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女人,在西伯利亞深山中生活了76年,碰巧躲過了二戰和新冠

2021-01-08 旅行中的兔子

有些人喜歡獨一無二的都市生活,有人比較喜歡遠離世俗的鄉間生活。無論哪一種生活方式,都能變成最好的自己。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自己過得特別開心,我們才能迎來更好地旅程。

而在1978年,蘇聯開始探索西伯利亞的資源,飛機上的地質學家見到了獨一無二的小木屋。眾所周知,西伯利亞地區的生存條件並不優越,雖然該地區經常出現囚犯,但是囚犯生存的地方與該地區相隔250公裡左右。更何況周圍的氣候十分嚴寒,並伴有大型猛獸,於是,地質學家認為小木屋中沒有人。隨著直升飛機和小木屋越來越近,一位學者發現保存完好且擦得乾淨的窗戶,地質學家才發現有人居住在小木屋中。

從此之後,地質學家和研究學者都對小木屋的主人產生好奇。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和地質學者了解到木屋主人Agafya Lykova的生平經歷。她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大半個世紀,76年。她從來沒有聽說過二戰,甚至不了解新冠疫情的來龍去脈,所以她碰巧躲過了二戰、新冠。現如今,Agafya Lykova已經高達76歲。她不了解現代文明,更不了解明星偶像。她只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她的一生充滿艱難和坎坷。但她始終保持生活的熱忱,最終成為利科夫家族最後的倖存者。

利科夫家族非常信仰舊禮儀,而且整個家族是舊禮儀宗教的宣揚者。眾所周知,俄羅斯人普遍信仰東正教,而舊禮儀宗教屬於東正教的一個小的分支。儘管舊禮儀派屬於分支,但它和大部分俄羅斯人信仰的宗教並不相同,所以當時信仰舊禮儀宗教的人得到大部分蘇聯人的排擠。

事實上,俄羅斯和蘇聯的東正教並不屬於俄羅斯傳統宗教。希臘人將東正教傳到俄國,並開啟東正教俄羅斯本土化的進程。當時俄羅斯的大部分民眾迫切希望改變傳統東正教的各種文化習俗和宗教禮儀,可是有些俄羅斯民眾卻不願改變東正教的習俗,這就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舊禮儀派。雖然Agafya Lykova的父親被迫逃到遙遠的山區,但他始終逃脫不了宗教信仰的破壞和排擠。

1936年,Agafya Lykova的父親卡普親眼見證兄弟的死亡。所以他必須帶著妻子和孩子逃離家鄉,這樣才能保證一家四口人的生命安全。為了保證一家人的生命安全,一家四口人帶著少量的生活用品,馬不停蹄來到了距離人類居住區250公裡的荒野,也就是西伯利亞的深山中,他們生活的地方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5攝氏度。雖然這家人帶著少量的生活用品,但這裡的環境卻讓一家人感受到久違的寧靜和安全。

孤獨女人,在西伯利亞深山中生活了76年,碰巧躲過了二戰和新冠。一家人為了保證自己可以擁有足夠的生活必需品,在很短的時間內需要掌握了野外生存的必要本領。首先,他們修建了小木屋。小木屋中並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僅保留了火炕和窗戶。其次,在野外經常會遇到不確定因素,比如食物短缺和野獸威脅。

而卡普的老婆又懷孕了,在木屋中生下了兩個孩子,Agafya Lykova的出生時間為1944年。Agafya Lykova出生的時候,一家人已經在破損的木屋中生活了一段時間,於是她從來沒有見過除家人以外的人。父親為了保證Agafya Lykova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社會觀,父親經常為她講述各種各樣的書籍故事。Agafya Lykova從小就得知這樣的生活將會陪伴著她的一生,她從來沒有想過離開賴以生存的小木屋,畢竟小木屋見證了Agafya Lykova的一生。

自從Agafya Lykova出生之後,父母身上的生活擔子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父母必須尋找更多的食物,這樣才能保證四個孩子獲得更好的生活。可是野外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他們只好吃皮鞋,父親覺得不能長久以往,所以教孩子打獵技巧,並要求孩子時不時地完成打獵過程,並增強孩子的野外生存本領。

