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節目的評估現狀分析

2021-01-08 人民網

任何商品的價值都是有大小高低的,因此,必須對商品的價值進行必要的評估。作為文化商品之一的電視節目既然具有價值,自然也需要對其進行某種評估。但是,評估的標準和方法不同,結果也不同,對節目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就目前我國電視節目評估發展的現狀而言,評估模式主要有三種:

政府機構主導的節目評估模式,重視節目的宣傳價值(主要指標是輿論導向);

商業機構主導的節目評估模式,重視節目的經濟價值(主要指標是收視率);

研究機構主導的節目評估模式,重視節目的文化價值(主要指標是滿意度)。

不同的節目評估模式適應不同特性的電視媒體。但是,不管是哪種模式的節目評估,都應當按照客觀、公正、科學、真實的原則,對節目的價值及其影響與承載節目價值的各項因素進行定性或定量的系統性的評價和估值。從市場的角度來衡量,節目評估既是一項專業的節目欣賞活動,也是一種對節目質量與價值進行檢測的過程,更是促進節目質量和價值提升的手段之一。節目評估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相對精確地評估節目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供節目交易和廣告銷售參考。節目評估的最終目的則是為節目製作者提供指導、參考和借鑑,進而提升節目的傳播效果和綜合效益。此外,在商業廣播電視媒體中,節目評估被當作工作人員績效評估的參考指標之一,關係到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的收入。

一、從國外引進的以收視率為中心的商業評估模式

眾所周知,在世界主要的廣播電視體制類型中,美國是商業廣播電視體制的代表。作為首屈一指的西方大國,美國是新自由主義全球秩序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產業化、市場化、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度。因此,在商業廣播電視節目評估領域,美國的電商業廣播電視節目評估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受眾研究來評估節目的。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法倫教授(PatriciaF.Phalen)認為,美國的媒體受眾評估和收視率調查方法伴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他將美國商業受眾調查的學術研究分為兩類:一類是社會科學方法,定量研究信息系統特徵即信息的質量以及受眾數據與市場的關係;另一類是研究商業受眾評估的理論分析法,一般從文化或批判角度進行研究。前一種研究是主流的,主要包括應用性研究和方法論研究。應用性研究主要包括收視率調查和流行度的調查。[1]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廣播電視媒體陸續引進了對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調查評估。其中,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爾森公司是中國最主要的兩家收視率調查公司。央視-索福瑞創辦於1996年8月,是一家合資公司,但由於中央電視臺的參股和密切合作,因此,不但短時間內順利地適應了中國的「水土」氣候,而且一直在中國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率和收聽率調查市場居於壟斷地位。公正地說,收視率概念和調查方法的引進,量化了節目的評估指標,可操作性很強,促進了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廣播電視從業者的節目質量意識和行業競爭意識。但是,毋庸諱言,以收視率為核心指標的商業評估模式在中國電視節目的實踐中也存在不少弊端和局限,主要是:

(一)樣本少,易受汙染

出於成本控制的考慮,傳統的收視率調查測評布點太少(主要在大中城市),樣本戶數量也少(每個城市300~500個),容易受到汙染(汙染一個樣本戶,某個節目的收視率將有0.2%~0.33%的波動),不足以形成對節目全面準確的判斷,更不能真正衡量出所有優秀的節目。一些廣告商的推波助瀾更讓一些廣播電視臺陷入了「唯收視率論」的泥潭,最後導致以娛樂名義出現的「三俗」節目泛濫成災。2011年10月24日,國家廣電總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三不」,即:不得搞節目收視率排名,不得單純以收視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單純以收視率排名衡量播出機構和電視節目的優劣。這個「三不」政策雖然沒有就如何才能全面、正確地評估廣播電視節目給出具體的指導,但是,至少指出了以收視率為唯一指標的節目評估標準是不科學的,甚至是有害的。2013年以來,一些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出現了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弓箭手打敗裝甲車、女八路裸體敬禮等惡俗鏡頭,極大地玷汙了中國史詩般悲壯的抗日戰爭,說到底也是製作方畸形追求收視率的動機在作祟。

