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新娘」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 (陳英傑 攝)
「晉江新娘」被貼上財富和「高價婚娶」的標籤 (陳英傑 攝)
泉州網(微博)-泉州晚報訊(記者陳靈 許文龍 實習生黃奕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近段時間,網上廣泛流傳這樣的話:「搶銀行不如娶個晉江新娘。」在百度上輸入「天價嫁妝」、「黃金新娘」、「晉江新娘」等字眼,一下子就搜到大量的相關報導。「晉江新娘」、「石獅新娘」、「泉州新娘」被貼上了財富和「高價婚娶」的標籤。
加載中...據稱,在泉州晉江、石獅一帶,有一些新人辦婚禮時聘金、嫁妝動輒百萬、千萬乃至上億元,新娘渾身上下掛滿各種珠寶金飾,成為許多人眼中的「黃金新娘」。 〖大閩社區話題:大V炮轟黃金新娘「直接埋了吧」,這是遭圍攻的節奏啊】
這種「黃金婚嫁」到底是民俗還是陋習?是不是以民俗之名行奢靡之風?近日,記者經過深入調查,將推出系列報導,起底「黃金新娘」的背後真相,幫助人們釐清認識上的誤區,揭開其背後的利益博弈。
高價婚娶
黃金論斤戴 嫁妝分檔次
在晉江、石獅一帶婚嫁時,男方訂婚送來聘金,結婚前女方將如數返還,結婚當天再支付與聘金等額甚至更多的嫁妝。以晉江陳埭為例,嫁妝30萬元、50萬元和100萬元以上分別是低、中和高檔婚禮的「行情」。首飾不以「克」為計量單位,而以「兩」、「斤」計算,一般人家的婚禮,需要花費黃金七八兩左右,有的甚至2斤-3斤。
聘禮主要由首飾、現金和食品三部分組成。首飾包括戒指、項鍊、耳環、手鐲、手鍊、腳鏈等若干套,以黃金為主,隨時代變化,珠寶、鑽石和白金也是「新寵」。現金包括聘金、禮金和布錢,聘金是給女方當事人的,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作為女方嫁妝的組成部分將被全額返還;布錢相當於古時的綢緞,一般花費上萬元。食品一般用盤擔擔些燕窩等高級食品送到女方家。
男女雙方訂婚時,會給各自的親朋好友各分發10斤油和10斤米,女方則會多配一些糖果。結婚當天,嫁妝除了黃金和現金,經濟條件好的女方還會陪嫁房子、車子。有時,嫁妝以存摺、支票、房產證等形式裱進相框內,隨新娘一同帶到男方家掛起來,車子則直接開進男方家。由於親朋好友都很關注,不少人會進入新娘房間「參觀」新娘的金飾和相框。這也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現象一
借來金飾佩戴 婚禮上撐門面
這麼一大筆嫁妝和黃金,並非每個家庭都承擔得起。記者走訪發現,有的家庭為了風光嫁娶,借金飾甚至買來金飾再轉賣以應對婚禮。
石獅的林霖(化名)去年結婚,家裡買了一些黃金做聘禮。林霖還有個弟弟,當初買黃金便計劃留一半給弟弟結婚時用。考慮到只戴一半顯然不夠撐場面,婆家便和林霖的未婚妻商量:結婚當天,她把所有黃金都戴上,等嫁過來後,再還一半給婆家。林霖的未婚妻結婚當天所戴的金飾雖然一半是未來弟媳的,但好歹算自家財產。
還有一些人,結婚當天會向姑、姨、嬸等親戚借金飾戴上以撐門面,婚禮一結束就還。
此前記者更有所耳聞,晉江和石獅一帶竟有個別新人租金飾結婚。「黃金本來就重,新娘全身帶那麼多金飾,累不累啊?」市民張小姐告訴記者,她就曾聽說有的新娘為了在婚禮上撐場面,花錢去租金飾來戴,而這些租來的金飾有真有假,有的外層鍍金內裡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