製造者,M77集束式雙用途子母彈的子彈藥,重0.23公斤,可擊穿100毫米厚裝甲,對人員殺傷半徑為3米。一枚M26火箭彈可以搭載644顆M77子彈藥。

可利用M270遠火從地面發射的GL-SDB炸彈實際是將波音公司研發的GBU-39B「小直徑炸彈」和227毫米M26非制導型火箭彈合二為一。其中M26雙用途(反裝甲、反人員)子母火箭彈正是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令美軍M270遠火名聲大噪的「老功臣」。M270由原美國沃特公司於1977年研發,洛-馬公司負責製造,1983年正式列裝美陸軍。按設計,每門M270可以搭載12枚M26火箭彈,而每枚火箭彈可搭載644顆M77子彈藥(每顆重0.23公斤,可擊穿100毫米厚裝甲,對人員殺傷半徑為3米)。按此計算,一門M270在40秒內齊射12枚M26火箭彈可向32公裡外投射總計7728顆子彈藥,可覆蓋並毀滅6萬平方米的區域,相當於6個足球場(單個標準面積7140平方米)的面積。據美陸軍評估,單門M270發射108枚火箭彈的火力相當於33個常規身管火炮營齊射的總和。

1991年海灣戰爭是M270首次實戰,當時美軍共有230門M270參戰,共發射了1.7萬枚火箭彈。參戰被俘的伊拉克軍隊士兵曾稱M270要比「戰斧」巡航飛彈恐怖得多,他們把曾遭M26子母火箭彈密集覆蓋殺傷的場面比喻為「鋼雨從天而降」。由於殺傷力過強,且容易在戰場上遺留大量未爆子彈藥誤傷友軍,美軍後來用打擊精度更高,且採用單一高爆戰鬥部的M31衛星制導火箭彈將其取代。此次GL-SDB炸彈主要採用的是M26火箭彈的後半段推進用彈體,前半段則換裝一枚配有「鑽石背」增程摺疊彈翼的GBU-39B「小直徑炸彈」,也算是「新老混搭」,既能節省研發和生產成本,也能「廢物再利用」。

陸射「SDB炸彈」能360度全向打擊 作戰響應速度快

除M26火箭彈外,此次將投產的GL-SDB炸彈所採用的110千克級GBU-39B「小直徑炸彈」也並非全新產品,該型制導炸彈由波音公司研發,於2006年投入服役,採用「GPS衛星制導+慣性制導」複合制導方式,能依靠尾部可動翼制導組件修正彈道,美空軍號稱其打擊精度可達到2米內,加裝「鑽石背」增程滑翔翼組件後,最大射程超過150公裡。由於尺寸較常規航彈縮小近四分之一,過去只能掛載一枚907公斤級炸彈的通用掛架,可以掛載4枚「小直徑炸彈」,令F-15E等戰機的單次出動可攻擊目標的數量成倍增加,一架F-15E最多可掛載20枚「小直徑炸彈」。

因尺寸大幅縮小,美軍現役戰機可掛載更多「小直徑炸彈」(SDB)作戰,圖為F-15E掛載20枚SDB試飛。

儘管尺寸有所縮小,但「小直徑炸彈」的威力並沒「縮水」,每枚炸彈配有23公斤AFX-757高爆聚能炸藥,彈體還採用了高強度合金外殼,「小直徑炸彈」在測試中可穿透1.8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層,侵徹能力與907公斤級炸彈相當,可攻擊包括小型地下掩體、加固型機庫等要害目標(以及坦克或艦船等移動目標),還能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選擇觸髮式、延遲式或空爆式3種不同引信。「小直徑炸彈」自2006年服役以來,參加了包括阿富汗反恐戰爭、以色列針對加薩走廊軍事行動(2008至2009年)以及近年來針對IS極端組織的反恐戰爭等多場衝突,美空軍及以色列空軍對這種炸彈針對淺層地下目標或加固目標的打擊效果十分滿意,截至2015年,這種炸彈的產量已超過1.7萬枚。

