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林:李煜的梧桐

2020-11-30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一回讀詞,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相見歡》。因了《相見歡》,初識了憂傷的梧桐: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的這首詞,是從小學語文老師那傳來的。有一天語文課之後,我們在寫作業,語文老師一個人寂寂在黑板上寫,寫下這幾行長長短短的句子。我悄悄地讀,讀得唇齒生出清涼的幽香。

那時,我們小學是一排十幾間的紅磚瓦房,走廊前栽有長長一排梧桐,彼時是秋天,梧桐葉已黃。我不知道,是語文老師因了眼前的梧桐才想起了李煜的詞,還是語文老師也幽幽懷有一段清愁?那時語文老師高中畢業沒多久,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他高考落榜到學校,給我們一群鄉下娃教語文。我不知道一個高考落榜生成為一個鄉下代課老師,是一種暫時的安慰,還是理想未酬、獨對寂寞鄉野光陰的孑然失落。多年之後,我才知道,小學走廊前的梧桐是法國梧桐,根本就不是李煜詞裡的那種寂寞梧桐。李煜的梧桐是中國梧桐,它又名青桐,樹皮綠色,高大挺拔,能生長至四五層樓的高度,可堂堂擔起「喬木」二字。這種枝葉蓊鬱的喬木,喜歡陽光,好生於溫暖溼潤的環境中,所以南方多梧桐,南唐之國多梧桐。

後來,我讀了李煜的許多詞:「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可是,像涼風貼著湖面徐徐而過,貼在我心上的,還是寂寞梧桐啊。

中國畫裡很少見到梧桐,多的是松竹,也有杏梅。宋徽宗畫有一幅《聽琴圖》,琴者身著道袍,端坐樹蔭下撫琴,旁邊的木幾置一香爐。左右各有一聽者,一個執扇低眉如有所思,一個仰面神往,童子在側。琴音悠揚中,老松蒼翠,凌霄吐香,竹影橫斜。我嘆服著一個皇帝的畫作,可心底總有不甘:為什麼琴者身後的那棵樹不是梧桐呢?為什麼那麼多的畫者,筆墨丹青裡都繞過了梧桐?是因為松比梧桐更老嗎?

梧桐似乎只落落生長在詩人詞人的後院,伴著秋風,伴著細雨,自南唐,到宋代,到元代……一路低徊,一路憂鬱。

李煜的梧桐除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之外,還有「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秋風搖梧桐,黃葉翩翩飛,落於石井邊。秋雨已然下起,長空之下,更添一段新愁。長長的珠簾被玉鉤攏掛起來,誰人在簾邊小立,獨自消受這葉落雨落的時光呢?李煜的梧桐,是溼淋淋沉落在秋雨斜陽裡的梧桐,是悲秋的梧桐,是悵恨故國故園不堪回首的梧桐。即使,是春花萌發的季節,梧桐也是病愁的。他有一首《感懷》詩,詩裡寫: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悽悽。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是李煜的家國之悲,涼了梧桐。自李煜後,梧桐有了身世之感,有了家國之痛,有了沉痛憂鬱的氣質。

李清照一脈接續著李煜的聲氣腔調,在南方的紙窗下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著名的《聲聲慢》,詞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十四個字的疊詞寫起,才開篇,已是哀怨悽婉不盡。後面,只有用更悽冷的梧桐和秋雨來壓一壓了。彼時,女詞人已經南渡,北宋已亡,丈夫已逝,曾經耗盡心血收藏了十餘屋的書冊也在戰亂中被焚。遙望中原家萬裡,她身在多雨多梧桐的南方,獨自聽雨滴梧桐,看黃花滿地。國破家亡天涯淪落,她眼裡的梧桐秋雨,已然濃縮著一個南宋王朝的愁恨。

