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海龜與它的104片塑料,令人心痛,塑料汙染何時才能解決?

2021-01-08 必得網絡

最近,美國佛州海龜救助機構展示了一隻手掌大小的小海龜以及從它體內取出的104片塑料,令人心疼。

10月1日博卡拉頓自然中心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張小海龜的照片,死亡的海龜邊上羅列著一堆令其致命的塑料碎片。

據介紹,這隻一隻手掌大小的小海龜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博卡拉頓被衝上岸,被送至博卡拉頓自然中心後不久便死亡了。

研究人員介紹:「發現這隻小海龜時,它已經非常虛弱,而且因長期無法進食而看起來消瘦。」

小海龜死後,他們解剖了這隻海龜,赫然發現它的肚子裡早已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碎片,從氣球到瓶標不等。

他們表示:「看到這一幕真的是令人心碎。但這些年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我們還是很欣慰可以讓人們看到這個畫面,希望它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因食用塑料而遭受營養不良的海龜非常普遍,每年的8月到11月是海龜「反衝」季,年幼的海龜由於狂風和巨浪而被衝上岸,博卡拉頓自然中心被發現被反衝上岸並死亡的數十個小海龜都存在這種情況,幾乎每個海龜都曾誤食了塑料。

為什麼這麼小的海龜會吃這麼多塑料呢?

當海龜寶寶破殼而出時,便朝著一種叫馬尾藻類海草的浮遊海藻墊子前進,它們最初的幾年是會在這上面生活。

而問題就在於這些馬尾藻類海草上,海洋中大多數塑料碎片都容易粘在馬尾藻類海草上,特別是微塑料。

小海龜們都把這些微塑料當做食物吃進肚子裡,而塑料又不易消化,堵在胃裡,使小海龜有飽腹感。但其實它們並沒有進食得到生存所需的營養和能量。

博卡拉頓自然中心的愛心人士遇到這些被塑料侵害的小海龜,會每天給它們少量的液體以使其水合,讓小海龜能自然地排出塑料,重要的是使它們水合以恢復食慾。

尤其是21世紀開始,海洋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有研究人員聲稱現在的海洋各個角落都有塑料的存在,就連北冰洋和南極冰架都已經發現了塑料的存在。

每年估計有至少800萬噸的塑料製品洩漏到海洋中,相當於平均每秒鐘就有一卡車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中,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汙染而喪生。

塑料不能有效的回收處理,那它基本上永遠不會消失,而只會分解成更小的碎片,而這些小的微塑料最終通過食物鏈返回到人類的餐桌上,進入人體,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可能真的要到人們停止使用塑料或找到最佳的方式處理塑料的時候,塑料汙染的問題才能解決。

