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悲嘆!研究表明,海龜吃塑料是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2021-01-09 騰訊網

一項新的研究為海龜為什麼會對丟棄的塑料垃圾如此感興趣提供了新的見解——它們不僅看起來像食物,而且聞起來也像食物。

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演示了漂浮塑料是如何形成一層藻類和其他微生物的薄膜,從而掩蓋了這種材料的合成特性。據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稱,這是第一篇表明塑料氣味可能會鼓勵動物吃塑料的論文。

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環境中觀察了15隻人工飼養的紅海龜,這些海龜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禿頭島,並監測了它們對通過管道進入實驗區的氣味的反應。海龜們似乎對乾淨的塑料和水的氣味不感興趣,但對食物和海洋浸泡過的塑料的氣味更感興趣。

研究人員注意到,當海龜把鼻子從水裡探出來嗅氣味時,它們的活動水平提高了。與其他氣味相比,當食物和海洋浸泡的或「生物浸泡的」塑料氣味被吸入該區域時,它們的鼻孔離開水的時間是其他氣味的三倍。

參與這項研究的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學博士生凱拉·戈弗斯告訴《新聞周刊》說:「可以說,生物塑料是在海洋中浸泡很久的塑料,並在上面生長了大量的小生物,包括藻類、藤壺、軟體動物等。」

「這些小生物一旦生長,就會釋放出二甲基硫醚(DMS),這種氣味對海龜來說就像食物一樣。我們從以前的研究中得知,海龜可以探測到DMS,並將其作為進食的線索。」

為什麼海龜和其他海洋動物的內臟裡會有這麼多塑料呢?其中一個主要的理論是,它們被外表迷惑,錯認為是食物——例如,一個塑膠袋可能被誤認為是水母。這為這個難題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並表明它們的嗅覺可能同樣重要。

海洋保護協會無垃圾海洋項目的高級主管尼克·馬洛斯告訴《新聞周刊》:「這項關於海龜對塑料氣味的吸引力的新研究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它為塑料的威脅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

此前,研究表明海龜將塑膠袋和其他雜物誤認為是水母和其他獵物。現在看來,外表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不只是海龜。該研究的作者指出,近700種海洋哺乳動物,包括瀕臨滅絕的海龜和鯨魚,由於吞食塑料海洋碎片和被漁具纏住而受到威脅。「只需半克塑料就能殺死一隻幼年海龜,這意味著即使是最小程度的接觸也可能是致命的,」馬洛斯說。

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的最好方法是防止塑料流入海洋——最近的預測表明,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本世紀中葉,我們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會比魚還多。

塑料海洋科學主任查理·羅斯基告訴《新聞周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生產呈指數級增長,塑料汙染的數量也在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中終結。」

「被海龜消化的最常見的塑料製品屬於一類塑料製品,與海龜獵物的形態特徵非常相似。」其中包括半透明的、更有彈性的塑料製品,如塑膠袋,它們與水母非常相似,水母是幾種海龜最常見的獵物來源之一。」

