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陶醫生受傷後,牽掛他的有很多人,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自稱是陶醫生師妹的老梁,她對陶醫生很熟悉,也是很佩服。
在介紹中自己感覺很慚愧,稱自己是為逃兵,原因是「因為看到了耳鼻喉老師被割喉的血腥場景,得了PTSD。站在醫院人山人海的門診大廳,心慌、手抖、血壓高,失眠、焦慮、煩躁。」
她去美國上博士留學5年歸來後,選擇在中高端私立診所工作。來這裡就診的都是有錢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素質也高,不會出現醫鬧、醫患問題。

雖然身處優越的工作環境,但還是佩服陶醫生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醫術,稱陶醫生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嚴格要求跟他學習的師弟師妹們,像燈塔一樣照亮師兄弟前行路,在公立醫院每天看很多病號,有時還為病人貼錢看病。
陶醫生還為病人獻過血,還介紹了陶醫生傷情:早晨2點陶醫生已經住進病房,並談到陶醫生的父親一直在哭,感覺很難過。

介紹了陶醫生受傷後,另外一位醫生接替了他的工作,還有一位受傷的醫生包紮傷口繼續為病人看病,這些醫生的精神值得讚賞。
醫者仁心,就是這種善心在才能醫治病人,救死扶傷,懂得付出。
對這位陶醫生師妹的選擇,不能用妄加評判,這是她的自由,也是她的權力。這樣做的原因值得思考,緊張的醫患關係,增加了醫生的危險性,假如不存在醫患糾紛,也許她也會到公立醫院工作。

醫患關係讓在這個行業的醫生憂心忡忡,因此出現了很多好醫生選擇了為少數人服務的私立醫院,工作環境,待遇不錯;也有的選擇了其它相關工作,離開了第一線,增加了安全。
如果醫患關係得不到有效控制,好醫生還會流失,普通老百姓找到好醫生的可能性就越少。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醫患關係又加重的可能。
梳理一下近期發生的幾件醫鬧事件:
濟南章丘的婦幼保健院一對夫妻襲擊護士;
瀘州市患者家屬因醫生沒有把病人搶救活毆打醫生;

北京航空總局醫院耳鼻喉科科醫生楊文事件;
每次傷醫事件發生都會傷害一些醫生的感情,總感覺自己是在從事著危險的工作,治病救人成了高危職業,感覺就是笑話。
傷醫事件發生後,很多醫生同行提出一些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發生,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強安檢措施。
像飛機場和車站那樣設立安檢門,把可疑的危險物品拒之門外,減少一些傷醫事件發生,至少危害程度要減少。
同時還要加大懲罰力度,讓傷害公共安全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甚至還可以設立黑名單制度,在哪個醫院發生醫鬧,以後就無法在這個醫院就醫看病。
安全措施到位了,醫生安全,工作環境才順心如意,才能吸引更好的醫生到公立醫院工作,一般老百姓看病才有保障。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