(二)監管不到位

由於收視率調查的技術性、專業性較強,中國目前缺乏一個監管收視率調查行為和結果的行政機構,而市場的壟斷性又使得收視率調查缺乏行業的有效監管,數據的公正性、可信度都無法得到第三方保障,收視率造假現象時有出現。從2010年7月1日起,《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個別衛視收買樣本客戶?電視收視率發現造假行為》等揭露收視率造假的文章。其實,文中披露的樣本戶汙染問題只是收視率一元化評估問題冰山之一角,收視率調查領域中還存在一些諸如數據篡改、數據尋租和數據濫用等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什麼不能解決的難題,只是沒有機構、沒有人去過問或管理。

(三)無法反映節目的滿意度

收視率指標或調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節目受眾的規模,但無法對節目進行深度分析,也無法反映觀眾的要求,更無法準確度量觀眾的滿意程度,因此,無法據此衡量廣播電視品牌節目的價值,甚至會把優秀的節目淘汰出局。據統計,央視及各地電視臺「收視率末位淘汰」的節目中,70%以上是文化教育類節目,而保留下來的是所謂收視率高的節目,如娛樂節目、日韓電視劇等。

(四)不能反映出新媒體對傳統視聽方式的衝擊及引起的變化

根據長虹集團委託第三方機構的調研,2011年北京地區每晚百戶的電視開機率是38%,而3年前同一機構的調研結果是75%。而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調查,在過去3年,網絡視頻收視率以每年300%到400%的速度增長。[2]也就是說,現在很多人是通過網絡視頻看影視節目,傳統收視率調查的布點和樣本完全覆蓋不到這個越來越龐大的群體,因此,所謂的收視率調查數據充其量只是反映了部分受眾收看節目的部分情況,根本不能反映市場全貌。

二、主要電視媒體自創的節目評估體系

其實,以收視率為核心的商業節目評估模式的局限和弊端早已為業界所洞悉和詬病,一些電視媒體也早就在探索取代的方式和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節目評估模式。特別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型電視媒體,在一時難以完全捨棄收視率評估指標的情況下,以「中體西用」的方式並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臺情」,相繼研發出了自己的節目評估體系。(參見表1)

從上述各臺自創自行的節目評估系統來看,各有長短。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評估系統比較注重節目的社會傳播效果評價,指標的主觀性較強;上海廣播電視臺和湖南廣播電視臺的節目評估系統更加注重節目的經濟效益評估,指標的客觀性較強。在評估指標設置方面,各省級電視臺的評價模式大都包括收視率、滿意度(或觀眾評議)、專家評審這三部分。廣東電視臺的辦法是將節目按播出時間段進行分類,同一時間段內的節目,分別按收視率、節目技術質量、節目藝術水平、廣告效益四項打分,最後乘以不同的難度係數,得出其綜合考評分。但在實際運作中,廣告效益這一指標並未被列入。

在評價體系運用方面,許多電視臺主要用於宣傳管理和節目調控,或供決策層參考。重慶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等定期向各部門公布評價結果,不一定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和公平,但力求做到公開。重慶電視臺還將節目評價與欄目人員稿費收入和節目成本投入掛鈎,並將節目評價的各項目數據作為年度最佳專業人才評選的主要依據。湖南衛視和黑龍江電視臺更是把節目評價完全落實到了各部門業務人員層次。一些城市電視臺也相繼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節目評估系統,但總的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指標大同小異,權重分配和調查周期各異,基本不具有可比性和通用性。絕大多數電視臺的評估體系中,收視率指標所佔的權重都超過了50%,有相當一部分超過了70%。

從已有的廣播電視節目評估系統來看,我國基本上沿襲了美國的商業收視率調查和英國欣賞指數調查的基本模式,然後再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各臺的實際情況,選取相應的指標。但是,由於我國廣播電視臺數量眾多,行政級別和經濟實力各異,各自為「標」,各取所需,評估主體多元,標準不統一,評估對象(或指標)既不同源也不同步,指標權重隨意,體系雜亂,缺乏可比性和通用性;而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產業和市場的完整性、統一性又不可能同時接受五花八門的節目評估體系。因此,如何創建一個既吸取他國之精髓,又符合自己國情的以及具有獨立性、客觀性、連續性、非營利性、權威性等特徵的節目評估體系可謂中國廣播電視業的當務之急。

三、電視節目的其他評估體系

在商業評估體系和電視媒體自創自行的節目評估體系之外,還有若干影響不一的節目評估體系。從主體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四類:

