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鳥翅膀,鹿尾巴,古人的納涼工具是怎麼演變的

2021-01-08 魅力故事計

大家好,好奇的小宮又來啦。小宮今天來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扇子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中華大地上有種存在了好幾千年的納涼工具,沒錯就是扇子。但是好多人一提到扇子,就只會想到了蒲扇和紙扇,但小宮告訴大家,如果只是這樣想就太孤陋寡聞啦,因為扇子流行了幾千年,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夏日必備,所以一定是有許許多多的材料與外形的。

扇子,在中國有著非常古老的歷史,幾千年來,扇子不僅扇風納涼,還能用來扇風引火,趕蟲,趕蚊子,拂去灰塵,小宮覺得,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處處需要扇子啊。

翻翻史書,看看最早的扇子是什麼時候的吧。小宮大吃一驚,原來新石器時代時就已經在用扇子了,比如古書裡寫得,舜作五明扇,不過文字以外的記載,比如圖畫或實物,現在發現最早的是在東周時的一個戰國銅器上的兩個長把手大扇子,還有就是江陵天星觀楚墓挖出的一個木頭把手羽毛扇子。遠古時期是扇子基本上都是別奴隸,僕人之類的人拿著,為主人遮風或者這樣。實際作用其實不大,主要是看起來霸氣啊,小宮明白了,最早的扇子竟然是象徵著權威的。

時間到了戰國,戰國晚期時,直到兩漢時,特別流行一種半圓形的扇子,面是用細竹篾編織而成的,當時可以說是風靡一時。有多受歡迎呢?小宮跟大家來形容一下,上到皇家的皇親國戚,神仙方士,下到老百姓奴隸燒火烤肉 ,都人手一把。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古人又想出來了新點子,麈尾扇,羽扇,比翼扇一個接一個的相繼問世了。羽扇剛出現的時候,其實就是鳥的半拉翅膀,小宮不禁感嘆,古人夠原始的。後來,足智多謀的南北朝人民把八根羽毛,或者十根羽毛並列排放,又加了根長木柄,完美!那鏖扇又是什麼呢?麈,其實在古代,是領隊的大鹿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的,魏晉很崇尚清談,在魏晉,手拿著麈的尾巴,就是領頭的意思。麈尾扇,據說是由梁簡文帝發明的,有一點像是簡便版的鏖尾扇,樣子有點像是在紈扇上,再加上鹿尾巴毛的兩小撮兒,小宮覺得很有意思,幹嘛老是跟鹿過不去呢,不能扇風又不能拂塵,看起來還挺礙事兒。後來小宮想了想,覺得可能是當時比較嚮往仙氣飄飄的樣子吧。

有一點像是簡便版的鏖尾扇,樣子有點像是在紈扇上,再加上鹿尾巴毛的兩小撮兒,小宮覺得很有意思,幹嘛老是跟鹿過不去呢,不能扇風又不能拂塵,看起來還挺礙事兒。後來小宮想了想,覺得可能是當時比較嚮往仙氣飄飄的樣子吧。

果然,接下來的比翼扇出現了,比翼扇是麈尾扇的改良版,把麈尾扇的上半部分改成了鳥的羽毛,鳥的羽毛可不僅是好用,在當時手中拿著鳥的羽毛做成的扇子,是因為鳥的羽毛像是翅膀。像天神下凡一樣仙氣飄飄,實在是太合南北朝人民的心意啦。

到了隋唐時期,鏖尾扇雖然已經定型,可是使用範圍卻極大的減小了,小宮不禁感嘆,古人喜新厭舊的速度和他們創造發明的速度可真是相得益彰呢。南北朝時期的紈扇又是什麼呢?紈扇,後世也叫團扇,扇子的骨架以竹子或者是木頭製成,形狀有很多,各種形狀都有,任君挑選。扇子面上糊著一層薄薄的絲綢,實在是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呀。南北朝時期,紈扇的扇面挺大的,到了唐朝時,才又有了新的發展。

