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就是泡桐樹開的花,在北方春末夏初時節開放,泡桐花說來也奇怪,先開花,花期很長,在花開到正盛的時候,葉子就長出來了,在綠葉的襯託之下花朵更顯得錦簇。泡桐花在我住的這個城市裡已經很少見了,只是在農村的道路兩旁還能看見,城市道路兩邊現在大多栽種的是國槐和法國梧桐,雖然泡桐樹的樹形不是很規整,長得有些隨意,也不利於人工修剪,園林綠化和美化也逐漸被別的花卉取代。泡桐樹其實還是挺有用的一種樹,尤其是泡桐花開放的時候,滿樹淡紫色的花朵,繁花似錦,泡桐樹的作用是很多的,記得以前在高中語文書中學到過葉聖陶先生的《一個好樹種——泡桐》,葉先生說得很好很全面,葉先生說過的我就不再說了,就從傳統文化這個方面來說一下泡桐樹的功用吧,泡桐也就是梧桐。說到傳統文化,怎麼能不說到詩歌的老祖宗《詩經》呢?在《大雅·卷阿》裡就有描寫梧桐樹的詩句和一個「鳳凰于飛」美麗的傳說: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這幾句說的就是鳳凰棲息在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上引吭高歌,沐浴著朝陽,發出和諧悠揚的聲音。那麼在上古時期的傳說中,人們為什麼認為傳說中的神鳥鳳凰會棲息在梧桐樹上呢?原來古人看到梧桐樹葉從樹上落下來,也就喻示著秋天到來了,就很自然地將梧桐樹葉落下與四時節氣的變化聯繫起來,也就是一葉知秋的含義,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詩句。清代著名園藝學家陳淏子在康熙二十七年編成的專門介紹花卉栽培和園林動物養殖的《花鏡》一書中是這樣描述梧桐的:
每枝十二葉,一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為一月,有閏月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即知閏何月也。
古人認為梧桐是一種具有靈性的樹木,傳說中的神鳥鳳凰只會在具有靈性的梧桐樹上棲息。前幾年火爆的電視劇《甄嬛傳》片尾曲《鳳凰于飛》中就有如下的歌詞: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遠去無痕跡聽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
「梧桐鳳凰」的傳說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文人墨客筆下具有詩意的無限美好想像。「梧桐夜雨、梧桐細雨」也成為了「悲哉,秋之為氣也」的特殊象徵,前面說過梧桐在初秋就開始落葉,秋天是樹木凋零的季節,古人缺少對四季輪替的客觀認識,而且秋天本來就有蕭瑟的意象,所以梧桐在文人的眼中就成了「悲哉,秋之為氣也」象徵。,也就容易產生"悲秋"的情懷。梧桐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悲秋」詩文中的常客,也被賦予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下面我僅舉幾首人們熟知的有關梧桐的詩詞,看完之後就會一目了然了:
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馮延巳的《虞美人》:
須臾殘照上梧桐,一時彈淚與東風,恨重重。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清照《憶秦娥》: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李清照《聲聲慢》: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在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梧桐大多是指泡桐這種樹木,泡桐也就是梧桐。站在梧桐樹下,感受梧桐樹厚重的文化,聯繫起古人的聰明才智,讓人深深折服。古人發現梧桐樹木質疏鬆而且中空的特點,這種特點可以很好的作為發聲的器具,他們將梧桐樹的特點巧妙的加以運用,製作出用於敲打的木魚,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將梧桐樹取材掏去中空部分,做成魚頭形狀的器物,用木棍敲打發出梆梆的聲音。「和尚敲木魚」也是他們參佛念經時的必修課,嫋嫋的誦經聲配合木魚的敲打聲,音樂節奏感強烈,我在猜想是誰發明的木魚呢?竟然能如此巧妙的匠心獨具,做工簡單的木魚就是大巧不工的代表作。
如果說木魚只是將梧桐的音樂器材適用性發揮了出來的話,那麼將梧桐的音樂器材適用性發揮到極致的就是古琴了。古琴作為中國音樂史上的代表作品,在古代有很高的認知度和使用性,至少在三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有製造和彈奏古琴的記載了。《詩經·關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鹿鳴》中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的詩句,說明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已經廣泛使用琴來彈奏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表達自己的感情了。因為古琴就是用泡桐木製作而成的,配以絲弦,所以古琴還有一個名字叫「絲桐」。
人們非常熟知的古琴名曲,如嵇康的《廣陵散》,俞伯牙、鍾子期的《高山流水》,《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陽關三迭》、《梅花三弄》等,這每一首古琴名曲都包含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有悽美的,也有生命的最後絕唱的,也有知音難覓的,不一一詳述了。在古琴的製作中,也出現了以製作極其精良而著稱於世的名琴,比如西漢司馬相如的「綠綺」司馬相如也因為對卓文君彈奏了一曲《鳳求凰》,而打動卓文君芳心,並成功抱得美人歸。古琴是中國音樂史上的巔峰巨製,古琴也是梧桐樹作為音樂器材適用性的極致表現。
感慨於梧桐樹承載著如此之多的文化內涵和深厚底蘊,桐花、鳳凰梧桐、落葉知秋、梧桐夜雨 、木魚、古琴,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梧桐的諸多優點的話,那只能是:集大美於一身的梧桐,承載了太多的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