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虐貓狗事件頻發,專家:動物保護立法仍需時間
10月19日,山西太原一男子劉某用開水澆一隻懷孕母貓,致使其腹中4隻幼崽死亡,母貓也在救助未果後死亡,該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其中惡劣的虐貓行為引起網友的批評和憤怒;今年4月,山東理工大學一名在校生對流浪貓進行電擊、火燒和剝皮。頻頻發生的虐貓虐狗事件,使得動物保護立法的呼聲高漲。
-
中國動物檢疫:以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為視角探討我國動物保護立法
本文從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關係入手,在客觀分析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爭論的基礎上,提議應轉變立法觀念,形成保障動物福利、維護動物基本權利、強調人有動物保護義務的法治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進行相關法律變革。本文對於正確認識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之爭,積極探索雙方都能接受的契合點,推動我國動物保護立法具有參考意義。
-
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執法的國際經驗借鑑
基於這樣的背景,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地借鑑相關國家野生動物保護立法、管理和執行經驗等,無論是對於進一步改進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還是對於健全完善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制度,均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當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執法、管理及相關工作均取得了相當成績與進展,但潛在問題也不可忽視,主要體現為:動物保護理念和價值取向呈現「人類本位」「經濟本位」的特點,對動物福利以及野生動物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的關注不足;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備,法律位階低、保護範圍窄、可操作性差;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重視程度不夠,野生動物棲息地規模縮減,呈現「碎片化」「破碎化」演變趨勢;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致損的生態補償方式
-
虐貓事件警示動物保護立法刻不容緩
儘管虐貓者被警方帶走,其任職的公司也將其開除,公眾的抨擊、譴責聲接連不斷,但對其的處罰恐怕也只能僅限於此,因為我國動物保護存在法律空白。如果虐貓不觸犯現行法律,張狂的虐貓者很難受到嚴厲的法律懲處,這增加了民眾的擔憂與憤怒。近年來,類似虐待小動物的事件屢見報端,暴露出我國動物保護的尷尬。
-
流浪狗被砍4刀 希望儘快立法懲處虐殺動物行為
圖/受訪者提供紅網時刻10月3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駱一歌)10月30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來到位於長沙新開鋪路的仁才動物醫院。在這裡收容了一條身上有明顯傷痕的狗:在它的頭面部和尾部,有幾道很深的刀口。動物保護人士告訴記者,在它被送到動物醫院救治時,應該帶傷流落在外至少3天了。仁才動物醫院醫生谷祥雲說,這是一條雌性狗,年齡在一歲左右。
-
我國關於實驗動物立法更多「以人為本」,缺少保護實驗動物的福利
從立法體例上來和具體動物福利制度來看,英國的《科學實驗動物法》的體例包括導言、個人與項目執照、制定設施、執照與要求的證明、雜項與補充性的規定以及作為法律附件的附表。從該體例可以看出,其內容是圍繞許可證展開的,通過許可證的全面管理和監督來全面和全過程的保護動物的福利。
-
禁止虐待動物亟需立法,得到保護的將不僅僅是動物
每當有虐待、虐殺動物之事發生,公眾的憤怒都會呈現排山倒海之勢,但是因為法律的空白,這些施暴之人卻往往不會受到太重的懲罰。除了道德層面的譴責,公眾常常沒有其他可以排解憤怒的出口。這名男子的工作單位太原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對此做出回應,表示已跟其解除勞動關係,並與太原市動物保護協會溝通交納了5000元費用用於貓的後續治療。這便是虐殺懷孕母貓、造成一屍五命的人目前受到的「懲罰」。對比他的惡行:當街施暴,把貓鎖在籠子裡,拿著剛燒開的100度水往貓身上澆,口裡說著「要往死裡整它」,至今也未道歉……實在是無法平息公眾的憤怒。
-
廣東立法保護動物福利 實驗動物手術要麻醉(圖)
省人大頒布了《廣東省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並於下月起實施。其中明確了實驗動物的生產和使用規範,同時也強調了動物的福利。 南方日報訊(記者/林亞茗通訊員/陳錫強)機靈的小猴子,溫順的小兔子,從禽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到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製,我們都離不開這些可愛的實驗動物。實驗動物的管理,關係到人類社會的生物安全,而它們的命運和福利,也引起人們和政府的關注。
-
虐待動物立法,真的是為了保護貓狗嗎?不是,是為了讓你當個人
這兩天看到很多反對虐待動物立法的,理由給的都很可笑,說什麼,殺豬放血,刀快刀慢。虐殺老鼠。言之鑿鑿,有理有據,其實都是屁話。他們只不過是看不慣有人無腦保護貓狗,就把自己放在貓狗的對立面,只要是保護貓狗的,一律無腦反對。就這麼說吧,即使把動物兩個字改掉,改成貓狗又怎麼樣?這件事的核心根本不在什麼動物身上,而是虐殺這個行為。
-
瑞士動物保護組織要求立法禁食貓肉狗肉
(日內瓦法新電)瑞士動物保護組織向瑞士國會請願,要求立法禁止貓狗淪為民眾桌上佳餚。據知,數以萬計的瑞士民眾有吃狗肉和貓肉的習慣。瑞士動物保護組織創辦人託梅克告訴法新社:「瑞士有大約3%的人口會偷偷吃貓肉和狗肉。」這股風氣在琉森、阿彭策爾、汝拉州和伯爾尼州等地十分盛行。
-
野生動物保護立法該改了