雖然塑料促進了我們極大的社會和科學進步,但是它衍生出的問題已經讓所有人都息息相關了,減少塑料用量,有效回收利用廢舊塑料,才是重中之重。

相關焦點

  • 巴掌大海龜體內取出104片塑料
    10月5日,據外媒報導,美國佛州海龜救助機構Gumbo Limbo自然中心展示了一隻巴掌大的小海龜以及從它體內取出的104片塑料。海龜救助機構Gumbo Limbo自然中心表示,每年的8到11月之間,都有大量年幼的海龜由於狂風和巨浪被衝上岸,他們經常幫助被衝上岸的海龜,但是同樣發現海龜肚子裡有塑料的情況很普遍。
  • 巴掌大的小海龜屍體被衝上海岸,體內取出104塊塑料碎片
    現在的海洋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汙染,與此同時也讓很多海洋生物深受其害。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一處海岸上就出現一具海龜屍體,結果一經解剖竟然在小海龜體內發現了多達104塊的塑料碎片,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 海洋汙染加劇 美國一隻海龜誤食100多塊塑料後死亡
    圖源:福克斯新聞網海外網10月4日電近日,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線上的一隻烏龜被發現誤食100多塊塑料後死亡,這是海洋生物遭受塑料汙染的最新一個例子。據福布斯新聞報導,甘博林博(Gumbo Limbo)自然中心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張死去烏龜的照片,以及進入它腸道的大量塑料碎片。「這隻僅有手掌大小的烏龜,總共吃了104塊塑料」。自然中心工作人員這樣表示。科學家警告說,當塑料作為汙染物被倒入海洋時,它們會分解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吃掉。該自然中心表示,現在是「反衝」季節,在8月到11月之間,年幼的海龜由於狂風和巨浪而被衝上岸。
  • 科學網—塑料汙染對小海龜影響更大
    本報訊 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較年幼的海龜(幼龜和剛孵化的稚龜)死於塑料攝入的風險高於成年龜。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Britta Denise Hardesty及同事分析了246隻海龜的屍檢數據以及來自擱淺資料庫的706條屍檢記錄,發現幼龜比成年龜攝入了更多的塑料。 而且,海龜消化道中的塑料含量因死亡原因而異;因不明原因死亡的海龜攝入的塑料最少,其次是因非塑料相關原因(如船隻撞擊和溺水)死亡的,而那些因攝入塑料而死亡的海龜攝入的塑料量最高。
  • 海龜被救助排出100多塊塑料碎片,飽受海洋汙染的它們還有未來嗎
    佛羅裡達州的一家自然保護中心又住進來了一個病患,這隻海龜被可惡的釣魚勾子纏住受傷,必須通過手術才能將魚鉤去除,手術很順利,而在它慢慢康復的那一周裡,工作人員陸續在它的排洩物中,發現了100多塊塑料物品殘渣!偶滴神!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 命運多舛的海龜天堂島,剛剛趕走了偷獵者,又迎來了塑料汙染
    在此期間,總共有近3萬隻海龜幼體安全獲釋入海。這一令人鼓舞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來自當地社區的訓練有素的監測隊進行的夜間和日間巡邏。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中的許多人曾經是海龜獵人,但現在都致力於保護海龜。去年,這項包括30多個海灘的密集監測,對遏制非法採卵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一隻塑料海龜的環球之旅
    在目前的海洋生物中, 西太平洋稜皮龜遷徙旅程可長達10-12個月,途經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世界上幾個集中捕魚問題最嚴重的水域,以及北太平洋垃圾帶——海洋塑料垃圾積累量最多的地方。許多稜皮龜將白色塑膠袋當作水母誤食而死於非命,還有很多稜皮龜被「幽靈漁具」纏繞而窒息死亡。此外,稜皮龜用於繁衍後代的溫床海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這些溫順美麗的生物正面臨巨大的威脅。
  • 鯨魚吞吃塑料桶被卡住,海洋塑料汙染觸目驚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海下攝影機拍下的一組照片顯示了一個驚人的影像:一隻正在捕食的抹香鯨將一隻塑料桶當做了食物吞進了嘴裡,但是隨後,這個藍色的塑料水桶卡住了抹香鯨的嘴,無法吐出更無法下咽。這個令人心碎的畫面提醒著我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汙染正給我們的海洋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英國南極考察隊曾發現一隻死亡的信天翁,信天翁是一種大型海鳥,這次死亡的是一隻幼鳥。科學家發現,它的死因來自於食物——儘管信天翁有著能把吃下去的無法消化的食物吐出來的能力,但是一根塑料籤無情的刺穿了它的腸,最終導致了幼鳥死亡。
  • 海龜鼻中拔出塑料吸管,好心疼!保護海洋,從環保開始!!
    擔心異物是寄生蟲或鉤子會傷害到腦部,提議先剪一小段下來確認是什麼,沒想到是塑膠,中間是空心的,外觀還有藍色的條紋,「別告訴我那是他X的吸管!」他們決定把吸管拿出來,讓海龜的能夠呼吸順暢,一群人看著著揪心的畫面,壓住掙扎的海龜,經過近10鍾終於抽出10公分長的塑膠吸管。
  • 心痛!海龜母親撥開垃圾產卵,小海龜翻越垃圾山才能回歸海洋!
    2017年底他和5名年輕人在澳大利亞聖誕島準備一起觀察海龜產卵,拍下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光BBC就有超過1300萬人觀看過。多麼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然而卻被一隻海龜媽媽打臉了。海龜在垃圾堆中拼命撥開垃圾準備產卵。
