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著名的滅絕鳥類,數量曾多達50億隻,因人類捕食而滅絕

2021-01-16 老叔聊歷史

在北美曾生活過這樣一種鳥類,它們喜歡結伴旅行,每個秋季,這些數量多達50億隻的鳥類會成群結隊地從北美洲的東北部向南部遷徙,它們最終的目的地有三個:美國的佛羅裡達、路易斯安那以及墨西哥的東南部。

於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人們可能有幸看到這樣一種景象——在秋季,在湛藍的天空中,一片寬1.6公裡、長6公裡甚至更長的鳥類飛行圈由遠及近,從人們的頭頂飛過,遮天蔽日。它們飛過農場,飛過森林,飛過大山湖泊,飛向南方的溫暖之地,它們就是北美旅鴿。

北美旅鴿是一種典型的群居生活物種,不論在棲息還是遷徙時,這些鳥兒都會成群結隊,一般數量都會在一億隻以上,多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二十億隻。

這大概是為了生存而留下的習慣,龐大的鳥群可以讓捕獵者輕而易舉的吃飽,這樣剩下的旅鴿就可以活下來,延續族群。曾有見過旅鴿遷徙的鳥類學家斷言:「旅鴿,是絕不會被人類消滅的!」

群居生活確實曾讓旅鴿避免了很多的災難,但很可惜的是,它們這次遇到了人類,旅鴿的生存寶典變成了它們的死亡之書。

17世紀,擁有先進技術的歐洲人來到了北美大陸,許多的生物成為了這些開荒者們的食物,旅鴿就是其中的一種。

19世紀初,旅鴿因為其數量龐大、肉質鮮美的特點,逐漸成為物美價廉的代名詞。當時的旅鴿只賣2美分,窮人們將旅鴿當成最主要的肉類補充,大肆購買。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對旅鴿需求的上漲,引起了捕食旅鴿的風潮。

人們開始舉辦獵殺旅鴿的比賽,並以此為榮。人們開始利用旅鴿群居的特性,將旅鴿綁在樹枝上,設好陷阱,成千的旅鴿聞訊趕來,落入早已布好的網中。旅鴿數量開始大幅度下降。

1861年,旅鴿成功解決了美國內戰中所面臨的食物短缺。戰爭結束後,北美洲的大型旅鴿群幾乎消失不見,但仍然阻擋不了捕獵者的腳步。

1996年,最後一個旅鴿群被獵殺,群中旅鴿僅有二十五萬隻。

1900年,最後一隻記錄在案的野生旅鴿被一名14歲男孩用氣槍殺死。

1914年,最後一隻旅鴿「瑪莎」死去,北美旅鴿宣布滅絕。

直到旅鴿滅絕後,人們才驚愕地發現,曾經數量龐大的旅鴿,竟然被自己吃沒了。後來,人們在為旅鴿建立起的紀念碑中這樣寫道:「該物種因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絕滅。」

