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是奢侈品,俗話說「窮玩車富玩表」可見一塊手錶的價值超過一輛車,甚至是超過一套豪華別墅。對於這些所謂的名表,一旦出了問題,修理起來也是非常困難的,一般的專櫃是沒辦法修理的,弄不好還會修理出更嚴重的問題。
何女士有一塊卡地亞的手錶,是去年6月份在卡地亞專櫃花了38000買的,今年6月17號剛好用了一年時間,這塊表出故障指針不走了,她送去維修之後,結果沒想到修出了新的問題。一開始拿去卡地亞專櫃的時候,工作人員表示是磁的問題,就給表做了消磁處理,花了七八分鐘的時間。原來何女士的手錶經常放在手機電腦等電器旁邊,出現了磁化導致指針變慢。
維修起來倒是很容易,可是消磁第二天,手錶出現了更大的異常,整個錶盤震動,錶針也是時走時不走,搖一下走,搖一下又不走。這次的問題更加嚴重,於是何女士趕緊把表送到了卡地亞專櫃。而這一次專櫃判定手錶屬於人為損傷,可是何女士不認同。之後手錶被送到了上海總公司檢測,但是檢測的結果還是一樣,在錶盤11點位置表耳出現磕痕,1點位置處表耳佩戴處有小磕點,導致錶盤晃動。
總部檢測也定論為人為損傷,而且更離譜的是還需要何女士自己承擔3700塊錢的維修費。但是在何女士看來,即使真的是人為,也是卡地亞專櫃的工作人員所為。何女士懷疑是專櫃第一個接觸手錶做消磁時候造成是損傷。
表在何女士的手裡沒有摔過也沒有磕碰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對於何女士的懷疑,專櫃卻表示他們設有全程的監控錄像,他們的操作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領導也看過視頻了,但是這個視頻不能給何女士看,這讓何女士有很大的異議。有監控視頻卻不提供給消費者,何女士更加的懷疑是專櫃工作人員。3700塊錢的維修費何女士願意支付,但是何女士卻表示自己要弄明白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對於何女士的要求,卡地亞中國區公關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有嚴格的作品接收機檢測流程,接收作品內的房間裡面有多臺監控,所有的拆包和檢測過程都是在攝像頭下進行。他們的工作人員在消磁過程中並未損壞手錶。
想要看監控,需要何女士通過當地的領導部門來出具相關的調查問詢函之後,才能提高監控。最後的結論還得這塊38000的手錶還是何女士自己造成的損傷,3700塊錢的維修費由何女士承擔。
如果說何女士對這個檢測有疑問,何女士可以聯繫國內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最終何女士把問題反映給了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也已經介入調查。同時何女士表示自己會對手錶再做一次鑑定,看看是否是人為損傷。
38000的手錶如果不說出價格,有幾個人能看出這塊表的價值。說實話卡地亞的手錶還是第一次聽說,聽得最多的是卡地亞的首飾,非常受到女性的熱愛。不管是手錶還是首飾,這齣了問題肯定第一時間找專櫃,畢竟幾萬塊錢的東西,不可能說壞了就扔了。第一次出問題,專櫃解決之後,何女士就戴著表回家了,第二天卻又發現新的問題,而且更嚴重,這個不得不懷疑是工作人員搞錯了,弄了新的問題出現。
雖然說何女士也有一定的嫌疑,並且是第一次修好之後,第二天才發現嚴重的問題,但是卡地亞方面也不能武斷的認為就是消費者自己弄壞手錶的,要知道幾萬塊錢的東西,誰不會好好的愛惜,而且還是變盤上出了問題,要是外觀什麼的出了問題,懷疑是佩戴不當造成的還可以理解,這裡面出問題就難以接受說是消費者自身造成的。如果說任何問題都武斷的定論,這是不是太敷衍了,是不是存在推卸責任的嫌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