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大雄,男,18歲那年,萬萬沒想到我既沒有上北大也沒有上藍翔,我考上了一所大學,經過慎密的思考,我找到了全世界最贊的專業---生物工程。
自小我就擁有著旺盛的好奇心,還記得我在6歲那年研究的第一個生物學課題是「我是如何誕生的」,於是我非常嚴肅、認真而又鄭重和父親探討這個問題,在父親與母親默默的對視了三秒之後,卻不願回答我這個問題。
我叫陳大雄,萬萬沒想到,我最終還是獲得答案,原來我和同桌小明一樣都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當然殘酷的事實並沒有打到我,自此以後我對生物學便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堅信我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生物學家。
當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生命已經不再平庸,我已經踏上了探索生命科學的偉大道路,我一定會科學的為大家解釋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並且很快我就會擁有自己的實驗室,贏取漂亮學妹,捧起諾貝爾獎,走上人生巔峰,想想我還真有點小激動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四有青年、大宇宙微觀生命科學的開拓者,我當然明白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的道理,所以如何養好一批細胞將作為我現階段主要學習和實踐內容。
身為一名自學能力max的學霸,我堅信細胞培養這種初級技能對我而言掌握起來輕而易舉,萬萬沒想到,當我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胞擴增的結果時,一向謙謙有禮深具君子之風的我爆出了一句粗口:臥槽,TM怎麼都死了!那一刻我仿佛聽到有人在我耳邊說了一句話: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俠請重新來過!
當然自小我的父親便教導我,失敗是成功的媽咪,所以我並不氣餒,我再度打開我的電腦,略過了「雌性生物軀體構造探索」的文件夾,找到了「細胞培養一鍵通關攻略」,並找到了我這次失敗的原因:99.99%的可能是我買的培養基的質量問題,怪不得我打開瓶子時,那玩意和食堂的免費西紅柿湯很像。
為了讓我的細胞君不再體驗黑暗料理,我點開了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動植物檢疫監管司的官網並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這一刻我無比的激動,我知道勝利就在眼前,只要我得到那一款培養基,我走上人生巔峰的夢想將不再是夢。於是我聯繫了上海微科生物並獲得了細胞培養的神器!
我叫陳大雄,萬萬沒想到,20年後的我既沒得諾貝爾獎,也沒證明出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瓶Biowest的培養基,那是我無悔的青春。(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