目前的研究著眼於空氣中的氣味。研究小組現在希望研究塑料釋放的水媒氣味,這可能對老海龜造成更大的威脅。

與此同時,Goforth說:「希望這能讓人們在把塑料瓶留在沙灘上之前三思而後行,或者鼓勵他們在旅行時帶上可重複使用的水瓶,而不是一次性的塑料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海龜可能被致命的塑料吸引 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據外媒CNET報導, 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塑料可能會對海龜造成極大的危險,因為這些生物會將塑料的氣味誤認為是食物。 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Joseph Pfaller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發現海龜對生物汙染塑料的氣味的反應方式與對食物氣味劑的反應方式相同,這表明海龜不僅會被其外觀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其氣味所吸引。
  • 海龜為什麼總是被塑料纏繞?它們認為舊塑料聞起來很香
    聞起來很香——這可能是海龜在吃丟棄的漁具、塑膠袋和香菸濾嘴等海洋垃圾時的想法。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研究人員發現,被藻類和其他微觀海洋生物佔據的海洋塑料會發出類似於海龜吃的食物發出的氣味。
  • 動物會吃海洋中的塑膠,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隨著海洋填充塑料碎片增加,數以百計的海洋物種吃進驚人的數量。然而,為什麼這麼多的物種,從最小的浮遊動物到鯨魚,都會吃進這麼多錯誤的食物呢?該問題從未得到充分的解答。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解釋了原因:它聞起來像食物。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香氣逼人」,聞起來像蝦子海龜易誤食!
    誘使海龜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關鍵,已經從「漂浮塑料垃圾看起來像水母」,升級成「漂浮塑料垃圾聞起來像食物」。新研究發現,「氣味」是海龜上當、吞下漂浮塑料垃圾的另一個關鍵。對海龜而言,如何判別漂浮塑料垃圾與水母一直是一大難題。現在,這項難題更進一步升級,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會散發出類似海龜食物的氣味,讓海龜難以分辨水母與塑料。
  • 海龜是「聞」著吃塑膠袋,不是「看」著吃塑膠袋
    經常會有新聞報導,海龜誤食塑膠袋,對海龜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長久以來,人們以為,海龜是將塑膠袋看成了水母,水母是海龜的捕食對象。海龜吃塑膠袋,是視力上的問題。但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海龜是被塑膠袋發出的氣味所吸引,就像吃貨們鍾愛的螺螄粉、臭豆腐、魚腥草等聞著臭吃著香的食物一樣,食物的氣味比它的外觀更讓人記憶深刻。海龜聞著臭塑膠袋的味道以為是自己的食物。研究人員徵募了15隻圈養的海龜。他們用管道向海龜活動區域傳送一系列可通過空氣傳播氣味的物體,並用視頻記錄下海龜的反應。
  • 海龜到底為什麼會不停地吃掉舊塑料?
    塑料無處不在,即使是在海洋的最深處。很多人都知道海龜和其他許多海洋動物會吃掉它,還有一些人自發地組織起來去幫助它們,但是專家們此前一直無法確定海龜吃塑料的真正原因。
  • 為什麼塑料對海龜有致命吸引力?研究者發現了新證據
    在世界各地,海龜正在吞食海洋中的少量塑料,並因此而死亡。 關於為什麼海龜和其他海洋動物會攝入塑料的說法有很多,科學家有新的證據來解釋為什麼塑料對海龜有危險:動物將塑料的氣味誤認為是食物。因此,漂浮在海中的塑膠袋不僅看起來像「零食」,而且散發出類似的氣味。美國研究人員說,這種「嗅覺陷阱」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海龜容易進食並被塑料纏住。
  • 海龜為什麼會吃塑料垃圾?
    本次精讀的文章選自2020年3月14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分析了海龜吃塑料的原因。標題為Why turtles eat plastic rubbish,我節選了文中的四段進行精讀分享。
  • 科學網—海龜愛吃臭塑料
    研究人員測試海龜對生物塑料氣味的反應。圖片來源:《當代生物學》   就像很多人愛吃臭豆腐一樣,臭烘烘的塑料似乎對海龜有巨大吸引力。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塑料對海龜「致命誘惑」的新證據:臭塑料的氣味會讓它們誤以為塑料是食物。 「我們發現,赤蠵龜對被生物附著塑料的氣味的反應與對食物氣味的反應相同。這種『嗅覺陷阱』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海龜時常吞食塑料或被塑料纏住。」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Joseph Pfaller說。 海洋中的塑料會出現生物附著,即微生物、藻類、植物及動物在塑料的溼表面積累。