展開「鑽石背」滑翔翼組件的GL-SDB炸彈飛行設想圖。

美軍 「小直徑炸彈」鑽地攻擊加固掩體下戰機動態圖。

GL-SDB炸彈的投放平臺由戰機空投改為陸基遠火後,可具備多種前所未有的作戰優勢。首先是「360度全向打擊能力」。過去M270使用常規火箭彈時,不僅彈道固定,射界還會受到發射器俯仰角的限制,會存在眾多射擊死角。但在更換為GL-SDB炸彈後,由於「小直徑炸彈」本身配有滑翔彈翼,具備一定的巡飛和空中修正彈道能力,不僅無需考慮發射器角度(理論上都可採用垂直發射),且不再存在地形阻礙和射擊死角,甚至還能在發射後,繞飛攻擊位於火箭炮後方70公裡的某一目標,甚至是山脊背面的目標,這一能力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其次是作戰響應速度快,M270遠火可部分取代戰機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實戰中,美陸軍步兵部隊或特戰部隊在遭遇敵軍重火力阻擊時,通常會優先考慮呼叫空中支援,但有時在戰況激烈時,固定翼戰機或武直在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時,不僅需要規避敵軍防空火力,自身還存在滯空時間有限等多種問題,很難快速響應地面部隊的需求。但由M270遠火從地面發射的GL-SDB炸彈則不同,前者可採用伴隨地面部隊部署的方式,從前線陣地直接支援戰區,還無需考慮油料或戰場生存力問題。

比M270更輕量化的「海馬斯」輪式遠火也可發射GL-SDB炸彈(最多可載6枚),使用成本會更加低廉。

理論上,一門M270遠火可發射12枚GL-SDB炸彈攻擊不同目標(F-15E則為20個),且能在5分鐘內完成再裝填(12枚),這一優勢是空中的戰機所不具備的。此外,「M270+GL-SDB炸彈」這一組合的使用成本也較F-15E戰鬥轟炸機(單機造價超過8000萬美元)「廉價」不少,如果能與M270可通用發射器的M142「海馬斯」輪式高機動遠火(單價僅500萬美元)搭配,使用成本還能進一步降低。儘管波音公司稱美陸軍可能對GL-SDB炸彈不感興趣(射程不足),但並不排除進一步改進後,仍會參與美陸軍競標的可能性。(文/黃晉一)

【延伸閱讀】天降鋼雨!美軍火箭炮可平6個足球場

提起美陸軍M270多管火箭炮(簡稱MLRS),很多老軍迷都會把這種武器和「鋼雨」這個綽號聯繫起來,本組圖就此解讀。M270的研發工作始於1977年,當時美陸軍為加強軍、師兩級炮兵火力,急需一種能夠填補身管火炮和戰術飛彈之間空白的新型火箭炮。1983年,M270成功問世並投入服役。圖為MLRS發射227毫米M26型火箭彈。

為提高通用性,M270直接採用了M2步兵戰車的底盤,在車體後方搭載了一個模塊化多管火箭發射器,包括2個發射箱,可搭載12枚227毫米火箭彈或2枚ATACMS戰術飛彈。配備前者如GMLRS衛星制導型火箭彈時,最大射程達120千米;配備ATACMS飛彈時,最大射程可達300千米。圖為M270火箭炮結構示意圖。

為了最大限度地縮短再裝填時間,M270採用了「裝填-發射」一體化發射箱,並在多管火箭發射器上配備了吊裝系統,就是說M270發射車本身就自帶裝填能力,無需再單獨配備裝填車。在齊射12枚火箭彈後,M270再裝填時間為5分鐘。圖為美軍演練為M270裝填火箭彈,可見發射器上的吊裝系統。

