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鼠患成災 8隻獵犬7小時殺死700隻老鼠

2020-11-27 中國青年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近日,英國薩福克郡的一家養豬場老鼠成災,它們偷吃糧食,同時對家畜也存在潛在的威脅。農戶無奈之下找來了8條諾福克梗犬,這些小型獵犬不負眾望,7個小時就殺死了700多隻老鼠,有些老鼠竟然有1公斤重。

  這8隻狗狗都屬於一個捕鼠小組,平時免費為居民提供滅鼠服務。34歲的Ed Cook是捕鼠小組的負責人,他表示,該小組致力於改進傳統的捕鼠方法。根據2004年的《狩獵法》,捕鼠在英國是合法的。Ed認為,用獵犬來捕鼠比毒殺老鼠更加人道,因為狗狗可以在幾秒鐘內殺死老鼠,但毒藥需要48小時才能見效,這樣老鼠會死得很痛苦。Ed還表示,捕鼠是獵犬的天性,基本無需訓練。

  Ed回憶道,第一次到農場調查時,穀倉裡到處都是老鼠。它們不僅啃食糧食,給農戶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而且老鼠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數量會急劇增加,當人們發現問題時,老鼠的數量可能已經達到了數千隻。訓練獵犬捕鼠是一種非常好的除害方式。(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相關焦點

  • 養豬場鬧鼠患 8條小獵犬7小時咬死700隻老鼠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英國的薩福克郡一家養豬場因為鼠患太嚴重,不得不求助一支民間的捕鼠隊。這支捕鼠隊果然身手不凡,他們採用傳統的捕鼠方式,而不是現代的老鼠藥,一出手,7個小時內就殺死了700多隻老鼠,大大震懾了這家養豬場裡及其附近地區橫行的鼠輩門。
  • 英國8隻獵犬7小時捉700老鼠創紀錄,堪稱勞模,主人說是本能
    在英國薩福克郡一座養豬場裡,勤勞能幹的8隻獵犬在僅僅7小時內捕獲了超過700隻老鼠,工作效率非常高,堪稱勞動模範。這成功幫助人們解決了鼠患問題。 這些老鼠曾給當地農場主帶來很大的困擾。它們在農場裡「安居樂業」,啃食被儲存的食物和動物飼料,傳播疾病。它們的體積很大,在被捕獲的老鼠中,最重的一隻體重超過1kg。
  • 養豬場鬧鼠患 8條小獵犬7小時咬死700隻老鼠 捕鼠隊:比滅鼠藥人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9日報導,英國的薩福克郡一家養豬場因為鼠患太嚴重,不得不求助一支民間的捕鼠隊。這支捕鼠隊果然身手不凡,他們採用傳統的捕鼠方式,而不是現代的老鼠藥,一出手,7個小時內就殺死了700多隻老鼠,大大震懾了這家養豬場裡及其附近地區橫行的鼠輩門。
  • 鼠災泛濫令人頭大 英8隻獵犬7小時捕獲700隻 主人淡定回應引熱議
    俗話說「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貓捉老鼠才是常態,然而,英國一農場卻一反常態,用獵犬來捕捉老鼠。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0日報導,近日,由於鼠災泛濫,英國東部薩福克斯郡的一家養豬場上演了一場「狗鼠大戰」,8隻「捕鼠犬」在7個小時內一共捕獲了700隻老鼠,不光拯救了農場還創下捕鼠機構捕獵期間的最高紀錄,工作效率之高堪稱「勞模」,解決了令人「頭大」的鼠患問題。
