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梧州市動物園河馬媽媽囡囡與她的第一個寶寶「哆哆」在一起。(資料圖 ) 西江都市報記者 何鎏/攝
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謝韻 通訊員 朱海凌)5月15日凌晨4點,梧州市動物園的河馬媽媽「囡囡」成功產下了一隻小河馬,這是市動物園成功繁殖的第二例小河馬。但由於河馬媽媽的護崽情緒比較嚴重,因此河馬寶寶的性別目前還不能確定。
河馬媽媽「囡囡」於2008年出生,現在7歲多了。在經過去年9月、10月份的配對合籠之後,河馬媽媽「囡囡」出現了懷孕症狀,因此動物園工作人員密切關注母河馬「囡囡」的行動及飲食狀態,並做好日常記錄。
已於2013年「遠嫁」江西進行繁殖交流的頭胎寶寶「哆哆」。(資料圖片)
據悉,河馬的懷孕期是8個月,預產期為今年的5月份。由於河馬的特殊習性,交配、產仔、哺乳都在水中進行,所以從4月份起,動物園工作人員就把河馬池的水位降低到70cm,確保小河馬誕生及哺乳期的安全,並且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觀察,及時做好情況記錄。同時,工作人員在河馬區周圍張貼告示,防止遊客驚嚇到待產中的「囡囡」。
5月15日凌晨4點左右,值班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河馬池多了個新成員。但河馬寶寶剛剛降生,河馬媽媽的護崽情緒比較嚴重,連飼養員也不能靠近,因此工作人員無法為河馬寶寶拍照留念,就連河馬寶寶的身高、體重、性別,以及健康狀況等,均未能仔細確認。只能等到其長大一些之後,才可以通過生活習性等方式加以區分。但據工作人員觀察,河馬寶寶一出娘胎,就會睜著眼睛遊泳和潛水,樣子十分可愛。
自小河馬降生後,一方面,動物園工作人員專門給河馬媽媽加餐,多餵食多汁、含鈣、蛋白質、維生素多的食物,以保證哺乳期的河馬媽媽有充分的營養。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在河馬區周邊設置遮光網和告示,防止河馬媽媽和小河馬受到驚嚇。待小河馬出生約一個月,各項指標和情況穩定後,才正式與遊客見面。
愜意享受動物園工作人員淋水降溫的河馬。(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