  • 中美洲救援人員幫痛苦海龜取出鼻孔中塑料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0日報導,近日,中美洲救援人員在哥斯大黎加海岸發現一隻欖蠵龜鼻孔中插有一支塑料叉子,遂為其取出。據悉,這個動物救援專家小組當時發現一隻海龜在海灘上躑躅行走。經仔細觀察,發現其鼻孔中插有一個塑料叉子。於是他們開展了救援工作,其中幾名按著海龜,剩下一人用老虎鉗拔出了塑料叉子。海龜流血不少,令人心痛。
  • 海龜可能被致命的塑料吸引 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據外媒CNET報導, 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塑料可能會對海龜造成極大的危險,因為這些生物會將塑料的氣味誤認為是食物。 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Joseph Pfaller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發現海龜對生物汙染塑料的氣味的反應方式與對食物氣味劑的反應方式相同,這表明海龜不僅會被其外觀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其氣味所吸引。
  • 阿根廷獲救海龜拉出一堆塑料
    【新華社微特稿】一隻綠甲海龜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沿海被捕獲,隨後被送至一家海洋動物救助中心。在那裡,海龜排出一堆塑料,令人觸目驚心。英國《都市日報》13日報導,蒙多馬裡諾救助中心獸醫發現這隻海龜體重低於正常值,於是給它驗血,希望找到原因。驗血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
  • 令人痛心!20多隻海龜被海灘塑料垃圾纏住,不幸喪生
    從上世紀70年代起,隨著各國工業發展,地球的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直到2020年,我們的地球已經從一個藍色的星球,變成一個「灰色」的星球。被衝上岸的海龜近日,孟加拉國海域的海龜被捲入塑料垃圾浪潮中,並被衝上岸邊。海龜被塑料垃圾纏住,無法動彈,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這些海龜有些倖存活了下來,被重新放回到海中,有些則窒息喪生。
  • 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寄居蟹居住在牙膏蓋中
    這幅照片由美國社交新聞網Reddit用戶Hscmidt上傳發布,這張照片是Hscmidt的女朋友觀察到小寄居蟹在古巴的一個沙灘上不斷走動後拍攝的。今年2月的一次裡程碑式的研究揭示了汙染海洋的塑料垃圾對於野生動物全方面的威脅。研究發現近400種海洋生物都面臨著海洋中的塑料購物袋、漁網以及其它的垃圾所造成的巨大威脅。
  • 白色汙染怎麼解決?科學家已發現50種吃塑料的生物,或許能堪大用
    吞下100多片塑料的海龜、被尼龍繩「攔腰」纏住的鯊魚、滿是橡膠垃圾的無人島嶼……看似觸目驚心的文字卻都是現實。我們知道,塑料不能夠被自然分解,它只會因光照、風力,或其他原因而變小,從大片變成小片,再從小片變成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微塑料,隨著塑料越來越小,它的分布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 研究表明,海龜吃塑料是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與其他氣味相比,當食物和海洋浸泡的或「生物浸泡的」塑料氣味被吸入該區域時,它們的鼻孔離開水的時間是其他氣味的三倍。參與這項研究的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學博士生凱拉·戈弗斯告訴《新聞周刊》說:「可以說,生物塑料是在海洋中浸泡很久的塑料,並在上面生長了大量的小生物,包括藻類、藤壺、軟體動物等。」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蟲子 或可解決塑料汙染難題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為解決塑料廢物汙染這一世界環境難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該突破性研究顯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為唯一食源,黃粉蟲幼蟲可存活1個月以上,最後發育成成蟲,其所齧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礦化為CO2或同化為蟲體脂肪。這種發現為解決全球性的塑料汙染問題提供了思路。  儘管如此,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塑料汙染,楊軍教授還是呼籲,公眾在日常生活中應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飯盒、方便袋。
  • 海龜為什麼總是被塑料纏繞?它們認為舊塑料聞起來很香
    當我們遇到塑料時,通常不會有強烈的氣味,通常是以塑膠袋或六塊裝的塑料環的形式。但這種物質一旦在海洋中生活,就會成為一些氣味難聞的海洋生物的家園。藻類和微生物棲息在它上面,並釋放出難聞的揮發性化合物,如二甲基硫化物。這些化合物使這種物質聞起來像海龜吃的食物。
  • 綠色 丨 一隻信天翁肚子裡的塑料
    其實,它是……一隻信天翁肚子裡的塑料……一片、兩片、三四五六片……他從小鳥肚裡小心掏出的塑料製品慢慢地就擺滿手掌,並在小鳥身邊圍了一圈打火機、瓶蓋、塑料片、牙刷柄……它們通常以魷魚和小魚蝦為食但由於海洋愈發嚴重的塑料汙染它們很容易把塑料垃圾誤當作食物餵給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