相關焦點

  • 它原是北美洲的鳥類,數量高達50億,因肉質鮮嫩被吃的滅絕了
    人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生物群體的,雖然在體能方面和別的生物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優勢,但是因為人高度發達的大腦,讓人類發明出各種各樣的工具,能夠凌駕於其他生物之上。如果一種動物和人類沒有交集還好,一旦產生了交集,有人特別喜歡,那可能會給這些生物帶來很大的影響。
  • 它是「鳥中蝗蟲」,曾多達50億隻,可惜卻在100年內悉數滅絕
    生物滅絕雖然是這個地球上一定會存在的一個環節,但是有些生物原本是不會走向滅絕的道路或者是不會以非常快的速度走向滅絕的,只因人類影響了它們的生活,它們才不得已走向滅絕,可以說在近代滅絕的生物中,大部分生物的徹底消失都是跟人類有著很大的關係的,比如旅鴿。
  • 全球十大著名的滅絕動物,最多達50億隻,長江男神、女神最可惜
    霸王龍的壽命並不長,目前發現最長壽的個體大約只活了28歲,在霸王龍的發育過程中,有一段極快的生長階段,平均每天可增加4公斤體重,類似人類青少年的快速發育期。造成霸王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種「毛滴蟲病」的鳥類寄生蟲感染,這種寄生蟲感染會導致霸王龍喉部嚴重損傷,導致無法進食,最終餓死。霸王龍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主要是由於行星的撞擊以及火山爆發。
  • 50億隻旅鴿是滅絕的?
    旅鴿曾是世界上數量最為眾多的鳥類之一,巔峰時期數量超過50億隻,但在1900年的3月22日,隨著一聲槍響,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殺死,而在1914年,縱使飼養員力挽狂瀾也沒能阻止名為「瑪莎」的旅鴿的死去,至此,旅鴿這種物種正式宣告了滅絕
  • 旅鴿,曾多達五十億隻卻被吃到滅絕
    如今隨著各國動物保護法的出臺,許多瀕危動物在各國政府的努力下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可以說暫時的躲過了滅絕的危險。但在兩百多年前的地球上有一種鳥類卻沒有這麼幸運,它們死於人類無休止的欲望。它們體型與常見的鴿子不同,尾羽較長,佔身體的近二分之一,每年都要不斷的遷徙,因此被稱為旅鴿,也叫漂泊鴿。
  • 世界八大滅絕動物之最,數量最多達50億隻,滅絕速度最快僅百年
    我們的地球經歷了幾十億年的生命進化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有無數的動物滅絕,它們大多遵循著自然選擇的規律,然而,近幾百年來,科技的迅速發展,人類的更加強盛讓野生動物的滅絕速度加快了近百倍,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世界八大被人類滅絕的動物之最。
  • 近代6種著名的滅絕動物,第4種滅絕不久,仍有機會重新「復活」
    美國緬因洲海鼬,近代著名的已滅絕鼬科動物,它們的皮毛細密亮麗且具備保暖性,被人視為世界上最珍貴的一種皮毛,緬因洲海鼬也因人類的貪婪而遭受滅絕之災,在1880年左右滅絕。巴巴裡獅,別稱阿特拉斯獅,獅子的第二大亞種,是最早被歐洲人所認知的獅子,在北非地區被人稱為食肉動物的三巨頭之首,在人類長期的打壓於獵殺之下滅絕於1925年。西亞虎,又稱作裏海虎,曾經廣泛分布在裏海的西部的一種大型虎類,在19世紀後期因人類的貪婪而大肆捕殺西亞虎,直接導致西亞虎在1980年便走向滅絕。
  • 50億隻旅鴿是怎麼被人類逼至滅絕的?步步還原當年真相
    旅鴿曾是世界上數量最為眾多的鳥類之一,巔峰時期數量超過50億隻,但在1900年的3月22日,隨著一聲槍響,最後一隻野生旅鴿被殺死,而在1914年,縱使飼養員力挽狂瀾也沒能阻止名為「瑪莎」的旅鴿的死去,至此,旅鴿這種物種正式宣告了滅絕。
  • 全球因人類而滅絕的十種動物,海牛被吃光,恐貓曾是人類大敵
    人類滅絕了很多動物,特別是近現代,因為人類幹預,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了數百倍。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被人類滅絕十種著名的動物。袋獅的命運與之相同,而袋狼則略微幸運,最終在斯塔尼亞島倖存到近代。五、斯塔尼亞虎斯塔尼亞虎,也叫袋狼,最初在澳大利亞及紐幾內亞分布廣泛,後來,人類到達澳洲,帶去的野犬重新野化,澳洲野犬成為了澳洲最頂級的掠食者,袋狼被大部分滅絕,最終在斯塔尼亞島倖存,所以被命名為斯塔尼亞虎。
  • 盤點世界上已經滅絕的4種生物,最後一個有50億隻卻還滅絕了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有新的生物出現,也有數不清的生物滅絕。今天就看看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四個物種,最後一種原本竟有50億隻。第一,斯特拉大海牛(自1768年滅絕)。斯特拉大海牛是一種無防備的動物,能長到25.9英尺長(相當於是7.9米),成年的斯特拉海牛一般有3噸重。
  • 48年時間,北美減少了30億隻鳥,很多鳥類都面臨滅絕