大家看完小宮的話,再看手中的扇子,是不是覺得又有了新的意義呢。小夥伴們不要走開,下一期小宮將繼續跟大家聊唐宋元明清時的扇子,奢華美麗,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沒有風扇、空調的年代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截止今天13時,福州市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在這個離不開風扇、空調的酷熱時節裡,你知道古人在住、食、穿、用各個方面是如何消暑的嗎?住「涼屋」 猶如空調房資料圖冰是大自然賜予的降溫神器,早在周王朝時代,人們就已經懂得藏冰之術,他們冬天把冰塊鑿出存放在冰窖中,夏天再拿出來解暑。
  • 吃鹿尾巴有什麼功效?鹿尾巴怎麼吃?
    聞名於世的鹿尾巴是中國吉林省的梅花鹿尾部加工而成,由梅花鹿的尾部椎骨處切割取出,除去筋部、殘肉及毛茸,用線縫合,然後掛起自然風乾。鹿尾巴功效顯著,不寒不燥、質量特佳,而產量日漸稀少,是家喻戶曉的強身健體的滋補珍品。鹿尾巴的處理方法鹿尾巴羶味很重,處理起來很費時間,可以把鹿尾巴洗淨後放入沸水略煮後撈出。
  • 鹿尾巴功效及做法
    自古以來,鹿一直被視為珍饈極品,芳源堂鹿尾巴由梅花鹿的尾巴乾燥而成,外觀呈長身且扁薄。
  • 鷹是長尾巴鳥還是短尾巴鳥?
    【隹】字,在許慎的《說文》中認為,這個字是短尾巴鳥的總稱。現在大多數字典也是這樣解釋。【鳥】字,在《說文》中的解釋為,長尾巴鳥的總稱。那麼問題來了,【鷹】既有一個【隹】字,也有一個【鳥】字,【鷹】字是長尾巴的鳥還是短尾巴的鳥呢?
  • 睡涼枕鋪涼簟住涼屋 古人的納涼方式凝聚著浪漫的巧思
    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空調電扇,古人也發掘出了許多低碳、環保的納涼避暑方法。早在《詩經·七月》中,古人就有「鑿冰衝衝」冬儲冰夏用的技巧,涼枕、涼蓆、涼床等納涼物品也都是古人必不可少的祛暑神器。此外,古人還喜歡結伴而遊,在清靜的大自然中飲酒作詩、消暑納涼。涼屋:不用電的「空調房」和我們一樣,古人避暑最先想到的也是改造居室環境,修建一個有製冷設備的涼屋度過夏天。
  • 世界上沒翅膀沒尾巴的鳥,鼻孔長在嘴尖上,雌鳥下蛋雄鳥孵蛋
    世界上有一種鳥兒,長得很萌,身子圓滾滾胖乎乎,卻沒有翅膀,也沒有尾巴,尖尖的嘴,只生活在紐西蘭,是紐西蘭人的國鳥。其實,並不是它們不願意離開,但是它們沒辦法走出紐西蘭這個島國。這種鳥叫做幾維鳥,英文名是kiwi,也叫鷸鴕、奇異鳥,體型和公雞差不多,沒有翅膀、沒有羽尾,雖然叫鳥,一生卻只能在地面行走。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尾巴鳥
    藍色的翅膀反射著七色的光,翅膀的末端是白色的,這樣藍色就不過於單調。最漂亮的要數那藍色的尾翼了。它的尾翼長是身體的四倍,深藍,淡藍上面微微泛出一點紫,大氣而華麗。  我怕被它啄傷了手,便把它拴在了一塊石頭上。這鳥是在樹林裡發現的,我擔心它被貓狗吃了,便帶回了家。它吃了帶藥的果子,飛著飛著就掉了下來。我遇見它時,它正在地上撲稜著翅膀,痛苦地鳴叫著,嘴裡不斷地向外淌著粘液。
  • 說它是鳥,卻沒有翅膀和尾巴,說它是獸,卻只有兩條腿,是啥奇葩
    有這麼一種動物,說它是鳥它卻沒有翅膀,也沒有尾羽,說它不是鳥兒,它的全身又覆蓋著羽毛,然而它的羽毛又特別硬,看上去就像刺蝟的刺一樣,但如果說它是哺乳動物,它卻只有兩條腿,還長著一張長長的鳥喙,然而它的鳥嘴卻又像刺蝟和針鼴的嘴一樣,是不是一種十分怪異的動物?這種奇葩的鳥就是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
  • 可以御火的鳥和長著翅膀的猴子是什麼樣的?
    據說家裡要是養了這種鳥,就可以避開火災,永絕後患。這對於房屋以磚木結構為主的中國古人來說,確實是非常有用的神鳥。在今天陝西麟遊縣附近,有一座羭次山,漆水從這裡發源。北山有赤銅礦,山南則出產細膩的優質玉石嬰恆玉,這裡住著一種野獸,名字叫囂。樣子長得像猿猴,胳膊很長,善於投擲。還有人說它集鳥,猴,狗三牲於一身,長著兩對翅膀和狗的尾巴,一隻眼生在臉面正中,伸著前爪,似在行走。