圖為位於M270發射車前部的裝甲駕駛艙,同時也兼作發射控制室,M270採用3人車組,一名駕駛員,2名火控官,本圖可見駕駛席。

本圖從右側拍攝駕駛艙,可見火控官的控制面板。

圖為「鋼雨」製造者,M77集束式雙用途子母彈的子彈藥,其重0.23公斤,可擊穿100毫米裝甲,對人員殺傷半徑為3米。一枚M26火箭彈可以搭載644顆M77子彈藥。1輛M270一次齊射12枚M26火箭彈可投射7728顆子彈藥,可覆蓋6萬平方米的區域,相當於六個足球場。

圖為越戰時期,美軍多架F-105戰機使用集束式炸彈轟炸敵軍SA-2飛彈陣地資料圖,各位可以此想像,一門M270火箭炮發射的子母彈覆蓋面積要遠超圖中的覆蓋範圍。

真正令M270名聲大震的還是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共有230門M270火箭炮參戰,共發射了1.7萬枚火箭彈。伊拉克軍隊士兵稱M270要比戰斧飛彈恐怖的多,他們把曾遭M77子母彈密集覆蓋殺傷的場面比喻為「鋼雨從天而降」。圖為海灣戰爭期間,美軍M270部隊齊射火箭彈壓制伊拉克軍隊陣地資料圖。

美軍戰後報告總結稱,1個M270自行火箭炮排(3輛M270)一次齊射的威力,相當於12個M109自行榴彈炮營(共288門火炮)的威力,可見一斑。圖為藝術家描繪的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M270多管火箭炮齊射轟炸伊拉克軍隊陣地的場面。

圖為M270發射車與其使用的兩種主要彈藥,ATACMS戰術飛彈(前)和227毫米M26火箭彈(後)的合影。

除火箭彈外,M270還能使用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的縮寫)系列戰術飛彈,該系列飛彈也是美軍目前唯一一種在實戰中使用過的戰術飛彈。圖為美軍M270多管火箭炮試射ATACMS戰術飛彈資料圖。1

本圖列舉了ATACMS系列飛彈中的4個型號,其中BlockI(在海灣戰爭中使用過)和IA型是反人員型,最大射程165千米;BlockII和IIA型是反裝甲型,最大射程300千米,但由於美軍於2003年末取消了BAT智能反裝甲子彈藥項目,反裝甲型飛彈最終未能裝備部隊。

圖為ATACMS戰術飛彈(BlockI反人員型)釋放子彈藥的連續鏡頭,每枚Block I型飛彈最多可搭載950顆M74反人員反建築物子彈藥,最大射程為128千米。

圖為ATACMS飛彈命中目標區後產生的彈坑。

圖為ATACMS Block II型戰術飛彈釋放13枚BAT智能反裝甲子彈藥的連續鏡頭,但美軍後來於2003年取消了該項目的研發資金,該型飛彈未能裝備部隊。

圖為已終止研發的BAT智能反裝甲子彈藥,BAT由諾格公司研發,採用聲學+紅外複合制導方式,可自動追蹤移動中的敵軍坦克,並發動攻頂式打擊,其戰鬥部採用串聯空心裝藥彈頭。雖已於2003年取消研發,諾格後來在BAT基礎上改進研發出了「毒蛇打擊」制導炸彈,專為無人機和AC-130炮艇機使用。

圖為BAT智能反裝甲彈藥攻擊坦克想像圖。

除戰術飛彈外,美軍後來對火箭彈也進行了改進,例如在火箭彈上加裝GPS制導裝置和制動彈翼,M31衛星制導型火箭彈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5馬赫,可命中70千米外的點狀目標,其於2007年在阿富汗投入實戰,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圖為M31型GMLRS制導型火箭彈示意圖。

圖為M270火箭炮試射GMLRS制導型火箭彈,可見靠近彈頭部分的氣動翼。

除可以發射GPS制導的GMLRS火箭彈外,美軍未來還計劃為M270配備「陸射型小直徑炸彈」(GL-SDB),這種彈藥的優勢是可讓M270攻擊位於發射車後方的目標,實現真正的「全方位」火力覆蓋。