  • 海龜愛吃臭塑料—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測試海龜對生物塑料氣味的反應。圖片來源:《當代生物學》   就像很多人愛吃臭豆腐一樣,臭烘烘的塑料似乎對海龜有巨大吸引力。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塑料對海龜「致命誘惑」的新證據:臭塑料的氣味會讓它們誤以為塑料是食物。 「我們發現,赤蠵龜對被生物附著塑料的氣味的反應與對食物氣味的反應相同。這種『嗅覺陷阱』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海龜時常吞食塑料或被塑料纏住。」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Joseph Pfaller說。 海洋中的塑料會出現生物附著,即微生物、藻類、植物及動物在塑料的溼表面積累。
  • 一隻小海龜與它的104片塑料,令人心痛,塑料汙染何時才能解決?
    據介紹,這隻一隻手掌大小的小海龜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博卡拉頓被衝上岸,被送至博卡拉頓自然中心後不久便死亡了。研究人員介紹:「發現這隻小海龜時,它已經非常虛弱,而且因長期無法進食而看起來消瘦。」小海龜死後,他們解剖了這隻海龜,赫然發現它的肚子裡早已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碎片,從氣球到瓶標不等。他們表示:「看到這一幕真的是令人心碎。
  • 英國研究人員在全球所有品種的海龜體內發現塑料
    英國研究人員在全球所有品種的海龜體內發現塑料 英國研究人員對全球所有7個品種的共102隻死亡海龜的檢查顯示,每隻海龜體內都有塑料。
  • 別吃,那是垃圾!致命「香氣」誘使海龜吞下塑料
    致命誘惑 海龜們常會吞下人類丟棄的塑料垃圾,甚至因此喪命。為什麼它們會吃塑料?本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味是關鍵因素之一。對海龜而言,漂浮在海中的塑料散發著極具迷惑性的「食物氣味」[1]。
  • 人從嬰兒期就開始吃塑料?隨手扔掉的塑料,正被你一口一口吃回來
    ,首次證實微塑料已進入陸地食物鏈。 從最小的浮遊生物到最大的鯨魚,塑料垃圾影響著海洋中將近700個物種。 *每年約有10萬隻海洋動物被塑料殺死。 以水母為食的海龜,因無法辨別水母和塑料,它們會將塑料作為食物吞食。
  • 新研究表明海龜總體數量正在增加—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Kostas Papafitsoros 做一隻海龜是一件危險的事。海龜的卵和剛孵化出的小海龜可能會被浣熊、狗和其他捕食者吃掉。而水裡也是危機四伏,魚鉤和漁網會讓海龜身陷重圍,而看上去像美味水母的塑膠袋也能殺死海龜。難怪目前現存的7種海龜(例如圖中的紅海龜)有6種瀕臨滅絕。 不過,多虧各界人士的努力,拯救海龜活動是一個「成功進行全球性保護的案例」:對全球7種海龜所做的新研究表明,它們的總體數量正在增加。
  • 海洋生物為何誤吞塑料垃圾?人類也無"萬全之策"
    塑料看上去並不像食物,但是它的氣味、感覺,甚至聲音,很容易讓動物們誤認為是食物。近期《藍色星球II》的一次採訪節目中,大衛·艾登堡描述了一個續發事件,觀察了一隻信天翁到達巢穴,如何餵養幼鳥。他說:「從信天翁嘴裡吐出的是什麼?這並不是魚,也不是魷魚,但這卻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塑料。」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該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而且早已進入了人類生活,進入了人類的食物鏈。 塑料製品對人類是福是禍 今天,塑料瓶(袋)幾乎被視為惡魔的化身。一般來講,一個塑料瓶平均需要700年的時間才能降解,此外,80%的塑料瓶是無法回收的。
  • 科學網—塑料汙染對小海龜影響更大
    本報訊 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較年幼的海龜(幼龜和剛孵化的稚龜)死於塑料攝入的風險高於成年龜。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Britta Denise Hardesty及同事分析了246隻海龜的屍檢數據以及來自擱淺資料庫的706條屍檢記錄,發現幼龜比成年龜攝入了更多的塑料。 而且,海龜消化道中的塑料含量因死亡原因而異;因不明原因死亡的海龜攝入的塑料最少,其次是因非塑料相關原因(如船隻撞擊和溺水)死亡的,而那些因攝入塑料而死亡的海龜攝入的塑料量最高。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海洋中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已被發現正在大量吞噬塑料微粒,科學家們對此感到非常擔憂。與在海洋食物鏈中發揮的至關重要作用相比,鳳尾魚(Anchovies)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充當比薩餅中的關鍵調料。現在科學家已證實這些小飼料魚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影響和令人不安的新行為,即鳳尾魚吃微小的海洋塑料微粒。
  • 阿根廷獲救海龜拉出一堆塑料
    【新華社微特稿】一隻綠甲海龜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沿海被捕獲,隨後被送至一家海洋動物救助中心。在那裡,海龜排出一堆塑料,令人觸目驚心。英國《都市日報》13日報導,蒙多馬裡諾救助中心獸醫發現這隻海龜體重低於正常值,於是給它驗血,希望找到原因。驗血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