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短短4句「寫愁」詞,寫出王國維的「無我境界」,被世人盛讚

2021-01-08 柚子話育兒

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稱「南唐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是我國詞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他雖然不是一位稱職的君主,但是他在我國晚唐時代的詞人之中,是當之無愧的詞聖。

李煜的詞,大致分為降宋以前和降宋以後兩個階段。

細品其詞,我們可以發現,李煜詞的意象構成,是和他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密切相連,與他的人生境遇融為一體,是隨著他本人的命運遭際,思想感情的大起大落的變化而變化。

「無言獨上西樓」是我們熟悉的句子,出自李煜的《相見歡》,「無言」是李煜真的無話可說嗎?還是他心中有話卻不願與人訴說呢?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是趙匡胤親封的「違命侯」,被幽禁在宋朝為他建立的「華美的囚牢」,不得與外人交往。

《南唐二主詞箋注》中有這樣一句話:「其尤為擅長之處,則是善於把某些具體的感情進一步做更深的概括,使之上升為帶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生體驗。」

但凡有些人生經歷的人,誰會沒有各種各樣的憂愁?誰會沒有體味酸甜苦辣鹹的人生滋味?此處的「獨」字告訴我們,此時的李煜是孤獨的,是無人陪伴的,他的心情也是無人能體會的,像李煜這樣的偉大人物則是孤獨者中的孤獨者,正所謂曲高和寡,他們只能孤獨地行走於人世間。內心的寧靜。

孤獨的、無言的李煜登上西樓,「西樓」這個意象在古詩中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西樓」是李煜引用的一點,出自「織女入西樓」,這個天文現象被歷代詩人引用,先是用來比喻男女之間的別離之苦,又用來說友人的分離,後來又直接虛化為「悽涼、悲苦」的意向。

李煜不說悲苦,而是用「西樓」這個意象,隱喻地表達了自己的悽苦。

「月如鉤」說了當晚的月相,彎月又叫殘月,表現了李煜心中的破裂之感。而「鉤」又是金屬,李煜不用柳葉,也不用其他,用「鉤」字更能順應當時的「涼」。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句話「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李煜的筆下是「有我之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說人不能像草木一樣無情,言下之意是草木無情。既然草木無情,那麼梧桐怎麼會寂寞呢?所以梧桐不會寂寞,寂寞的是詞人自己。

寂寞的詞人看到無情的梧桐,便也覺得梧桐也寂寞了,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梧桐也是詩歌中的常見意象,它常常是悽涼悲傷的象徵,所以用它來傳達李煜此時孤獨悲苦的心情也是很恰當的。

「深院」不是一般大戶人家的深深庭院,這個「深院」有它特殊的文本語義。它將寒冷、蕭瑟的清秋鎖於院內,讓李煜倍感清涼;將南唐皇帝牢牢鎖於院內,讓李煜想得自由卻不能。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句李煜直抒胸臆,是離愁使他無言,使他寂寞。

仔細想來,「愁」是人類的一種抽象情感,它既不能實實在在地觸碰到,又不能實實在在地看得見,那它怎麼能剪呢?怎麼能理呢?這裡,天才詞人巧妙地將「愁」具體化,「愁」變得可以剪了,只是綿綿愁思剪不斷;「愁」變得可以理了,只是愁之多、愁之深、愁之亂,又該從哪裡打理呢?

李煜的「別是一般滋味」到底是什麼滋味呢?曾經堂堂的南唐帝王,今時惶惶不可終日的囚徒。這其中滋味,恐怕無人能理解吧?

相較於「不是滋味」來說,「別是」的說法就要文雅很多。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宋人黃升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寫到:「此詞最悽婉,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這樣評價李煜:「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始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他不幸地失去了南唐,卻幸運地開創了詞的帝國。在那裡,他將永世為王。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大抵如此吧!

蘇軾灑脫,稼軒豪放,李煜悲愴,納蘭情深在宋代詞人中,最璀璨耀眼的有三個: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我讀的這本《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李煜的詞為主題,還寫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更是給他賦予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在宋代詞人中,最璀璨耀眼的有三個: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而宋代之前詞人的巔峰,那無疑是李煜。

這本《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再現了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與作為皇帝的悲哀形象。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蘇軾詞傳》,蘇軾,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活動期間,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9.9元,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是個不錯的機會!

