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酸鹼質子理論」判斷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方法研究

2020-12-05 活化能

摘 要: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學生運用水解的知識解決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緩衝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方面有所困難。本文從酸鹼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概念的分析對比入手,分析質子理論在討論鹽類水解後溶液酸鹼性的判斷方法,輔例以質子理論解決鹽類水解的幾個典型問題,從而揭示酸鹼反應的本質。

關鍵詞:鹽類水解;質子理論;溶液的酸鹼性

在酸鹼的概念描述中,人教版化學教材必修1中,從電離出的陰、陽離子的角度定義了酸和鹼。該定義維度下的酸和鹼,其實就是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中的酸和鹼。這種理論應用廣泛且易於初學者接受,加之pH概念的引入,酸鹼的強度得以量化。但是,這種理論只能在酸鹼的水溶液中使用,對那些不溶於水卻能表現出酸鹼性的物質,阿倫尼烏斯理論不能對其進行分析。

例如,氣態的NH3在這種理論中就不是鹼了,因為它不能直接電離出OH-。布朗斯特和勞裡提出的質子酸鹼理論,彌補了一些阿倫尼烏斯理論中的不足。質子酸鹼理論認為,能接受質子(H+)的物質是鹼,能提供質子的物質是酸。酸提供質子後成為它的共軛鹼;鹼接受質子後成為它的共軛酸。酸鹼質子理論使得酸鹼概念及酸鹼反應的範圍擴大化,同時擺脫了酸鹼反應必須發生在水中的局限性,解決了非水溶液或氣體間的酸鹼反應,並把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弱電解質的電離(解離)、酸鹼中和反應、鹽類水解等反應概況為一類反應,即質子傳遞式的酸鹼反應。本文從質子傳遞的角度入手,對比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有關問題的分析;選取鹽類水解問題中用電離理論分析遇到的困惑點,架構質子理論來解決鹽類水解的有關問題,並對教學和習題進行反思。

一、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對比分析鹽類的水解

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把鹽與水發生的作用叫做鹽類的水解,即強酸弱鹼鹽和強鹼弱酸鹽溶於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陰離子可分別與水電離產生的 OH-或 H+生成弱電解質——弱酸或弱鹼。根據此概念,下表對比了NH4Cl溶液和Na2CO3溶液在電離理論和質子理論角度下水解過程。

根據電離理論NH4Cl完全電離,電離出的NH4+結合水分子電離出的OH-,從而促進了水的電離,溶液中 H+濃度大於OH-濃度,使溶液呈酸性。根據質子理論,NH4+就是酸,能電離出質子即 H+,與H2O為H3O+,如此看水解反應,就是酸鹼反應的一種類型。因為酸鹼反應的實質就是質子在酸和鹼之間的傳遞,NH4Cl的水解反應即是作為酸的NH4+和作為鹼的H2O之間發生的質子傳遞過程。Na2CO3的水解用電力理論和質子理論解釋區別不大。

以上對比分析說明,酸鹼質子理論中的強鹼弱酸鹽的水解與電離理論類似。但是,強酸弱鹼鹽的水解則不同。在電離理論中強酸弱鹼鹽溶液的酸性來自於H2O電離出的H+,而酸鹼質子理論中強酸弱鹼鹽溶液的H2O起著結合質子的作用,溶液的酸性則來自於溶質中的陽離子水解給出的質子。

二、利用質子理論分析鹽類水解的幾個典型問題

1.分析正鹽溶液的酸鹼性

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第一部分的科學探究中,從學生比較熟悉的鹽類物質入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並運用歸納法分析鹽類的組成與鹽溶液酸鹼性的對應關係,然後用電離理論解釋酸鹼性的成因,環環相扣,由表及裡,課堂組織十分方便。若藉助酸鹼質子理論分析酸鹼性,也能夠十分快速直觀的得出結論,甚至對鹽溶液呈現出不同酸鹼性會有更加本質的理解。如教材「科學探究」部分關於溶液的酸鹼性,可設置如下的對比分析。