  • 如何修剪鳥的翅膀的羽毛
    如何修剪鳥的翅膀的羽毛修整羽毛是一個相當簡單的過程,但是需要精確和謹慎。您可能會不小心割斷鳥或割斷他的一根血羽新形成的羽毛,如果割割者會害怕並通過從手指上摘下一塊肉來保護自己,就會流血。本操作方法旨在補充而非替代禽獸醫或經驗豐富的鳥類管理員的適當培訓。
  • 鹿尾巴的功效與吃法
    (二)淮山靈芝燉鹿尾巴  材料:鹿尾巴1條、雞肉150克、淮山10克、靈芝5克、冬菇100克、薑片3片、紹酒2茶匙、上湯適量。  做法:冬菇浸透去蒂;淮山切片。將材料洗淨放入盅內注入湯、紹酒隔水猛火燉30分鐘,改慢火燉4小時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行氣活血、養心安神。
  • 長著牛頭的魚,九隻尾巴的羊、三個腦袋的鳥是多麼神奇!
    它的體型像牛,叫聲也像牛,長著蛇一般的尾巴和鳥一樣的翅膀,其中翅膀長在兩肋之下。後世有人還說它有著牛蹄一樣的四足。傳說鯥魚冬天蟄伏,夏天甦醒;人吃了它可以治療身上的腫痛。>鯥《山海經》記載:柢山出來再往東三百裡就到了基山,這座山裡有一種叫猼訑(音伯儀),它外形很像羊,但卻長著九條尾巴
  • 鹿尾巴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說起鹿尾巴,很多懂中藥的人並不陌生。
  • 鹿尾巴的功效及吃法
  • 鹿的尾巴,你們有見過嗎?
    夢賢鹿尾巴 鹿尾巴是鹿科動物的尾部,匯集鹿的陰血精華,有稱「陽氣聚於角,陰血聚於尾」。由鹿的尾部椎骨處切割取出,除去筋部、殘肉及毛茸,用線縫合,然後掛起自然風乾。琿春鹿尾巴功效顯著,不寒不燥、質量特佳,而產量日漸稀少,是家喻戶曉的強身健體的滋補珍品。
  • 唯一不長翅膀的鳥,一天睡20個小時,還被當成國寶
    首先,這種鳥沒有鳥類的基本特徵——翅膀,連尾巴上的長羽毛也沒有,全身覆蓋著像刺一樣的毛,如果從後面看,那簡直是一顆會走的獼猴桃。因為沒有翅膀,這種鳥不會飛,它還有一個長長的喙,但卻像針鼴的嘴一樣,和身體不成比例的長,而且呈彎曲狀。乍一眼望過去,你幾乎不會想到這是一種鳥類。它就是紐西蘭的國寶,也被譽為國鳥的「幾維鳥」。
  • 唯一不長翅膀的鳥,一天睡20個小時,還被當成國寶
    首先,這種鳥沒有鳥類的基本特徵——翅膀,連尾巴上的長羽毛也沒有,全身覆蓋著像刺一樣的毛,如果從後面看,那簡直是一顆會走的獼猴桃。因為沒有翅膀,這種鳥不會飛,它還有一個長長的喙,但卻像針鼴的嘴一樣,和身體不成比例的長,而且呈彎曲狀。乍一眼望過去,你幾乎不會想到這是一種鳥類。
  • 鹿尾巴的功效與禁忌講解
    鹿全身都可以做成中藥材,像是鹿茸啊,鹿尾巴啊之類的,這也導致了自然界中鹿數量的急劇下降;許多人只知道鹿可以作為藥材,而且很補,於是就大量的購買,
  • 趣味摺紙鳥圖解教程,會拍動翅膀的小鳥
    飛在半空中的小鳥,翅膀因快速的扇動而變得模糊,表現了鳥飛翔時的姿態,為畫面增加了動感。飛機和鳥同樣都在空中飛行,飛機的機翼一動也不動,鳥的翅膀卻經常在上下拍動,為什麼鳥不知道疲倦?這些問題小編是想不出來的,小編只知道鳥不拍翅膀就會掉下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折一隻會拍動翅膀的摺紙鳥吧!
  • 古代沒有指甲刀,古人怎麼剪指甲?主要有2種辦法!
    那麼,古代沒有指甲刀,古人怎麼剪指甲呢?雖然中國古代有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指甲總是要剪的,甚至頭髮也是要剪的。並且古人認為指甲這個東西不是個好東西!「甲為筋之餘,甲不敷截筋不替」,意思是說,指甲是血肉凝滯之物,如果長長了不及時修剪,會阻礙身體內的濁氣排洩,從而引發一些疾病。從歷史記載以及考古發現來看,古人剪指甲主要有兩種辦法,或者說主要用到兩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