點擊下方商品卡:

相關焦點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他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期間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李煜半夜睡不著,出門後的所見所聞。以及透過所描繪的一幅秋夜悽清畫面,將李煜亡國被俘後,心中無限的惆帳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 李煜一詞很多年無人模仿,納蘭性德睡不著寫一首,不料成了經典
    王國維曾經在《人間詞話》中留下這樣一段話:尼採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寫出血書的又何嘗只有帝王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通百姓的生活比起帝王來說同樣悲慘。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 辛棄疾:卻道天涼好個秋 無一字形容愁,卻將愁寫出了新境界!
    古典詩詞中,書寫過的最多的情感,就是愁了。縱觀整個詩詞史,抒發愁苦的作品數不勝數,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還有李清照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相信就算是沒有接觸過古代文學的人,聽到這幾句詩詞是都不會陌生。
  •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
    李煜一首絕命詩,短短4句話美到心醉,卻寫盡無限血淚和心酸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這首悽婉的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個字,道盡人生悲涼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立刻解決掉李煜,而是給他封了違命侯得虛名,將他囚禁起來。這不僅能展現他的「仁慈」,也是給其他臣子的警示,一舉兩得,趙匡胤何樂而不為呢?兵敗後李煜被押解北上汴京,而後囚禁於此,漫漫的囚徒之路開始了。日子得過且過,李煜除了每日必要的禮儀外,唯有寫些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緒。其中有一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雖然在現在來說很少人知道,比較冷門,但卻不失為一聯佳作。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覺得李清照是「詞別是一家」?
    墨醬對這一問題也作了一點功課,認為王國維之所以在《人間詞話》中對李清照隻字未提,原因大抵如下:首先,我覺得必須注意到一點,李清照對詞學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王國維也是如此。我們先看看李清照的詞學理論有哪些?李清照的詞學理論主要在她的《詞論》裡,北宋詞人,除了周邦彥,基本上都被她批駁一番,因為,李清照覺得「詞別是一家」。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宋代志南和尚寫的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其實詩中並沒有杏花,他只是寫了杏花開放時的雨而已,但這「杏花雨」3字卻歷來被後世稱道;李清照的筆下的雨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用雨寫愁是李清照很擅長的寫法,這點點滴滴雨與梧桐落葉一起,飄進了人的心坎裡。讀了志南和李清照的兩個名句,我們就能發現要寫好雨,最重要的是寫出雨中的情。
  • 李煜這首詞之後,難有人寫出更動人的相思:一寸相思千萬緒
    南唐後主李煜,便是其中十分著名的一顆璀璨明星。在他的筆下,寫出了很多著名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蝶戀花·春暮》十分的不錯,裡面的名句歷來為人稱道。對她千萬般思念,在遼闊的天地裡,竟無一處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緒。最後的結尾處,作者將這種無處躲藏、安置的相思之情,無限的向著外面延伸開去。其實,古代描寫相思的也不少,但是宋代賀鑄的 :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稱快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李煜最「豔」一首詞,寫女子最美部位,有人大罵,有人拍手叫絕 談到後主李煜,後人有一句說的很恰當:「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他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犯下了許多政治錯誤,在亡國之後,他依舊沉溺於自己的文學夢中,囚禁中還不忘大書特書自己的亡國傷感之情。
  • 孫夏賦 | 王國維「三境界」與審計
    王國維本人不研究更未從事過審計,他的「三境界」說也無特指審計,可以說「三境界」與審計沒啥直接關係 ;審計人看「三境界」說,自然會反觀自身,形成審計鏡像,則可毫無疑問地說,王國維「三境界」與審計大有關係。王國維是誰?不知有無重名。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 封神之作:李煜的一首詞,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絕,你可讀過?
    「無言獨上西樓」,可以說一開頭6個字便驚豔了世人。李煜所勾勒的畫面,不僅僅是一個孤身登樓的身影畫面,還有著「無言」二字所賦予的面部愁苦的神態。對於亡國後的李煜來說,默默無言,獨自登上西樓的情形,所包含的內容就太多太多了,也極易讓人聯想到詞人內心,究竟有哪些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30歲時候妻子去世,王國維寫出「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王國維只活了50歲,生於1877年,比魯迅早了4年。他們雖然是同一時代的人,但是卻總感覺相差了一個時代。在王國維30歲的時候,卻經歷結髮妻的病重去世。兩人在1896年結婚,到了1927年,王國維只能帶著三個最大只有8歲,最小也只有3歲的兒子為妻子送葬。
  • 詩詞中的「愁」,是真的愁,還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古代詩詞大家們太能寫愁了。把愁寫出長度: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把愁寫出重量: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把愁寫出形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把愁寫出個性:「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把愁寫出數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