野生動物保護立法該改了司法審判機關理應酌情考量王鵬違法的具體情節,在法律範圍內作出更公正的判罰。立法者也該藉此機會,察覺出法規的滯後,根據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及時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規作出調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家裡養幾隻鸚鵡,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多孵了幾對小鸚鵡,拿出去賣掉,也是自己的權利。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做法有違法之虞。
-
推動動物保護立法進程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我國與動物保護有關的法律在內容上更多地強調動物的資源性,將其視為「物(自然資源)」,著重發揮其經濟效能,其潛在含義是為了利用而保護。因此,也就很難依照這些法律有效阻止動物被獵捕、交易及在利用、運輸、馴養過程中的虐待問題,更無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
江西財經大學陳幸歡: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家長主義與趨同性省思
隨後,廣東省和北京市的人大常委會分別於2020年的3月31日和4月24日,公布了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和新通過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河北等省也啟動對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的修訂工作。
-
保護野生動物亞洲國家如何立法
屈文生 王春榮 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食用等行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再度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旨在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執行則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於1988年11月8日通過,此後經過多次修訂。
-
動物福利無需立法——清華大學趙南元教授專訪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王左軍最近一些人士提出要為保護動物福利(動物權利)立法,引起討論,觀點紛呈。究竟如何理解動物福利?要不要立法?記者為此採訪了長期從事倫理學研究和科學學研究的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記者:趙老師,您好!近幾年媒體和公眾對生態問題越來越關注,這是值得非常高興的事。
-
福建為野生動物保護立法 擬全面禁止非法食用野生動物
福州新聞網9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福建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草案)》27日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委會議一審。此次提交審議的條例(草案)是對1993年頒布實施的《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一次全面、系統的修訂,涉及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宗旨、適用範圍、立法原則、監管舉措、法律責任等多方面。
-
談談動物保護的立法技術和倫理基礎
然而,可不要忘記,在上世紀30年代,在南京等地就已經興起了轟轟烈烈的動物保護運動,動物保護立法甚至成為國民政府的中央法規。(註:1933年朱子橋、呂碧城等人發起成立中國保護動物會,1934年該會正式成立。該會突出的成果是憑藉理事人員的個人影響力,使得「世界動物節」禁屠一天的政令通達全國。
-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市林業局在京召開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
為推進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工作,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市司法局、市林業局聯合成立立法工作小組,已起草形成《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並組織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市行政法治研究所開展立法前期調研和制度論證。會上,中動協副會長王洪傑介紹了立法調研中期成果,上海市林業局法規處匯報了立法進展情況及重點諮詢問題。
-
動物福利立法漸行漸近
從活熊取膽到活取鹿血,頻頻出現的動物受虐待的事件,引起社會和媒體廣泛關注,為動物福利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據悉,我國首部《動物福利通則》即將出臺。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已制定了明確的法律,切實保障動物免受不必要的傷害。目前我國只有瀕危物種受到法律保護,傷害或者殺死其他動物,則不會受到法律制裁。
-
大瑪仕支持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反虐動物法立法
2017年5月5日-7日,大瑪仕寵物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參加第六屆上海國際寵博會,攜手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伴侶動物文化展,一起支持中國反虐待動物法立法。尤其是甚囂塵上的玉林狗肉節,還有大大小小的虐狗事件,將虐待動物這一行為,暴露在人們視線之中,激起各方熱烈的討論,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 在當前複雜的社會背景下,大瑪仕協同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伴侶動物文化展,一起支持中國反虐待動物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