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2021-01-08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6日訊(記者 陳彬 通訊員 劉豔春)2008年高考填報志願的前一天,她無意中看到中央電視臺一檔關於雙胞胎自閉症兒童家庭實錄的節目,兩位三歲的自閉症寶寶對於家人的呼喚充耳不聞,對日夜照顧自己的爸爸媽媽情感淡漠,透過屏幕看到孩子父母無助的眼神,深深觸動她的內心。當時,她對「自閉症」這三個字毫無概念,但也是從那一刻起,她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個信念在告訴她:想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幫這群特殊兒童,幫幫他們的家庭。基於這樣的信念,在填報志願的那一刻,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特殊教育。她就是深圳市光明區鳳凰學校特教班班主任汪電瓊老師。

畢業後,汪電瓊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特教老師,時隔多年,她依然清晰地記得走進光明職康中心特教班給孩子們第一次上課的情形,「當我滿懷激情開始我的教學時,卻發現有的孩子開始離開座位滿教室奔跑、有的孩子自顧自玩起小手、有的孩子一邊搖晃座椅一邊在自言自語,只有一兩名學生在配合著我的教學,這和我想像中的課堂大相逕庭。」

課後汪電瓊老師反思良久,首先,對學情沒有足夠地了解,未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層教學;其次,對於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夠精準,課堂缺乏趣味性。接下來,汪電瓊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一邊自己閱讀相關書籍、參加各種培訓,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在這裡,不僅僅進行集體教學,也對幾十位孩子分別進行一對一的個別化訓練,在訓練中,對於普通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學會的動作、指令、數字、詞語,特教班的孩子往往要經過幾十上百次的重複和強化才能掌握。每當孩子有了小小的進步,汪電瓊甚至比他們的父母還要激動。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有所收穫,聽到孩子父母認可的話語,她愈加堅定當初的那份信念。

以生為本,因材施教

秉承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汪電瓊老師開始探索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兒童身上都蘊藏著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質,這些素質就像火花,要點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裡的火藥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最充分的發揮出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關注到每個孩子的特質,做到因材施教。「班上有兩個孩子肢體協調性較好,節奏感較強,於是我就安排他們擔任課間操領操員;有個孩子物品歸置能力較好,我便安排她擔任玩具派發、回收小助手,並協助老師教會其他同學學會如何歸置玩具;有兩名同學勞動技能較佳,我便安排他們跟隨生活老師午餐後清理餐桌和幫助同學清洗勺子。孩子們從最初的畏縮,到開始嘗試參與,再到長期的堅持,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都能在各自的小領域提升自己。」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特教班的教學面臨巨大的考驗,由於生活適應科目對於低齡段特殊兒童注重操作和實踐,可是空間的相隔,讓汪電瓊老師無法對孩子們手把手教學。於是,她萌生了親自拍攝教學小視頻發送給家長進行家庭輔導的想法,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支架成為了疫情期間的備課工具,慢慢學習如何拍攝、剪輯、錄音、合成,往往一個幾分鐘的成品教學視頻,都要花上幾天才能完成。根據教學內容,汪電瓊會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操作任務,家長收到視頻的時候,能夠簡單易懂,便於操作。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2019年,汪電瓊進入到鳳凰學校特教班,擔任班主任,同時任教生活適應科目。在這裡,她遇到了從教路上的導師—劉秀珍老師,「她教會我如何在集體教學中構建差異化教學,如何實施個別化教育,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讓我的方向更清晰。在這裡,我除了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外,還承擔了德育、宣傳、家委會、校本教材編寫和為重度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等工作。在特殊兒童教育方面,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包括晨間的問好、個人衛生、用餐禮儀、書包的整理、寢具的收拾等。同時注重家校之間的溝通,定期與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定期家訪,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因為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紮根特教已然十個年頭,在課堂中,汪電瓊是一名老師,教孩子們知識;在課後,她充當孩子們的大姐姐,跟孩子們一起玩鬧,帶他/她們逛社區、進商店購物;生活中,她有時又像一位嘮叨的老母親,看到孩子們指甲長了忍不住要剪一剪,看到有些女孩子午睡起床凌亂的頭髮會幫忙梳一梳,看到由於上火嘴唇開裂的孩子,自掏腰包買唇膏給孩子抹一抹,只為讓孩子減輕疼痛......「每一次與孩子的相處,讓我感覺幸福與溫暖,是他/她們讓我慢下腳步感受這個世界。在未來,我也將一直行走在幸福的特教路上,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相關焦點