隨著生活物資的逐漸下降,他們開始種植各種各樣農產品,在土地裡種植土豆等。由於一家人吃了皮鞋,所以他們必須通過其它工具製作鞋子。於是一家人將樹皮撕成一片一片,然後利用不同的縫製工具製造成適合一家人穿的鞋子。除此之外,也會品嘗大自然的美食,比如大自然中土生土長的野蘑菇和松子。他們也會到樹林裡撿柴火,並保證一家人都可以獲得足夠的室內溫度……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幸運」的女人,獨自在北極生活76年,對外界一無所知!
    但並非原理世俗就一定是錯誤的抉擇,就有這樣一位女人,躲過了戰爭,逃過了饑荒,就連如今的新冠病毒也跟她無關,成為了世界上最幸運的女人。  西伯利亞曾經是用來流放囚犯的住所,不僅食物水源匱乏,更是有熊、狼等危險的動物。由於此地處於極寒地帶,所以這裡根本無法住人,這位女人卻在此處孤獨地活了76年。
  • 世上最孤獨的女人,在與世隔絕的深山獨自生活76年,一生無兒女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很多人都嚮往那些在郊區或者是野外,過著閒雲野鶴生活的人群,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獨自過著沒有任何人打擾的生活,生活就變得簡單多了。鍾南山就就有很多隱士,他們早起晨練,時而閉谷,生活的就像仙人一般,自由自在卻又很規律,這種隱私的生活是多少人所嚮往的呢?
  • 真人猿泰山:父子二人深山生活14載,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女人?
    這對父子可不是在做節目,而是真正的生活在深山老林當中,並且已經生存了41年,他們穿著獸皮和樹皮做成的衣服,老鼠等小型動物當做食物,而因為沒有現代的計時工具,他們已經不知道具體的時間和年份了,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在深山老林中生活呢?一切都要從40多年前說起。
  • 隱居深山的俄羅斯老太太:被俄國人寵上天,專門開直升飛機看望她
    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今年你過得怎麼樣?這一年很多人都過得不容易,收入大幅度減少,房價還是那麼高,日常支出樣樣都不少。興許還有家庭的矛盾,伴侶的不理解,忽然被斷了聯繫的朋友。很累吧!是不是就想與世界隔絕,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別急,我們今天來分享這個故事。在做俄羅斯「孤獨」系列時,西伯利亞深處的獨居老人阿加菲婭·萊科娃就得到了我們的注意。
  • 西伯利亞人家為避迫害隱居叢林42年 不知有二戰
    據外媒1月29日報導,1978年,蘇聯地質學家勘探鐵礦時,在西伯利亞原始森林中發現一個完全與世隔絕的家庭。男主人利科夫為了躲避宗教迫害,於1936年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隱居叢林。在與世隔絕的日子中,利科夫又有了兩個孩子。
  • 西伯利亞為二戰貢獻了什麼?
    別洛沃鋅廠出產的鋅對源源不斷的前線炮彈供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庫茲巴斯的煤田閒暇休息時的工人1938年開始的「三五」計劃除了進一步加強西伯利亞原有的煤炭業和冶金業外還興建大批機器製造業,比如在新西伯利亞建設輪機廠等等。
  • 俄西伯利亞學者研製的新冠抗體在倉鼠身上奏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新西伯利亞消息 據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官方出版物《西伯利亞科學》10月12日報導,該分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學者在俄羅斯首次獲得了能夠抑制新冠病毒的抗體,已通過動物試驗證明其有效性。
  • 俄新西伯利亞州啟動第二劑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
    人民網莫斯科12月29日電(李明琪)據sibkray新聞網29日報導,新西伯利亞州部分醫務工作者將在新年前,即12月30和31日,完成「衛星-V」新冠疫苗的第二劑接種工作。消息稱,新西伯利亞州衛生局局長哈利佐夫表示,「衛星-V」新冠疫苗由兩劑組成,接種時間應間隔21天。
  • 美死於新冠人數超過其二戰戰死人數,疫苗分發計劃竟還推行富人優先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1日報導,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了二戰期間美國在戰鬥中死亡的總人數。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9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國旗擺放在草坪上悼念新冠逝者。新華社記者劉傑攝根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數據,美國在二戰期間的戰鬥死亡人數為29萬1557人。
