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海草正幫助我們清理海洋塑料,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20 騰訊網

每年,估計有800萬噸的塑料被倒入我們的海洋,威脅著魚類,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的生命。

曾有大量證據表明海流控制著微塑料在海底的分布,將它們從淺水運到深水處,在此積聚。漂浮的塑料碎片不到全球海洋塑料總量的1%,絕大多數會沉入海底。

而位於淺海的部分塑料則經常被衝回海岸,對於導致這種陸上歸還的自然清除過程的原因始終是個謎題。

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找到了答案。水下海草可能會收集,提取海洋塑料碎片並將其運送到海岸,從而幫助大海清除塑料垃圾。

研究人員在地中海和澳大利亞南部海洋的水下0.5至40米的海域中,發現了這種假單胞菌茂盛的草地。它們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改善水質並為各種物種形成避難所和苗圃區。它們還吸收二氧化碳並幫助保護海岸。它們就是在義大利被稱為「海洋的橄欖」的海王星草。

海王星草在秋天失去葉子,然後被海浪和洋流衝刷到海灘上。葉鞘保持附著在莖上,釋放出纏繞在一起的纖維,形成稱為「海王星草球」的纖維球,在暴風雨天氣 海王星草球被衝上海岸。

海王星草球會捕獲多少塑料?

為了評估海草在收集和清除海洋塑料中發揮的作用,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Anna Sanchez-Vidal及其同事計算了從2018年至2019年之間,西班牙馬略卡島四個海灘的海草垃圾中,收集的塑料碎片的數量。

該小組收集的198個海王星草纖維球中,有17%纏繞了塑料物品,42個鬆散的海草葉中有50%有塑料碎片。

每千克海王星草球發現約1470塊塑料碎片,平均大小為9.48毫米。球中發現的塑料類型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醯胺和聚氯乙烯。

與海王星草球相比,鬆散的海草葉中發現的塑料更少,每公斤613件,主要是低密度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

這些垃圾都來自日常家用產品,包括包裝,瓶蓋和餐具。

研究人員得出的理論是,「海王星草球」由葉子的底部形成,這些葉子被洋流切碎,附著在根莖上。

當它們被沉澱物緩慢地掩埋時,受損的葉鞘會形成堅硬的纖維,並纏繞成球形,從而在此過程中收集塑料。

然後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將其彈出並衝上海岸,從而逃離海洋。

他們還聲稱,海王星草球可以保護塑料碎片免受磨損和紫外線輻射,從而防止它們分解成更小的顆粒。

研究人員表示,每年,僅海王星草球就可能捕獲8.67億塑料物品,這次清理代表著塑料碎片不斷從海中清除。那麼能否依靠海草實現海洋塑料的清理?

能否靠海草實現海洋自我清潔?

在所有淺海和深海,靠近海岸和海溝的海洋環境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英國政府在2018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海洋中的塑料量預計將在短短十年內增加兩倍。

到2025年,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可能達到1.5億噸,是2015年估計的5000萬噸的三倍。

而今我們知道海草從淺海環境中截留了塑料碎片,這代表著塑料碎片不斷從海中運輸並清除。

但不幸的是,有數據表明自1960年以來,地中海的海草面積減少了13%至50%。

因此要想真正實現海洋清潔,鑑於塑料汙染日益嚴重,首先應努力減少塑料汙染,集中處理,並阻止其進入海洋。

其次開發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激發公眾環保意識。 並採取具體行動來減輕造成海草退化的威脅並確保現有海草不會受到破壞。

最後

也許是人類的幸運,海草草甸廣泛分布在淺海沿岸,參與捕獲和結合形成海床的沉積物顆粒。這些海草一直在改善水質,吸收二氧化碳,散發氧氣,作為數百種魚類的天然苗圃和避難所,還是沿海食物網的基礎,如今又被發現有清理海洋塑料的能力。

地球貌似一直在為人類的任性善後,但其自我修復能力再強,還是有極限在的。我們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太多不可逆的破壞,是時候該我們反哺自然了。