政府主導的節目評估活動。這類節目評估體系主要以評獎為主,並非真正的、全面的節目質量和價值評估。但是,由於是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有關機構出面主持,業界十分重視。如中國新聞獎、「飛天獎」、「金鷹獎」等。總體來看,這些節目評估側重政治導向、社會傳播效果,指標簡單,主觀性強,權威性有餘,科學性不足。這些帶有導向特徵的評獎性評估,猶如海參、鮑魚,雖然稀缺難得,但畢竟不是常態,不能當飯吃。而且,從國際慣例來看,政府部門一般都不直接參與具體的節目評獎,更不會參加具體的節目評估。

平面媒體主導的節目評估活動。這裡的平面媒體主要指報刊。為了擴大影響力,一些報刊經常搞一些與節目質量或評獎相關的節目評估活動。有的是綜合評估,有的是某類電視欄目的某個指標評估,如年度「十大」或「十強」創新電視欄目或頻道等之類。這類評估活動通常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指標的系統性較差。

學院主導的節目評估。國際著名的影視節目評估或者評獎活動一般都少不了影視教學和研究機構的參與,如普立茲獎、奧斯卡獎等。這是由節目評估或者評獎的客觀性、學術性和科學性決定的。正因為此,國內一些著名大學的影視學院或者影視研究機構也會主辦一些節目評估活動。早幾年,中國傳媒大學這類評獎活動較多。近兩年,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的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評估活動異軍突起,迅速在業界和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以學術機構為主的節目評估和評獎活動在國際上是主流,但是,在中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為政府和業界普遍認可。而且,學術機構主導的節目評估和評獎活動本身也需要不斷完善。

民間機構主導的節目評估活動。由於上述幾類節目評估或評獎的標準相對較嚴,大量的地市級廣電媒體的節目很難獲得評獎的機會,於是,一些民間機構瞅準這個空當,針對這些數量眾多的基層廣電媒體的節目,開展了五花八門的節目評估和評獎活動。這些活動的共同特點是:經濟動機明顯;評估或評獎標準隨意。

綜上所述,中國電視節目的評估主體多元化,體系零碎,指標設計隨意,缺乏共通性、普遍性。成熟的產業和市場呼喚成熟的產品評估標準和系統。因此,中國電視節目評估體系建設還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JamesG.Webster,PatriciaF.Phalen,LawrenceWilsonLichty:RatingAnalysis:theTheoryandPracticeofAudienceResearch.Hillsdale,NJ:Lawre

nceErlbaumAssociates,2000.