  • 時隔76年 美國在太平洋找到3架二戰時期失蹤的戰機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非營利項目「Project Recover」在太平洋海底,找到了3架二戰時期失蹤的美國戰機,至今已有76年。據報導,1944年2月的「冰雹行動」中,美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同時造成40名美國軍人喪生,超過20架飛機丟失。
  • 在西伯利亞森林中的貝加爾湖!
    俄羅斯總統普京每年至少去西伯利亞兩次,在人跡罕至的西柏利亞森林狩獵,在貝加爾湖中野釣。電影通判今天介紹的《在西伯利亞森林中》是一部書,也是一部電影。後來寫了一本書叫《在西伯利亞森林中》,2016年法國電影《在西伯利亞森林中》就是據此改編。
  • 二戰中被滅國的法國市民生活怎樣?咖啡館爆滿,女人們打扮起來
    二戰初期,德軍先後攻克波蘭、丹麥、挪威等國,在收拾好這些小國後,德軍才向當時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動手。法國僅僅堅持了39天就投降了,這種戰果連希特勒都沒想到,他迅速帶著部下們去法國開閱兵了。除去一些為了復國依然在努力的法國政客、軍人外,絕大部分法國市民的生活照舊。比如下圖中爆滿的咖啡館,法國市民們的傳統生活還是要繼續的。1943年夏季,很多市民會到巴黎塞納河邊遊泳,可見德軍的統治還是讓他們很安心的。
  • 《輻射76》:玩家表示沒有NPC,我真的很孤獨,孤獨到沒朋友
    我作為一個從輻射1入坑到現在的粉絲,《輻射76》剛出來的時候,我是無比期待的,《輻射76》也成為了我第一個想方設法翻牆也想玩到的遊戲。支離破碎的線索,隻言片語的磁帶,充滿危險的世界,以及那個孤獨的自己,當你一次次的聽從指示到達任務地點,等待你的只不過是一具具冰冷的屍體,或者一盤盤帶著絕望的磁帶,這種帶入感是任何輻射系列無法給予的。
  • 黃愛東西:一個碰巧生活在廣州的「字控」
    迷戀文字的黃愛東西,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引領了一場「小女人散文」寫作風尚,並引發了當時廣州文化界關於「小女人散文」風潮的討論。當「小女人散文」討論還未結束時,她又開始寫起了「我有一個同事」的性科普專欄。黃愛東西說,寫性科普,和她大學時所寫的專業掛上了鉤。在當時,別人不敢寫的東西,黃愛東西卻寫了出來,使談論性成為一種不齷齪的沒那麼尷尬的正經的正常的事兒。
  • 英國99歲二戰老兵發起徒步挑戰,為抗擊新冠病毒募款上千萬英鎊
    據《太陽報》報導,新冠病毒肆虐期間,英國一位99歲的二戰老兵在自家花園裡徒步行走了100圈,為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成功籌集了上千萬英鎊(約9000萬人民幣)資金,而他最開始的目標僅為1000英鎊(約9000人民幣)。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總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鬼子侵佔了大半個亞洲,要知道當時整個日本才有七千多萬人,日本帝國主義到處侵略,為了達到侵略目的,在帝國主義天皇的邪惡思想的帶領下,可謂是「全民皆兵「男性基本上都扛著槍走上了戰場,但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是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究竟幹了什麼
  • 《百年孤獨》中孤獨的人:一位在情感與道德中堅守孤獨的女人
    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馬孔多的世界將難以置信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躲過轟炸熬過二戰,生於北美卒於俄羅斯,這條鱷魚活了84歲
    01躲過轟炸,熬過二戰,真正的鱷生贏家這條短吻鱷魚叫做「土星」,1936出生於美國的密西西比州,當年它被捕獲並送往柏林動物園。二戰時期,柏林動物園雖然只是一個無辜的動物園,但也沒逃過戰火的波及。1941年、1943年、1945年,柏林動物遭受了多次來自盟軍和蘇軍的飛機轟炸,一次比一次損失慘重。動物園的管理員被迫殺死了園中一些過於兇猛的動物,防止它們在戰爭中破籠而出,造成更大的威脅。除了被炮彈炸死的動物,被飼養員親手殺死的動物,還有一些動物成了士兵的口糧……另有一些幸運的小傢伙趁亂逃脫。
  • 二戰時期日軍戰俘心懷不軌,為何蘇聯同意當地女性與戰俘結婚?
    1947年在西伯利亞一處戰俘工地裡,有一天,一個名叫鈴木君的日本戰俘正在鏟鹽。這時在煮鹽的大鍋另一側負責看守的蘇聯大媽隔著水蒸氣對他喊道:「夫列不納達?(想吃麵包嗎?)」鈴木君覺得奇怪,於是毫不猶豫地答道:「納達!納達!」(想!),隨即大媽從手提袋裡拿出一個黑麵包說:「帕吉亞魯斯塔」(給)。
  • 狗可以嗅出新冠患者!法國學者發布最新研究,成功率號稱76%
    有了正確的培訓和激勵,最聰明的狗可以檢測多達40種不同類型的炸彈,也可以嗅出毒品的痕跡,另外還能進行廣泛的搜索和救援,甚至還能通過屁來聞出患者是否患有直腸癌。而現在,法國研究者的最新研究表明,經過訓練的狗,居然可能通過汗水來確定新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