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董穎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8月8日,美國由洋蔥引起的沙門氏菌暴發正在擴大,已經感染了來自43個州的640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其中至少85人已住院治療。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警告消費者不要食用湯姆森國際公司生產的洋蔥。這些建議適用於紅洋蔥、白洋蔥、黃洋蔥和甜洋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警告稱,如果不知道洋蔥的來源,就不要食用,也不要給別人吃、出售它們或用它們準備任何食物。
沙門氏菌疫情也波及到了鄰國加拿大。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此前曾確認,湯姆森國際公司生產商的紅洋蔥可能是全國爆發沙門氏菌的來源。截至8月2日,加拿大全國已有120宗沙門氏菌感染確診病例,包括阿省56宗、卑詩省43宗、緬省13宗和沙省4宗。
據外媒報導,加拿大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食物科學教授沃裡納表示,如果在雜貨店內還看得到洋蔥,最好檢視一下產地標籤。洋蔥成為沙門氏菌感染源很罕見,懷疑未適當處理的堆肥可能是罪魁禍首。病毒從灌溉系統汙染到洋蔥亦有可能。
「沙門氏菌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肉、禽、蛋、奶、豆製品和糕點都可能引起沙門氏菌中毒。」福建省立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錢欣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預防的最好辦法就是平時注意飲食衛生。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發急性腸胃炎。人類感染沙門氏菌後的12至72小時內,通常會出現腹瀉、發燒、嘔吐與腹痛的症狀,這些症狀一般會持續4到7天。
同時,患者可能因嚴重腹瀉而導致脫水,必須送醫院治療。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或免疫力有缺陷者更易感染這種病菌,老人、嬰兒等免疫系統功能不佳的人可能會發展出嚴重併發症。
「沙門氏菌最適合繁殖的溫度為 37℃,在 20℃ 以上即能大量繁殖。」錢欣稱,沙門氏菌可以適應不同溫度、溼度和酸鹼度環境,在水中能存活 2~3周,在糞便中能存活 1~2月,在牛乳和肉類中生存時間較長,即使在醃肉中也可生存 2~3個月。
錢欣提醒,在生食蔬菜和水果前,一定要用流動的自來水清洗乾淨。熟食最好在10℃以下低溫保存,食用前必須用80℃以上高溫加熱15分鐘以上才能將該菌殺死。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生肉或未經徹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雞蛋,不喝生奶。尤其是加工生鮮海產品和生肉類食品後,務必將砧板洗淨晾乾,以免汙染其它食物。對於市場銷售的各種即食食品,應儘量購買正規品牌、包裝完好的產品,並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食用前注意是否有變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