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一批「狗牙梅」提前綻放 今年最早盛開的蠟梅

2020-12-04 東方網

  近日滬上一批「狗牙梅」提前綻放,成為今年最早盛開的蠟梅,花期提前約一周。記者昨天在上海古猗園的瘦影碎月軒前看到,兩株蠟梅悄然綻放。這兩株蠟梅為狗蠅蠟梅,因花瓣形狀如狗牙,故又稱「狗牙梅」。

  「狗牙梅」是半野生蠟梅的一個類型,生長勢頭旺盛,花被片狹長而尖,內輪中心花被呈紫色,有淡淡香味。上海古猗園綠化工程師劉阿梅說,一般蠟梅開放要等到大雪節氣前後,也就是一周以後。蠟梅早開,可能因為申城前幾日突降冷空氣,使得花芽分化的蠟梅提早開花,形成「花葉共賞」的景觀。不過,這只是極少數,預計12月中下旬,素心蠟梅、小花蠟梅、馨口蠟梅等多個蠟梅品種都將陸續開放。

  回顧近一年,許多花卉都出現花期提前的現象。今年2月中旬,滬上多處公園的寒櫻、河津櫻等早櫻開放,花期比往年提前約一周。專家稱,今年早櫻的花期為近20年來最早。白玉蘭也於2月中旬提前綻放,以往白玉蘭的正常花期在3月上旬至中旬。3月上旬,上海植物園內的三株春柳牡丹也急匆匆開放,原本是「穀雨三朝看牡丹」,2017年的農曆穀雨要到4月20日。據上海植物園積累了30餘年的物候記錄顯示,春柳牡丹往年開花基本在4月初,提早近一個月開花,前所未有。

  某些時段的氣候不按常理出牌,是花期提前的主要原因。就早櫻和白玉蘭而言,冬春交替時節持續較長時間的較高溫度和光照,導致其早早綻放。牡丹更為複雜,上海公園內栽種的牡丹多從北方移栽而來,原本適應了中原地區日照長度的牡丹到了上海後日照長度有較大變化,促使它們提早開花。

  除了「催促」花卉早開,氣候變化還讓桂花和白玉蘭「暈頭轉向」搞錯花期。一部分桂花晚了1個月才開,個別白玉蘭更是在秋季開放。今年9月底10月初上海氣溫居高不下,國慶節後的天氣也沒有降溫,如10月8日到12日,上海日平均氣溫分別為21℃、18.9℃、19.3℃、20.8℃和20.8℃,均超過18℃,無法滿足桂花開花所需的較低溫度。直到此後申城受到一小波雨水影響,晨間和夜間氣溫涼爽,才讓眾多桂花開花。

