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湖星圖緊鄰昆秀湖兩岸四季,時節與顏色交融,復刻在湖岸一公裡寰幕玻璃幕牆星韻水園、林下花園、水谷 HUB等功能區將湖岸美景延伸至社區各個角落勞作時偶然一瞥的湖色,或茶杯上浮現的光影由眼入心的美好,尤其珍貴。今天我們來聊聊龍湖"寵"愛空間站。
上海龍湖星圖
擁有一個名字,大概是萌寵與流浪動物之間,最顯而易見的區別。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流浪貓狗有5000萬隻,它們可能正在面臨飢餓、車禍、捕殺、無序繁殖……擁有一個名字對流浪動物而言,不單單是擁有了一個稱呼,更是擁有了一個主人,意味著一次重生。所幸的是,從來不乏愛的力量,他們致力於救助流浪動物,為它們找到新的家。
作為滬上流浪動物救助代表組織之一——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的創始人,王阿姨救助的第一條流浪狗是一隻眼睛看不見的串串,"後面就一直救,沒有停下來過",王阿姨一直相信,"所有生命都值得被寵愛"。從2002年的50隻"毛孩子",到現在的1000多隻流浪狗,領養基地的規模一直在擴大,盡最大努力救助、照顧那些走丟或被遺棄的流浪動物,並為它們找到合適的主人。
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
近幾年來,舉辦公益領養的空間與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為基地的流浪貓狗重回家庭提供了新的助力。王阿姨了解到龍湖華涇天街曾多次跨界公益,便藉助天街場地舉辦領養活動。截至今年6月,"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共在天街舉辦了7場活動,幫助161隻流浪貓狗找到了新的家。
每場愛心領養活動,都吸引大量義工、志願者、領養人等愛心人士參與其中,儘管身份不同,大家對流浪動物保護的態度卻是一致的。
義工&志願者:毛孩子的中途守護者
Lydia長期在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當義工,把照顧狗狗當作一份不領薪水的"工作"。基地是流浪貓狗的過度倉,幫助它們離開基地,找到新的主人,進入新的家庭,重新獲得安全感,這個過程讓她內心充滿巨大的幸福感, "救助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我很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作為前領養人,"返場"當義工的老葉對流浪狗回歸家庭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狗狗的到來讓彼此都變得更好,只要主人精心地照顧它們,它們的改變就會成為你的夥伴"。他也呼籲大家參與到"領養代替購買"的公益活動中來,為更多小生命找到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