本圖為2008年,在阿富汗「堡壘營」基地拍攝的英軍M270火箭炮和輔助保障車輛,還配備了用於防禦RPG火箭筒的柵格裝甲。

圖為駐韓美軍M270火箭炮試射訓練彈。

圖為駐韓美軍M270火箭炮試射訓練彈。

圖為駐韓美軍演練為M270裝填火箭彈。

圖為駐韓美軍演練為M270裝填火箭彈。

M270多管火箭炮發射M26火箭彈資料圖。

圖為另一張描繪海灣戰爭時期,美軍M270火箭炮發射火箭彈的藝術圖,還能看到空中有吊運火炮的CH-47直升機飛過。

(2016-08-03 08:37:00)

【延伸閱讀】美即將投產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 可打130公裡外目標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美媒稱,波音公司和薩博公司14日說,2家公司認為現有數據足以使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SDB)進入生產階段。本月,由兩家公司聯合開發的這種彈藥進行了第3次試射。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0月14日稱,由於美國陸軍重點關注遠程精確火力——這個軍種未來將裝備一款能夠打擊遠至499公裡外目標的陸基飛彈,波音公司和薩博公司認為,射程為130公裡的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最有可能在外國軍隊身上找到市場。

波音全球武器營銷主管吉姆·利裡在美國陸軍協會年會的一場通風會上說:「我認為,憑藉這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它適配於更廣泛的客戶群體,因為我們利用了現役「小直徑炸彈」(所積累的)作戰經驗及能力並將其最大化,(為那些)沒有能力打造強大空軍的客戶創造機會。」

薩博公司飛彈系統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斯韋恩·達埃補充說,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對這種作戰能力表達了興趣。

報導稱,利用多管火箭炮從地面發射的陸基型「小直徑炸彈」將波音公司的GBU-39B「小直徑炸彈」和227毫米M26火箭彈(一種基本被各國軍隊淘汰的非制導型集束火箭彈)合二為一。

資料圖片: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發射效果CG圖。(美國波音公司官網)

資料圖片:防展上展出的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模型。(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波音公司和薩博公司將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定位為一種低成本替代產品,目標客戶是那些尋求用精確制導武器替代集束式炸彈的國家,尤其是那些沒有強大空軍的國家,這些國家不具備從空中投射「小直徑炸彈」的能力。

報導稱,這種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可適配標準227毫米箱式多管火箭發射器,可以利用美國的幾個盟國和夥伴國使用的M270多管火箭炮系統(MLRS)來發射。

這兩家公司於2015年首次試射陸基發射型「小直徑炸彈」,對GBU-39B與M26火箭彈的結合進行了測試。達埃說,2017年的另一次發射驗證了這款武器的制導系統。

達埃還說,最近這次在挪威安德內斯的安島試驗中心進行的試射證明,這套系統能夠打擊130公裡外的目標。

(2019-10-16 12:37:00)

【延伸閱讀】反制中國海軍!美「海馬斯」遠火現泰國

2月14日,美、泰兩國舉行「金色眼鏡蛇」19年度聯合軍演期間,美海軍陸戰隊高調出動「海馬斯」輪式遠火在泰國境內進行實彈打靶,這是美軍首次在美泰軍演中,出動該型遠火,本圖集就此為您簡析。圖為美軍「海馬斯」遠火在泰國境內實彈打靶視頻截圖。

美陸戰隊「海馬斯」遠火在泰國境內機動並實彈打靶動態圖。

M142「海馬斯」(HIMARS,「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簡稱)為M270多管火箭炮(MLRS)的輕量化版本,主要由5噸級中型戰術軍卡和M270的一組227毫米六聯箱式發射器組成。

