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雨花區曙光南路,路邊的梧桐樹樹葉被蟲子咬得千瘡百孔。組圖/實習生陳明謀 記者陳正
這種毛蟲叫做食葉蛾,在曙光南路上,被食葉蛾啃食嚴重的梧桐樹約有20棵。
紅網長沙9月5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張樹波 實習生 張慈軒)9月4日上午,在長沙市雨花區曙光南路,馬路兩旁的綠化樹長勢茂盛,但仔細一看,沿線的梧桐樹樹葉被咬得千瘡百孔,像篩子,在樹幹上有不少正在攀爬的毛蟲。
市民陳師傅說,曙光南路沿線的梧桐樹,不同程度遭受毛蟲侵犯,有的樹木甚至被咬得「禿了頂」。這些毛蟲很討嫌,懸在空中,如果不小心掉在身上就會很癢。
雨花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曙光南路沿線的100多棵梧桐樹,不同程度被蟲咬,從三月份至今,已噴過六次藥,平時藥車也會在沿線巡查,對於遭蟲害的梧桐樹,他們會立即噴藥處理。
現場 七棵梧桐的葉幾乎被啃光
「這邊蟲害好嚴重,樹葉都被吃光了。」9月4日,市民陳師傅說,在雨花區曙光南路,沿線栽種了不少法國梧桐樹,夏天樹蔭很大。近段時間,他發現,梧桐樹上爬滿了毛蟲,許多梧桐樹的樹葉被啃得千瘡百孔。
上午10點,在曙光南路長沙捲菸廠附近,路邊梧桐樹的樹葉被蟲子啃食空,只剩下梧桐葉的經脈掛在樹枝上,原本應該繁茂濃密的梧桐樹,樹葉變得稀稀落落。
在梧桐樹的樹幹上,爬行著許多蟲子。這些小蟲長約1釐米,頭部呈黑色,身體則呈淺褐色,每隻蟲子都用殘碎的樹葉做成了一個「小殼」。
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在曙光南路長約200米的路段內,分布著約30棵梧桐樹,其中有7棵梧桐樹受災嚴重,樹葉大都被毛蟲啃光。
原因 溼熱氣候適於食葉蛾生長
「從五六月份開始,毛蟲慢慢就多了。」市民劉文斌說,他就住在附近,原先園林部門還噴過藥,但是後期毛蟲還是很多。
附近居民羅爹爹說,大概從八月下旬以來,梧桐樹上的蟲子變得尤為嚴重,梧桐樹被啃食得幾乎沒有葉子了,不僅是曙光南路,其他地方的梧桐樹也一樣有毛蟲。記者了解到,梓園路廣濟橋至湘雅二醫院路段、橘子洲大橋東頭北引橋附近等地,也有梧桐樹葉子被蟲咬傷。
「毛蟲好討嫌,落在身上就很癢。」羅爹爹說,有的時候走路不注意,懸掛在半空的毛蟲掉在身上,如果和皮膚接觸了,就會發紅而且很癢,平時走路只能注意避開這些毛蟲。
記者看到,路過的市民大都繞過梧桐樹,或打著傘。
9月4日中午12點,雨花區園林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對受蟲災嚴重的幾棵梧桐樹進行噴藥處理。
雨花區園林局維護管理中所負責人謝登雲說,夏季氣候原本就炎熱潮溼,今年雨水較多,經常有持續多日的降雨。在6到9月,氣候高溫高溼,適於食葉蛾繁殖生長,是病蟲害的高發期,梧桐樹原本就招鱗翅目幼蟲,因此被啃食嚴重。其他樹種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病蟲害,但是像樟樹等散發濃厚氣味的樹木的情況就好很多。
[醫生] 毛毛蟲本身無毒,但反應過重應就醫
皮膚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這種毛毛蟲本身沒有毒,但是碰到人身上可能會引起皮膚紅腫、痛癢等不適感,但是這種不適感可以自行消退。
預防這種疾病最好是做好預防措施,尤其是男士,不要光著膀子,還有就是少在樹蔭底下活動。一旦被毛毛蟲蜇傷,要及時清洗皮膚、衣服,如果反應過重,起了紅疹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就要及時到醫院救治。
[連結] 行道樹香樟也易遭病蟲害
據長沙市園林管理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長沙城市道路綠化行道樹使用了25個樹種,其中75.98%的道路採用了香樟作為行道樹。其次是8.31%的道路採用了廣玉蘭作為行道樹。
超小捲葉蛾、大蠶蛾、白蟻對香樟樹危害最大;防治方法:在成蟲羽化前期,用生石灰5Kg、敵敵畏0.1Kg、食鹽1Kg、水10Kg調糊塗刷樹幹中下部。冬季和早春消滅越冬卵,人工捕捉幼蟲、成蟲。
廣玉蘭易遭介殼蟲危害,其中盾壺介殼蟲危害比較嚴重,有時枝杆上面形成密密麻麻的一層。防止方法:在介殼蟲孵化期,若蟲尚未分泌蠟質時,可用菊酯類殺蟲劑噴殺。
提醒 雨花區園林局維護管理中所:專業藥車噴灑,市民聽到警示音請避讓
對此,雨花區園林局維護管理中所負責人謝登雲表示,這種毛蟲叫做食葉蛾,在曙光南路上,總共有一百多棵梧桐樹,其中被食葉蛾啃食嚴重的約有20棵。
「今年已噴過六次藥,之前還曾預防過。」謝登雲說,在接到市民舉報前,他們就發現了病蟲害問題,已噴過六次殺蟲藥,還清洗過樹上的死蟲。他們有一臺專業的藥車,每車藥需要用20至24瓶藥,藥水由三種以上專業殺蟲藥配比而成。在今年的三月四月,病蟲害還未發生時,他們就噴灑過藥水進行預防。灑藥時,他們會注意不在雨天噴灑,防止藥水被稀釋,藥車噴灑高度只能噴射到十米左右,所以不能完全清除高處的蟲子。
謝登雲說,儘管梧桐樹容易遭受蟲害,但考慮到梧桐樹遮陰面積大,比較適合做行道樹。食葉蛾雖繁殖迅速,只要噴灑了殺蟲藥,很快就能控制。他提醒,環衛部門的專業藥車在作業時,會有特定的警示音,市民聽到後要注意避讓,如果藥劑不慎濺到身上,只需要用清水衝洗,不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