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針灸祖師」之紀念館,內藏秦始皇苦尋的長生不老藥原型

2020-12-04 愛旅行的攝影師一佳

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中醫藥發展歷史上,有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從遠古的春秋時代就被人們傳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千家萬戶流傳至今,那就是扁鵲。扁鵲出生於春秋時齊國的渤海郡,姓秦名越人。是中國古代春秋時代偉大的醫學家。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

我們都曾經在初中的語文教科書中一篇《扁鵲見蔡桓公》的文章見識了扁鵲的醫術,而扁鵲紀念館就是以扁鵲為主題,全面反映了我國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

紀念館位於臨潼,門票免費,地方不大,非常幽靜,館內有扁鵲堂、扁鵲墓等七、八處館藏景點。

扁鵲紀念館主要建築以南北為軸、東西為輔,神醫殿、扁鵲堂、杏林,由南至北,排列有序,東西配殿與主建築精妙布局,相互襯託,渾然一體,構成了中醫藥的「中」字。

在紀念館的最後有一片杏林,走在其中,突然想像古時扁鵲會不會也坐在林中給人把脈。

館內最精彩的展品便是鎮館之寶-千年太歲(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肉靈芝),肉靈芝是一種活體粘菌,靠水生活,放在水中不會腐爛,也不會變質,秦始皇當年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赴蓬萊尋找仙藥未果,而這就是秦始皇找了一輩子的「長生不老」之藥。

在他、扁鵲所著的《難經》一書中,確定了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的基礎。尤其是對中醫診斷學中的「望診」、「脈診」、和「針灸學」的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如今,針灸已經風靡全球。而針灸的發明者就是扁鵲。由他所創立的針灸理論,經過歷代醫學科學家的不斷傳承、發展,已成為中華醫學寶庫中的重要財富。歷代醫學家一致認為,扁鵲是我國最早使用針灸的人,因此,大家也一致稱扁鵲為中華「針灸祖師」。

為了豐富館藏內容,博物館徵集、展示有扁鵲及歷代中醫藥史料、驗方,診斷、治療及藥物加工炮製方面的物品800多件。博物館現有四個展廳,分別是神醫殿、中國古代醫學史展廳、古代十大神醫展廳及扁鵲堂。

在展館的後邊還有一個扁鵲墓,歷史上,流傳的扁鵲墓有好幾處,而在陝西臨潼的南陳村,相傳扁鵲被害於此,就地在此掩埋。

如今,扁鵲手持拐杖,腰懸藥壺,長鬚飄然,一副古代神醫的形象定格在了這裡。管內也全面反映了我國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