  上海古猗園春天開花的海棠也在秋季開花,因前期高溫,加之開花前大量雨水,一旱一澇,讓植物出現應激反應,開花是海棠的自我保護行為。

相關焦點

  • 蠟梅不是梅?是「蠟」還是「臘」?林擁城邀你春節賞蠟梅
    百花凋零的冬季 蠟梅唱起了主角 隨著冬日的暖陽 林擁城的首批蠟梅就要悄悄綻放啦 在月亮灣、梅花園
  • 烏龜不冬眠,蚊子來「拜年」 海棠已經綻放,小狗提前脫毛
    原標題:烏龜不冬眠,蚊子來「拜年」 海棠已經綻放,小狗提前脫毛 「暖冬」催得南京古林公園內梅花盛開。揚子晚報記者劉瀏攝  中國江蘇網1月25日訊 措辭一向嚴謹的氣象專家都坦承,除非2月出現「逆天寒」,否則今年冬天可定義為暖冬。
  • 自然散步|年年賞蠟梅,歲歲有新趣
    然而,我們有蠟梅。這個季節,蠟梅是無處不在的:居民小區裡普遍都大量栽種,只要下樓,就能聞到蠟梅的幽香。清晨,小區外總有成車的蠟梅拉開,或來自北碚,或來自南山,就在路邊擺著售賣,買完菜後順手捎上一束,拿回家裡插瓶,沁人心脾的香氣便充滿了整個房間。蠟梅,重慶小區的綠植標配蠟梅,是老天賜予重慶人的冬日恩物。賞蠟梅,亦是臘月裡最大的雅趣。
  • 今年滬上收割的「第一鐮」稻米 在日本竟是壽司專用米
    原標題:早了25天,今年滬上收割的「第一鐮」稻米,在日本竟是壽司專用米  8月23日,上海市郊今秋第一批新米正式上市記者從奉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了解到,今年滬上首批收割稻米的品種為越光米,源自日本,較上海本地品種松早香早熟1個星期,較普通中晚熟品種則足足提前了25天。
  • 植物園蠟梅進入盛花期,周末約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江水恆經過前段時間的低溫「關照」,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杭州植物園的蠟梅已經進入盛花期!數九寒冬,群芳搖落,卻擋不住蠟梅開花的腳步。「一花香十裡,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鬥香來?」
  • 廈天氣乾旱致花期提前 三角梅競相綻放
    最近,在廈門園林博覽苑和廈門市園林植物園裡隨處可見奼紫嫣紅的三角梅爭相盛開,給今年少雨乾旱的廈門冬天增添了絲絲春意。走進園博苑,6000 多株三角梅在各座橋上綻放,陣雨過後開得更盛的花朵,與園內的橋和湖,構成了一幅天然美圖。
  • 重金徵集第十六屆中國梅花蠟梅展的LOGO和吉祥物!
    國內梅花蠟梅領域規格頂尖的專業花事盛會——第16屆中國梅花蠟梅展覽會,將於2018年年初在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為辦好此次盛會,展現本屆展會地域特點,體現梅花的高潔氣質,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特向全世界所有設計單位、設計師重金徵集「第16屆中國梅花蠟梅展覽會」吉祥物和LOGO標識。
  • 滬上綜藝節目回顧 國內最早選秀鬧鐘當獎品
    1980年代|誕生過最早的選秀節目   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電視機也逐漸成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人們對文化娛樂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強烈。1985年,上海電視臺與日本方面合作的《卡西歐杯家庭演唱大獎賽》開辦,這個舉辦了10屆的大賽是全國舉辦得最早、歷史最久的海選大賽,甚至可說是中國最早的選秀節目。
  • 小布送上最佳賞梅姿勢,你get到了嗎
    越近寒冬越是爭相綻放的蠟梅,總會給人們心頭帶來一陣暖意。 如若你站在幾米開外,那穿插在枯枝中的朵朵黃色小花,觀感上會略顯瑣碎,尤其在花期尚未完全綻放前,那中間未落的枯葉與互相交錯的枝條,遮掩了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如不細看,很容易錯過這份低調的美。
  • 極寒天紫竹院公園蠟梅開了,「園寵」灰鴿也「抱團取暖」
    多年不遇的低溫天氣中,海澱區紫竹院公園,「園寵」灰鴿也開始抱團取暖,與此同時,公園裡的蠟梅卻頂著寒風含苞怒放,給寒冬遊人帶來一絲喜悅。1月7日下午,寒風蕭瑟,紫竹院公園內的翠竹迎風搖擺。細而有勁的枝條上,有的蠟梅花已經展開了金黃剔透的花瓣,露出紅褐色的裡層花片,有的蠟梅則害羞地打著花骨朵,半開不開,還有不少枝條上剛冒出小小的花苞。湊近觀賞,一陣暗香縈繞鼻尖,清幽淡雅、浸人心脾。1月5日,紫竹院公園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蠟梅花開的消息,令不少遊客感到驚喜。「今年天氣冷,沒想到蠟梅花還是如期開了,真不容易。」家住四道口的王女士邊拍照邊感嘆。
  • 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讀古詩詞,欣賞舊時光裡凌寒盛開的茶花
    ——明.歸有光《山茶》賞析:山茶花的氣韻是自帶的,它葉片凝綠,花色鮮豔,不懼嚴寒,在雪中盛開。它雖然和牡丹一樣有著雍容華貴的姿容,但卻不似牡丹那般輕佻妖冶。它豔麗多姿,亦如松柏一樣凌寒而不凋,最早把春天迎到人間。它真是花中的極品,一如那輔助國君掌管軍政大權的「三公」一般尊貴,亦如梅花一般高潔,堪與伯夷、叔齊比肩。
  • 世界上第一朵盛開的花,世界上第一隻起飛的鳥,它們長什麼樣
    朝陽不僅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旅遊資源也十分的豐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燦爛的紅山文化,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博物館,這裡發現了第一朵開花的植物——「中華古果」和世界上最早的鳥類——「中華龍鳥」,朝陽也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
  • 蠡園早桃已綻放 首次引進「照手桃」
    昨從蠡園景區獲悉,2016年蠡園桃花節活動將於3月17日-5月3日舉辦,今年桃花節以「江南桃花,醉美蠡園」為主題,打造水景桃花觀賞的效果,融合動漫主題元素,將龍貓的可愛造型結合到各個景點中,形成「桃花美景水岸互映、漫畫形象動靜結合」的氛圍。 早桃品種已提前開花 柳樹綠了,桃花開了嗎?
  • 東西湖將「上新」一批公園
    今年春天,東西湖將集中「上新」一批公園,兩片「粉色花海」也將與市民見面。其中,黃塘湖公園力爭在3月早櫻開花時節讓市民提前進園賞景,徑河公園二期將打造「汽車營地」。        「黃塘湖公園將於今年5月正式開放,力爭在3月早櫻開花時節讓市民提前進園賞景。」施工單位、武漢花木公司項目經理肖庭輝介紹,黃塘湖公園A區已種植有染井吉野、福建山櫻、陽光櫻、普賢象等6個品種的早櫻和1個品種的晚櫻,共計300多棵,「櫻花爛漫時將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從衛星地圖上看,建成後的黃塘湖公園呈「U」字型。
  • 潮州鳳凰洲公園桃花盛開醉遊人,美美噠!
    新春伊始,鳳凰洲公園裡的桃花陸續綻放,接下來,我們就賞花去。  粉紅的,深紅的,潔白的,在綠葉的映襯下,盛開的桃花鮮豔嬌美。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輕風吹過,枝頭的桃花像一個個穿著薄如蟬翼的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叫人應接不暇,神迷意醉。
  • 紅嘴鷗今年提前來昆明
    【紅嘴鷗今年提前來昆,10多年來得第二早!】據統計,從2007年至今,紅嘴鷗先頭部隊抵昆最早的一年是2019年10月1日,最晚的一年是2007年10月25日。今年是10月6日,與2018年並列,僅次於2019年。 為什麼紅嘴鷗抵昆時間越來越早?有專家表示,原因之一是它們南遷昆明越冬已經輕車熟路了!
  • 恐龍是世界上比較早出現的動物,那麼最早的一批恐龍是什麼樣?
    地球上第一批恐龍恐龍在化石記錄中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早期。其中的一小部分恐龍化石保存非常完整,但許多都只有零碎的遺骸保存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早期恐龍的了解都是很不完整的。雖然早期恐龍的化石記錄零散,卻足以表明它們大概在同一時期,生活在相隔甚遠的世界各地,包括現在的巴西、美國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