  • 表白情句|心中有光,眼裡有你
    心中有光,眼裡有你願今後的日子心中一直有光,眼裡全都是你,我想跨過山和來保護你。人生要和你一起流浪到遠方才有意義,我不想辜負你,想陪著你奔赴每一場浪漫。不負光陰,不負你,而我想讓你成為我人生中的小驚喜。
  • 順豐小哥韋勇:心中有景,眼裡有光
    中新網雲南新聞1月8日電  題:順豐小哥韋勇:心中有景,眼裡有光  昆明某小區,一位身著順豐工服的小哥正在接觸點忙前忙後,給客戶取件、做件。他戴著一副黑邊框眼鏡,鏡片後的那雙眼睛雖不大卻有神。
  • 特教老師:用愛守護「蝸牛寶寶」
    有一群孩子因為先天發育不足而變得特殊,他們在學習、交流、融入社會等方面有很多困難,也被稱為"蝸牛寶寶"。  有一群人本著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初衷,用耐心、愛心守護"蝸牛寶寶"前行,她們就是特教老師。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跟隨鏡頭走進瀋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看看那裡的特教老師如何用愛守護"蝸牛寶寶"。(唐曉瑭) 遼寧新聞
  • 眼中有光心中有愛 他們讓宜賓人驕傲
    他說他會拿出一個當哥哥的樣子,做好他們的榜樣。在學校,他同樣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他是班委幹部,是學生會學習部的一員。他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勞動,受到同學、老師的肯定和喜愛。2019年,他被評為優秀寢室室長,優秀學生幹部。為了一家人更好地生活,他願意繼續努力,做一名有擔當的男子漢。
  • 雙耳失聰的美術特教老師:用溫暖發聲
    這間教室的教學是無聲的,一位身穿藍色上衣的男老師打著手語,正在指導學生作畫。1982年出生的鄂宇,滿月時因藥物過敏,導致雙耳失聰。2005年,他畢業於被譽為「特教中的清華北大」的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後,鄂宇正式成為一名美術特教老師。  【同期】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美術老師 鄂宇  畢業以後在浙江一所聾人學校工作了幾年,2012年調入石家莊市特教學校工作。
  • 用愛和堅守 託起折翼天使的幸福夢
    30年裡,她堅守特教,把全部的愛和心血都獻給了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從風華正茂到霜染兩鬢;30年裡,她堅守初心,用專業和智慧服務特殊教育,從聽障教育、視障教育到培智教育;30年裡,她用愛和堅守託起折翼天使的幸福夢,展現著當代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她,就是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職業教育部主任、第三黨支部書記劉玉霞。
  • 11月,對你的愛,不休不止,若相依,莫分離,眼裡有光,心砰砰跳
    11月,對你的愛,不休不止,若相依,莫分離,眼裡有光,心跳不停的天蠍座。天蠍座天生氣場強大,頗具神秘感,他們是很有想法的人,為人處事不會隨波逐流,遇到阻礙,也懂得另闢蹊徑,努力走向自己的目標。很明顯,一旦陷入愛情的漩渦,天蠍座也只是那個需要愛與被愛的普普通通的人,不管在外的成就有多高,在戀人面前,始終沒有裝腔作勢的姿態。愛得真切與坦然,是天蠍座的一貫愛情態度,若是對過去的舊情仍有眷戀,他們也會努力去挽回。11月,愛你入骨,不休不止,相偎相依,不忍分離,回首相望,眼裡有光,心跳不停。
  • 特教老師掌摑學生 教育機構回應:將涉事教師開除_中國網
    【特教老師掌摑學生 教育機構回應】11月27日,福建康語教育泉州校區回應特教老師連續扇學生巴掌事件,涉事老師已被開除。24日,特教老師黃某淼在教學中違規操作,在一對一教室內連扇一名學生四記巴掌。在一對一教室中,黃某淼連扇一名學生四記巴掌康語教育發布公告稱,泉州校區啟智認知老師黃某淼丟失了作為特教老師應具備的執業操守,根據機構相關規定,對黃某淼給予直接開除處理
  • 眼裡有光,做有家國情懷的人!番禺區區長陳德俊到廣東番禺中學上...
    他強調,校園安全無小事,校園防疫任務仍艱巨,還需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隨後,陳德俊一行在學校會議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思政理論課建設專題調研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學校負責人介紹了學校的思政理論課建設情況。在聽完學校的匯報後,陳德俊對學校在思政理論課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認可。隨後,陳德俊為與會師生講了一場題為《新時代 新番禺 新青年 新擔當》的思政課。
  • 常仁敏: 在特教一線守護折翼天使
    特教園丁獎已成立十數年,由教育部、中國殘聯和交通銀行共同設立,每年在全國範圍內表彰100名左右的優秀特教教師,旨在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倡導全社會關心支持特殊教育。今年我省僅四人獲獎,常仁敏是其中唯一的縣級特教學校老師。從24歲到44歲,常仁敏將一生中最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特殊教育。但知道獲獎的消息後,她卻連連說自己做得還不夠,孩子回饋給她的愛其實更多。
