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新城整體效果圖
浙江在線9月12日訊 都說「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栖」。再過一天,蒼南會有大批溫商聚首。
9月13日,第十三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召開,來自於全國各地的溫州商界精英將匯聚一堂,共商推進溫州商會和溫商持續創新發展之大計。這次年會的召開地點,選定在蒼南縣。
被稱為「浙江美麗南大門」的蒼南縣,為何會成為此次年會的召開地?它在招商引資方面又有怎樣的成績和亮點?近年來依靠什麼吸引各大招商項目落地?
且讓我們在溫商精英到來前,先行探尋蒼南縣的發展密碼。
霧城旅遊開發實景
[投資熱土]
211個引進項目涉及多種產業
第十三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主題為「建『百年』商會,創『百年』溫商」,由溫州市委、市政府主辦,蒼南縣委、縣政府承辦。年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全國各地溫州商會規範提升建設、回顧總結溫州商會工作,從而推進溫州商會和溫商持續創新發展。會議議程為期兩天,地點設於蒼南縣人民大會堂。
溫州人素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遍布於全世界,敢闖敢拼的精神聞名遐邇,甚至被譽為「有太陽的地方就有溫州人」。因此,此次與會者來自天南地北,大多是全國各地的溫州商會負責人和商會成員。
關於年會為何「選定」蒼南的原因,不妨先看一組數據——
從2011年至2015年,蒼南共引進項目211個。其中,總投資超億元項目78個,共引進省外資金151.77億元,市外房地產82.59億元,新增重大項目36個,累計到位資金99.41億元。
正是這一份優秀的「成績單」,讓蒼南成為溫州炙手可熱的投資熱土,從而也成為「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的舉辦之地,成為今年溫州商界「大咖」的雲集之處。
蒼南日月潭農莊、棕櫚灣旅遊度假區、龍港城市綜合體、老中醫化妝品資本回歸項目……這是過去的5年間,蒼南相繼「落地」的一系列重大項目。如今,部分項目已建成投產,部分項目尚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這些項目涉及甚廣:「臺商小鎮」主打高科技光電光伏產業;日月潭農莊與棕櫚灣旅遊度假區走旅遊觀光的「路子」;龍港城市綜合體、縣城新區的五星級賓館項目等,則服務市民們的衣食住行……
仔細盤點這批項目,可謂各有亮點及特色——
「臺商小鎮」位於蒼南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3.13平方公裡。早在去年初,它就入選溫州市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其定位非常「高大上」,主打光電、光學產業。主要依託蒼南省級對臺經貿合作區的優勢,引臺灣光電產業鏈「為我所用」,打造一個富有「蒼南特色」的光電產業集群。根據規劃,小鎮將有納米光電產業基地、科技體驗館會展綜合體、雷射配套產業區等項目,計劃打造成一個涵蓋光電產業上下遊各個環節的聚集地。將來,遊人們甚至有可能在園區內看到一塊石英石如何打造成顯示屏的過程。
若說「臺商小鎮」專攻「高精尖」,那蒼南棕櫚灣度假區則是另一番「風情」——它被稱為溫州南大門的「馬爾地夫」,「醉」了不少遊人。2014年10月,溫州棕櫚灣旅遊開發公司斥資1.2億元對其進行統一的開發改造,去年10月投入營業。如今,這個佔地1200畝的旅遊勝地擁有婚紗攝影基地、藝術攝影基地、海邊木屋、貨櫃賓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一大批項目,成了蒼南300裡黃金海岸線上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坐落在龍港新城的「崇家岙港區項目」,是「靠海吃海」的大手筆。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建設成溫州港南翼深水港區,其中5000噸級泊位2個,1萬至3萬噸通用泊位3個,1萬至3萬噸石化泊位3個,1000噸級支持保障泊位3個,陸域面積約1200畝。預計港口散雜貨年吞吐量600萬噸。它的開發將促進溫州南部地區港口物流換代升級,提升城市經濟產業市場競爭優勢。
位於蒼南縣赤溪鎮泗安村的百草園生態農業項目,主打健康產業特色。項目打造含中藥材種植、臺資現代農業、健康療養管理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生態園,如今已成了一個可「玩轉」藥園種植、農耕體驗、高山露營、觀光旅遊的場所。
龍港鎮的龍港商貿城項目,是城市地標項目。這一總用地135畝的商業地塊,將成為一個高品質的國際生活廣場,集購物休閒、餐飲娛樂、商務辦公、公寓住宿為一體,成為蒼南市民們休閒購物的好去處。
臺商小鎮效果圖
崇家岙港區規劃圖
[築巢引鳳]
三大招商平臺有請「大牌」入駐
農業、教育、高新科技、旅遊觀光……涵蓋各行各業的211個項目,為何要選擇在蒼南落地?蒼南縣招商局有關人士解釋,這與蒼南在招商引資方面的良好平臺及環境優勢息息相關。
所謂「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蒼南這些年在縣城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上的打造真是「蠻拼的」,先後投入建設的龍港新城、縣城新區、縣城工業園區,已然成為招商項目落地的良好平臺,成為各大產業紮根、轉型、升級的「根據地」。
這些平臺中,瀕臨蒼南東部沿海的龍港新城特別引人注目。龍港新城是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的核心區,規劃總面積為106.8平方公裡,由中央商務區、產業集聚區、港口經濟區、現代農業綜合區、新城拓展區等5個區塊組成,計劃建成浙江一流、溫州領先的生態工貿濱海城區。