  • 「狗拿耗子」公司,向養豬場派出8隻小獵犬,7小時捕鼠700多隻
    因為在古時農耕社會,狗狗的主要作用是輔助獵人打獵和看家護院,而貓咪的主要作用是捕捉家中老鼠看顧糧食,在狗狗和貓咪分工明確之下,夠跨界抓耗子,就顯得多管閒事了。其實,人們早就已經發現,狗不但捕捉老鼠,而且有些種類的狗還非常擅長,它們獵殺老鼠的效率甚至遠勝於貓!比如一些小型梗類犬,捕捉老鼠完全是發自本能。
  • 這8隻狗逮了700隻老鼠拯救了農場鼠患
    恰好最近英國的一家農場,農場主幾乎天天都在發愁,因為農場裡有太多的老鼠了,由於農場主極力拒絕使用化學物質,就向附近的親朋求助,於是一位壯漢帶著他的8隻」諾福克梗犬」來到了農場裡。這8隻埂犬看見老鼠眼睛就像放了光一樣,經過大半天的「大開殺戒」,共捕獲老鼠700多隻,鋪滿了整個地面,場面十分壯觀。
  • 7小時抓700隻老鼠,此犬的捕鼠能力比貓還牛,堪稱「原野小精靈」
    英國捕鼠組織專門飼養、訓練諾福克犬抓老鼠,並且免費提供給當地居民捕鼠服務。這些汪星人擁有偶像的外表也兼具實力,日前在一間鬧鼠患的養豬場出動任務,光是7小時就抓到700多隻大老鼠,讓不少網友看了直呼,超壯觀!英國捕鼠組織日前在臉書上傳了貼文並註解,這些狗狗昨天做的工作,8隻狗,730隻大老鼠。
  • 養豬場出現鼠災,8隻狗7小時捉住700隻老鼠,比貓還厲害的高手!
    在英國有一家專業的抓老鼠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飼養了很多種抓老鼠的狗狗,但是其中就要屬諾福克梗犬最厲害。這個組織是專門幫助當地的居民抓老鼠的,最近當地有一家養豬場鼠災很嚴重,於是組織便派了8隻諾福克梗犬來幫忙。
  • 狗狗一邊玩一邊抓老鼠,7小時抓730隻,這比老鼠藥都厲害
    別以為只有貓咪才會抓老鼠,狗狗也是抓老鼠的一把好手,這一類狗狗被稱為梗犬。以前,不少牧場、農場、紡織廠等,都會養一隻梗犬用來捕捉老鼠和其他有害的小動物,避免它們破壞東西。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都會用老鼠藥,但對比起用梗犬捕鼠,效果真的不咋地。
  • 英有一種梗犬是專門捕鼠,8犬獵殺700多鼠
    在食物鏈中,貓是老鼠的天敵,貓獵殺老鼠是本能,捕鼠能力非常強,而犬類呢?在歇後語中則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實際上狩獵也是犬類的本能,經過訓練,犬類也具有非常強的捕鼠能力,所以在英國,就有一種梗犬犬類,被培訓成專門捕鼠隊伍,狗拿耗子不再是多管閒事。
  • 洞庭湖鼠患調查:天敵減少致田鼠超生成災(圖)
    截至6月26日,鼠患重災區益陽市大通湖區滅鼠90多噸,「有效降低害鼠入侵勢頭」。7月13日,經過「嚴打」,記者在大通湖區北洲子鎮的東方田鼠防控示範區內,看到殘留不多的東方田鼠繼續在細雨中爬動著,試圖找到通過堤壩的洞口。
  • 7小時抓到700多隻大老鼠,這下貓咪要失業了
    導讀:記得小時候,家裡面養貓的基本都是用於捕捉老鼠,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貓咪再也不用捕捉老鼠了,反而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被人們從小嬌生慣養著,漸漸地失去了捕捉老鼠的能力,甚至有些貓咪見到老鼠還會感到害怕???