NaCl、Na2SO4是既不能給出質子又不能接受質子的物質為非酸非鹼物質,溶液呈中性;Na2CO3、NaHCO3、CH3COONa中,陰離子都能接受質子,屬於鹼,溶液呈鹼性;NH4Cl、(NH4)2SO4中,陽離子能給出質子,屬於酸,溶液呈酸性。酸鹼質子理論更深層次地揭示了酸鹼的本質,更加直觀的說明本節內容引言部分「Na2CO3俗稱純鹼,明明是鹽,卻要稱作鹼」的原因,有利於學生形成從物質間的內在聯繫層面上理解酸鹼。

2.分析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

關於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在日常學習中往往只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通過測定鹽溶液的酸鹼性來歸納和判斷,是一種基於事實性知識的教學,學生往往陷入孤立的死記硬背當中去。質子理論可以運用共軛酸鹼的電離平衡常數大小的定量關係,引領學生形成酸式鹽(兩性物質)溶液的酸鹼性判斷的一般方法,從而形成聯繫的知識體系,是一種觀念上、方法上的教學。

例:已知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計算kb(HCO3-),並判斷NaHCO3溶液的酸鹼性(其中ka1ka2表示碳酸的第一級,第二級酸式電離,kb表示HCO3-的鹼式電離)。

解:根據酸式電離的定義,求出鹼式電離常數如下:

由於kb(HCO3-)>ka2,故NaHCO3的鹼式電離強於酸式電離,溶液呈鹼性。在酸鹼質子理論中酸和鹼具有同一性,互為存在條件,在一定條件下又朝著與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這是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在共軛酸鹼對中,酸的強度越大,其共軛鹼的強度越小;鹼的強度越大,其共軛酸的強度越小。

3.分析不同弱酸鹽溶液的鹼性強弱

例:已知HClO,CH3COOH,HNO2都是弱酸,其電離常數ka分別為3.0×10^-8,1.8×10^-5,4.6×10^-4。請計算其共軛鹼ClO-,CH3COO-,NO2-的電離常數kb,分析並驗證0.1mol·L-1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的大小順序。

即0.1mol·L-1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的pH大小順序為:NaClO>CH3COONa>NaNO2。

4.分析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共軛酸、共軛鹼混合液的酸鹼性

例: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混合,分析並驗證混合後溶液的酸鹼性。若是將等量的HCN和NaCN混合呢?(已知ka(CH3COOH)=1.8×10^-5,ka(HCN)=5.0×10^-10)。

解:上述分析可知,ka(CH3COOH)=1.8×10^-5,kb(CH3COO-)=5.56×10^-10;ka>kb,即等物質的量的溶液混合,以共軛酸的電離為主,溶液呈酸性;若換成將等量的HCN和NaCN混合,ka(HCN)=5.0×10^-10,kb(HCN)=2.0×10^-5,即等物質的量的溶液混合,以共軛鹼的電離為主,溶液呈鹼性。

在中學化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涉及緩衝溶液的酸鹼性,以及緩衝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的大小判斷,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分析判斷出溶液的酸鹼性。酸鹼電離理論中對於相關問題解決辦法述是「相比中和反應,水解的趨勢是微弱的」,會讓人誤認為等物質的量的弱酸與對應的鹽(如CH3COOH和CH3COONa)相混合以後其溶液一定呈酸性,而等物質的量的弱鹼與對應的鹽(如NH3·H2O和NH4Cl)混合則會呈鹼性。以上的判斷對上述2個具體的例子是正確的,但是並不代表可將上述結論推廣為一般規律,如我們在本例中,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呈鹼性。酸鹼質子理論可以非常迅速的通過比較kakb的相對大小判斷緩衝溶液的酸鹼性,這是電力理論不可比擬的地方。當然,溶液的酸鹼性不僅與酸鹼的電離常數有關,還與酸鹼的濃度有關,如,將CH3COOH和CH3COONa的按照不同的物質的量濃度混合,混合溶液可以呈酸性、鹼性,也可以呈中性。