龍港新城的5個區域各有側重,相得益彰:中央商務區具有行政、商務、金融、居住、會展等城市功能;產業集聚區則以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為藍本,將以「築巢引鳳」的姿態促進項目落地、產業升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則發展精品農業、都市旅遊農業等,規劃成為龍港新城的「綠肺」;港口經濟區主打港口景觀、海鮮特色餐飲,規劃成為龍港新城的「漁人碼頭」;龍港新城拓展區作為龍港城市發展的備用地,將來或規劃成高檔商務住宅區和產業集聚區,為龍港的進一步「騰飛」奠定「底氣」。
龍港新城具有巨大的開發建設潛力。因此,蒼南縣委、縣政府正極力推進龍港新城各項工作,力爭通過20年的努力,把這一區域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層次高端、機制體制靈活、現代都市氣息與濃鬱田園風光交相輝映的濱海生態都市區,吸引更多的招商項目入駐。
讓人難以忽略的,還有位於蒼南縣城東部的蒼南縣縣城新區,總規劃面積26.88平方公裡。自2001年啟動建設以來,新區的公共設施不斷完善,人氣指數不斷飆升,迅速崛起成為浙南閩東北民眾們關注的熱土。
經過十餘年的建設,蒼南縣縣城新區已初具規模,縣行政中心等10餘個機關單位已遷入辦公;部分商業綜合體已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動車蒼南站、G15高速公路、靈溪公路、靈沙公路等交通樞紐,給當地帶來了勃勃生機。縣城新區的迅速崛起,為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招商項目的順利運行和良性發展提供了支持。
另外,蒼南工業園區也是一個具有很強競爭力的招商項目「落腳點」。該工業園區是2006年3月經浙江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也是省政府授予的省級山海協作示範區。近年來,工業園區已發揮蒼南全縣工業轉型升級「主戰場」的作用,引入企業55家,計劃總投資 50億元,其中已落地企業40家,投產企業28家,年生產總值60億元以上。已基本建成家具產業園、機電產業園、服裝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區。
頗具特色的「蒼南臺商小鎮」,就坐落在蒼南工業園區中。可以期待,將來這一方熱土,將搭建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新型城市功能平臺,成為蒼南「以商引商」的「梧桐樹」。
228國道蒼南段招商項目效果圖
日月潭農莊花海全景
[保駕護航]
一攬子政策助力「以商引商」
蒼南招商引資成績斐然,除了平臺過硬,更在於有一系列方針、政策、措施來「保駕護航」,確保招商項目能「引得來」,還能「留得住」。
為了讓招商項目「生根發芽」,蒼南縣幾乎是面面俱到地提供服務——
在去年9月,蒼南縣成立了「蒼南回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相當於「總指揮部」,成員由縣府辦、縣監察局、縣考績辦等10餘個單位的領導班子成員組成。每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進行「戰略部署」:會議中,要傳達上級黨委、政府關於蒼商回歸的政策、方針,研究蒼商回歸工作的現狀、問題,還要根據已知的信息部署年度及階段性蒼商回歸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項目在建設、落地的過程中遭遇的難點和問題,都會「擺上桌面」,由會議成員共同商量解決。這個「總指揮部」讓落地蒼南的招商項目有了做主的「婆家」。
蒼南建立了「蒼商領頭雁」縣領導掛鈎聯繫制,確立了一批積極的蒼商為「領頭雁」,要求每位縣四套班子成員掛鈎聯繫一名,提供「一條龍」服務,在感情聯絡、招商洽談、項目對接等方面全程跟進。比如,「聯絡員」們每半年就要向對應的「領頭雁」慰問、訪問,了解聯絡對象在項目推進及其他工作、生活上的難點,並給予解決。這些舉措,可謂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關於扶持臺商投資和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亮出了4大板塊共計16條意見,堪稱條條「乾貨」,給臺商投資企業和臺資企業提供諸多優惠。比如:給予這類企業服務費用的減免,一系列相關行政、服務性收費,都適當降低,用水、用電費用都給予優惠;進行財政金融的支持,除了在稅收方面進行一定額度的減免外,對重大臺資(商)投資項目,優先申報省、市、縣各級的重點項目,並爭取專項資金;優先保障土地供給,在土地審批上面開「綠色通道」,精簡程序;另外,還為臺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企業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投訴受理、糾紛處理等均有配套措施給予保障等。
該縣加強制度保障,出臺一系列工作方案,給招商項目的對象提供「定心丸」。出臺《2016年蒼南紀檢監察局對臺經貿合作和溫商回歸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對臺經貿合作與溫商回歸(招商引資)投訴中心聯絡點,負責對臺經貿和溫商回歸(招商引資)的投訴處理;確立重點服務保障項目,通過一對一聯繫、點對點監督的方式,服務項目的落地、建設、投產全過程的跟蹤督查服務;要求對招商工作進行調研走訪,了解服務保障工作的薄弱環節,聽取意見並制定改進措施。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給予了蒼南企業各類優惠政策,成為蒼南招商引資的又一道強力保障。
除了系列招商措施,蒼南縣還對積極回歸家鄉投資的蒼南商人、對蒼南貢獻極大的臺資商人及其他投資方,給予一系列的榮譽、表彰,藉此充分發揮其「以商引商」的作用。從2015年開始,舉行「蒼南回歸功勳(先進)人物表彰活動」,給回歸家鄉的企業家以精神鼓勵。迄今為止已舉辦2屆,已有19名優秀的蒼南商人獲得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