  • 狗狗一出手,就抓了730隻老鼠
    說出來恐怕很多人都會有一點驚訝,那就是狗狗居然會抓老鼠,抓起老鼠來,一點也不遜於貓咪,甚至說超級厲害!在一個農場裡面,老鼠一直在不停地泛濫著,令鏟屎官非常頭疼。沒有想到是自家的狗狗們竟然都會抓老鼠,而且快準狠,將這些老鼠全都消滅了。
  • 鼠年莫斯科老鼠「大行其道」寵物鼠熱銷帶來鼠患
    鼠年莫斯科老鼠「大行其道」寵物鼠熱銷帶來鼠患 2008年01月02日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日電 隨著2008中國農曆鼠年的到來,俄羅斯出現寵物鼠熱銷的火爆現象,但被遺棄的寵物鼠也給俄羅斯帶來了鼠患。
  • 家中一天粘死五隻老鼠
    近日,夏令熱線接到市民張女士來電,稱自己家中鼠患成災,普通老鼠藥已沒什麼效果,她和家人都心急如焚。板上粘死5隻老鼠近日,記者來到安順路240弄21號紡大小區。「老鼠順著樹木爬上來,咬破紗窗,進到家裡來。」張女士說,「家中有老鼠啃噬的痕跡,只是不知道它們藏在哪兒。」而在張女士家門外,還放著不久前她用來滅鼠的粘鼠板。記者看到,板上總共粘了五隻個頭較小的老鼠。張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就是她一天的「戰果」。從張女士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家中的窗簾、紗窗和家具等,都有老鼠齧咬的痕跡。
  • 「養貓治鼠」的8年孤島試驗
    原標題:「養貓治鼠」的8年孤島試驗以往到了這時候,農戶最擔心的就是田裡的鼠患問題——猖獗的老鼠成片地吃掉稻穀,在田邊打洞安家,破壞農業設施。農民以前只能採取放老鼠藥、請工人電老鼠、抓老鼠等老辦法來治鼠患,不僅成本投入大,而且不利於發展綠色安全生態農業。   不過,自從去年「聘請」了一批「滅鼠高手」——上百隻貓後,陸泉沙農場的鼠患就下降了不少。
  • 老人養349隻老鼠 每天買饅頭餵它們導致家裡到處鼠窩
    老人養349隻老鼠?這是什麼情況?! 老鼠這物種不僅吃咬你家的東西還會傳播細菌疾病,人們唯恐避之不及,這位老人怎麼養了這麼多?原來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老人的預料。原來事發重慶南岸區城南世家的周大爺家,他家本來有一兩隻老鼠,他看著可憐,就餵東西給他們吃,沒想到引來更多的老鼠,趕也趕不走,周大爺便買饅頭餵它們吃,最後鼠患成災,家裡到處都是老鼠,氣味難聞。
  • 洞庭湖畔剿鼠患
    新華社長沙7月22日電 題:洞庭湖畔剿鼠患新華社記者譚暢、蘇曉洲記者近日從湖南省常德市、嶽陽市一些湖畔縣市區了解到,各地採取了包括投放鼠藥、設置電子捕鼠器、修築臨時防鼠牆等方法應對鼠患。茶盤洲鎮黨委書記易超介紹,今年汛情以來,鼠患「來得又急又猛」。21日,記者在沅江市茶盤洲鎮玉竹村看到,這裡湖堤、臨湖農田周邊,到處都有老鼠洞穴。「水稻、苞谷、青菜、樹苗,什麼都一通亂咬,搞得我睡覺都睡不安!」談及汛情期間翻越堤壩潛入田間的「入侵者」——老鼠,玉竹村村民鄧發輝心煩氣躁地說。
  • 滅鼠大王曾滅鼠百萬隻,老鼠的屍體論噸計,直至去世也沒公布藥方
    老鼠是一種非常讓人生厭的動物,因為老鼠會偷吃糧食,破壞莊稼,咬壞家裡的家具和衣服等等。如果家裡出現老鼠一定會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但是卻有這樣一個人,可以令老鼠聞風喪膽,比見了貓還可怕。因為他曾經在廣西南寧殺死了35萬隻老鼠,光老鼠的屍體就有82.6重。這個人就是邱滿囤,1934年他出生河北省無極縣郝莊鄉。
  • 香港食環署:首輪小區滅鼠行動有成效 捕獲793隻老鼠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環署)在全港各區進行的2019年首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已於6月28日結束。期間,食環署共收集1035隻死鼠及捕獲793隻老鼠,並作出268宗相關檢控,指該行動有效強化了地區防治鼠患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