三、對教學和試題的反思

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學生運用水解的知識解決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緩衝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方面有所困難。酸鹼質子理論作為酸鹼電離理論的延伸,不僅定義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而且其共軛酸鹼對間的關係更是揭示了酸鹼反應的實質。學生利用共軛酸鹼對電離平衡常數的定量關係,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以酸鹼質子理論對鹽類水解進行教學,具有實際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駱無忌,馬洪明.鹽類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6):77.

[2] 王春芳.「酸鹼質子理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6):21.

[3] 方高飛.教材做加法 學業做減法[J]化學教育,2016(3):30.

[4] 楊帆,陳璐,姚建萍. 以鹽類水解為例談大學與中學化學教學的銜接[J]化學教育,2013(5):44.

[5] 化學原理補正.有關鹽類簡單水解反應的討論[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ae5b6b0102v5ac.html,2014-10-01.

作者:鄭洪開單位: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湖南長沙,410006

相關焦點

  • 第三節 鹽類溶液的PH值
    第三節 鹽類溶液的PH值   除強酸強鹼鹽無水解反應外,根據酸鹼質子理論,其它各種鹽的水解反應,實質由是一種質子轉移反應,即酸鹼反應。在純水中,[H+]和[OH-]相等,呈中性。但加入鹽的離子和H+及OH-作用後使水中H+或OH-濃度發生改變,故多數鹽的溶液顯示出酸性或鹼性。
  • 化學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知識點總結
    (1)水分子能夠發生電離,存在有電離平衡:  簡寫為  (2)水分子發生電離後產生的離子分別是  (3)發生電離的水分子所佔比例很小  根據水的電離平衡,寫出相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  應有  室溫時,1L純水中(即55.56mol/L)測得只有發生電離,電離前後的物質的量幾乎不變,故可視為常數
  • 「酸鹼體質理論」是科學還是謊言?
    據當地媒體報導,狀告羅伯特·楊的是一位45歲的乳腺癌患者,2007年被診斷為乳腺癌後,曾在羅伯特的建議下,放棄了化療等傳統的治療方法,進行所謂的「鹼性治療」,最後延誤了治療時機,意識到自己被騙後,以玩忽職守和欺詐為由將羅伯特告上法庭。   北青報記者從聖地牙哥高等法院的案件記錄中看到,這個歷時1045天的案件還未結案,跟羅伯特·楊一起被訴的還有他創立的「酸鹼奇蹟療養中心」。
  • 水培養植物測量酸鹼性的三種廉價方法,避免葉黃爛根是講究技巧的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營養液的酸鹼性。在室內養護水培植物的時候,保持良好的水質對植物的生長是最關鍵的,在給水培植物補充營養液的時候,也要維持合適的pH值。不同的植物對水質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室內觀葉植物或開花植物,大部分都是喜歡微酸性的土壤,而水培養護植物後,也要避免水質偏鹼。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的酸鹼性的強弱   1.酸鹼度:用來表示溶液的酸性或鹼性的強弱程度。   2.pH試紙用來定量的測定溶液的酸鹼度。
  • 院士專家校園行|專家教你如何在家裡用紫甘藍自製酸鹼指示劑
    什麼是酸鹼指示劑?酸鹼指示劑,是指可以用於酸鹼滴定實驗中的指示劑,它們在不同的酸鹼環境(pH值)中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用來判斷溶液的酸鹼性。什麼是pH值?pH值通常用來反映溶液的酸鹼度;pH值通常為1~14,當pH值=7,為中性;當pH值 當pH值>7,為鹼性。紫甘藍自製酸鹼指示劑實驗所需材料有哪些?
  • 農夫山泉被曝酸鹼性難測 不同試紙測出相反結果
    一家超市擺放農夫山泉的櫃檯旁放著三種不同顏色的溶液,教顧客辨認酸鹼性水。   採用第二種測試方法,食用醋、農夫山泉和可口可樂的酸鹼度顏色接近,和提供的PH值卡對照比較困難。  試驗:  同一試紙多次測試同種溶液結果不同  次數測試方法農夫山泉蘇打水可口可樂食用醋  第一次(使用農夫山泉附贈的試紙)用一根玻璃棒沾取農夫山泉礦泉水滴在試紙上深黃綠色深黃綠色淡黃綠色淡黃綠色  結果弱鹼性結果弱鹼性結果弱酸性結果弱酸性  第二次