    時間往前推100年,美洲大陸的旅鴿多達50億隻,這種典型的群居鳥類遷徙的時候,億隻旅鴿組成的鴿群可以接連遮天蔽日整整3天。不到一百年,由於棲息地消失和人類捕食兩個原因,旅鴿從地球上滅絕。一直以來生態學家都認為,數量多、分布廣的物種對於劇烈的環境動蕩受影響較小,是那些分布窄、數量少的物種才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旅鴿的滅絕是個意外,跟它們的群居生活習性和人類貪婪有關。
  •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憑藉著一幅可愛的面孔和天生的捉鼠天性,家貓備受人類寵愛,如今它們已經遍布全世界各地,總數預計超過5億隻,是貓科動物中數量最龐大的一個群體。別看它們表面上很溫順,在捕食小動物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兇猛。各種鳥類、爬行類、小型哺乳類都是家貓的獵物。就算是在主人的照顧下衣食無憂的家貓也會經常捕殺小動物。那麼,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呢?
  • 因為人類的愚蠢,這10個物種含恨滅絕,最快的僅兩年!
    在1900萬年前的聖巴特漢斯動物群,就出現了恐鳥的化石,幾千年來,恐鳥一直是紐西蘭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優勢草食性動物,直到公元1300年左右毛利人的到來,短短100年就把恐鳥從58000隻吃絕到0了。遭受無妄之災的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鷹類之一哈斯特鷹,它們以恐鳥為主食,甚至可獵食人類,恐鳥滅絕後,人類也不給它們吃了,哈斯特鷹很快就走進了滅絕動物清單。
  • 已滅絕飛鳥集!全球著名的十種已滅絕的飛禽
    在地球上,鳥類遍布全球,有的成為一方霸主,有的敏捷機警,有的漂亮迷人。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地球上已滅絕的鳥類中,哪些最著名!第一名.地球上唯一的鳥類霸主,駭鳥。其滅絕原因其古人類的崛起,行動緩慢的它們,面對學會武器以及團隊合作人類,它們成為了最易捕捉的獵物。第三名.地球上最大的飛鳥,阿根廷巨鷹。
  • 近代走向滅絕的珍稀動物,其中超過半數在中國被人重新發現
    據悉,早在古羅馬時代巴巴裡獅子就已經被人廣泛捕捉,當時人們將其充當鬥獸,而近代人類對其生存環境的毀壞才是致使它們走向滅絕的真正原因。朱䴉,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等國家,但在後來由於人類活動,朱䴉已經在多個國家地區中區域性滅絕了,而且也曾在中國滅絕過。據悉,人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才重新於陝西一帶發現到七隻野生種群,如今正瀕臨滅絕。
  • 曾經數量可觀的旅鴿,它們的滅絕可不全是人類造成的!
    旅鴿現已滅絕,但是它們在北美一度有著極為可觀的數量。當時一群群的旅鴿漫步在鄉村地區,每群的數量都以數百萬計,它們在尋找橡子……1914年,當最後一隻旅鴿在一家動物園死亡後,該物種的滅絕就成為一個警世故事,用來說明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 全球最胖鸚鵡2019年幼鳥數量大增 或不再瀕臨滅絕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7日報導,紐西蘭特有一種名為鴞鸚(kakapo)的鸚鵡,因為成鳥數量只剩147隻,曾瀕臨滅絕的威脅。但由於今年孵化的幼鳥多達76隻,刷新紀錄,這種鸚鵡將因此不用面臨滅絕的命運。報導稱,鴞鸚鵡是全世界最胖的鸚鵡,也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
  •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鳥族群,數量高達50億,卻被人們吃到滅絕
    在歷史上曾經有一種鴿子,它們曾經是最大的鳥族群,數量高達50億,想想都是讓人覺得很震驚,它們從天上飛過就如同是漫天蔽日一般,但是這50億的數量到後來卻開始走向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它們被人類所吃到滅絕,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非常喜歡吃鴿子,尤其是鴿子湯,提起來更是讚不絕口!
  • 數量驚人的旅鴿滅絕:人類捕殺、低遺傳多樣性
    插畫作者史密斯·本尼特(Smith Bennett)物種為什麼會滅絕?這是許多前沿研究者都還無法解答的問題。對一個物種滅絕的過程了解越多,能使我們對這一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旅鴿是最著名的滅絕物種之一,許多科學家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旅鴿一度在北美洲擁有龐大的數量,曾有人觀察到一連好幾天都遮天蔽日的旅鴿群。
  • 人類過度捕食令青蛙面臨滅絕
    網易探索1月23日訊 據近日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為滿足人類飲食消費需求,在全球範圍內盛行的青蛙腿貿易正在嚴重威脅到青蛙的生存,讓它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滅絕危機。這項新研究由一個國際專家團隊開展,其中包括了阿德萊德大學、紐芬蘭紀念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