[2]電視將死?北京科技報,http://www.bkweek.com/3.1/1111/21/12270.html.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的電視節目評估體系變革
    馬雲曾說過,數據即資產,分析即服務。傳媒王國上空有朵大數據做的「雲」,「雲服務」如今蓄勢欲飛,但是如何利用這朵「雲」為電視在全媒體混戰中突圍,筆者認為,對電視節目評估體系進行變革勢在必行。 一、中國式的電視節目評估體系 近幾年,因電視創新的需求,業界對節目評估體系的關注不斷升溫,全國各地相繼出現了不同模式的評估版本。2011年下半年中央電視臺推行的新節目評估體系,提出了引導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專業性四維度評價模型;2012年原國家廣電總局頒布76號文,在央視評價模型上,增加了電視對新媒體發展融合能力方面的評判。
  • 2016年版中國數位電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年版中國數位電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月**日,總局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的通知》。《通知》明確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組織,各省(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負責具體建設。
  • ...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2009年10月28日-2019年10月27日 6 5657975 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電視和無線電節目製作;節目製作;電視文娛節目;錄像帶出租;錄像帶製作;數字成像服務;電影製片廠;錄像帶發行;電影膠片的分配發行。
  • 人民日報:電視節目創新 走市場才是正道
    資料圖片   11月17日上午,首屆中國電視模式節目大賽在第十二屆四川電視節上舉行。這是國內首次舉辦模式節目大賽。據主辦方世熙傳媒執行長劉熙晨介紹,大賽共收到了各種模式節目提案210件,參賽者既有電視臺製作人團隊、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也有視頻網站和高校學生。   大賽之所以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與不久前主管部門出臺的一項新政策關係密切。
  • 2020-2026年中國轉基因產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主要分類  《2020-2026年中國轉基因產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對轉基因產品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轉基因產品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轉基因產品行業發展現狀、轉基因產品市場動態、轉基因產品重點企業經營狀況、轉基因產品相關政策以及轉基因產品產業鏈影響等。
  • 中國上海動漫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上海動漫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年**月,上海市發布《動漫遊戲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年版)》,《辦法》顯示,上海鼓勵動漫遊戲企業從事原創動漫遊戲產品的開發製作,打造上海原創的動漫遊戲形象和品牌,扶持的重點為優秀原創漫畫、原創電視動畫、原創動畫電影與原創網路遊戲產品,並按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標準予以扶持
  • 中國鐵礦石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鐵礦石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天然礦石(鐵礦石)經過破碎、磨碎、磁選、浮選、重選等程序逐漸選出鐵。針對中國鐵礦石存在的特點,以及鋼鐵工業對鐵精礦更高的要求等給中國選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對中國冶金礦山選礦技術有了更深的發展要求,隨之而來的就是促發選礦設備的進一步提高。
  • 中國歷史第二長的電視節目是怎樣煉成的?
    正如作家梁曉聲所言:這地球上只有一個12億人口的中國,中國只有一家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一個時期內只有一位男新聞播音員每天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一個時期內只有一套《動物世界》節目……《動物世界》的意義當然不只在於歷史悠久。動物們在趙忠祥嗓音之下的交配與殺戮,一度是1980年代電視娛樂的最大公約數,刺激了改開後一代代中國人。
  • 2020年中國汽車用品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汽車用品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作為汽車後市場的三大板塊之一,汽車用品市場也是截至**發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業之一。從汽車用品區域市場版圖來看,截至**我國汽車用品市場已形成六大區域市場及中心城市,區域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
  • 綠色中國網絡電視主持人蘇琳榮獲全國優秀公益節目主持人大獎
    原標題:綠色中國網絡電視主持人蘇琳榮獲全國九大優秀公益節目主持人大獎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頒發中國公益電視節目最高獎 綠色中國網絡電視節目主持人蘇琳位居九位全國優秀公益節目主持人之列
  • 中國疫苗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疫苗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通過疫苗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疫苗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疫苗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疫苗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中國英語培訓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市場較為分散。中  《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英語培訓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英語培訓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英語培訓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畜牧業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在持續不斷積累的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使畜牧業信息化建設不因工作人員、時間、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保障畜牧業信息數據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對電子信息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電子信息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現狀、電子信息市場動態、電子信息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電子信息相關政策以及電子信息產業鏈影響等。
  • 2019年塗料市場行情分析與趨勢預測 - 中國塗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塗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版)認為,在截至**的國際塗料行業形勢之下,無論是大品牌還是雜牌軍,現在盈利能力普遍都越來越弱。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壓力,塗料行業當今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吃緊。
  • 歷史類軍事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特別是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同類型的歷史類電視節目和網際網路軍事歷史節目紛紛出現,這對《百戰經典》的節目創作既形成了挑戰,也帶來了諸多啟示。一、歷史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傳統歷史類電視節目的類型比較單一,表現形式也不多。
  • 全球與中國破傷風抗毒素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破傷風抗毒素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破傷風抗毒素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一、2016-2026年全球破傷風抗毒素髮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中國破傷風抗毒素生產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第五節 2016-2026年全球破傷風抗毒素供需現狀及預測分析    一、2016-2026年全球破傷風抗毒素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全球破傷風抗毒素產量
  • 全球及中國白僵菌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國市場白僵菌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側重分析全球及中國市場的主要企業,同時對比北美、歐洲、日本、中國、東南亞、印度等地區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本文分析在全球及中國重點白僵菌企業,分析這些企業白僵菌產品的市場規模、市場份額、市場定位、產品類型以及發展規劃等。
  • 2020-2026年中國企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企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企業信息化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企業信息化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  2020-2026年中國企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最後闡明企業信息化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 民政部關於中國獸藥協會等7家社會組織降低評估等級的公告
    民政部公告第432號根據《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第三十條關於獲得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連續2年年度檢查基本合格、上年度年度檢查不合格或受相關政府部門行政處罰,由民政部門作出降低評估等級處理的規定,決定對中國獸藥協會等7家社會組織降低評估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