  • 「酸鹼體質」理論倒下,關於酸鹼值你得知道這些……
    這個「揚」,就是著名朋友圈養生理論「酸性體質易得癌」的創始人,他的其他理論,包括「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多吃鹼性食物,來調整身體PH值」等等。從2002年開始,揚出版的「酸鹼奇蹟」系列書籍多次成為暢銷書,且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配合「酸鹼體質」理論,他還建立起一座療養中心,賺得盆滿缽滿。
  • 吃東西先看酸鹼性的麻煩 可以省省了
    在「酸鹼理論」大行其道的今天,讓我們用科學,來澄清這些誤區和謠言,讓大家了解什麼才是正確的合理營養科學理念。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導致酸鹼性的改變,除非消化道、腎臟、肺臟等重要器官發生病變,造成人體代謝和酸鹼失衡,但這與食物的所謂「作用」並無實質性的關係。
  • 化學溶液中PH值的求法
    在化學分析過程中,不管採用何種分析方法,都都需要控制定的酸度值pH。例如在重量分析中,控制一定的pH值,並利用某些元素生成沉澱的溶度積不同,可使元素相分離。絡合滴定時,也必須控制一定的pH值;比色分析中,顯色反應大多是在一定的pH值時才能反應完全。
  • 吃東西先看酸鹼性?這麻煩可以省省了
    在「酸鹼理論」大行其道的今天,讓我們用科學,來澄清這些誤區和謠言,讓大家了解什麼才是正確的合理營養科學理念。圖蟲創意1 人體有強大的酸鹼調節體系 食物無法左右人體內的酸性和鹼性永遠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 印刷紙張酸鹼性介紹
    溶液酸鹼性的強弱取決於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通常用pH值來表示和衡量。但準確地講,紙張這種固體是不可能具有pH值的,因為紙張是由纖維、添加劑和一定的水分組成的多相體系。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紙張的pH值是指浸泡過紙張的水溶液的pH值。
  • 輕鬆掌握單一溶液稀釋後和酸鹼溶液混合後的pH變化規律!
    稀釋到1000倍後, pH等於多少?解:pH=-lgc(H+)=-lg10-2/10=-lg10-3=3;pH=-lgc(H+)=-lg10-2/1000=-lg10-5=5。酸和鹼稀釋不同倍數後pH值得變化小結:溶液稀釋的PH計算有關規律:
  • 還有酸鹼中和反應,你了解多少!
    pH值小說明H的濃度大於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增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於OH的濃度,故溶液鹼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鹼性也就愈強。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1.pH的取值範圍:0~14。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酸鹼性與生命活動的關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酸鹼性與生命活動的關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酸鹼性與生命活動的關係   1.人的體液有一定的酸鹼度。
  • 「酸鹼體質理論」是世紀騙局,別讓賣假藥的「神醫」們跑了!
    一場官司,讓創立「酸鹼體質理論」的羅伯特·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11月2日,聖地牙哥法庭判決「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羅伯特 · 楊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約7億人民幣)。羅伯特 · 楊當庭認罪,承認創立的「酸鹼體質理論」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單1、實驗目的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溶液) 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2、實驗原理在酸鹼中和反應中,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鹼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鹼(或酸)溶液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