自李煜之後,自李清照之後,握筆寫詩詞的人,提筆的剎那大約都要先掂量掂量,心裡的那點涼風,夠不夠搖動一棵中國的梧桐。


相關焦點

  • 開封:尋找李煜詩詞文化遺蹟,梧桐小院成傳說,孫李唐步入新時代
    這還得從南唐時期說起,公元976年,當了15年的南唐皇帝39歲的李煜被宋太祖扒下皇袍套上囚衣,結束了自己的後主生活,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雖然此前他已經當了十五年的南唐後主。李煜被俘北宋時,宋太祖趙匡胤為他選了開封城西北角一個種了梧桐的院落軟禁。也就是現在的孫李唐村所在地。
  • 李煜短短4句「寫愁」詞,寫出王國維的「無我境界」,被世人盛讚
    「無言獨上西樓」是我們熟悉的句子,出自李煜的《相見歡》,「無言」是李煜真的無話可說嗎?還是他心中有話卻不願與人訴說呢?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是趙匡胤親封的「違命侯」,被幽禁在宋朝為他建立的「華美的囚牢」,不得與外人交往。
  • 梧桐二三事:風送梧桐葉,天涼好個秋
    早在《詩經》中,便有鳳與梧桐的一體雙生的記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作為鳳鳥青睞的棲居之所,梧桐被賦予了「高潔美好」的文化內涵。初唐詩人虞世南《蟬》云:「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以蟬自況,以挺拔疏朗的梧桐為棲身之處,喻指自己品格美好。梧桐也稱青桐,錦葵目梧桐屬,是原產於中國的高大落葉喬木。
  • 因一首詞而被賜死的皇帝,南唐後主李煜的悽美愛情
    唐朝時期的詩人數不勝數宋朝的詞人也是絡繹不絕,不管是李白杜甫還是孟浩然,他們大多都是仕途坎坷的詩人,可南唐後期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就是李煜,我想大家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因為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幾樹驚秋,梧桐中的離愁別緒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採桑子》李煜)梧桐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樹種,一直以來便受盡古人的喜愛,其又被稱作碧梧、青玉、庭梧、青桐、桐麻。作為古人眼中的吉祥之樹,《詩經》中便有著「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這樣一句,就連鳳凰也「非梧桐不止」,其受喜愛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 桐花、鳳凰梧桐、梧桐夜雨、木魚、古琴,集大美於一身的梧桐
    那麼在上古時期的傳說中,人們為什麼認為傳說中的神鳥鳳凰會棲息在梧桐樹上呢?原來古人看到梧桐樹葉從樹上落下來,也就喻示著秋天到來了,就很自然地將梧桐樹葉落下與四時節氣的變化聯繫起來,也就是一葉知秋的含義,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詩句。
  • 詩詞丨李煜:我在人間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開寶四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 開寶七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時的李煜,已經有所成長,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 人的一生,仿若落梅春雪,隨風而散。
  • 立秋:滿階梧桐月明中,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此刻,日曆翻開的是八月,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秋,是寓意豐收的字。三秋桂子,十裡荷塘,大豆、玉米、紅薯、棉花、水稻,一天一個樣,可著勁兒長。瀲灩春華,走到了秋實。「無語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句,是在他亡國後過著囚禁生活時,孤寂地躑躅於夜色庭院中,觸景生情,望著落葉梧桐發出的傷心感嘆。「一聲落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是元人徐再思的《雙調水仙子,夜雨》。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 封神之作:李煜的一首詞,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絕,你可讀過?
    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其中,這一首詞更是令人驚嘆,開頭前6字就讓人震撼。《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韓熙載夜宴圖—千古詞帝李煜
    有一回,李煜打獵回來,突然慈悲心大發,跑到監獄裡去當法官,寬大處理了一大批犯人。這韓熙載知道了,就倚老賣老地跟他提意見,說陛下呀,你越界了,這監獄可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啊。請你掏出三百萬私房錢支援一下國防建設,作為處罰吧。這李煜大概因為是已經完成了寬大處理犯人的目標任務了,所以那個心情很好,連說要得要得,您老人家可真是勇於糾正領導工作失誤的標兵啊。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是個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後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鬱不堪。不久趙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世稱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違命侯的封號,封他為隴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當時不該殺了兩個忠臣,太宗得知後非常惱怒。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為《虞美人》的詞。
  • 李煜是個才子,卻是個不會治理國家的皇帝,最終被毒死
    李煜是個才子,卻是個不會治理國家的皇帝,最終被毒死李煜從小就很聰明,他經常讀史書,擅長作詩,音樂和繪畫也是他的強項。當時他的心思都放在詩歌上,沒怎麼打理朝廷大事。當中原被宋軍佔領的時候,李煜不想讓宋朝來攻打自己,所以,他經常會獻禮給宋朝。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
  • 李清照和李煜,誰筆下的秋雨最纏綿,《雷雨》有哪些經典人物
    那一刻,已經國破家亡的南唐後主李煜,面對著早就一改朱顏的雕欄玉砌,抒發著自己的黍離之悲,他的愁,如同江水一樣,永無止境,永不停息。「昨夜風兼雨,簾篩颯颯秋聲」,那一場秋雨,令得他的愁苦更甚。可是,那真的怨秋雨來得不是時候嗎,不是,李煜心中愁苦難當,就算是沒有秋雨,彎彎的月牙兒高掛在空中,他也會嘆一聲「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詩詞丨李煜:我在這人世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正如李煜和小周后,她與他相遇於榮華,她陪他走過人生最灰暗的時光。01 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世界很大,眾生芸芸,人與人的每一場相遇都是緣。有的相遇剛剛好,如李煜和大周后,有的相遇不逢時,如李煜和小周后。公元954年,17歲的李煜被封為吳王。同一年,娶了司徒周宗18歲的長女周娥皇為妃。
  • 李煜少有的快意瀟灑,原來詞帝也有這樣的一面,讓人驚訝!
    李煜的經歷,一直被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的文學成就是因為他悲慘的人生經歷。或許苦難真的能夠給李煜帶來一些思考,但是他被稱為「詞帝」,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他的詞夠美、夠難忘。李煜的詞作加在一起也不過2000餘字,但是卻幾乎首首都是名篇。究其原因,李煜的作品不似一般的文人,他是藉助詞訴說自己不敢說出來的話。
  • 南唐李煜,春花秋月般的生活,他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當時這位小姑娘當自己姐姐睡後就有些犯困,於是她便跑回自己的宮殿睡午覺,在熟睡的時候,剛剛下朝的李煜走進了宮殿,正好撞見了睡著的小姑娘。當年的李煜看到她的睡姿,曾經寫下了一首詩詞用來紀念這時的場景,詩中寫道,這位漂亮的小姑娘就像天上仙女一樣,睡在美麗的床榻上,睡著的時候,臉上也是笑著的,引發人無限的情思。
  • 李煜在早年寫的一首《菩薩蠻》,見證了他與小周后約會時的場景
    李煜的名字,在中國史冊上留下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既是失敗的帝王,與此同時,他又是那個時代最傑出文人。李煜的一生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在被俘之前,他在宮中過著風花雪月、鶯歌燕舞的奢靡生活。南唐滅亡後,李煜被押送到宋朝,從一代帝王變為階下囚。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