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的信號所前停了下來。"這是小說《雪國》的開頭,雪的憂傷和哀泣落滿了載重的火車,被譽為諾貝爾文學獎上最美的小說畫面就此展開。
川端康成的小說總是極美的,但卻常常帶著一股子清冷寂寞的悲傷。他的文學是以悲傷和孤獨作為底色的,他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只有經歷刻骨銘心的悲痛,才能寫下刻骨銘心的作品。
熟悉川端康成的人,除了喜歡他的文字之外,對他那充滿悲涼與絕望的童年都充滿同情,而對他神秘而又遺憾的初戀又滿懷好奇,直到2014年,人們才發現了他在93年前寫下的11封信,揭開了這一段愛情的謎底。
童話般的初戀,最後卻無疾而終
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在日本大阪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這樣的開頭看似美好,然而痛苦卻早已藏在邊邊角角的影子裡。命運無聲地將殘忍的悲劇寫在了他一生之中,他逃不開,脫離不掉,只能落寞而又孤寂的消耗完蒼涼而又漫長的一生。
在川端康城還未來得及感受人世的溫暖時,他的父親和母親就因為肺結核去世,年幼的他只能在祖父母的撫養下長大,姐姐芳子牽著稚嫩的他,用同樣稚嫩的手擦乾了他的眼淚。
然而命運似乎從來沒有打算放過這個可憐的孩子,7歲那年一向疼愛他的祖母去世,10歲的時候,姐姐芳子離開人世,14歲那年連最後一位親人,祖父也離開了他。
一個幸福的家庭變成了一座座擺設整齊的墓碑,年少的川端康成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悽涼與悲哀。在他已經習慣了生命之中只剩下悲涼的孤獨時,一個女孩闖進了他的生活之中。女孩有一雙清澈而又溫柔的眼睛,氣質憂鬱而又乾淨。
這樣美好而又帶著哀傷的女性形象,時常出現在川端康城以後的文學作品裡,只是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裡,他卻閉口不提他的初戀——伊藤千代。
1919年,川端康成20歲,那是他就讀於第一高等學校,腹有詩書氣自華,流露出藏也藏不住的才華橫溢,那時他已在多個雜誌發表了自己的小說,雖然沒有之後的那些小說出名,文筆也十分青澀,但已初露大師的鋒芒。
他在一家咖啡館裡認識了15歲的伊藤千代,伊藤千代自小命運悽苦,被西方寺的主持收為養女,15歲便在咖啡廳裡做女招待,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不幸,因而她的身上總帶有一種憂鬱的氣質。
有人說兩個相似的人總是會相互吸引的,川端康成和伊藤千代就是這樣,他們緊緊相擁,用彼此的溫柔和細膩化去童年的不幸和苦難,用同樣傷痕累累的翅膀為彼此遮風擋雨。
川端康城甚至當時寫了一篇名叫《千代》的小說,發表在他們學校的文學雜誌上。他們手拉著手在咖啡館裡度過陽光璀璨的下午,他們在雪地裡奔跑,跳躍,歌唱,擁抱,他們度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早晨,上午與下午。
1922年,川端康成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外出求學,伊藤千代自然是十分的不舍,於是川端康城主動前往伊藤千代養父母的家中與伊藤千代定下了婚約,滿心歡喜地等待著畢業之後迎娶他所心愛的女子。
塵封了93年的11封信,揭開了往事斑駁的傷痕
童年缺失愛與溫暖的人大多數都是這樣,只要看到一點點關於幸福與溫暖的希望,就想毫不猶豫地抓住。川端康城滿懷欣喜和不舍地踏向了遠方求學的道路。
原本他以為這次命運終於對他手下留情,卻不知這樣的信息之後藏著更大的悲哀,不久之後,川端康成等來了伊藤千代的絕交信,美好的初戀化為泡沫。
川端康成著急忙慌地趕往家鄉,然而他只見到了伊藤千代憔悴的神情和決絕的笑顏,他們的婚約徹底的被撕毀了。但是其中的原因卻很少有人知道,直到那些塵封的信件,終於在時光的流逝之後重見天日。
2014年夏天,人們在鎌倉市內的川端康成宅邸,發現了一些未曾公開的信件,人們才恍然大悟,川端康成當年撕毀婚約的真相,那些白紙黑字記錄的斑駁往事,卻遠遠比人們想像中的更加殘酷和荒唐。
"千代在西方寺遭僧人性侵"《川端康成全集》的補卷中記錄了這些不幸的內容。"對我來說就是死掉了,也遠比把這些事情告訴您幸福。我請求你就當我這樣的人也不存在於人世上了吧……"這是伊藤千代寫給川端康成的絕交信。
她不敢把真相告訴自己心愛的男人,她萬萬沒有想到奪走自己清白的,居然是撫養自己長大的男人。痛苦在心中交織,所謂的絕交信看上去更像是絕筆信。從此川端康成對於戀愛的態度,對於感情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空泛的,存在著的一切都必將走向滅亡,他對生活充滿了絕望。
那個生命中清純美麗,溫柔如同女神一樣的初戀,結果卻被她的養父汙辱了,這是一種怎樣大的悲哀。他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子蒼白憔悴的臉,卻只能無可奈何地選擇離開,內心的哀傷與憤怒化為絕望,融入他的筆尖。
很多年之後,在他享譽世界的《雪國》之中,他寫下了兩個女子,一個一舉一動都散發著肉慾,風情萬種的句子。一個一顰一笑空靈青春,如同初戀般美好的樣子。對倫理的踐踏,對愛情的追求,對欲望的奢靡,這一切之中似乎都帶有著伊藤千代的影子。
人性與欲望都藏在痛苦與掙扎之中,大師的作品往往建立在大師的苦難之上,很多人都覺得川端康成是一個神經質的"變態"作家,因為在他的作品之中,有太多的詞彙去描寫男性對女性的侵犯,情愛的虛無以及人性的殘酷,就那樣赤裸裸地展露在他那些唯美的荒唐文字之中。
然而這一切都只因為他的絕望的無奈的童年,因為那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如同泡沫的愛情。人生最大的殘酷在於,你以為自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救贖的光,沒想到這背後卻隱藏著更大的不幸與絕望。
川端康成在《雪國》之中涉及了極為複雜錯綜的人物關係,用唯美空靈的筆調將那些淫亂的,奢靡的,哀傷的,不幸的,痛苦的。情感糾結全都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欲望達到了極致,空虛卻在無邊的蔓延。
有人說讀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沒必要談劇情,那只是一種淡淡的虛幻美麗和內心的精神感覺的變化。其實不然,一個人心境的變化往往與之前與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有關,透過書籍層層映射的美麗與虛幻哀傷,我們依然可以窺見川端康成的一生。
若有似乎的寂寞,無法言說的虛無,最終都會映照出自己的影子。透過輕盈哀婉的雪花,似乎看到一個絕望的少年,呆呆的站立在雪地之上,那個纖瘦的女子在他的眼中只留下了一個背影,一個遠去的,再也無法回來的背影,情感細膩的人往往就是這樣,享受孤獨,衝進虛無。
川端康成的一生一直瀰漫在這樣的孤獨絕望之中,他在這樣的一生之中領悟的生命的真諦,最後衝進虛無,悄無聲息卻又決絕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