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有毒橙色花兒酷似黃花菜 有人隨手採了要吃

2020-12-05 閩南網

公園裡的橙色花朵,開得像個小喇叭,枯萎時又有點像黃花菜,有些市民竟採摘回家準備煮了吃……這是近日發生在市區刺桐公園內的事件。公園管理處緊急提醒,此花叫大花萱草,並不是「黃花菜」,而且有毒,市民千萬不可食用。

刺桐公園裡的大花萱草被一些市民誤認為是黃花菜

現場走訪

「黃花菜」正盛放 經常被人順手摘走

根據報料,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刺桐公園查看現場情況。

刺桐公園作為中心市區的一座城市公園,每天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休閒鍛鍊。在公園西南角、靠近主幹道位置,有一片不規則草地,上面種植了一片綠油油的植物,植株頂部是一朵朵橙色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開得正旺像個小喇叭,長得酷似黃花菜。

「最近幾年,每到這個季節,確實有市民會擅自摘下這些花。」一位正在散步的居民透露,這些花因為跟黃花菜相似,曾有個別市民偷偷採摘裝進塑膠袋裡,準備當做盤中餐。她認為,公園裡的花花草草,本是美化環境之用,「如果今天你摘一些,明天我採一把,用不了多久,公園將變得面目全非」。

園方回應

它叫「大花萱草」 有毒千萬不能食用

針對某些市民的採摘行為,記者採訪了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該中心負責人介紹:「這種花雖然形狀跟黃花菜長得有點相似,卻和黃花菜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植物,這是觀賞型的大花萱草。」該負責人介紹,黃花菜花朵比較瘦長,花瓣較窄,花色嫩黃,而大花萱草的花則接近漏鬥狀百合,花色一般呈橘黃色,有的甚至接近紅色。

據了解,大花萱草的地下莖有微量的毒,是絕對不可以直接食用的。大花萱草的花瓣和莖葉都含有秋水仙鹼成分,經過胃腸道吸收後,會在體內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鹼。食用大花萱草,可能會出現口乾、腹瀉、頭暈等症狀。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由市公園管理中心管養的七座公園裡,只有刺桐公園和芳草園裡種植有少量的大花萱草,「現在公園裡的植物除了噴過農藥,也噴了些消毒水,所以市民平時不要隨意去觸碰」。(記者 林福龍 莊麗祥 文/圖)