「海馬斯」作戰全重僅14噸,可由C-130戰術運輸機空運靈活部署 ,空運著陸15分鐘後就能投入戰鬥,作戰反應速度也要強於原版M270。

按美軍實戰比較,一個「海馬斯」火箭炮連(含9門火箭炮)一次齊射(54枚子母火箭彈)的威力,可相當於一個傳統155毫米榴彈炮營(含18門火炮)齊射27次的總和,此外「海馬斯」炮連齊射僅需30秒,155炮營則需要12分鐘,作戰優勢相當明顯。圖為「海馬斯」發射「增程制導火箭彈」瞬間。

「海馬斯」遠火的研發時間始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陸軍於2005年正式將「海馬斯」投入實戰,美海軍陸戰隊則於2007年首次在伊拉克使用「海馬斯」遠火。自服役以來,美軍「海馬斯」已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敘利亞多次投入實戰,取得不俗戰果。圖為美軍「海馬斯」遠火在敘利亞向IS極端組織目標發射火箭彈。

每輛「海馬斯」可發射6枚「增程制導火箭彈」(GMLRS),最大射程70公裡,採用GPS衛星制導,可以精確打擊點狀目標。此外,根據作戰需要,「海馬斯」也能發射一枚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打擊精度小於100米)戰術飛彈,打擊300公裡外的敵軍要害目標。圖為「海馬斯」發射戰術飛彈連續鏡頭。

「海馬斯」遠火自備吊裝系統,一輛發射車就兼顧了裝填車的功能,可直接吊裝箱式發射器,再裝填時間小於8分鐘,圖為裝填動態圖。

在2017年10月舉行的「黎明閃電」軍演期間,美陸戰隊首次試驗從海軍「安克雷奇」號船塢登陸艦的甲板上,試射「海馬斯」遠火,向70公裡外的陸地目標,發射了多枚制導火箭彈,罕見檢驗了「陸炮上艦」的作戰能力。美陸戰隊稱,此次試驗是為探索未來在亞太地區,反制中國海軍的「反區域介入」能力的新戰法。

