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指出:「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養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做班主任和授課一樣都是中小學的主業,班主任隊伍建設與任課教師隊伍建設同等重要。」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使得班主任專業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近幾年來,上海市浦東新區浦三路小學班主任數量也在上升,她們缺乏班級管理的經驗,也專業發展上會遇到很多問題;而中年齡階段的班主任的專業發展因年齡及各方面因素帶來了發展的瓶頸,面對這樣一個班主任隊伍,加強以提升專業化水平為主旨的班主任梯隊建設,已成為切實推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緊迫任務和重要課題。
為了加速發展班主任整體管理能力和專業素養,浦三路小學把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列入教師內涵發展序列,針對新班主任、合格班主任和骨幹班主任三類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和具有不同特點的教師群體,制定了《學校班主任培養工程方案》,並通過「三格」(合格、升格、風格)培養,在實踐中對班主任進行分類指導、分層推進,整體提高學校班主任隊伍的素養。
在杜川嫣校長的帶領下,浦三路小學成功申報了上海市思研會課題《小學班主任隊伍實施「三格」培養的實踐研究》。日前,由課題負責人杜校長牽頭,通過網絡召開了線上課題開題會議,會議特別邀請了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副會長、特級教師陳鎮虎老師和浦東教發院王宇老師作為專家進行論證。課題組成員蘇憑老師、洪俊老師、黃菁晶老師參與會議。
開題報告
杜校長從課題研究什麼、課題怎麼研究和課題成果預設等方面對課題進行了闡述。
課題研究什麼?
「三格」培養是指學校對班主任隊伍進行分層培養,把班主任隊伍分成三個層次,即:合格班主任、升格班主任和風格班主任,對不同層次的班主任進行不同程度的培養。學校對不同層次的班主任提出不同的規範要求,給予不同的培訓指導,以及班主任工作考評。義務與權利相結合,形成班主任隊伍的梯隊建設,逐步由「合格」上升為「升格」,再上升為「風格」,形成良性循環機制。
課題怎麼研究?
課題將通過經驗總結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在本課題開展過程中,以學校發展需要與班主任培養目標的發展需要為本,擬定行動計劃方案,找準研究路徑,構建班主任梯隊培養的模式。
課題成果預設
課題將根據時間節點進行實施,最終完成課題結題總報告以及彙編《班主任三格培養論文、案例集》。
課題研究的突破點和意義
1、本課題在理論上預實現的創新價值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要學校、家庭、社會長期共同合作的,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學校,責任是相當重大人心,「德育為先」的目標也逐步為大家所認同。要達到這個目標是需的。在學校實施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是直接面對學生、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了。那麼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特別的小學階段,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個人魅力等,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如何培養和建設班主任隊伍、建設怎樣的班主任隊伍,是我們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依據「兩綱」要求和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小學德育指南》相關的指導文件及參考文獻,將理論在本課題研究中升華。通過對班主任三格培養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評價機制等研究,為基層學校提供可借鑑、可參考、可複製的培養新模式,通過理論的指導,進一步提升育人隊伍專業化道路發展。
2、本課題在實踐上預實現的創新價值
通過理論研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班主任三格培養的實踐內容,以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班主任梯隊建設實施的目標,彌補學校班主任隊伍培養中無方法、無措施、無機制等不足,提高班主任育德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等的發展,為浦三路小學乃至其他小學德育隊伍培養提供實踐參考價值。
3、本課題為班主任隊伍帶來專業能力提升
(1)提升班主任的師德修養
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養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通過「三格」行動,讓班主任認識到,現代班主任不僅僅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時還是學生主要的「精神關懷者」,班主任們都能做到熱愛教育事業,積極獻身教育事業,以自己良好的師德修養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2)提高班主任的專業能力
通過「三格」行動,提高班主任四個方面的工作能力:一是施愛能力,班主任們能主動培養愛生感情、豐富愛生內容,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愛真切而具體、深沉而含蓄;二是協調能力,班主任能服從學校安排,協調任課教師,融入社會並與家庭密切合作,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合力育人的管理網絡;三是個別教育能力,班主任能依據學生不同的特點施教群體,鍛鍊提高與學生個別談話的水平;四是激勵能力,班主任能時時處處正面教育引導學生,探討班主任表揚學生的藝術,建立完善班級學生激勵制度。
(3)更新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創新的理念和方法的結合,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變得靈動而有效,通過「三格」培養,提升建班育人的能力,逐步形成有重點、有特色、有亮點的班級工作特色,同時也將打造一批有創新意識,有教育風格的特色班主任,打破「千篇一律」的現象,追求「多元」、「個性」和創新,在不斷的實踐和積累逐步形成帶班風格。
專家論證
浦東教發院王宇老師從課題研究基本範式、課題內涵兩種不同角度出發,對課題進行論證。
從課題研究基本範式角度
從課題內涵角度
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副會長、特級教師陳鎮虎老師從制定「三格」班主任的具體標準和確立培養方式兩方面提出了「瘦身」建議。
制定「三格」班主任的具體標準
根據2009年《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提出班主任的「五大職責」,分別為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做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指導組織開展班級活動;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做好家校及其他老師的協調溝通工作。對於這五大職責,三類班主任應有不同要求,如合格班主任要做到應知應會;升格班主任要做到善知善會;風格班主任則要做到特知特會。
確立培養方式
可參照《班主任培養大綱》,結合學校自身特點,確立培養方式,從而完善具有浦三特色的班主任培養大綱,進而形成課程。
本次開題報告會議,兩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為本課題提出了建議,也為全體課題組成員指明方向、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