紀念館舍宏偉,院落寬闊,布局規整,環境優美,青草如茵,翠柏環繞,是一個的集中醫藥保健旅遊為一體的園林化紀念館,如果你來臨潼看了兵馬俑,不妨再來這裡轉一轉。

相關焦點

  • 揭秘:秦始皇煉丹之謎,長生不老藥到底有沒有煉出來!
    01事實上,古代每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能夠永生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國家統一的皇帝,秦始皇當然也有這個永生之心。於是開始煉製長生不老丹的計劃,其實古時候人人心中迷信還是很重的,所以一些自稱可以煉丹的人都會很受皇帝的寵愛,反正皇帝一般也不在乎丹藥是否有長生不老的作用,尤其是早期這一現象十分明顯。那麼秦始皇究竟有沒有把丹藥給練出來呢?
  • 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背後的始作俑者,是如何瞞天過海的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探索永生的奧秘,希望可以容顏不老、永駐人間,然而我們知道「長壽藥」根本不存在。在古代,求仙問藥、追求長生不老是歷朝歷代皇帝經常做的事情,其中包括很多聖明的君主。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威王和齊宣王就曾做過求仙問藥的事,到後來比較出名的還要秦始皇、漢武帝和唐太宗他們都是對歷史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
  • 1973秦始皇事件到底是什麼?秦始皇吃長生藥見到外星人
    ,再加上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之術十分的痴迷,所以流傳著許多關於秦始皇的謠言,其中最離譜的就是1973年軍方發現秦始皇還活著,這到底是真是假,下面就跟著探秘志一起來看看吧!其實這一傳言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來自於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藥的痴迷,秦始皇可以說是從20歲開始就沉迷於「長生術」等,還不止一次的派人尋找長生藥,比如派遣徐福出海,尋找不死草等,這在秦始皇長生不老藥秘密中提到過。
  • 萬裡長城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僅僅是為了防禦外敵嗎?
    秦始皇在統一了六國之後,因為國家的勢力在逐漸擴大,領土面積也得到了擴張,秦始皇雖然感到很欣慰和驕傲,可是帝王也是人,他希望可以多享受幾年自己打拼下來的成果,而後他就是開始四處打聽長生不老藥,秦始皇對於長生不老藥的製作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他還為了可以尋找靈藥的配方親自到四處去探尋。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東煙臺射殺的「海神」,究竟是什麼生物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人,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僅僅有了9年的時間,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不過在秦始皇看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 2000年前秦始皇射殺的「大蛟魚」,是啥動物?挖開明定陵找到答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終於掃滅六國統一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將「統一」這個詞徹底烙印在了中華文明的脊梁之上,此後的兩千多年裡,幾乎沒有中國人會想要分裂國家,永遠都是向著大一統的偉業而努力。
  • 秦始皇陵墓地宮內部大曝光《配圖》
    其實美國人錯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層臺階式「覆鬥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層夯土之上的中華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 還不僅如此,秦陵地宮也是一個同等規模的「倒金字塔」。更讓人難解的是,封土臺九層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層妖塔」之說,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 秦始皇陵竟藏十六個驚天秘密
    《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
  • 霍金預言:秦始皇可能還活著,只是無法走出自己的墓?
    痴迷「長生」的秦始皇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有一個最大的弱點:怕死,他一生都找尋找「長生不老藥」,渴望能夠「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才有了「徐福東渡」的事。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3件怪事,千年來無人能解釋,果真是天意難違?
    在我們中華歷史上,其實存在著很多不解之謎。在封建王朝的時候,由於科學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當時人們就把這一切不能解釋的事情都歸於鬼神。直到現代之後,未解之謎才被一一解開。但就算是這樣,歷史上還是有很多謎團是現在的我們無法解釋的。因此很多歷史學家付出努力,想要解答歷史上的未解之謎。
  • 古代歷史上可能長生不老的四位名人,你覺得誰最有可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就有了長生不老的思想,在秦始皇死後,除了留下了萬裡長城和秦始皇陵等寶貴的歷史遺產,還把長生不老的理念流傳了下來;導致歷史上有很多的皇帝,都前赴後繼的想要去完成這個偉大的理想。
  • 是長生不老,還是金槍不倒?嚴嵩竟成了嘉靖帝試驗虎狼藥的小白鼠
    見嚴首輔一臉猴急狀,嘉靖帝終於開口了:「我想和嚴愛卿一起長生不老!」2難怪搞的這般神秘!原來皇上私出皇宮,落榻清風觀,還用八抬大轎接我,不準走漏半絲風聲,是打算長生不老啊。可自古至今,先例多多:秦始皇牛吧?帶著童男童女遍訪仙山,折騰到最後沒長生;漢武帝牛吧?
  • 霍金臨死之前曾預言秦始皇還活著,這句話可能性大嗎?
    「秦始皇真的還活著嗎?」不過如果依照霍金先生對秦始皇活著的這個含義來看,秦始皇當真有可能還活著,不過對於我們常人而言,離世來就是離世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哪裡還有後悔藥可賣?哪裡還可以從頭再來?畢竟生和死是往而不逝去的!霍金先生生前曾多次到過中國趨勢之前的時候,他說道:「秦始皇還活著,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
  • 歷史上秦國突發的神秘事情,讓世人猜測秦始皇還活著,你信麼?
    這一次巡遊歷時時間最久,路線最長,路途最為勞頓,並且攜帶了左相李斯、皇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等部分重要人員,且在途中竟然還聯絡上了遙久無信的徐福「科研隊」(當時派徐福尋找長生不老藥);這所有的一切不得不從秦國發生的三件超級神秘的事件說起:
  •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後留下種種謎團,你知道哪些?
    這種說法的源頭是秦始皇這個人非常的迷信,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居然發現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上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有一個修仙的道士又跟他說:「今年祖龍死。」怎麼看怎麼都像科幻片,但秦始皇聽進去了。為了活命,他派出了童男童女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同時也相信了那些修仙道士的建議,開展了他的第5次巡遊。
  • 因為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秦始皇被痛罵了兩千年
    秦朝統一之初,秦始皇也曾兼容並包,在宮廷中聚集了來自七國的70多位博士和2000多名諸子百家弟子,由他們參與秦朝制度建設,他們也是嬴政的御用文人。宴會上,一個叫周青臣的官員配合秦始皇的演出,帶頭拍馬屁,說秦始皇「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聽了飄飄然。偏偏有人不給領導面子。
  • 史記提到秦始皇陵墓中用人魚膏點燃的燈,那麼秦始皇殺過美人魚?
    秦始皇確實是殺過人魚的,至於它到底美不美,這個估計只有真正見過的人才有資格去評論吧。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曾提到秦始皇陵墓中用人魚膏點燃的燈千年不滅,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如果《史記》中所言非虛,那麼人魚膏這種東西一定是確實存在的。那麼人魚膏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抗疫神藥連花清瘟三味藥,加持歷代12位不同屬相書法家,成了中華藥...
    【選擇同一屬相,見藥並不覺苦】「文創本身,就是學科交叉的產物。」在中西醫結合背景下,高校也跨界組合,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院長張偉民表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仲春,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新成立,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文化創意領域跨學科、跨產業合作平臺。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一般大貴族的陵墓在建造之時十分注重恆溫除溼,文物保存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反而是最安全的。如果貿然挖之,很多珍貴的文物會因為氧化在幾分鐘之內迅速變色甚至變形毀壞。要知道當年兵馬俑剛剛被挖出來的時候,身上都是披著光鮮奪目的鎧甲,然而上面的顏料因為接觸到了空氣而迅速褪色,現在我們已經完全看不出來了。你知道秦始皇陵有多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