(2019-02-20 08:34:00)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部落衝突》6本常用的陣型,陸空360度無死角,同本幾乎無敵!
    而今天,鼻哥主要講的就是6本常用的陣型,陸空360度無死角,同本幾乎無敵!第一個,引導陣型的陣法,主要針對的就是天胖流、胖法流以及胖屌流。從這個陣法基本陣型來看,主要是把以胖子為主力的部隊引導到上方的那個缺口處,如果敵軍不是在缺口處放兵的話,當胖子往缺口處走的話,很容易被消耗,從而打破敵人的陣腳。
  • 俄軍列裝新型「龍捲風」遠火
    幾十輛「龍捲風」系列遠火發射車和運輸裝填車已交付俄軍火箭兵和炮兵部隊。它們被稱為傳奇多管火箭炮BM-21「冰雹」和BM-30「旋風」的繼承者。這些遠火由莫託維利哈兵工廠研發,該廠負責人亞歷山大·阿諾欣宣布,已全部履行供應「龍捲風」-S遠火合同規定的所有義務。他強調:「經過升級、安裝自動化火控系統的「龍捲風」系列遠火已交付部隊。
  • [銳觀察]今日銳評:網紅打孕婦,究竟是誰惹的禍?
    [銳觀察]今日銳評:網紅打孕婦,究竟是誰惹的禍? 今日銳評:網紅打孕婦,究竟是誰惹的禍?
  • 6輛遠火齊射齊落,150公裡0誤差,美:比不了
    國產PHL-03自行遠程火箭炮近日,解放軍官方媒體公布視頻,展示了南部戰區某旅遠火營在西北某地進行訓練的場景,在報導中提到,「遠程火力群採取精準打點,重錘毀壓戰法,同時發射精確制飛彈、殺爆彈等多型彈藥」,同時報導還介紹稱,這種戰術採用不同彈藥組合,實現「同時彈著」。
  • 360度評估:提升自我認知
    什麼是360度評估360度評估反饋(360°Feedback),又稱「360度考核法」或「全方位考核法」。360評估,是從上級、同事、下級評價等多維度的評價反饋。完整的定義,可參考百度百科。360度評估用於什麼場景360度評估,可用於人才盤點、績效評估、管理晉升評估等眾多場景。
  • 國際銳評三連發 直指莫裡森「神經錯亂」全球多國主流媒體積極轉載...
    △ 日本Record China援引國際銳評報導印度《每日力量報》、《每日晨報》連續轉引國際銳評3篇報導印度《每日力量報》、《每日晨報》連續轉引國際銳評3篇報導,發表題為《莫裡森的言行就像個笑話》《掩蓋真相的西方國家》《莫裡森的真正目的?》《倒打一耙的莫裡森把澳大利亞變成一個悲哀的笑話》的文章。
  • 【國際銳評】究竟誰在全球到處欺侮恫嚇他人?
    【國際銳評】究竟誰在全球到處欺侮恫嚇他人? 原標題:   美國一百多名所謂對華強硬派人士最近聯名致信美國總統川普,污衊中國推行「擴張主義」,「利用綜合國力欺侮和恫嚇他人」。
  • 英軍情六處稱蓋達組織準備發動「乳房炸彈」襲擊
    據5月23日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軍情六處(MI6)日前獲悉,「基地」恐怖組織正圖謀以前所未聞的「乳房炸彈」發動恐怖襲擊——即通過隆胸手術將炸藥植入女人彈的乳房內,使之成為兩枚威力強勁的「乳房炸彈」,而一旦「乳房炸彈」在飛機上被引爆
  • 編劇王茵銳評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9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編劇王茵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深度銳評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並與廣大觀眾朋友就照搬式翻拍現象展開探討。未得精髓成偽科幻 「油膩」包貝爾賣萌難 《今日影評》「有話直說30秒」環節,王茵對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展開快速銳評。
  • 關於360度評估,HR最容易忽略的一個維度是什麼?
    360度評估是一種多維度、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通常是由被評估人的上級、平級、下級、自己或客戶等4個或4個以上的人員對中層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一種方法之一。 關於360度評估,小編曾幾何時,看過某領導學專家的一句話,他說「職位並不能讓一個人發揮領導力,但往往一個領導人可以讓職位發揮作用」,小編起初看到時並沒理解,現在看來這句話充分闡述在企業中,一個普通領導者和一個優秀領導者對企業所創造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在企業需要快速發展的當下,作為一名HR或者企業老闆的您,是採用了哪種切實可行的方法無形中讓這些「領導們」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的
  • 360、小蟻、凌度三款行車記錄儀橫評