相關焦點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由於塑料垃圾具有難以降解和長距離遷移等特性,導致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廣泛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大洋,從赤道到兩極,從表層海水到深海海底,都有海洋塑料垃圾的蹤跡。
  • 海洋綠洲、藍色碳匯:殊為珍貴的海草床
    黃渤海海草床生境。圖片來源:李玉強 / 中外對話海洋說起「三大海洋生態系統」,紅樹林和珊瑚礁的生態重要性已逐漸為大眾所知,但海草床卻依然默默無聞。這與已知海草群落的稀少有關。海草(左)與海藻(右)對比圖。圖片來源:李玉強 / 中外對話海洋海草分布廣泛,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和熱帶海岸線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
  • 銀河系的恆星,就像是「海草海草」,在浪花裡舞蹈
    同樣的,我們認為,銀河系內的所有恆星,也都是按照這樣的定律,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四平八穩,老老實實。不過最近,科學家發現,有些恆星看起來並不老實,它們就像是海草海草,浪花裡舞蹈……圖片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這一群恆星,位於太陽系方圓1.6萬光年以內,根據方向的不同而呈現出了不同的運動趨勢。就像是大海裡的波浪,上下起伏,非常神秘。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一隻小海龜與它的104片塑料,令人心痛,塑料汙染何時才能解決?
    因食用塑料而遭受營養不良的海龜非常普遍,每年的8月到11月是海龜「反衝」季,年幼的海龜由於狂風和巨浪而被衝上岸,博卡拉頓自然中心被發現被反衝上岸並死亡的數十個小海龜都存在這種情況,幾乎每個海龜都曾誤食了塑料。為什麼這麼小的海龜會吃這麼多塑料呢?當海龜寶寶破殼而出時,便朝著一種叫馬尾藻類海草的浮遊海藻墊子前進,它們最初的幾年是會在這上面生活。
  • 海藻和海草有什麼不一樣?
    說起大海,我們會想到無邊無際的海水和在海裡自由穿梭的魚群,其實海洋像陸地一樣也是有植物的,如海藻和海草。海藻,我們所熟知的海帶、紫菜、裙帶菜都屬於此類。特別是海帶,我們最為熟悉,因為它常常走上我們的餐桌,也算一道佳餚。海藻結構很簡單,它們不開花,也沒有葉脈,也沒有種子。
  • 像一顆海草海草隨波飄搖,海草海草還會跳舞
    其實小編接下來科普的對象的確像一顆海草。那麼咱先來個隨波飄搖:然後再給大家跳支舞:也許你覺得神奇,也許你覺得詫異,又或者想問問它是不是植物,下面我就帶大家簡單認識下它們。相信90%以上的國人都知道明星範冰冰,但知道這傢伙名字的人可能不多,畢竟大多數人對科普類信息不是太感興趣,那麼它叫什麼呢?有個非常文雅的名字「海百合」。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
    估計很多人對白色塑料汙染的危害性都不會太重視,可是經常科學家大量的研究卻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我們都知道,塑料是一種難以降解的物質,如果它進入人體,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影響。可能有人會說了,我們又不傻,怎麼會主動去吃塑料。可是我們能夠避免主動吃塑料,卻難以避免被動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海鮮,尤其是來自於海洋的野生海洋。
  • 水母能幫助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嗎?| 六分鐘英語
    ——用黏黏的東西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In this programme, we』ll be learning how jellyfish mucus could provide the answer to plastic waste in the seas.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將學習水母產生的黏液如何為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提供解決之法。
  • 如何幫助塑料遠離海洋?工程師和產品設計師們的想法
    塑料垃圾危機也沒有好轉。第六屆國際塑性論壇的發言者說,工程師可以通過改變他們設計塑料產品的方式來提供幫助。該論壇匯集了從事塑料、回收和可持續實踐的產品設計師和專家,以減少浪費。#工程塑料#塑料垃圾危機並沒有好轉。
  • 人vs吸管:讓海洋擺脫塑料!
    每年,相當於五個食品雜貨袋大小的塑料廢物會從各個海岸湧入海洋。圖中是一處位於加勒比海中的偏遠小島,廢瓶子,包裝紙還有吸管都會被衝到岸上,覆蓋整個沙灘。攝影:ETHANDANIELS,ALAMY每年,近800萬噸的塑料廢物會湧入全世界的海洋,在這龐大的數量中,塑料吸管顯然不是造成這個噸位的罪魁禍首。
