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了一條報導,在陝西米倉山的自然保護區當中發現了珍惜的白頭蝰蛇。天下蛇類千千萬,這白頭蝰蛇究竟是怎麼的一種蛇類,竟然能夠上新聞引起重視?
白頭蝰蛇被稱為是「毒蛇界的大熊貓」,當然並不是因為它的頭是白色,身體呈現出黑色,黑白相容。而是因為它是一種十分古老珍惜的物種。
白頭蝰又被稱作白頭蛇、白缺蝰、喜馬拉雅白頭蛇等稱號,之所以被稱為喜馬拉雅白頭蛇是因為它生活在在中國境內的西藏東南部以及越南、東南亞等地棲息於海拔100~1600m的丘陵山區因而得名。
之所以說白頭蝰蛇十分的珍貴是因為它的數量十分的稀少,在我國的白頭蝰蛇標本數量不足百條,也因為數量稀少所以關於這種珍惜蛇的資料就更加的少,而且白頭蝰蛇還是一種有毒的毒蛇,關於它的抗毒血清也因為資料稀少而沒能研製出來。
當然它資料稀少的原因之一還是因為它是著名的「絕食蛇」,這點另許多的學者都為之頭疼,難以將它帶到其他的研究地點,所以關於白頭蝰蛇的資料自然也是少之又少。
雖然白頭蝰蛇十分的珍惜,但是有幸能夠遇到它的朋友請遠離,不僅僅是因為它保護動物的身份,還因為它是一條帶有劇毒的毒蛇。白頭蝰蛇的管狀牙武器當中蘊含著混合型的毒液,被白頭蝰蛇咬了之後身體當中的血液會凝固,血液是負責為身體輸送養分和氧氣,一旦被凝結後果不堪設想。
眾所周知蛇毒的血清是能夠一血清多用,能夠用於解多種蛇毒,但是別的蛇毒血清似乎對於白頭蝰蛇的毒液無效,再加上白頭蝰蛇的血清也沒能研製出來,所以在野外當中還是遠離它,它好我也好!
在我們中國有著一種功法叫做「辟穀」,這也是道家的一種修煉方式,使人能夠在一段時間之內不用進食。當然後面有道長出來回答這種功法只是在古代時候食物並不充裕,所以通過辟穀的方式能夠更好的分配食物,現在的生活則大可不必。
不止是道長,蛇類也是辟穀大師,一般的蛇類一年當中只要吃下三、四頓的大餐就可以維持一年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白頭蝰蛇的「絕食蛇」名不是來源於此。白頭蝰蛇對於生活的環境要求十分的高,要是突然將它帶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就會引起它的反感與不適,從而採用絕食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尊嚴。歐美等國家曾多次進口,結果無一例外,白頭蝰蛇全部都是絕食而死。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白頭蝰蛇對於獵物十分的挑剔,它喜歡食物是它生活的地區當中鼩鼱,當它被運送到別的環境當中,無法適應新的食物,和新的口味所以只能被活活的餓死。
對於蛇類許多的人都是有著恐懼的情緒,有些人選擇遠離,有些人選擇將其打死。但是我想說的是萬物皆有靈,對於生物鏈當中的任何一環都是十分重要的,對別的物種來說也是十分的重要,如果蛇類的這一環缺失,難以有其他的動物能夠彌補蛇類的空缺,也猶如打開潘多拉魔盒一般。
蛇類其實並不可怕,相對於人怕蛇,蛇更加的怕人,畢竟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只需要動動腳就能取蛇性命,試問哪個蛇遇到人不會逃之夭夭?進攻也只是它們自保的手段罷了。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傷害保護動物可是犯罪的行為。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一條 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依據《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