  • 你要的一切正一步步向你走來,塵埃未定,願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也有很多人說:學歷那麼高有什麼用?這是一個看能力的社會。但其實現實中,也許你很有能力,但沒有學歷,幾乎很少有人願意一睹你的才華。被千家萬戶所熟知的TFBOYS中最小隻——易先生,也已經過了十八歲生日,成為了他曾經想做的最好的自己。
  • 閃亮的青春 | 牟星美:心中有火、眼中有光
    「溫柔而有力量」當被問及自己的性格時,牟星美略加思考後說:「應該是溫柔而有力量吧。」愛吃、愛玩、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歡拍vlog記錄日常生活、與朋友約定讀書、參加食科院的特色課程,熱愛生活、擁抱生活,是牟星美給人的直觀印象。
  • 【致敬,教師】武婷婷:手執戒尺 眼裡有光
    「雖然我已經工作十年了,但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的偉大事業中,我依然是一個新人,我必須時刻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能,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教授知識……」武婷婷是北重一中的英語老師,2009年參加工作的她,始終堅持「教不嚴
  • 【百姓宣講】扶貧路上,飛來一隻心中有夢的「百靈鳥」
    11月13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主辦的「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全省百姓宣講大賽決賽在漢舉行。天門市育才小學楊林雙剅口分校教師黎丹講述了親身經歷的脫貧故事——2018年9月,我自告奮勇來到雙剅口村小,擔任音樂老師。看著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我決心成立學校鼓號隊、合唱團,希望孩子們通過音樂學會交流,培養愛好,建立自信。一天,村裡幾個貧困戶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媽媽不讓我進合唱團,說唱歌沒什麼用!」
  • 做一個溫柔的人,心中有山河,眼裡是笑意
    這個世界亂糟糟的,但總有人心中有山河,舉止是溫柔,眼裡有笑意。網易雲音樂熱評裡有這樣一句話:溫柔真的是一種很吸引人的東西,不是細聲細語慢條斯理地講話,而是不給別人任何一點難堪的機會,十分自然妥帖地對別人好,哪怕以後我們再也不會見面了,被溫柔對待過的感覺也會永遠記得。
  • 衡水阜城特教學校關愛智障兒童紀實
    由於學生自身的特殊性,自控、辨別、認知、反應等各方面能力不同於正常孩子,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把每個環節做實做細。比如教室、餐廳、宿舍凡是學生可能活動到的每個角落的電源插座都封住,有專人定期檢查;餐廳裡的桌凳每周檢查兩次,以防螺絲鬆動脫落傷害到學生;學生上課、課間活動、就餐、休息,每個時間段明確責任,實行24小時無縫隙監護;遇到學生生病,教師精心守護在學生身邊,及時求醫買藥治療。
  • 張馨予為流浪狗剪毛洗澡,掌鏡拍攝眼裡有光,被贊人美心善
    9月9日,張馨予發表動態,曬出九張與狗狗相處的照片並附文:「張馨予鏡頭下的流浪狗是可愛的,是眼裡有光的」。之後是給第一條狗狗剪毛,張馨予非常耐心,毛小孩也很配合,不過兩邊還是有兩位工作人員配合以防狗狗亂動傷到自己。
  • 「堅守夢想的年輕人,眼裡有光」,一線扶貧幹部、高校學生及上班族...
    小故事令人感受深刻,有現實生活的影子……提及《江山如此多嬌》的觀後感,幾名扶貧幹部說出他們共同的感受。在學生、公司職員及網友看來,這部劇也是十分值得看的。「堅守青春夢想的年輕人,也是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
  • 教師節策劃 | 鏡像海南:牽著「蝸牛寶寶」去散步 特教老師侯麗華的...
    「比如一節課最多只能教一個生字,而且每名學生的情況不同,還得準備不同的教學方式。再比如,一加一等於二,有時候要教一個月才能讓他們明白。」  侯麗華是一個內蒙古姑娘,高個子,大眼睛,喜歡笑。高三那年,侯麗華第一次了解到特教老師這門職業,「原來那些『受傷』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正規的教育」,抱著這樣的想法,侯麗華選擇前往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就讀。  2012年大學畢業後,侯麗華憑藉優異的成績被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錄用,一個人從北方來到了海南。
  • 有滋有味宅生活|特教老師提前返崗 勾畫兒福院「常寶」們的七彩宅...
    交匯點訊 2020年新春,在這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的特殊時期,常州市兒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師年初五起就放棄休假返崗,帶著「常寶」們一起學習疫情防控知識,開展自我防護的小小專題座談會,講解示範如何正確地戴口罩,讓孩子對新冠肺炎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他們一到教室就自覺戴好口罩再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