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幼兒園最早稱為蒙學園、幼稚園,歐文於1816年創辦的第一所幼兒學校,是具有慈善性質的福利機構,被叫做「性格形成新學園」。
光聽這些名稱,不難猜出人們創建幼兒園時的初衷,可不是什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是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的。
本來小芝也以為將孩子往幼兒園一送就萬事大吉了,卻沒想到幼兒園裡的事情這麼多,最讓她為難的並不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而是微妙的「家園關係」。
幼兒園老師獅子大開口,「家有急事借3萬」,寶媽機智回答受讚揚
小芝的兒子剛上幼兒園小班,班主任李老師對他還算照顧,尿褲子了會給換褲子,小芝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細節,老師也是知無不答,讓她感到很安心。
年關臨近,這些天小芝去接孩子,感覺李老師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和她「訴苦」。什麼「現在錢不好掙」「誰都有難處」之類的話,莫名其妙的,寶媽也沒往心裡去。
前兩天晚上,小芝剛給兒子洗漱完畢,哄著他睡了,這邊李老師卻發過來一條微信。小芝還以為是幼兒園的活動安排,打開一看卻大吃一驚!
在微信裡李老師向她借3萬元錢,說家裡有急事月底歸還。就是這樣一條簡簡單單訊息,卻讓小芝的心裡泛起了波瀾。
不借吧,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怪不好意思的。推說沒看見吧,也不太實際,明顯就是推諉。要說借錢呢,別說手裡現在沒這麼多餘錢,就算有也得掂量掂量。
畢竟和李老師並無私交,再加上這些年送禮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不會是吃拿卡要吧?電光火石之間,小芝的腦子裡想了很多。但她聯想到自己「被借錢」的經歷,馬上有主意了。
她看似輕鬆地回復了一句「被盜號了吧」,這種答覆「進可攻退可守」,老師馬上「順杆爬」,回答說「是的」。一問一答之間,輕鬆化解了尷尬,寶爸連稱寶媽「段位高」!跟我媳婦鬥,還是嫩了點。
第二天入園,老師和小芝都心照不宣,多餘的話一句沒說,兩個人就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看到小芝對於孩子一如既往,並沒有為難寶寶,寶爸這才放下心來,「她敢為難我孩子,我就拿截圖舉報她」,寶爸這波馬後炮,看得小芝直笑。
不借錢給老師,是家長「小人之心」了嗎?
朋友阿花和我說,她兒子的幼兒園老師,為人和善,對孩子特別好。「別的班級孩子夏天回家都一身汗,就我班孩子夏天也乾淨立爽的,老師給照顧得可好了。」很多都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惦記著回去看看老師。
去年這位老師的丈夫出了車禍,孩子還小,家裡一度陷入愁雲慘霧當中。很多師生自發給捐錢,阿花的兒子心疼老師,拿自己的零用錢也回幼兒園捐錢了。
「我非但不反感,還覺得孩子沒白受教育」阿花說起這事來,滿臉的自豪。也是,老師費勁巴力地想辦法從學生身上薅羊毛,和家長自願幫助,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別看在幼兒園裡老師是「甲方」,可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交流時也要有底線,否則自家孩子被低看一眼不說,興許人家還專門可著你家綿羊薅羊毛。
這幾種做法,家長在群裡不要做:溜須拍馬無底線,甚至要眾籌給老師買房子;極力抬高老師貶低自我,說什麼「跪謝」「我弱弱地問一句」等等,拜託,大清早都亡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家長在和老師的溝通中,保持禮貌就很OK了,不要摻雜過多的私人感情在裡面,否則孩子尷尬,家長也會越來越難。
對於老師來說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線,為人師表不是說說而已,有教無類,一視同仁,這樣的老師才能走得更長遠,自助者方有天助!
那麼,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奇葩的幼師呢?你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