  • 鯨魚吞吃塑料桶被卡住,海洋塑料汙染觸目驚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海下攝影機拍下的一組照片顯示了一個驚人的影像:一隻正在捕食的抹香鯨將一隻塑料桶當做了食物吞進了嘴裡,但是隨後,這個藍色的塑料水桶卡住了抹香鯨的嘴,無法吐出更無法下咽。這個令人心碎的畫面提醒著我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汙染正給我們的海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英國南極考察隊曾發現一隻死亡的信天翁,信天翁是一種大型海鳥,這次死亡的是一隻幼鳥。科學家發現,它的死因來自於食物——儘管信天翁有著能把吃下去的無法消化的食物吐出來的能力,但是一根塑料籤無情的刺穿了它的腸,最終導致了幼鳥死亡。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在另一項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中,闡述了部分塑料微粒如何被微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larvaceans輸送到深海的方式。圖1:香港大學的這名學生正展示裝在玻璃瓶中的塑料微粒樣本。這種碎片不到五毫米長,是香港非盈利環保組織Plastic Free Seas在公海表面上收集的,這個組織專注於減少公共使用的塑料,同時清理海洋環境中的塑料。
  • 可惡的塑料吸管,傷害了多少海洋生物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近日,麥當勞、星巴克、喜茶率先換裝,將吸管換成了直飲杯蓋。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將在兩年內逐步淘汰塑料吸管,到2020年底,全球28,000家門店都將完全禁用塑料吸管。
  • 最新報告稱,美國海域塑料垃圾,致死了1500多種瀕危海洋哺乳動物
    在美國海域,瀕危海洋動物正在與塑料垃圾進行著頑強的鬥爭,但它們明顯處於不利的地位。自2009年以來,其中近1800隻動物(包括大量海龜)已經因塑料垃圾死亡——一份新報告稱,真實數字可能更讓人震憾。被冰淇淋盒捂住嘴的和尚海豹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組織大洋洲(Oceana)11月19日發布了一份報告,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根據數據顯示,長江口區域的海洋上分布的劣四類海水的面積居我國四大海區的首位。無疑,塑料垃圾對於海水汙染的擴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年通過外河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數量為何如此驚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大的原因在於失敗的塑料垃圾管理之上。
  • 1 個月撈出 40 噸塑料垃圾,「鬼網」害死多少海洋生物
    6月18日,來自非營利環保組織海洋航行研究所(Ocean Voyages Institute)的加州貨船「Kwai」在夏威夷檀香山港靠岸,船上裝載著從「大太平洋垃圾帶」撈出的40噸塑料垃圾。這艘船於5月23日起航,利用GPS追蹤垃圾,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填埋場搜尋「鬼網」和消費塑料。據報導,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太平洋垃圾清理行動。
  • 人從嬰兒期就開始吃塑料?隨手扔掉的塑料,正被你一口一口吃回來
    它們都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 塑料 我們隨意丟棄的每一個不可降解的塑膠袋,被埋進地底下幾十年,它們依舊嶄新如初。 有數據表明:塑料的降解時間達到1000年。 被填埋在地下的塑膠袋,經過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它們才可能會被降解。 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消失。
  • 即便人類滅絕,塑料會證明我們來過
    他們認為地球表面正在因為持久性人造塑料的大量生產而出現顯著變化,我們也因此進入了「塑料時代」。塑料已經滲透到了現代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們便宜、輕便、防水,能經受得起諸多強酸鹼的考驗,經久耐用,令人類社會無法抗拒。
  • 我的世界海草怎麼吃 新生物海草可以吃嗎
    我的世界海草可以吃嗎?怎麼吃?海草是最近更新的海洋生物,許多小夥伴會問海草能不能吃,下面小編就來具體解答一下。 海草怎麼吃? 答:海草是不能吃的,但可以用來繁殖海龜,也作為裝飾品用,不過它只能被放置於非透明方塊上。 那海草怎麼獲得呢?有兩個方法: 1.到海底用剪刀對著海草一陣亂剪即可獲得,如果用其他工具,海草不會掉落任何東西。 2.擊殺海龜會掉落0–2條海草,每等級搶奪附魔,可將最大掉落數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