    原標題:三款碰瓷神器橫評 360行車記錄儀綜合表現佔優放在幾年前,很多人可能連行車記錄儀是什麼玩意兒都不定清楚。而隨著家用汽車的普及,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武漢碰瓷大媽等一系列新聞事件的發酵,加之各種突破人們認知底線的惡意碰瓷事故的頻發,行車記錄儀開始受到人們關注。
  • 日產全系車型將標配360度安全屏障技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消息,日產公司日前宣布,計劃在其最受歡迎的車型上標配整套新型360度安全屏障(Safety Shield 360)技術。日產汽車承諾,2021年之前會在其所有暢銷車型中採用這套360度安全屏障配置,也就是每年將會有100萬輛車搭載該系統。日產北美地區執行總裁Denis Le Vot說:「我們的理念是把日產汽車的智能移動技術推廣到最受歡迎的、經濟型的汽車市場中去。」
  • 中天華溥謝春:績效管理體系之360度評估
    360 度評估方法作為當前績效管理的評估工具之一,下面將詳細介紹該工具的優缺點,以供參考。一、360度評估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西方跨國公司中就出現了一個流行的評估方法:360度評估。360度評估,是從工作的共事者中廣泛收集管理者表現評價的方法,共事者來自上級、同級、下級,有時還會包括外部客戶或供應商,他們對管理者工作行為的有效性做出評估,一般還會輔助面談等方法提供開放性的意見。除了共事者的評價之外,360評估還需提供自我評價,以觀察自我認知和他評之間的差異。
  • 突破次元壁 360遊戲與搜狗輸入法跨界合作攻佔個性化遊戲玩家
    作為兼顧為遊戲玩家提供優質內容和極致體驗的品牌,360遊戲致力於與新時代玩家的無縫溝通,憑藉360集團旗下多渠道的優勢資源,近千款精品遊戲收穫了大量玩家們的擁躉。
  • 武漢林肯冒險家升級360全景影像——360度無死角 安全放心泊車
    【改裝車型】林肯冒險家【改裝項目】360全景影像選車,買車,不跟隨大流,自己喜歡就好。作為家用車空間當然要足夠大,其次也要滿足自己的駕駛功能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偌大個車沒有360全景影像,安裝360全景影像並不完全是擔心自己技術倒不入庫,剛提新車都會比較愛惜,單靠原車一個倒車攝像頭就算是老司機倒車車子以下都是盲區,有360全景可以看到盲區帶來的隱患,為自己和愛車都能帶來更安全的措施,所以還很是有必要的。還未上牌便來到店裡進行升級改裝。有的車友可能會擔心:升級安裝360全景影像會不會對我的愛車開孔?
  • 「跨界組合 便利服務」祐康進軍年貨市場
    仰仗祐康公司多年來完善健全的國家級質檢中心、華東最大的國際水準冷鏈物流系統,以及對供應商篩選、商品質量管理和商品流通保障等環節的層層把關,祐康電子商務公司為杭州市民奉上的一份今年最特別的年貨:跨界組合年貨!帶著祐康人濃濃的誠心和誠意,帶著一股時尚流行風,讓杭城的年貨市場更加豐富和精彩。
  • 360度全景攝像機360fly:視角最廣並支持潛水
    這款由EyeSee 360公司帶來的攝像機搭載了與眾不同的GoPano全景鏡頭,能夠錄製360度全景視頻,而該機在今年年初就曾亮相美國廣播電視及設備展覽會(NAB)。最新的消息是,配備Wi-Fi和藍牙連接功能的360fly已經獲得FCC的批准,看來離上市不遠了。
  • 美的酷風空調360度送風,打造舒適家居環境
    美的中央空調推出的「酷風」系列就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據了解,「酷風」空調機是美的中央空調的輕型空調產品線的一個系列,為了解決傳統空調的送風死角問題,而推出的體貼家居生活的產品。「酷風」空調是分體式空調,廣泛用於商店、辦公樓、酒店、住宅等場所。傳統的嵌入式空調由於自身結構局限,會讓空調出風會出現諸多不穩定的因素。
  • 北森雲計算:華為不相信360度評估?你得信!
    作者: 北森測評運營與學習團隊(總部)·高級總監趙小迪最近有一篇文章被廣泛傳播,《華為不相信360度評估:奮鬥者,而不是老好人》。一時間360(以下均簡稱為360)被推上風口浪尖。2、360評的是勝任力,不是業績當然不傷害業績好的「問題」員工還不夠,如何不埋沒這些人才是更為重要的。
  • 被劉亦菲這組寫真照迷倒了,淡妝出鏡,360度無死角的美!
    劉亦菲非常精緻,360度無死角的美麗,即使拍照也支撐著透明的傘,看起來更優雅,像安靜的美女一樣,嚇了我一跳。這次也染上了茶色,還是那麼美麗,然後穿了白色的裙子,她的清純氣質使她的腹部有點凸起。只有劉亦菲這張神仙臉,我才敢挑戰近影,果然她的臉看起來很細膩,歲月在她的臉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平時的皮膚保養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