相關焦點

  • 那些有毒的花兒
    花兒搖曳多姿,無數人拜倒在它的裙擺之下,那在這美豔的身軀下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花兒有毒這種說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細細跟大家說說看。首先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含有鮮花的食用品,他們基本上都是用食用鮮花製作而成,這肯定是無毒的。
  • 曬乾的黃花菜有毒嗎?
    黃花菜是萱草屬的一種植株高大草本植物,也是一種重要經濟作物。在我國多地有人工栽培,主要利用部分是它的成熟花蕾。曬乾的黃花菜有毒嗎,首先要搞清楚黃花菜的毒素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毒素。其實黃花菜的毒素在花葯中,毒素是多種秋水仙鹼。
  • 可以吃的黃花菜和觀賞用的萱草有什麼區別
    普通的萱草很多人認為城市綠化帶裡的萱草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黃花菜,甚至有人偷偷將綠化帶裡的萱草採回家食用。其實這是很危險的行為,曾經就有人因誤食萱草而中毒的新聞報導。萱草和黃花草不同,萱草植株內含有毒性較高的生物鹼,對人體有害,如果誤食會有十分嚴重的後果。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將萱草誤認為黃花菜呢,這兩者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新鮮黃花菜不要直接吃,有毒,食用前處理2步,毒性全消味道香
    黃花菜到了現在,變成了一味普通的食材,多以殺青烘乾的黃花菜乾貨為主,但每逢到了夏季,市場也會經常出售新鮮的黃花菜,黃花菜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其中所含豐富的卵磷脂,有比較好的健腦、抗衰老的作用,所以也被稱為「健腦菜」。
  • 吃黃花菜容易中毒 這樣吃才安全
    黃花菜顏值頗高,而且清脆爽口又營養豐富,受到很多人喜愛,炒著吃或做湯都是難得的美味。另外,民間認為黃花菜有「下奶」的功效,因此它也是不少哺乳媽媽餐桌上的常客。  吃鮮黃花菜容易中毒  通常,我們吃的是幹的黃花菜。但有不少地方,特別是黃花菜的產地,有人講求鮮,喜歡吃鮮的黃花菜。然而,鮮的未必就是好的、安全的。這是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毒素,吃後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黃花菜的花和根中都含有一種有毒生物鹼,通常認為是秋水仙鹼。
  • 河魨、石頭魚、黃花菜、魔芋本身就有毒!但是味道真香啊
    東京福祉保健局對河豚的可食用部位進行了說明(圖片來源: fukushihoken.metro.tokyo.jp)河魨的處理工序比較複雜,不僅要通過刀工避開有毒部位,還要注意不破壞肉質口感。在日本,處理河魨需要考取專門的河魨調理師資格。
  • 黃花菜怎麼做好吃 吃它要注意這幾點
    黃花菜是比較常見的食物,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它對人體有益,很多人都喜歡吃,它的吃法也是有很多的。那麼,黃花菜怎麼做好吃呢?它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吃它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3、鍋中留油少許,燒熱,投入蔥薑絲,煸炒出香味,倒入黃花菜,加少許紹酒、鹽及湯,燒開後撇去浮沫,倒入湯盆即可。 雞蛋要攪打均勻,不可炒得過老;湯可用雞粉加水代替。果醋黃花菜原料:鮮黃花菜、萵筍、蘋果醋、鹽、糖、辣椒油。
  • 人們常說,黃花菜都涼了!但你知道,黃花菜到底是農村哪種植物麼
    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種農村植物,就是這句俗語裡提到的黃花菜!你們知道它的真名麼?它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忘憂草!農村的花瓶——黃花菜黃花菜事實上也叫忘憂草,當然,它還有其他名字,比如金針菜、檸檬宣草等。
  • 根酷似「人參」,小時候摘果子做墨水,有人當野菜,如今方知有毒
    根酷似「人參」,小時候摘果子做墨水,有人當野菜,如今方知有毒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現在也沒有遠離農村,對農村的環境是相當的熟悉,特別是一些有趣的植物,在農村,我們小時候是沒有玩具玩耍的,若有,也是自己動手做的,或者採摘一些野花野果。(一)商陸還是人參?
  • 新鮮的黃花菜咋吃才安全?無論涼拌還是熱炒,這兩個步驟不能少
    新鮮的黃花菜咋吃才安全?無論涼拌還是熱炒,這兩個步驟不能少黃花菜,也叫忘憂草、金針菜等,是一個非常棒的食材,做餡煮湯都特別鮮美,醫書上說它有健胃、通乳、補血等功效,大多數朋友日常吃到的黃花菜都是幹品,是黃花菜的花蕾經蒸製風乾後得到的幹品。
  • 新鮮的有毒,曬乾後卻成極品野菜,10元一斤被譽為「健腦菜」
    導讀:新鮮的有毒,曬乾後卻成極品野菜,10元一斤被譽為「健腦菜」說到吃,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有我國這麼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畢竟上下五千年的傳承不是一般的國家能比得,再加上勞動人民的智慧,使得我國的美食繁多。
  • 市場監管總局:酷似桑葚的馬桑果有毒 誤食後果嚴重
    外形酷似桑葚的馬桑果,是一種含有毒素的野果,且與桑葚的成熟期相當。在我國南方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常有兒童誤食馬桑果中毒。為預防和誤食馬桑果中毒,特做如下警示。馬桑全株有毒,以嫩葉和未成熟的果實毒性較大,因其外形酷似桑葚,容易被誤食而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主要從果形和葉形來區分:馬桑果呈球形,葉對生,橢圓形或闊橢圓形;桑葚為聚花果,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寬卵形。二、誤食毒發時間短,中毒催吐急就醫誤食馬桑果青果15-60克即可致中毒,馬桑果中毒發病較快,且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方法。
  • 萱草,黃花菜和百合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花相似效果卻是不一樣
    萱草,黃花菜和百合外觀非常相似,很容易讓人混淆。如果不能正確地識別,被誤食用會刺激腸胃和呼吸系統,中毒出現口乾、腹瀉和頭暈等症狀。那麼怎么正確的分辨萱草,百合和黃花菜呢,下面花草樂小編教您四招巧辨萱草,黃花菜和百合的方法。
  • 新鮮的黃花菜應該怎麼做好吃
    民以食為天,美食是人們無論如何都無法錯過的,並且那麼如何將其營養價值發揮到最大呢,比如黃花菜擁有著極高營養價值,味道鮮美,讓人們對其難以忘懷,那麼當黃花菜和什麼食物搭配起來時,怎樣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今天我們將在正文中詳細介紹一下新鮮的黃花菜怎麼做。
  • 4種有毒植物,小孩子別亂碰,小心惹來麻煩!
    暑天來了,很多上學的小孩子也迎來了一年中的暑假,暑假期間,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在外面玩耍,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了,室外有很多常見植物都是有毒的,一定要教導孩子,不要隨意亂碰不認識的植物哦。最好能教會孩子辨認一些有毒花草,這樣才能及時避免問題的發生哦。
  • 可以吃的忘憂草, 開出的花蕾曬乾就是黃花菜
    人們經常說的忘憂草其實就是黃花菜。黃花菜,學名萱草,又稱金針菜、諼草、宜男花、安神菜,古名為忘憂草,為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憂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據《本草注》說:「萱草味甘,令人好歡,樂而忘憂。」而據《詩經》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徵,遂在家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
  • 野生植物不要採!郊野這些有毒植物快認清
    野生植物不要採  昨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就野生有毒植物話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他指出,郊野離城市較近,自然條件較好,公共運輸便利,成為市民休閒娛樂、休憩的好去處。
  • 一種四不像的植物,知道有毒,卻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
    還有一種野果,味道還不算太好,是很多鄉下娃兒喜歡吃的一種野果,它的名字叫「天天黑」,現在方知其有毒。但是鎮上為什麼有人賣?而且價格非常昂貴,30元一斤當水果!這一天的「黑色」可以吃嗎?日光曬黑是一種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可達50釐米左右,其莖向上生長,有稜角,有少量細毛,葉互生,呈卵形,葉有大有小。大者可長至13釐米長,7釐米寬;小者可長至3,4釐米長,2,3釐米寬。
  • 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
    導讀: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食用野菜的習慣,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當中,就記載了不下20種野菜,同時也記載了古人們如何食用它們。那麼既然說到野菜,筆者就來跟大家聊一種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野菜「灰灰菜」, 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灰灰菜的科普。灰灰菜這個名字是民間的俗稱,其學名叫做「藜」, 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葉子表面看起來總是灰濛濛等,故而得名灰灰菜。灰灰菜在我國農村地區十分常見,在農田間、地邊、路邊、房前屋後都可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